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澳大利亞為什麽有這麽多鐵礦?

澳大利亞為什麽有這麽多鐵礦?

澳大利亞依靠其豐富的鐵礦石,最近再次看漲。只要和我們關系不愉快,它就以鐵礦石為例,用漲價的策略惡心我們。不用說,這招真的每次都管用,因為澳大利亞是世界上鐵礦石最豐富的國家之壹,不僅儲量大,而且鐵礦石的品位非常高,基本上屬於富礦,所以鐵礦石堪稱澳大利亞最強的殺手鐧。

另壹方面,中國的鐵礦石儲量雖然不低,但品位普遍不高,而且中國不僅是世界上最大的鋼鐵生產國,自身基礎設施對鋼鐵的需求也很高。因此,我們不得不壹直從澳大利亞、巴西和其他國家進口鐵礦石。很多人不禁好奇,為什麽富鐵礦多分布在澳大利亞和巴西,而我們多是貧鐵礦。原因是要從鐵礦的形成和陸地板塊的形成說起。

內生鐵礦在地球上,鐵礦的形成主要有兩種方式,壹種是內生鐵礦,壹種是沈積鐵礦。內生鐵礦,顧名思義,是地球上內生形成的鐵礦。這種內生作用可以是巖漿運動,也可以是各種來源的氣水溶解。內生鐵礦壹般埋藏在地下深處,不易開采。除非是在火山運動、地熱運動、地質構造運動強烈的地區,礦床才有可能向淺地表移動,但這種淺部鐵礦的品位壹般不高。在中國,攀枝花鐵礦、馬鞍山鐵礦、白雲鄂博鐵礦基本都是內生鐵礦。

鐵礦的沈積鐵礦的沈積是地表的成礦物質,在風、冰川、河流的作用下,被搬運到湖泊、海洋等低窪地區,經過長時間的積累。礦石品位受物源、氣候、巖相、地質構造等條件的綜合影響,所以不同地區鐵礦石的貧富差距也很大。世界上已探明的富鐵礦大多屬於沈積型鐵礦,如中國海南石碌鐵礦,鐵礦資源豐富,占中國富鐵礦儲量的70%。然而,像遼寧鞍山這樣的許多鐵礦都缺乏沈積型鐵礦。這樣看來,沈積鐵礦中出現大規模富鐵礦的概率並不高,但澳大利亞是個例外。

澳大利亞雖然是世界上最小的洲,但它的“年齡”卻不小。據科學家推測,澳大利亞大約在654.38+0.7億年前與其他大陸分離,但在20多億年間與其他大陸結合在壹起。在漂流之前,澳洲大陸位於大陸邊緣,屬於淺海環境。也就是說,澳大利亞接受了大陸20多億年的礦床,因此積累了豐富的海相鐵礦床,形成了大型鐵礦帶。在進壹步的地質運動中,它完成了提純、富集等壹系列操作。

海相鐵礦石VS大陸鐵礦石後來澳洲大陸分離,帶著鐵礦石漂到現在的位置。經過長時間的幹燥氣候風化,鐵礦帶逐漸露出地表,因此澳大利亞大陸的鐵礦不僅純度高,而且容易開采。海相沈積鐵礦占世界沈積鐵礦總量的87%,而陸相沈積鐵礦僅占世界總量的13%。從中國所處的澳大利亞和歐亞大陸的地質來看,可以大膽推斷,中國在漂移之前基本位於大陸的中心,鐵礦的形成多以陸相為主,因此儲量和品位都不是最優的。

但是,上帝的創造是公平的,世界上沒有壹個國家的各種礦物質都是齊全的。中國雖然鐵礦石不豐富,但鎢礦和稀土礦的含量都是世界上最高的,沒必要太偏心。

隨著今年中澳關系持續緊張,許多澳大利亞產品被中國加征關稅,經濟損失很大的澳大利亞決定通過提高鐵礦石價格來彌補損失。

65438+2月11日,大連商品交易所鐵礦石期貨價格上漲近10%,創歷史新高,並首次突破每噸1000元,達到每噸1042元,較年初的165438+10月上漲30%。

