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滹沱河水利樞紐

滹沱河水利樞紐

滹沱河北堤起於靈壽安定村,經正定、槁城,止於無極牛辛莊,全長53.86公裏。其中靈壽3.2公裏,正定30.26公裏,槁城14.2公裏,無極6.2公裏。壹般壩頂寬3-5m,最寬8m,高2m-3m,最高地段4m。

1951年春,平安屯至孫達村的武夷堤完工。長4公裏,頂部寬3米,平均高度1.5米,坡度1:2。建設由正定縣人民政府組織。因於1年5月完工,故命名為武夷堤。

1954,無極郝莊至裴李村堤防段整治6.2公裏,兩河至佛堂小年段1.5公裏,由無極縣人民政府組織施工。底寬20米,頂寬3米;小頂的寬度是1m,高度是1m。土方654.38+0.5萬立方米,工人27.5萬人,投資6萬元。

1955,固定導流北堤修改為1500m。1956年春,築堤4000米。槁城動員義務工僅修復月堤780米、四公堤4090米,就做土石方25000立方米,雇傭工人6000多人。那年是大洪水,無極郝莊大堤決口25處,長度1322米。汛期結束後,根據省排水堵漏會議精神,修復北堤28.7公裏,由正定、槁城兩縣分別組織施工,共完成土石方30.04萬立方米,工人654.38+03.33萬人。

1957年春,修郝莊至培黎堤段,長5600米,由無極縣施工。土方62569立方米,工人24679人。

65438至0963,邵通至賀鑄49公裏大堤普遍漫堤,洪水過後按汛前標準修復。

1968汛期前,無極普遍加高國內堤段1米,頂寬4米;內坡1: 3,外坡1:2;並增加6個練習自行車的坡道。共做土石方192300立方米,由縣海河指揮部施工。

1974年秋,滹沱河整治時,完成了靈壽安定、正定大楊莊、太平莊擴建堤防修復工程,共完成土方192300立方米,工人80700人。頂寬4m,坡度1:2。分別由縣海河指揮部建設。

1975,丁大孫村防洪堤春季加修,長2058米。土方74000立方米,工人415000人,投資72000元。由縣水利局組織施工。同年,無極縣郝莊堤段也進行了整修。1981年,胡村至平安屯堤段加修,長3154米,土石方178000立方米,人工95700工日,投資105800元。由縣水利局組織施工。1982完成正定堤頂硬化路面,長度1423米,投資13000元。滹沱河南堤起於正定塔子口,經槁城,止於進賢龍泉,全長43.02公裏。其中正定塔子口至大豐屯3公裏,槁城孝豐至西麗村23.82公裏,進賢角宮至龍泉谷16.2公裏。

1948,修腳公到張家莊大堤。長5050米,頂部寬3米,平均高2米,坡度121.5。土方63000立方米,人工31,000。進賢縣委組織施工。

1949年7月,滹沱河南岸發生多起處決事件。槁城至西麗村堤防冬季7.5km,堤頂寬2m,平均高度1.5m,堤防與西麗村、馮村、焦公沙丘相連。建設由槁城縣人民政府組織。同年,進賢縣張家莊西大堤和南大堤建成。焦公至張家莊西堤長1.5km,堤頂寬3m,平均高2m。南堤長10.3公裏,從張家莊至龍泉谷,堤頂寬1.5至3米,堤高1.5至3米。

1951建成高城堤東段,長6230米,土方14440立方米,工人5350人。1952完成張家莊至龍泉段堤防加固工程,長7500米,頂寬3米,平均高2.2米,完成土方10430立方米。進賢縣建設部門組織了5000名勞務人員進行施工,工程由人社協助。每方土補貼1斤小米。1954洪水中,槁城梨園村、尚書莊村決口,洪水過後及時修復。

1954年春,動員義務民工2772人,修建槁城東關月堤,長度1108 m,土方11088立方米。當年8月,洪水在東莞、毛莊、興安等地造成人員死亡。汛期結束後,根據全省排水堵漏會議精神,進行了堵漏,總長10.83公裏,土方14.33萬立方米,工人7.36萬人。

