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濟南的蒲菜

濟南的蒲菜

普采

寬葉香蒲為香蒲科水生草本植物,又名寬葉香蒲、寬葉香蒲、孫樸、蒲亞、寬葉香蒲、野葛等。老濟南叫香蒲。它在中國已有3000多年的栽培歷史。在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中,有許多關於蒲的記載,如《他者之惡毒,有蒲與何》(《陳風澤碑》)、《筍與蒲有什麽區別》(《大雅·漢儀》)...這些都說明,在古代,人們把竹筍和蒲菜視為好蔬菜。西漢漢賦巨匠梅成在《七毛》中為晉太子列了壹系列菜單。其中有壹道名菜“瘦牛、筍、蒲菜”,即小牛瘦肉配筍、蒲菜烹制,味道鮮美。北魏時,山東壽光農藝師賈思勰在《齊·姚敏書》中說:“普根菜,以為普史聖而生,取其中心入地者,大如匕首柄,剛白生脆。”他覺得普菜生熟都好看。阿明朝人王世茂也在《蔬蔬》壹書中說:“孫樸、蘆筍都好吃,孫樸尤佳。”充分肯定了蒲筍的美。

濟南有壹個廣闊的大明湖和無數的海灣和池塘。水質清澈,土壤肥沃,為蒲草的生長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因此,香蒲自古以來就是濟南的特產,被譽為“美麗的蔬菜”。清代,晉安鎮的賢王鹹宜在他的《指環雜記》中寫道:

“歷有四美菜,春前新韭,秋寒醅,夏蒲根,冬苔。”民國初年出版的《濟南掠影》也說:“大明湖的普菜,狀如菱角,味如筍,是北方幾省的植物蔬菜之寶。”這是對濟南普采的最高評價。濟南人有這個天賜的“寶藏”,他們愛不釋手。用它來做各種好吃的菜,比如塌鍋普菜、蝦仁炒普菜、普菜炒肉、奶湯普菜等。,都是美味獨特,讓人百吃不厭,回味無窮。尤其是用奶湯和普菜熬制的“奶湯普菜”,酥嫩可口,被譽為“濟南頂湯”。早在明清時期就非常有名,如今名聲依舊。去濟南旅遊的人都很推崇這道菜。20世紀30年代,現代著名作家郁達夫在濟南短暫停留,給濟南蒲菜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在文章中寫道:“只有荷花和香蒲才是真正新鮮的。”少年時期留學濟南的著名詩人臧克家曾深情地回憶說:“遊覽過大明湖的遊客,常常到岸邊的飯館裏去吃飯。餐廳不大,但是有壹道菜挺有名的,那就是:普菜炒肉。在濟南吃過烤全豬和浦菜炒肉,至今記憶猶新。寫家鄉的菜,心裏又多了壹種感覺。我的心已經回到了故鄉,回到了我的青春期。”

蒲菜不僅可以做成美味,還可以成為老百姓喜愛的“大眾食品”。比如老濟南人耳熟能詳的“老牛筋”“疙瘩”,就是用香蒲做的特色食品。對濟南的奇聞軼事頗為熟悉的秦若石先生,專門對這兩種美食做了介紹。他在文章中提到“老牛筋”是蒲菜地下根塊上的壹根長須,形似壹根白手指粗細的鞭子。可以嚼而不破,就像牛筋壹樣。嚼在嘴裏,吞下多汁的肉,吐出堅韌的殘渣。其味甘微苦,清涼爽口,深受小朋友喜愛。“疙瘩”是寬葉香蒲的地下塊莖,黑褐色,外面有短毛。蒸熟了就可以吃了。以前濟南專門賣“青春痘”。店主剪掉了寬葉香蒲的葉子和莖,留下了長著毛須的塊莖。把塊莖上的泥洗幹凈,然後放在鍋裏蒸,就成了“疙瘩”。把蒸好的“青春痘”裝進竹籃,沿街叫賣。顧客買回來後,賣家用壹把短柄的小鐮刀,把賣出去的“疙瘩”厚厚的皮割下來,從中間切開,交給買家。剝下來的“疙瘩”是白色的,甜甜的,面條。蘸糖吃。比栗子好吃。

除了食用,香蒲還有很多用途。其花形似海綿棒,俗稱香蒲棒。以前沒有蚊香的時候,人們經常點燃曬幹的蒲棒來驅蚊,效果相當好。曬幹的蒲葉還可以編織成睡墊、蒲包、蒲鞋等日用品。此外,香蒲還具有清熱涼血、利尿消腫的功效,可用於治療疲勞、胎動出血、口瘡、痢疾、淋病、水腫等多種疾病。

由於用途廣泛,香蒲過去在大明湖等地被廣泛種植。湖人劃著船,初夏在湖中挖嫩香蒲,深秋在湖中收割香蒲。滿載著收獲和喜悅的小船在湖面上穿梭,像采蓮船壹樣,成為大明湖上壹道亮麗的風景...

  • 上一篇:海口有什麽刺激好玩的地方嗎?
  • 下一篇:斯文·岡特教授應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邀請,做客“人大歷史講堂”。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