世界鐵礦石總儲量約為190億噸,澳大利亞儲量超過世界總量的1/4,達到530億噸,約70%為可直接裝運的高品位礦石。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鋼鐵生產國。按照目前的冶煉水平,鐵礦石中的鐵含量至少應該在20% ~ 30%。在地殼中,鐵的含量約為5%。由於采礦技術的限制,我們不能大量使用鐵。目前只能開采離地面很近的地殼淺層鐵礦。

含鐵的巖石風化崩解,裏面的鐵被氧化成氧化鐵。在5-6億年前的古地質歷史時期,它們逐漸沈積堆積,而在堆積的過程中,這些沈積下來的鐵礦在地殼高溫高壓的作用下風化,使鐵進壹步富集,形成含鐵量很高的富鐵鐵礦。

澳大利亞礦產資源豐富,這與當地特殊的地質構造和地質環境有關:澳大利亞擁有長期穩定的地質構造和古老的地層,億萬年來沒有發生過強烈的地質運動,有利於礦物的長期積累和富集。

澳大利亞已探明的鐵礦主要分布在兩個地區:皮爾巴拉地區和中西部地區。皮爾巴拉地區的鐵礦石包括低磷和高磷布魯克曼礦、馬蘭巴礦、河床礦等。,主要是高品位鐵礦石;中西部地區的鐵礦石主要是低品位磁鐵礦,少量赤鐵礦和混合礦。

鐵礦形成於地球歷史上最古老的時期,因為那時候地殼薄,地層裂隙深且多,火山爆發頻繁。隨著巖漿的噴發,深藏於地幔中含鐵量較高的巖漿噴發出來,為大型鐵礦的形成創造了條件。

皮爾巴拉地區的巖石被稱為“哈默斯利群”,是在古火山作用和碎屑沈積階段之後,由化學沈積作用形成的。哈默斯利組厚約2.5km,主要含鐵礦物為赤鐵礦,低磷,堅硬。鐵品位通常在64%以上,磷含量在0.05%左右。

澳大利亞的鐵礦石年產量超過1.8億噸,僅次於巴西,位居世界第二。澳大利亞現有的鐵礦石生產商包括力拓(RioTinto)、必和必拓(BHP Billiton)和FMG。

上世紀90年代末,澳大利亞85%的鐵礦石市場在亞洲,現在已經增長到近100%。日本進口澳大利亞鐵礦石比例為56.20%,韓國接近70%,中國為61.09%。可見幾個亞洲經濟大國對澳大利亞鐵礦石的依賴程度在增加。

鋼鐵工業是國家基礎產業,鐵礦石是鋼鐵工業的主要原料,其穩定供應是鋼鐵工業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由於資源的先天差距,我國鐵礦石企業的成本遠高於世界主要鐵礦石出口國,在規模實力、盈利能力、開發能力等方面也存在壹定差距。

澳大利亞最大的礦業公司力拓在世界各地都有業務。2014年,力拓銷售利潤* *為1046億美元,其中鐵礦石銷售利潤為81100億美元,占利潤總額的77.5%。目前,力拓已開發和待開發礦山儲量為55.49億噸,平均鐵品位為63.2%。鐵礦石生產成本從2012年的23.9美元/噸下降到19.5美元/噸,甚至有望達到17美元/噸,利潤空間巨大。

但是,澳大利亞鐵礦石價格不可能長期卡在中國。中國最大的鋼鐵生產商寶武集團已計劃在非洲幾內亞投資鐵礦石,預計2025年投產,可大大緩解中國對澳大利亞鐵礦石的依賴。長期來看,隨著中國提高鐵資源利用率,實施供應多元化等措施,澳大利亞“拖”不了多久。

對於澳大利亞來說,其83%以上的鐵礦石出口到中國,這意味著他們國家對鐵礦石出口的依賴度絕對很高。中國需要澳大利亞鐵礦石,澳大利亞鐵礦石也需要中國。雙方是相互依存的。與中國的鐵礦石貿易對澳大利亞經濟也很重要,澳大利亞不太可能真的不賣鐵礦石給中國。不然能賣給誰?

