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改革開放的歷史和現實意義

改革開放的歷史和現實意義

早在改革開放之初,鄧小平同誌就深刻指出,改革是中國的第二次革命。改革開放的實踐充分證明,它的革命意義極其重大而深遠,正如黨的十七大報告所指出的:“中國人民、社會主義中國、中國的面貌發生了歷史性變化”。筆者認為,改革開放的歷史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壹是開啟了當代中國新的歷史時期,實現了從計劃經濟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歷史性轉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國作為壹個從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脫胎出來的社會主義國家,如何盡快擺脫貧窮落後是我們國家面臨的壹個重大課題。因為沒有現成的發展模式,主要是照搬蘇聯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來組織經濟發展。這壹制度在早期也發揮了應有的歷史作用,但隨著我國生產力的發展,其弊端日益成為制約我國經濟發展的體制性障礙。改革開放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因此,改革開放是基於當代中國的基本國情,以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為突破口,以市場化改革為導向。經過30年的努力,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框架已經初步建立,為中國經濟發展開辟了壹條嶄新的道路。壹是堅持解放思想,堅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壹標準,實現了國家工作重心的轉移,開啟了改革開放的歷史新時期。改革開放是壹個不斷解放思想的過程。改革開放初期,我們黨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徹底否定了“以階級鬥爭為綱”的錯誤理論和實踐,作出了把黨和國家的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自此,當代中國進入了以改革開放為特征的新的歷史時期。第二,堅持社會主義改革方向,實現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和市場機制的有效結合,初步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開放30年的實踐表明,壹方面,在推進改革開放的過程中,我們重視實踐探索和創新,使改革開放成為推動發展的新的實踐源泉和力量源泉;另壹方面,在深化改革開放中,我們高度重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設。因此,經過30年的努力,我國已經初步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這壹體制將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化、不斷完善和成熟,並將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帶來更加顯著的制度效益。二是促進了生產力的大解放和大發展,實現了從溫飽不足到總體小康的歷史性轉變。改革開放作為新的偉大革命,目的是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完善和發展社會主義制度,保持和發展黨的先進性,使國家更加繁榮,人民更加幸福。從1956開始,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基本實現,這是我國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現階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因此,解決這壹主要矛盾必然成為整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中心任務。改革開放30年的實踐,是以解決初級階段的主要矛盾為核心的,是壹個不斷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的過程。第壹,確立並始終堅持“壹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興國之要,是我們黨和國家興旺發達和長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四項基本原則是立國之本,是我們黨和國家生存發展的政治基石;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是我們黨和國家發展進步的力量源泉。改革開放30年的實踐,是堅持和貫徹“壹個中心、兩個基本點”基本路線的偉大實踐。在這條正確發展路線的指引下,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二是確立並逐步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早在改革開放初期,鄧小平同誌就提出了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三步走”的發展戰略,極大地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的大解放和大發展。三是推進制度建設和創新,實現了從高度集權到民主法治的歷史性轉變。對當代中國來說,改革開放是壹場偉大的實踐探索,是壹場深刻的社會變革,其中最關鍵的是改變壹切阻礙生產力發展的體制和制度。同時,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制度建設和制度創新的任務必然成為我們必須重視和解決的重大課題。第壹,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法律保障。1982確認了個體經濟的合法地位,提出它是社會主義公有制的補充。1999,可見非公有制經濟是我國社會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2004年,《國務院關於推進資本市場改革開放和穩定發展的若幹意見》頒布。2004年明確規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財產不受侵犯”和“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2005年,通過了《關於廢止〈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稅條例〉的決定》,使免征農業稅的惠農政策以法律形式固定下來。2007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上面列舉的這些法律制度與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是相適應的,從壹個側面說明改革開放促進了法律制度的建設和創新。二是建立健全社會主義民主制度,拓展人民參與改革發展實踐的空間。改革開放30年來,我們黨高度重視社會主義民主制度的建設和創新。我們黨明確指出,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的生命。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和核心。通過政治體制改革,各種民主制度不斷完善,新的社會主義民主制度在改革開放中得到進壹步鞏固和發展。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已經成為全國人民的共識,中國已經進入民主與法治的新的歷史時期。第四,激發了全社會的創造活力,實現了從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的歷史性轉變。改革開放30年的實踐,是全社會創造活力不斷增強的過程。第壹,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實踐不斷激發社會活力。在改革開放的進程中,我們黨明確提出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戰略任務。並深刻指出,我們要建設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在中國的領導下,全體人民共同建設、共同享有的和諧社會。這為人民群眾積極參與和諧社會建設、發揮首創精神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廣闊空間,促進了全社會創造能量的充分釋放、創新成果的不斷湧現和創業活力的蓬勃發展。二是通過理論和實踐創新,找到了適合中國國情的正確發展道路。在黨的十二大上,我們黨明確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從此,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我們堅持並貫徹了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方針;堅持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的觀點;堅持生產力作為最活躍、最革命因素的決定性作用;在治國理政各方面堅持創新精神,極大地增強了全社會的創造活力,形成了人民齊心協力創造偉大業績的生動局面,實現了從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的歷史性轉變。五、擴大對外交流合作,實現由封閉半封閉向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開放的歷史性轉變。黨的十壹屆三中全會以來,改革開放不斷深化,改革開放相互促進、相輔相成,有力地推動了我國社會主義市場體系和現代化建設的進程。我們黨把對外開放確立為必須長期堅持的基本國策,推動我國更深層次、更全面地參與經濟全球化進程和更大範圍、更深層次的國際競爭與合作。第壹,堅定不移堅持和實施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中國在對外開放過程中,堅持以自身發展促進地區和世界共同發展,擴大同各方利益匯合點,在實現自身發展的同時兼顧對方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正當關切和利益。實踐證明,改革開放30年來,我們堅持和實施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極大地推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二是擴大交流,加強開放合作。中國在對外開放過程中,堅持和弘揚民主、和諧、合作、共贏的精神,擴大政治、經濟、文化、安全、環保等領域的交流合作。30年的開放擴大了交流與合作,實現了從封閉半封閉到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開放的歷史性轉變。6.推動了發展方式的戰略性調整,實現了傳統經濟增長方式向科學發展方式的歷史性轉變。改革開放極大地解放和發展了我國生產力,極大地提高了國際競爭力,極大地改善了人民生活。21世紀,隨著我國工業化、城市化和現代化進程的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呈現以下特點:消費結構升級、產業結構優化、科技進步加快、與世界經濟進程融合加深、市場經濟體制完善、經濟社會發展的關聯性增強,人民對物質文化生活質量的要求更高。這些新趨勢的出現,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開辟了廣闊空間,提供了不竭動力,創造了有利條件。但是,我們也應該清醒地看到,隨著改革開放的發展和深化,我們面臨著許多新的問題和嚴峻的挑戰。因此,順應新的發展趨勢,解決新的問題,客觀上要求我們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首先,我們黨提出了科學發展觀這壹重大戰略思想,為當代中國的發展指明了方向。科學發展觀,第壹要務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這是我們黨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最新實踐相結合,科學回答“什麽是發展、怎樣發展”這壹基本問題的重要理論成果,是新的歷史階段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導方針,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和貫徹的重大戰略思想。第二,按照科學發展觀的根本要求,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進程。傳統經濟增長模式的特點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流通困難和低效率。科學發展模式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是壹種投資少、消耗低、零排放、可循環、高效的經濟發展模式。
  • 上一篇:如果大盤跌破2500,每100步加倉10%是否可行?
  • 下一篇:歷史教師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