1957年春,進賢縣焦公至龍泉老堤利用工貸進行整修,延長3650米。完成土石方1.68萬立方米,用工8.3萬人,投資1.40萬元。

1961年7月進賢縣張麗村西南月堤建成。長800米,頂部寬3米,平均高2.3米,土方1.4萬立方米。1963年3月完成進賢段16.2km加高加厚任務。勞動力1.3萬,工期1周,土石方1.1.34萬立方米,補助飲水費4500元。那是2008年8月的壹場洪水。汛期結束後,按照汛期前的堤防標準,修復槁城段堤防9727米,共完成土方7.35萬立方米,工人4.64萬人,投資4.424萬元。

1978因進賢縣張家莊新村規劃,當地路線改為1800米,做土石方4萬立方米,用工2.38萬人。北大堤是滹沱河左岸的壹個偏遠大堤,全長109.5km..最初從無極縣安城村到深澤縣棗營,全長37.7公裏。1967至1968改建後,西起無極縣東朱村,(丁)和沈(澤)公路,經無極縣東落上與老堤相連,經安平、饒陽、武強至滄州地區獻縣樞紐。民國34年(公元1945年),冀東行署公共工程部組織當地群眾修築堤頂寬1.5-2.5米,高1.5-2.5米的大堤,形成了北堤的雛形。

1949深澤南莊媛-趙壩段順河墊建成,長2552.6尺,堤高4至6尺,頂寬5至7尺。用工1.4萬人,完成土石方1.58萬立方米,補助谷子6.77萬斤。同年,汛期過後,堤防重修,完成土石方2.47萬立方米,工人1.7萬人,小米補貼4.58萬斤。

1950春,以工代賑加固大堤。

1954深澤趙壩村南有9處決口,最大流量586立方米每秒,水淹沒後及時修復堵塞。

1956年,從戊己東漢至小城頂部有23處決口,長度為1592米。深澤北鐘山水文站實測最大洪峰流量為8700立方米每秒,西趙莊和大支有兩個出水口。同年5438年6月+10月,以工代賑,修復東漢至小城堤段,長8408米,完成土石方28.4萬立方米,工人15.72萬人。修復後堤頂寬6.5至8.5米,高2.2至3.5米,坡度1: 3,國家補糧1.6萬斤。

1957年5月,深澤趙壩至棗營21.4 km堤防工程修復,土方1631000立方米,投資64700元。6月,無極縣李莊截流及鎮堤修復,長度221.78米。5438年6月+10月,東漢至小城段高度4000m,高0.5m,共完成土方28.4萬m3,用工15.72萬人。

1963年春,深澤堤防整修。那是當年的洪水,彭趙莊決口60米。1964按1963汛期前標準修堤。共完成土石方28.98萬立方米,工人17.27萬人,投資191900元;修復無極安城至程瀟段12370米,土方122400立方米,投資8.7萬元。

1967年春,完成了北堤環形段的定線和深澤段的調直彎曲工作。無極新建堤防長9850米,土石方85萬立方米。它將由海河總部在保定地區建設,工人42.5萬人,投資34萬元。

4月1970,無極段加固2,500m,土方9,800m3,工人30000多人。

1974期間,深澤趙壩險段進行堤頂開溝水力處理,破土3550立方米。

1975深澤大堡風沙路段及橡膠塗層整修2900米,橡膠塗層厚度0.3米;另修建趙第八標段平臺工程,完成土石方194萬立方米,用工100人,投資7.9萬元。

1976年修建深澤南關至棗營平臺,長10748米,頂寬4米,高2米。土方11.21萬立方米,工人5.74萬人,投資3.68萬元。那壹年,趙壩段進行了4000米的壓力灌漿,動用了4.8萬名工人。

1977深澤東段灌漿1200m,工人2.3萬人,投資4.8萬元。

1978深澤段116m進行二次灌漿,鉆孔92286孔,填土1993.5立方米。

1979,趙壩至北中山7000m兩次灌漿,鉆孔35000孔,灌土1300m3。

1981年,在無極羅尚至小鎮8000米處進行灌漿,需要1萬工日,投資5.5萬元。

1982:羅尚至鎮關鍵段1700 m灌漿,用工1.5萬人,投資5萬元。

1984,無盡8000m灌漿兩次,電測探測7200m,從業人員9600人,投資3.7萬元。同年深澤大堤鋪膠3.5公裏,破土1.1.0000立方米,用工1.1.01.0000,投資2.3萬元。

  • 上一篇:八年級歷史論文(評論事件或人物要有個人見解)
  • 下一篇:北京城市的歷史變遷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