事實上,無論是貿易摩擦還是其他因素,資源價格的波動都是市場經濟中的正常現象,我們不必過於擔心。記得2018年,在中國鋼鐵行業去產能等因素的影響下,澳洲鐵礦石價格持續下跌。澳大利亞不是增加了鐵礦石供應,希望彌補損失嗎?我們真的不用太擔心。

2019年,我國鋼產量達到9.96億噸,占世界總產量的壹半以上,居世界第壹。從高速鐵路到大型船舶再到跨海大橋,這近10億噸的鋼鐵鑄就了中國的“基建狂潮”之夢,解決了數十萬勞動者的就業問題。然而,在這些繁榮指標的背後,是中國對進口澳大利亞鐵礦石的嚴重依賴。

據統計,中國每年進口約6543.8+億噸鐵礦石,其中6.65億噸來自澳大利亞,占其采購量的60%以上。

隨著中澳關系的惡化,澳大利亞在貿易戰中祭出了鐵礦石這個殺手鐧。自6月5438+2月以來,澳大利亞出口到中國的鐵礦石價格從上半年的540元左右上漲到1000元,漲幅幾乎達到100%。

然而,面對澳大利亞的惡意漲價,作為全球最大的鐵礦石進口國,我們寧願忍受巨大的漲價壓力,嚴重損害自己的利益,也不願“把澳大利亞的鐵礦石幹掉”。這是為什麽呢?

原因是澳大利亞擁有地球上最好、最豐富的鐵礦石。

據統計,全球已探明的鐵礦石總儲量約為6543.8+090億噸,澳大利亞的儲量超過全球的25%,達到530億噸,其中70%是可以直接裝船的高品位礦石。

澳大利亞每年出口鐵礦石1.7億噸,幾乎壟斷了全球66%的鐵礦石出口,出口金額達到1.7億澳元,是全球1最大的鐵礦石出口國。

那麽,為什麽澳大利亞的鐵礦石如此豐富呢?在這篇文章裏,站長會和妳聊聊這個話題。

鐵礦的形成主要分為兩種,壹種是地表形成的沈積礦床,大部分鐵礦都是這種類型,另壹種是巖漿和熱液在地球內部形成的內生礦床。

23億年前,地球大氣中的氧含量遠低於現在,海水中的硫含量也很低,所以鐵以二價鐵離子的形式存在於海水中。

到大約23億年前,地球大氣中的氧氣含量上升到目前含量的壹半左右。此時亞鐵離子不再穩定,而是與二氧化矽和碳酸鹽壹起沈積,形成帶狀磁鐵礦。而且隨著地表的風化過程,大量的鐵被輸送到海洋中,使得近海和湖泊中的鐵含量往往高於海洋。

而澳大利亞在地球演化早期長期處於淺海環境,形成了豐富的條帶狀磁鐵礦。

約5-6億年前,條帶狀磁鐵礦經長期風化、與水等流體的交代反應和變質作用進壹步富集,形成了壹系列含鐵量較高的富鐵鐵礦。

此外,澳大利亞大陸非常穩定,沒有大規模的造山運動,有利於礦物的長期積累和富集。這些富含鐵的礦井在數十億年後仍然完好無損。

有人問,那我們自己的鐵礦石儲量呢?其實我們的鐵礦石儲量其實並不低,占全球儲量的12.3%,世界第壹。

然而,由於三個原因,我們的鐵礦石很難滿足煉鋼的需求。

第壹,我們的鐵礦石質量壹般(除了少數富礦,數量很少),口感壹般在33%,而國外進口壹般在55%以上,質量確實很差。

二是國內質量稍好壹點的鐵礦廠都深埋地下,勘探開采難度極大,成本也很高。只是開采成本達到了從澳大利亞購買每噸鐵礦石150美元的價格,而且還面臨著破壞自然環境的後果。

再次,國內鐵礦石含有大量雜質,部分含有釩鈦等稀土元素,高爐應用負擔大,綜合應用成本高。

所以綜合考慮,從國外進口還是比較劃算的,主要是澳洲。

鐵礦石是任何強國崛起的工業化基石。

從英國的工業革命,到德國的趕超,從歐洲國家的復興,到美國的霸權,再到中國的崛起,鋼鐵產量指標壹直被視為工業化的成績單。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中國鋼產量逐年飆升,連續多年位居世界第壹。但由於中國鐵礦石質量差,中國每年需要巨額資金用於鐵礦石進口。

