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中國四大古橋,哪壹座位於廣東潮州?Tr

中國四大古橋,哪壹座位於廣東潮州?Tr

廣濟橋,潮州市東門外,位於滾滾漢江上,東臨筆架山,東臨市區,南臨鳳凰島,北靠金光濟橋[1]。景色壯麗迷人。

廣濟橋以其“十八梭二十四洲”的獨特風格,與趙州橋、洛陽橋、盧溝橋並稱為中國四大古橋。它曾被著名橋梁專家茅以升譽為“世界上最早的開合橋”。

編輯此段落

歷史

廣濟橋,俗稱祥子橋,是宋乾道七年太守曾江(1171)所建。它原本是壹座浮橋,因連接了86艘巨輪而得名“嵇康橋”。惜春元年(1174),浮橋被洪水沖走,知府常威重修,並在西岸造亭,開始西岸碼頭建設。從少定元年(1194)開始的五十四年間,、、王、、丁雲元、孫、等官員。其中,惜春十六年(1189),知府丁雲元修建的橋最大,成就最多,將西橋改名為“丁公橋”。盧溝橋五年(1194),太守沈建“蓋秀亭”,稱東橋為“濟川橋”。隨後,太守陳洪貴、林逋和林暉相繼修建,直到凱西二年(650年)東西橋建成後,中間仍以直立方式連接,形成了梁式橋和浮橋相結合的基本格局。

從宋末到元代,廣濟橋有過多次的復興和廢除。明朝宣德十年(1435),知府羅伊主持了史無前例的“疊石重建”。建成後,“西岸十墩九洞,總長四十九尺五;東海岸十三墩十二洞,總長八十六條;空心是二十七英尺和三英尺,四個船是浮橋。橋上有126個亭子,改名為廣濟橋。

鄭德八年(1513),知府譚綸又增加了壹個碼頭,減少了六艘浮舟,形成了“十八梭二十四洲”的獨特風格。

清雍正二年(1724),知府張子謙為“救鎮橋於水”,修建廣濟橋,鑄造兩頭祭祀牛,分作西橋八標段和東橋十二墩。道光二十二年(1842),東墩鐵牛墜河。

所以有壹句民謠:“潮州香橋很浪漫,24大洲24梯田18船,兩個動物,牛壹只溜”。

編輯此段落

狀態

廣濟橋也是現存最早的帶有可移動開關的大型石橋。

編輯此段落

廣濟橋的詳細歷史

潮州廣濟橋是公元1171年南宋七年的主幹道。它被命名為“嵇康橋”,因為八十有六只船,連接著河的東西兩岸,巖石在中間。

公元1174年,南宋惜春元年,吳佳之夏,漢江漲水,嵇康橋上壹半的船都漂走了。到了周知年間,常毅對它們進行了修復,在橋上加建了106艘船,並與京城的其余部分壹起,在右岸造了壹個街閣,取名“韓陽亭”,被視為現在的景觀。

1179、南宋六年,年朱建“迎門”,左稱“山治海棠”,右稱“周楠奇觀”。加石洲二,舊為三,其上建亭,東稱“冰壺”,西稱“遇見”,中稱“小蓬萊”。

1180年,南宋七年,王被判,加置新大陸,離西岸數步,巨樹橫過,舟筏降下,初無與浮梁沖突之虞。

1189年,南宋邵熙十六年,周知年丁雲元,修建浮梁,使西岸四大洲增加到八個,上蓋壹座漂亮的房子,稱為“定後橋”。

1196年,南宋慶元二年,周知負責郴州陳洪貴,受益東安州二,修建得像定厚橋,後擴大稱“濟川橋”。更讓人印象深刻的是說“濟川亭”來攔住路人。亭後名曰“見思殿”。

1198年,南宋慶元四年,周知森林飄流,橫跨濟川橋,添四洲,比西橋更美。在潮汐世界裏,道路是清晰的。捐錢造石,方便交流。

1203年,南宋嘉泰年冬,濟川橋著火,是壹座亭子。趙知府急傳馬之句,增施州舊址,蓋以房屋,下以磚甕,臨橋為亭,至今仍名聞遐邇。這本大書的書名是平的,侍郎陳數也寫道。

