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為什麽大家都向往敦煌?沙漠中心的小綠洲為什麽會成為世界文明之花?

為什麽大家都向往敦煌?沙漠中心的小綠洲為什麽會成為世界文明之花?

當高大的祁連山漸漸消失在曠野中,河西走廊很快失去了生機和色彩,越來越寬廣的視野讓人越來越疲憊。

突然,壹座與壹座黑色山峰相連的金色沙丘向遠處延伸,沙丘下綠意隱現。我們知道敦煌到了。

沙山掩映下的敦煌(孤獨的攝影之城)

敦煌,古稱沙洲,非常貼切。真的就像壹艘擱淺在茫茫沙海上的小船,等待被發現,等待被書寫,等待開始不平凡的航程。

公元前121,這個漫長的等待終於有了答案。這年春天,河西走廊敗北的匈奴忙著西撤,興高采烈的霍去病壹路追到敦煌勒住韁繩。

這是漢朝全面反擊匈奴的標誌,也是這片沙地綠洲傳奇航程的起點。十年後,它被賦予了壹個意味深長的名字——大榮,這就是敦煌。

敦煌的地理位置(地圖上的孤城)

漢武帝驅逐匈奴後,開始迅速重建河西走廊的統治秩序,修築長城,設置關隘,調兵遣將,移民定居之地...戰爭結束,民心安定,張騫和他的使團再次從長安出發。

這是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這壹次,他帶來了漢朝的威嚴,用豐厚的禮物傳達了和平通商的意願。

壹條通過河西走廊連接西域和中原的貿易通道初具規模,既是岔口又是交匯點的敦煌從此活躍起來。

通往西域的三條路(地圖孤城)

西域的商旅和使團帶著馬匹、玉器和香料經敦煌進入河西走廊。當他們返回時,他們裝載著絲綢、茶葉和陶瓷,從敦煌進入沙漠。

繁榮的貿易使敦煌聲名遠揚,到東漢時,已成為“華容道造”的大都市。

敦煌壁畫中的商旅(莫高窟第296窟)

在出口到西域的所有商品中,絲綢是最受歡迎的。當這種色彩鮮艷、光滑柔軟的布料越過帕米爾高原,傳到西亞乃至地中海沿岸時,引起了壹路的尖叫聲。

公元前47年的壹天,羅馬的終身獨裁者凱撒穿著華麗的長袍出現在壹座新建的劇院裏。突然,觀眾的註意力被凱撒炫目的服裝吸引住了。見多識廣的長輩告訴大家,這是絲綢,來自遠東。

絲綢壹夜之間成為羅馬貴族的新寵,甚至被視為財富和地位的象征。按照羅馬人的口口相傳,絲綢是壹種從樹上長出來的材料,而這種神奇的樹只存在於壹個叫做“賽魯士”(意為絲綢之國)的東方國家。

貴族們的狂熱使得絲綢價格飛漲。在當時的羅馬,人們要花12兩黃金才能買到1斤絲綢(1斤9兩)。豐厚的利潤促使壹波商隊踏上了東去之旅。他們來自世界不同的角落,最終聚集在敦煌。

行走在沙漠中的駱駝隊(來自圖片網絡)

中國的制絲技術直到6世紀中葉才傳入西方國家。在此之前,西方世界對絲綢的渴望和需求只能在中國得到滿足。

除了絲綢,中國的茶葉和瓷器也成為世界範圍內受追捧的“硬通貨”。逐利的商人紛紛來到中國。他們穿越雪山、沙漠、草原、大海,壹切艱難險阻都阻擋不了他們。於是,壹代又壹代的商旅人踩出了壹條條連接中國與世界的道路,這些商路被統壹稱為絲綢之路。

在古代,無論是從東方還是從西方出發,前往敦煌都是壹個慎重的決定。西行的人將離開祁連山的保護和滋養,東去的人也將告別天山、昆侖山下的壹系列綠洲。

所以,當人們通過努力到達敦煌時,必然會在此停留多日,補充飲用水和補給,為接下來的行程做好充分的準備。

孤立的敦煌(地圖上的孤城)

當滯留在敦煌的商戶和貨物越來越多的時候,有的人幹脆不再前行,直接在敦煌市場做起了生意。敦煌作為絲綢之路的交通樞紐,進壹步承擔了主要貿易中心的角色。

伴隨著貿易的,除了各種商品,還有不同的宗教、語言、音樂、舞蹈、繪畫、雕塑、制作技藝,敦煌成為東西方文明碰撞交融、和諧相處的天堂。

技藝高超的畫家以佛教故事的形式在敦煌石窟的墻壁上描繪出當年的生活場景。今天,透過色彩斑斕的壁畫,我們仍能感受到那個遙遠時代的繁華。

胡璇舞(莫高窟第220窟)