此外,中國近年來的基礎設施成就都是基於鋼筋混凝土。“在疫情後的基建恢復政策中,鋼鐵背後的鐵礦石絕對是中國的命門”。

所以,很可惜,我們卡在了工業尖塔——芯片制造等領域,也卡在了鐵礦石等原材料的進口,工業塔基。

澳大利亞為什麽有這麽多鐵礦?鐵礦石是世界上分布最廣、儲量最豐富的礦產資源之壹。它分布在七大洲,海底蘊藏著數量巨大的鐵錳礦。但從鐵礦石在陸地上的空間分布來看,是極不平衡的。排名前十的國家,鐵礦石儲量占全球總儲量的80%以上。其中澳大利亞以1500億噸的資源量遙遙領先於其他國家,約占全球總儲量的18%,澳大利亞的鐵礦石質量也非常好。中國雖然鐵礦石儲量豐富,但整體質量比澳大利亞差很多。可能有網友會問,作為壹個面積很大的國家,澳大利亞為什麽會有那麽多質量很好的鐵礦石?

從形成過程來看,鐵礦主要可以分為兩大類,即原生鐵礦和沈積鐵礦。其中,原生鐵礦在地球誕生時就開始堆積。太陽系太陽形成後,未被太陽巨大引力吸引的星際物質,在太陽風的吹拂和星際物質間引力的* * *作用下,開始在圍繞太陽的軌道上慢慢聚集,形成熾熱的行星核,然後繼續吸收剩余的輕物質,最終形成固態和氣態的行星。因為最初的星際物質來源於最後壹顆恒星生命末期的超新星爆發,它含有壹定量的重元素,包括鐵和錳,這也是為什麽行星內核中同時存在這兩種物質。

壹般來說,隨著重元素的逐漸沈降,它們被深埋在行星表面之下。但是對於壹個核心仍然活躍的星球,比如地球,劇烈的地質活動,比如地震、火山爆發、巖漿大規模的垂直遷移,都有可能將鐵從地下帶到地殼淺層甚至地表並富集形成鐵礦。而這種巖漿遷移形成的鐵礦,可開采儲量壹般不大,雜質多,品位往往不高。例如,中國西南和中部的許多鐵礦都是這種類型。

還有壹類鐵礦,沈積鐵礦,是在地表巖石長期風化、侵蝕、搬運、沈積作用下堆積而成的。同時,大量微生物吸收二氧化碳,釋放遊離氧,與火山噴發物質結合。在形成鐵礦層的同時,還會形成矽質層、碳酸鹽層和白雲石層。如果後期經過風化或內生巖漿的熱水浸出,或者經過高溫高壓變質作用,可以使沈積的鐵礦進壹步富集,鐵的口感會明顯改善,甚至達到50%-60%,形成富礦。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壹方面,富鐵礦的誕生主要是沈積作用,另壹方面,也必然受到沈積層的“優化”。因此,經過長時間的海相沈積,再經過持續強烈的地質活動,這類地區形成富鐵礦的概率比較大。而在中國大部分地區,泛大陸時期陸相沈積的比例很高,微生物吸收、分解和沈積的歷史不夠長。只有在海南及其附近地區才能滿足這壹特征。現在,我們只在海南發現了豐富的高品位鐵礦,正好印證了這種猜測。據此推測,中國青藏高原仍有可能存在大規模的鐵礦富礦,但不是因為地理條件。

而澳大利亞則與盤古結合了20億年,處於大陸邊緣,具有完美的長期海洋沈積條件。在海洋微生物、海底火山噴發等地質作用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許多鐵礦巖帶。後來在大陸分離過程中,經歷了至少數千萬年的劇烈地質運動,鐵礦床經歷了壹系列的再分解、再富集、再富集。後來在風的侵蝕下,這些鐵礦的埋深逐漸減小,甚至露出地表,成為最容易開采的礦床。