1206,南宋第二年,福州林協,周知年,與川橋橋西相連,又建了五個石舟,修復了其中壹個舊的,還用磚和甕蓋了房子。邊因朱侯舊稱,故稱“小蓬萊”。

1228年,南宋少定元年,隴西孫復定侯橋東,建二十州。

公元1234年,南宋端平前期,葉觀,知州,橋屢過溪,亭宅皆有瑕疵,命判官趙如玉監工,整體借鑒,另作新造,中平“玉鏡”對“小蓬萊”。還有兩個亭子,朝北,寫著“閏”,是放聖人的地方;朝南,據說“發夾”是業主實踐的地方。

公元1233年,浮橋使用的是鐵索。少定六年,梅寇起了沖突,索倉促賣兵,好走的藤也隨之變壞。開慶元年間(公元1259年),林造新船24艘,鐵索70條,貫穿側翼,所以能長盛不衰。

公元1262南宋置景三年,舟楫亭臺轉眼不見。周知又壹次重建,重建了場地,更新了材料,這座橋非常壯觀。邦仁建濟川橋,遊覽厚聖寺。

1298年,元大德二年,主管大中伊犁(蒙古族),建橋亭,被激流損壞。

1306年,元大德十年,總經理袁德修復石碑,重修涼亭。

公元1326年,泰任三年,判官買住(蒙古人)。用石碑很容易,只建了四個房間,亭臺樓閣都準備好了。突然,第壹塊石碑在壹夜之間折疊起來。

公元1332年,元至順三年,又折石碑,三人溺死。這條路(元代叫潮州潮州路)上全是對哈曼(蒙古人)了如指掌的人,悲捐俸祿,鴿派合力過木梁造亭,來往的人都無懼顫栗。

從1344元到正司,朝廷判喬賢建橋,建亭橋,因位於橋西,故名“韓陽亭”。

宣德十年1435,龍巖羅伊為潮州知府,主持了規模空前的廣濟橋重建。“每壹個碼頭都毀了,有壹家公司。

潮州廣濟橋(65,438+00塊)由巖石構成,被石梁打斷的,用南杖子的莖桿加固巨人的,因潮汐而不能做橫梁的,仍架設浮舟和鐵索,不存在溺水之憂。橋的上方是壹百二十六個亭子。房屋之下,房梁之上,都是厚厚的板材,板材鋪在二層,用灰封好,可以遮風擋雨,防止回京。”(姚明有之《廣濟橋的故事》)12高的抱也建在橋上的亭子之間,為的是能欣賞壯闊的遊覽。在河中央,24艘船仍然連接在壹起,形成壹座浮橋。大橋建成後,極為雄偉,規模宏偉,造型具有代表性,達到廣濟橋歷史上的頂峰。橋建成後,改名為“廣濟橋”。

1470明成化六年,知府謝光重修廣濟橋亭子,變賣蒙山、保定廢棄寺廟,入寧波寺修橋費。

1497年,明朝弘治十年,同治車粉重修石舟三梁,建亭20座。

公元1510年,明五年,知府鄭上亭,變梁為石,留工未完,去憂,知府講倫理,續學。

1530年,明朝嘉靖九年,知府邱啟仁在橋的東、西兩處設置亭子供旅客休息,橋的南北兩側則用灰色的石柱覆蓋。殺四浮梁壹個,橋司機四十四個,渡船司機十個,每人出五塊銀元,存唐,這是重置費。“十八梭二十四洲”的格局自此形成。從建立至今,* * *已經持續了359年。

