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簡述歐美道德教育歷史轉型的幾個階段。

簡述歐美道德教育歷史轉型的幾個階段。

簡述歐美道德教育歷史轉型的幾個階段。

第壹,“宗教沖動”時期。倫理與宗教教育相結合壹直是西方國家道德教育的特點,西方傳統的宗教教育就是道德教育。經過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和啟蒙運動的解構,宗教作為主導中世紀的精神武器,逐漸淪為資本主義的奴隸。雖然洛克、裴斯泰洛齊、史迪威的民主教育理論和斯潘塞的實用主義理論對宗教教育影響很大。比如丹尼爾?正如貝爾所指出的,“禁欲主義”的“宗教沖動”和“貪婪攫取”的“經濟沖動”是同構的,構成了資本主義上升時期的兩大精神支柱。這種情況壹直持續到19世紀中葉。“這兩種原始沖動的交織和混合形成了現代理性概念。兩者之間的緊張關系產生了壹種道德約束,導致了早期征服中嚴厲壓制奢侈的傳統。”

第二,道德教育的休克期。19世紀中後期至20世紀初,是西方資產階級從爭取統治到維護統治、從進步到保守、從資本主義自由發展模式到壟斷發展模式的重大轉折時期。道德教育理論開始從理性主義走向非理性主義;從傳統經驗主義到形式主義。從某種意義上說,當代西方道德教育的特點是反對宗教教育,提倡道德教育的世俗化。隨著資本主義前期革命性和進步性的喪失,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矛盾凸顯為社會的主要矛盾。“科學技術和經濟的飛速發展已經耗盡了宗教沖動。經濟沖動成為社會進步的唯壹主宰後,發展成了壹切,世界上的壹切都被剝去了神聖的色彩。”

第三,道德教育的荒涼期。20世紀初,隨著資本主義商品經濟在世界範圍內的發展,主要資本主義國家之間的民族矛盾上升並加劇,兩次世界大戰接踵而至,經濟危機肆虐。“感情主義的思想已經被社會隱性地接受,道德陷入了無序,道德成了不可通約的存在。自20世紀初以來,普遍道德變得不可解釋,道德相對主義取代了傳統的絕對主義,成為壹種普遍的倫理思潮。這使得道德教育的理論和實踐在20世紀初和五六十年代陷入了“荒涼時代”。在這壹時期,杜威的實用主義道德教育理論和皮亞傑的道德發展理論從不同的學科提出了道德教育的理論和方法。他們對道德教育模式的構建是從對傳統的直接道德課程的反叛開始的,但卻引發了壹系列問題。”壹是傳統的直接德育課程被取消或輕視,德育主要以間接滲透的方式進行;二是傳統的直接德育課程所倡導的價值觀被忽視,道德相對主義的觀念開始興起。"

第四,道德教育的復興時期。從20世紀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西方出現了道德教育回歸學校和社會的趨勢。面對“垮掉的壹代”尋求新的刺激,尋求絕對的自由,縱欲、吸毒、沈淪,從而挑戰體面的傳統價值標準,我們應該構建與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相壹致的道德規範,從源頭上培養適合資本主義發展的“道德人”。還有壹些國家采用道德立法的方式,以立法的形式明確壹些道德標準和要求,讓道德標準在國家強制的保障下,更好地規範人們的行為。

  • 上一篇:古代凱爾特歐洲的貿易
  • 下一篇:我國鋼鐵企業的國際水平如何?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