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為什麽說年底的崇禎皇帝沒有幸福?

為什麽說年底的崇禎皇帝沒有幸福?

不可否認崇禎是個亡國皇帝,但奇怪的是,他是個被罵得少的亡國國王。我們來看看歷史上幾個著名的亡國之君。漢獻帝懦弱無能。陳是壹個荒淫無恥的皇帝。楊光,楊迪皇帝,算了吧。暴君的名聲可以和秦始皇相提並論。南唐皇後李煜,比女人的手還長。她經歷過多少次戰爭?雖然說了好話,但卻是以三千裏為代價,最後違背命令,連壹個小周後的生日都守不住。在北宋,惠宗和李煜是形影不離的。歷史上對這些人的指責多於同情(李煜被詞幸免)。

但是崇禎不壹樣。我們先來看看讓他造反十幾年的李自成是怎麽形容他的:“君不十分黑,與世隔絕,有壹大堆爐竈;我盡私,不如黨忠。"(《鄧吉·趙》)李自成因為在明朝的統治下無法生存而絕望,與崇禎皇帝有不共戴天之仇。但這段話他說的很客氣,明明是“妳不是亡國之君,但所有大臣都是亡國之臣”的優雅說法。連李自成都這麽認為,何況別人。

清代張在《明太盜傳》中評價崇禎:“唉!莊烈不是亡國之君,但在亡國之幸時,他缺乏救國之術。他處於壹種焦慮和混亂的狀態,最後十年,他熬過了七年。可是我沒有聽好和平的計劃,字裏行間也沒有看到李和郭的將軍。我死了,顛覆了宗社,我是烈士!”

事實上,在崇禎皇帝登基之前,明朝已經名存實亡。除了朱茂元璋和朱成帝,真的沒有人能說出明朝皇帝的真相。有幾十年不上朝的皇帝,有喜歡當木匠的皇帝,有為了父母功名與大臣爭鬥多年的皇帝,有喜歡當將軍又當什麽的皇帝,有喜歡當自己奶媽的皇帝,有吃了紅丸死了的皇帝,有喜歡微服私訪調戲良家婦女的皇帝,

而且明朝自始至終,外患不斷,蒙古、瓦拉、滿洲相繼崛起,戰爭接連爆發。有叛徒,如王鎮、曹吉祥、劉瑾、顧大鏞、魏宗憲和王承恩,他們先後控制了國家事務。而且漢奸掌權以來,宦官黨和朝黨之間的黨爭,是非之爭,門戶之見,都造成了國家大事的內耗。

所以崇禎皇帝登基的時候,明朝已經動蕩不安了。這樣的國家接手了,沒有機會了。

然而崇禎皇帝並沒有向他的祖先學習。在他統治的初期,他就表現出了對明朝皇帝的優越感。壹個是果斷,壹個是勤奮。

天啟七年八月,丁巳,崇禎皇帝。十壹月,甲子把魏忠賢安置在鳳陽,十壹月,魏忠賢上吊。十二月,魏良慶、客家之子侯國興被處死。崇禎正月初三,魏忠賢壹行崔成秀慘遭屠戮。六月,全峰、魏光偉被削魏忠賢黨籍。崇禎二年正月,丁醜決定翻案,排名從崔成秀到下六。

這壹系列措施有效地消除了魏忠賢和客家人的影響,鞏固了他們的政治地位,也逐漸澄清了閹割的禍害。它讓朝野的精神跌宕起伏,讓人仿佛看到了明朝的希望。(但他隨後繼續偏袒太監王承恩,犯了與前任皇帝相同的錯誤)。

至於他的勤政,《明史》卷二十四曰:“然在位十年七載,靜慮勸諫,用心經營。”而且從崇禎采取的很多措施來看,他也是想做壹些有前途的事情。他在位十七年,用“罪已聖旨”安撫民心,所用的詞都是極其自責的。

例如,當十年四月幹旱,很長時間沒有下雨時,皇帝在“罪惡趙佶”中這樣說。

"...張觀設吏,原本治理國家和女兒。今天,我是為了自己而做官,和官方有著同樣的貿易。催錢糧耗火多,吃完適量羨慕多。即使已經免除,也是私征;只討論修理,(確實)趁機滋潤壹下自己。或買無價值,或郵路擡轎。若遣使者,則賣貧富,或講道理,則直。如果阿杜違背自己的意願,他會隨意敲打樸。如果包包有錢,就好容納了。撫壓推薦失真,津譽顛倒。再比如荀彧貪得無厭,兩個都城都貪。鄉官毀棄防,侵地。拿壹個流氓當棋子,被漢奸犧牲。無良官員,畏勢而屈。積惡色誘。嘿,王,誰能安息!”(《明代北方概論》卷十三)