1986年3月,國學大師季羨林在《紅旗》雜誌上發表了《敦煌吐魯番學》壹文,他在文中寫道“世界上歷史悠久、疆域遼闊、自成體系、影響深遠的文化體系只有四個:中國、印度、希臘、伊斯蘭教,沒有第五個,這四個文化體系交匯的地方只有壹個,就是中國的敦煌。

季羨林先生的這壹結論後來成為人們描述敦煌時反復引用的名言,敦煌作為四大文明交匯中心的歷史地位也已被普遍接受。但是,只有親自去參觀,才能真正理解這個文化中心是多麽的頑強和脆弱。

敦煌綠洲(孤獨的攝影之城)

敦煌雖然從古至今都很有名,但本質上仍然只是壹個被沙漠戈壁包圍的小綠洲,沒有向外擴張。

這裏年降水量不足50毫米,但蒸發量卻超過2500毫米,是中國最幹旱的地區之壹。

就是在這樣的地方,敦煌,靠著徑流量不大的黨河,在年薪不滅的情況下,走過了千年。

敦煌(地圖孤城)的生態環境

發源於祁連山的黨河,原本是疏勒河最大的支流,兩河交匯的地方曾是70多平方公裏寬的原野湖。

但從清代中後期開始,人們大規模開墾濕地,引水灌溉,黨河水量銳減。到1970年代,人們在鳴沙山西側築壩蓄水,黨河下遊基本斷流。疏勒河的情況和黨河壹模壹樣,直接導致了原野湖的徹底幹涸...

玉門關外的疏勒河(攝影《孤城》)

在古代,當河和疏勒河填滿哈拉諾湖後,向西溢出,最後湧入羅布泊。

像海壹樣寬闊的羅布泊,在湖水滿溢的時候,成了樓蘭神秘的古國。但是,它的幹涸速度肯定是早晚的,樓蘭又會那麽幹脆地迷失在寂靜中。

我們開車穿過敦煌的戈壁灘,路邊的指示牌上經常會蹦出“南湖”、“西湖”這兩個字。可想而知,這片幹渴的土地上壹定布滿了湖泊和沼澤,水波蕩漾。

我睜大了眼睛,心想馬上就要有湖了。然而等了很久,來的卻是壹排巨幅標語:不要讓敦煌成為第二個樓蘭!

在敦煌的鳴山路上,壹擡頭,就能看到壹個巨大的如瓷器般光滑堅韌的沙丘橫臥在路的盡頭,虎視眈眈地看著腳下的綠洲。

強勁的西風裹挾著庫木塔格的黃沙壹路向東,直到遇到三圍山和黑石峰的阻擋,黃沙壹個個沈澱下來,久而久之,聚成壹座山。這就是敦煌的地標——鳴沙山。

敦煌鳴山路(孤獨的攝影之城)

來到敦煌,妳會驚嘆,城市和沙漠會這麽近,生活在沙山下的人會這麽淡定。

方圓近800平方公裏的鳴沙山只被認為是壹個大型遊樂場。在這裏,沙漠並不可怕。妳可以放下所有的煩惱,跳入溫柔的沙海,縱情狂歡。

鳴沙山(孤獨的攝影之城)

自古以來就盛傳鳴沙山會發出鳴笛聲。有人說它像壹個華麗的鐘、鼓和管弦樂隊壹起演奏,也有人說它像戰場上戰鬥時的馬嘶。可惜我們在鳴沙山試了各種招數,什麽都沒聽到。

走在沙漠裏,平地沒事的話,上坡的話,走三圈退兩圈。那些看起來並不高聳的沙丘,也能讓人覺得大概會爬到地老天荒。

在刀刃上向上爬(孤獨的攝影之城)

鳴沙山真正神奇的地方也在這裏。按理說,每天都有上萬遊客踩著沙山的山坡,流沙不停地滾下來。這些年來,沙山會向前移動,逐漸變矮。

但鳴沙山卻能屹立不倒,“吹了壹夜,要恢復如初”,每天都能像利劍壹樣露出山脊線。

鳴沙山山脊線(攝影孤獨城)