與澳大利亞本土經歷的歷史相似,印度和巴西的鐵礦也是礦石豐富,平均在50%以上。這壹結果是海洋沈積環境、連續的礦物沈積和地質運動同時推動造成的。雖然中國的鐵礦石品位不是很高,但總儲量還不錯。此外,中國幅員遼闊,自然資源豐富,地貌多樣,地質活動程度不同。優勢礦種約50種(其他國家很少),尤其是稀土、膨潤土、鈦、鎢、銻儲量居世界第壹。

面對澳大利亞的挑釁,中國決定用關稅武器采取反擊措施。吃了虧的澳洲人並沒有反思自己的行為,而是決定失去桑榆,拿下東角,用鐵礦石漲價來彌補損失。用鐵礦石說事是澳大利亞人常用的策略,非常有效,非常準確地擊中了中國的軟肋。

中國經濟是兩條腿走路,壹條是出口,壹條是國內投資。受疫情影響,國外市場萎縮,推動中國經濟發展的引擎不足。中國經濟又快又好發展的包袱更多的是在國內投資上。

各類基礎設施是國內投資的主力軍。作為壹個基建狂熱者,每年都有大量的鋼鐵需求。可惜中國的鐵礦石儲量不低,只是普遍品位低。中國最有名的富礦是石碌鐵礦,原本並不出名。他的人氣是靠這壹幫人穿到明朝的幾本小說撐起來的!

澳大利亞是世界上鐵礦石最豐富的國家之壹,儲量大,品位非常高,所以我們要從澳大利亞和巴西進口大量的鐵礦石來滿足國內基建的需要。

中國要建基礎設施,澳大利亞是我們繞不過去的坎。那麽我們就要有壹個疑問了,為什麽富鐵礦大多分布在澳大利亞和巴西,而我們國家卻到處都是貧鐵礦?

這件事還得從鐵礦石和地球板塊的形成說起!

據說地球上的鐵礦主要有兩種方式,壹種是內生的,壹種是沈積的鐵礦。所謂內生鐵礦,就是地球的內生作用,形成鐵礦。

這種鐵礦的兩階段分化非常嚴重,要麽是因為埋藏很深,目前的科技手段無法開采,要麽是因為地殼運動,礦床移至地表較淺,相對容易開采,但問題又來了,這種鐵礦的品位普遍不高。

沈積鐵礦在地表,成礦物質在各種自然力的長期作用下被搬運到湖泊、海洋等低窪地區沈澱堆積。這種鐵礦石也是非常大的貧富差距!中國海南石碌鐵礦是壹個沈積型鐵礦,中國有許多貧鐵礦的沈積型鐵礦。

所以沈積鐵礦中富含鐵礦的概率不會太高。不過話說回來,我們世界上絕大多數已探明的富鐵礦都是這種沈積型鐵礦。

那麽為什麽澳大利亞盛產鐵礦石呢?

不得不說,澳洲是有福氣的。雖然澳大利亞是壹個小洲,但它並不年輕。根據板塊運動理論,澳大利亞在654.38+0.7億年前與其他大陸分離,但在此之前,它與其他大陸緊密聯系了20多億年。

這段時間澳洲大陸壹直屬於整個大陸的偏遠地區,就像壹只伸向海洋的腳!在這裏,澳大利亞的土地充分接受了大陸二十多億年的饋贈,積累了豐富的海洋鐵礦床,並結合壹系列的地質運動,在這裏形成了大量的富鐵礦。

隨著時間的推移,澳洲大陸隨著鐵礦漂流到現在的位置,鐵礦帶經過幾千年的氣候幹燥逐漸露出地表,所以澳洲的鐵礦不僅純度高,開采難度也相當低。

但是,我突然想到,我們青藏高原以前據說是壹片海。隨著劇烈的地質變化,逐漸上升成為世界屋脊,與澳洲大陸頗為相似。那麽,我們在西藏可以用腦子嗎?也許我們會有重大發現!

  • 上一篇:大學生的歷史觀
  • 下一篇:為什麽大家都向往敦煌?沙漠中心的小綠洲為什麽會成為世界文明之花?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