可為什麽這麽果斷勤政愛民的皇帝卻死在景山公園的清風明月下?。

崇禎的果斷是有據可查的,懲罰魏家是他十七年皇帝生涯中最光榮的壹件事。之後,他的果斷被誤用了。

懷疑+果斷是皇帝給所有忠臣良將的最大毒藥。袁崇煥,壹個殺了努爾哈赤的英雄,壹個讓滿人在阿巴拉的戰士,壹個想學嶽飛的忠臣,最後落得和嶽飛壹樣的下場,死於最慘烈的抄襲,毀長城,這是崇禎的果斷。“崇桓既然死了,邊境事務誰也沒有好處,明朝就確定了。”(《明朝袁崇煥傳》)。

崇禎的嫌疑是明朝皇帝中最大的。殺了袁崇煥之後,對大臣們越來越不信任。他在任期間,有多少政府官員被殺,剛好有多少內閣首相沒有統計,但如果按年平均算,特別是在位的最後幾年,可能沒人能跟他比。

如果壹個皇帝在政治事務上如此大膽,他死是遲早的事。

至於他的愛民之心,他的“罪受了委屈”,他的“減餐退樂”的命令,實在是“博取名聲”,掩人耳目。崇禎年間,邊境紛擾,賊寇頻仍,戰爭爆發十余年,北方大旱十余年。人民沒有生計,國庫沒有錢。很明顯。

崇禎九年,其實有人提出了解決財政空虛的方案。《明北略》卷十二載“錢論搜括”,正是此事:“四月,武術家在國內奏事,故請搜括大臣助付。”錢,學士,提議設法部,但他不聽。學者說:‘比別人強的人,是幸運進步的,弟子多。然而,李習安主張為君子郝佑報名,以失去他的官職,並希望實踐沒有真實記錄的法律。這都是天下之亂,聖人面前,小人肆無忌憚!而惡的是,富戶兼並王的耳朵,而縣市有富戶,也是窮人的衣食之源。把兵源不足歸罪於富家,而丟兵,秦始皇在巴清做不到,漢武帝在蔔式做不到。當這場討論發起時,絕望的惡棍們與富人發生了沖突,混亂開始了。“文體仁想講道理,改了。”

“在這個世界上,我仍然負責推廣。我不想當部長,就是想出名,已經放夠了。沒必要畫。..... "而李習安,正如《明亡略》中的李煉所說,“江南武人李煉,寫了壹封信,請江南富人報名報銷”,遭到大學士錢的駁斥。

事實上,這個李生是迂腐的。明朝存在了200多年。怎麽會有窮皇帝?而且過去有幾個摳門的皇帝放錢,也有幾個特別會找錢的皇帝。要不要拿出來才是關鍵。向皇帝的臣下要錢是很尷尬的。另外,他是不是暗示皇帝也有私房錢,不肯拿出來?他的這個存折只有這樣處理,這是他的命運。

李自成進兵北京後,打開內庫,發現“老城積了三千七百萬錠,都是五百(十?)二、刻有永樂二字(《明紀北略》卷二十)。這麽多錢,如果真的是用來放庫助賑的話,也許李自成不會去反對,清兵進不去,景山公園也不用自己自殺(唯壹可能)。就算不夠,也比“罪有應得”“減餐撤樂”實惠多了,普通人也會給他買點。

崇禎亡國,如明史所述。《盜賊傳》,仍然是全面的:

莊烈繼位後,建立了臣子黨局,消耗了草原的物質資源,破壞了國家的法規,搶劫了邊疆。盡管莊烈熱衷於重新開始,但他只是名義上管理核事務。但人才賢能與否,討論的是是非非,政事的得失,軍機的成敗,在國內未見,在外也不動搖。又多疑又被允許檢查,那麽死板還生氣。任何檢查都是苛刻的,忘恩負義的,壹生氣就掉腦袋。夫賊滿山,四方鼎沸,任命政治把手者,非平庸即笨拙,壓制兩端,壹事無成。國內外大臣救過命,不肯給。說話直截了當、切中要害的人,就要被消滅。他被任命為美男子,大權在握,功過無量。輸的人會殺壹個將軍,城市會殺壹個官員。賞罰太分明,罰不得,管得太嚴,管不得。自然災害盛行,饑餓肆虐,政治復雜重重,外部叛亂猖獗。比如壹個人的身體生機勃勃,壞疽毒發,暈厥已經很危險了,而醫生好不好,藥忽冷忽熱,得了絕癥,卻救不了。為什麽不去死?是明亡,亡於賊,其亡之根不在賊。喔!莊烈不是亡國之君,但在亡國之幸時,他缺乏救國之術。他處於壹種焦慮和混亂的狀態,最後十年,他熬過了七年。而字裏行間卻不見李、郭將軍的身影,死造成了宗社的顛覆,才得以殉難!

  • 上一篇:七年級考試後半段生物、地理、歷史、政治的主要內容是什麽?
  • 下一篇:武將還是謀士?撥雲見日,三國名人的表面下隱藏著什麽?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