其實鳴沙山並不總是固定的,只是移動速度太慢,沒被註意到。

地質學家在地層勘探後得出結論,鳴沙山的擴張迫使黨河向北改道。奇怪的是,沙山在吞掉黨河舊路的時候,故意留了壹小段,就是現在的月牙泉。

月牙泉(孤獨的攝影之城)

月牙泉雖然已經與黨河隔絕,但它們仍然通過地下水系緊密相連,所以黨河的水位也縮水了壹大半。為了防止月牙泉徹底幹涸,現在人們每年都要花費巨資通過各種方式補水。

很多人喜歡坐在鳴沙山東側的山脊上,靜靜地等著太陽落山,看著太陽和月亮發光。壹年又壹年,太陽每天都準時赴約,但如果有壹天地上的月牙兒突然不見了,這畫面會有多悲傷...

夕陽下的月牙泉(孤獨的攝影之城)

如果說金色的沙漠還算近的話,那麽黑色的戈壁真的很嚇人。

離開敦煌市,向西北方向行駛約100公裏,不知不覺,大地已經被壹層黑色的砂石覆蓋,而且還在繼續越走越深。有壹座綿延十幾公裏的神秘“古城”。城市裏有很多城堡,街道井然有序,但它壹點也沒有生氣。每當刮風,飛沙走石,狼嗥虎嘯,讓人心悸。

黑戈壁上的鬼城(孤獨的攝影之城)

風蝕城堡(攝影《孤獨的城市》)

這種被稱為“鬼城”的地質景觀實際上是壹種丫蛋地貌,排列整齊的城堡實際上是古代湖盆或河床上的沈積物。

地殼運動使這些固結度較低的巖層暴露於地表,強烈而持久的定向風沿著巖層的裂隙不斷侵蝕,最終形成這種大致平行於風向的脊狀殘丘。

丫蛋地貌的形成機制(畫孤城)

在風蝕比較強烈的地方,會形成孤立的雕塑。它們形狀各異,飛禽走獸無所不在,甚至世界上很多著名的建築都能壹壹找到對應的。

《獅身人面像》(攝影《孤獨的城市》)

《比薩斜塔》(孤獨的攝影之城)

當我們即將進入鬼城的核心“市區”時,道路前方突然出現了兩個巨大的“城門”。解說員說這個門叫英雄門,因為在景區建成之前,穿越鬼城的道路兇險難測,進入這個門就意味著生死未蔔。能進門進去,成功出來的都是英雄。

《英雄門》(孤獨的攝影之城)

黑戈壁和鬼城,好冷的組合!他們斷然拒絕壹切生機,竭力恐嚇路人。

但這壹帶是絲綢之路西出玉門關,進入吐魯番的必經之地。古代商旅人要拿出多大的勇氣才能抵禦這無邊的蕭瑟?

當我從鬼城回來,再次路過玉門關時,我才真正體會到什麽叫“春風不足以過玉門關”。

雖然這座設立於漢武帝時期的關城早已不見蹤影,但考古學家們借助漢簡上的線索,在西湖濕地旁的小方城地區發現了壹些相關遺跡。

玉門關小房盤城(攝影古城)

從玉門關往南50公裏,是壹片細長的南湖綠洲。綠洲西側古色古香的沙灘上,壹座殘破的烽火臺巍然聳立。學者推斷,烽火臺附近是陽關,西邊沒有人。

陽關鳳翔(攝影古城)

在戈壁灘,守住了水源,就守住了生命通道。所以,無論是陽關還是玉門關,都在守衛著敦煌以西最重要的供水點。

商人、驛站、使者進出敦煌,無論是走昆侖山北麓還是天山南麓,都要經過兩道關。他們不僅守衛著河西走廊西門的安全,還負責為過往的人們發放“通行證”。漢唐時期,這兩個在曠野中對峙的雄關,曾經熱鬧了幾百年。

然而,所有的繁榮在八世紀中葉戛然而止。

唐朝爆發安史之亂,皇帝召邊塞守軍回中原平叛。整個西北地區防禦空虛,吐蕃勢力趁機進入,河西走廊就這樣從唐朝手中滑落。

陽關和玉門關開始了漫長的等待。他們不知道為什麽,從某壹天開始,那些寄出去的信再也沒有回音,駝隊和人群不再出現在遙遠的天邊,那些能歌善舞的女人,叮叮當當的玉,香醇的酒,全都消失了...

此時遠在關外的將士,因為河西走廊的失陷,與中原隔絕。當他們孤身在西域,等待救援的時候,只有陽關和玉門關在黃色的庫木塔格沙漠邊緣靜靜地看著他們,那是最後的回聲,也是最深的絕望。

庫木塔格沙漠(來自圖片網絡)

公元766年,吐蕃先後攻陷涼州、甘州、宿州(即武威、張掖、酒泉),敦煌(沙洲)成為孤城。在掙紮了20年之後,由於外面沒有救援,裏面也沒有糧食設備,守城的軍民終於同意投降。

786年,河西、隴右諸郡全部被吐蕃攻陷,吐蕃總司令在占領區強制實行“番化”,要求漢人講樊華,學蘇凡,“順[rèn],辮發刺青”。

然而高壓政策馴服不了民心。敦煌失陷後,周人雖是“仆奴”,但祭祖、朝東、嗥叫時,總要“披華服”,然後脫下漢服,偷偷藏起來。

“法院還在念嗎?兵什麽時候來?”藏區人民每天都在等待半個多世紀。

浩瀚的思想海洋終於在敦煌掀起了滔天巨浪。公元848年,壹支由張壹超率領的起義軍高舉“回唐”大旗,乘吐蕃內亂之機奪回敦煌,隨後以敦煌為大本營,逐步收復河西走廊。

他們自稱“歸義軍”,以“雅民,與大陸同在”的理念恢復秩序,安撫人心,並派出十名使者向朝廷通報敦煌光復的喜訊。

張壹超童軍旅遊地圖(莫高窟156)

851年,張壹超將兄長托付給長安,並將和龍十壹郡地圖贈送給唐玄宗,以重新確立與唐朝的隸屬關系。

然而,從巔峰跌落的唐朝再也無法恢復昔日的輝煌。雖然河西走廊名義上歸還給了唐朝,但中原皇帝無力為河西的管理提供實際支持,歸義軍只能依靠自身力量在強敵包圍的困境中生存。

848年至1036年,吐蕃被趕走,被西夏征服。自始至終,敦煌歸義軍從未放棄與中原建立聯系的努力。

身著中原官服的歸義軍已故首領曹義進(玉林洞16號洞)

敦煌作為古絲綢之路上的節點城市,大將之路興盛,路阻下降似乎是其必然的命運。

宋朝時期,由於西域和中原之間又多了壹個西夏,河西走廊被封鎖,海上絲綢之路逐漸取代了陸上絲綢之路。當遼闊的蒙元帝國到達時,草原絲綢之路在北方興起。最後到了堪比漢唐的明朝,中原政權基本上對經營西域失去了興趣。嘉靖皇帝甚至主動將國境線東移,在300公裏外的嘉峪關關上了大門。敦煌已經壹步步被拋棄了...

明代中後期西部邊陲嘉峪關(攝影《孤城》)

不設防的陽關、玉門關相繼坍塌。當他們落到地球上的時候,沒有人看到過程,沒有人知道是發生在白天還是晚上,沒有人聽到沙礫被風吹走的聲音,也沒有人知道那天風吹向了哪個方向。

所有的華章都被封在鳴沙山東麓的懸崖上,但當它們再次被世人所知時,拉開帷幕的卻是壹段不堪回首的往事。

提到敦煌,很多人會馬上想到莫高窟,而提到莫高窟,就不可避免地要談到那段令人心酸的歷史。

從366年樂尊和尚發掘出第壹塊黃土,到1897年王道士住持莫高窟活了1600年,莫高窟的興衰與敦煌同步。

轉折點發生在1900年6月22日(光緒二十六年五月二十六日)。這天晚上,正在清理流沙的王道人,無意中從洞壁的壹條縫隙中,打開了壹個裝滿卷軸的秘洞。

藏經洞中的經文書寫

學識淺薄的王道士可能不知道這些被封存了近900年的古代文物的價值,但他還是覺得這是壹件自己處理不了的大事。於是,他先請當地鄉紳指點迷津,然後壹路走到敦煌縣衙向縣令匯報,最後趕著毛驢800多裏來到蘇州拜見道臺大人。然而,所有的叫囂,最後都歸於甘肅省政府的壹紙命令:查經,就地保護。

四處碰壁的王道士,鼓起勇氣,在北京給慈禧太後寫了壹封奏章,抱著最後壹絲希望,苦苦等待。

王中備受爭議的道士

他哪裏知道,在他撞開藏經洞暗門的那壹刻,八國聯軍正在天津集結,準備進攻北京;兩個月後,慈禧將化裝成農婦逃往山西;壹年後,李鴻章將簽署《辛醜條約》;重新掌權的王太後也會高喊:“量中國之物力,得國之寵愛”...

七年了,沒有人關註王道人提交的秘笈。面對藏經洞中的文化寶藏,孤立無援的王壹定感到壹種難以言喻的沈重和困惑。

但他畢竟做到了壹個普通人能做到的壹切,面對三險山下歷代住持的寂靜塔,他也能心安理得。

三圍山腳下的僧塔(攝影《孤城》)

敦煌有古經的消息傳了出去,王道士為集資而丟失的少量論文也開始在民間流傳。

65438年至0907年,英國人斯坦循著線索來到莫高窟,次年法國人伯裏奧特進入藏經洞。壹前壹後,莫高窟的大量儒家經典和文物被以極低的價格哄走。此外,美國、日本和俄羅斯隊也聽到了風聲...

保羅·伯希和在藏經洞中搜尋經書。

4萬多封遺書,大量精美的雕像,甚至墻上的壁畫,都被這些所謂的探險者切割下來,裝在箱子裏,用馬車大搖大擺地運走了。

對於莫高窟來說,這無疑是壹場慘絕人寰的掠奪,但對於當時的整個中國來說,這不過是壹場最平靜、最不引人註目的掠奪。

美國人蘭登·沃納盜走的唐朝雕像

因為文物丟失在王道長手裏,他自然要為此承擔罪責。但是,在壹個整個國家都要對西方人卑躬屈膝的時代,我們怎麽能對他生氣呢?

我們只能痛恨那個積貧積弱的時代,只能把這種仇恨轉化為自強不息的內力,讓我們的國家和民族不再遭受同樣的屈辱。

敦煌,自漢代以來,成為多民族、多元文化生活的前沿,始於魏晉的敦煌石窟,繼承了這種開放包容的精神。

從王公顯貴到普通百姓,不分民族和階級,都可以成為石窟的挖掘者和提供者,所以石窟中展示的內容包羅萬象。

釋迦牟尼涅槃像(莫高窟158)

石窟造像和壁畫除了審美和宗教價值外,還包括不同時期的政治、軍事、外交、歌舞、雜技、農耕、狩獵、商業、旅遊等歷史事件和生活場景。浩如煙海的敦煌遺書涵蓋範圍更廣,信息量更大。

這些珍貴的歷史遺產,是研究中世紀中國乃至整個歐亞大陸的史學、宗教學、人類學、社會學、語言學、文學史、藝術史、科技史、民族史最難得、最可靠的第壹手資料。

樂舞反彈琵琶(莫高窟112)

其實敦煌不僅僅是莫高窟,還有西千佛洞、東千佛洞、玉林石窟、五殿石窟。大部分位於偏遠地區,不容易到達。所以從明末開始,他們基本上處於無人問津,自生自滅的狀態。

直到莫高窟的佛經文物在西方引起轟動,北京的學者才把目光投向這片被遺忘已久的土地。

1944年,國民政府在社會各界的呼籲下成立了敦煌藝術研究院,敦煌石窟第壹次被置於國家機構的保護之下。至此,數以萬計的敦煌遺書已經在國外生活了30多年,世界各地的學者早已開始研究和發掘敦煌文化。

文化遺產被盜固然可悲,但也許正是這壹點,才使得敦煌學的興起和發展如此轟轟烈烈。

很多有才華的年輕人都跑到了離萬裏不遠的敦煌。面對破敗的石窟,他們沒有在悲痛中止步,而是以極大的熱情和迫切的使命感,在黃土崖上辛勤耕耘。

他們知道,與其去恨,不如努力不落後於別人,與其去爭,不如讓那份珍惜折射出更燦爛的光輝。

《太守夫人傳》(段文傑臨摹)(莫高窟第130窟)

關於那些流失的文物,我們欣慰的是它們至少被小心翼翼地保存著,國外的學者和機構也在試圖從不同的角度解讀它們所蘊含的信息,並以* * * *的形式打開了研究敦煌的天地。

敦煌壹度以海納百川的姿態成為四大古文明的交匯點,所以今天的敦煌學需要全世界的人參與討論。

正如季羨林先生所說,“敦煌在中國,敦煌學在世界。”

穿越河西走廊系列

  • 上一篇:澳大利亞為什麽有這麽多鐵礦?
  • 下一篇:摩埃石像有十米高。古人是怎麽給石像戴帽子的?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