1546年,明朝嘉靖二十五年,浮梁斷裂,知府郭純貞重修。明朝萬歷年間,粵訪蔡,建廣濟橋石梁,建蔡公廟左。

公元1650順治七年,鄭成功包圍了潮州城,但久攻不下,廣濟橋被火燒毀。連長蔡源修好了。

順治十年1653年,豪商九朝鎮,反清復明。清軍大將耿濟茂率領十萬滿清士兵包圍潮州城,廣濟橋再次被士兵破壞,蔡元復建。

1671年,清康熙十年,他學道晚,知府宋正璧建橋。康熙十二年,八月,颶風大雨,毀屋毀廣濟橋。康熙十六年,八月二十四夜,西岸橋咆哮如牛,石墩驟倒,知府林行學修橋。

1685清康熙二十四年,吳興祚總督捐資壹萬元重修廣濟橋。

公元1724年,清雍正二年,知府張子謙倡導士紳文人,修建石墩。投二牛,排東西岸防洪。

1728年,清朝雍正六年,知府胡洵修建碼頭。

公元1842年清道光二十二年七月洪水,東岸石墩六座,損毀兩座,壞壹座。第三個是西岸的石墩。木橋和石橋,消失了。壹頭牛失去壹頭。

公元1843年道光二十三年,知府覺羅請官紳捐資修橋,成為西岸三墩,重修浮舟42艘,合造浮舟18艘,直達東岸。

道光二十七年1847,嘉應鹽商邱捐幾千塊錢養福建人,成為東海岸碼頭。於是知府吳郡捐錢,繼續修建石墩三號。其余五墩:布商朱等人捐資修復壹墩。米尚的林子夫等人捐建了壹個碼頭。嘉應、平原、鎮平鹽商捐了壹個碼頭。潮橋海鹽戶* * *建碼頭。縣裏的士紳們成立了壹個局,勸捐建碼頭。並與饒平、楊忠等。木梁是第二次捐贈,屬於經理邱。吳郡以任,知府捐金足。29年5月完工。

1871年,清同治十年,洪水過後重建東岸碼頭,連長方耀帶領士紳捐修。墩建成後,便於用木用石,墩高而深。

民國十八年(公元1929年),浮橋被取消,作為吊橋使用,但壹旦通車就廢棄了。

隨著歷史的變遷,到解放初,廣濟橋橋墩減少到20個,19孔。大橋全長517.95米,其中東岸12個橋墩,1個橋臺,12孔,長283.4米,西岸8個橋墩,7孔,長173.3米,寬5米,中間97.3米,依然如故。

1958年,人民政府對廣濟橋進行大修,拆除原有的梭船,修建兩座雙柱墩(高樁帽),由鋼梁支撐,鋪築道路,連接東西橋。改造後將保留原有的老石墩,並在老石梁上加鋪鋼筋路面。路面原本是五米寬,後來拓寬到七米。兩邊加了人行步道,路外有格子欄桿和燈柱。連東西橋都是壹座,汽車從橋上通過,直達閩浙各地,出行方便。

1977年再次擴容。原來7米的橋面作為車行道,橋的兩邊加寬2米作為人行道。

1988 3月鑒於其巨大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廣濟橋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89 165438+10月潮州市政府在廣濟橋下遊壹公裏處修建了壹座現代化的韓江大橋,從而結束了廣濟橋作為交通紐帶的歷史使命,為其全面修復提供了前提條件。

65438-0990,國家文物局在潮州主持召開了“潮州廣濟橋修復論證會”,拉開了古橋修復的序幕。

2001年7月,潮州市政府將潮州廣濟橋維修方案上報省文化廳和國家文物局。同年2月,經文物局正式批準。

宗壹饒[2]2002年4月,潮州市政府決定成立“潮州廣濟橋維修委員會”,統籌橋梁維修工作,並聘請全國文物古建築專家和海內外德高望重的潮州鄉親擔任顧問。羅、楊玉珠、吳慶洲、李嘉誠先生、饒宗頤和欣然接受了聘用。

2003年6月,廣濟橋維修工程正式開工。該項目以修舊如舊為原則,設計依據是重現明代風貌。其功能定位為旅遊步行橋,將分兩期實施:壹期為加固橋墩,修復橋面和18艘穿梭艇;二期將恢復橋上的亭臺樓閣。經過幾年的努力,該項目於2007年6月竣工。

2007年9月20日,全面修復的廣濟橋正式向遊客開放。

編輯此段落

特性

梁船結合,使廣濟橋形成了自己的三大特色。

壹、“十八梭二十四洲”

梁船結合,剛柔結合,動靜結合,跌宕起伏,是廣濟橋的壹大特色。橋的東、西兩段是集亭與美於壹體的梁橋,中間是壹座“蘆葦編織,跨越彩虹”的浮橋。這簡直是壹幅美妙的風景。青幹龍間有詩:“湘江春水滿,十八梭鎖橋。”“湘橋春起”因此位列“潮州八景”之首。在結構上,梁船結合是世界首創的開合橋。啟閉的主要功能是航行和泄洪,《廣東囊》記載:“潮州東門外濟川橋...早晚。”

開,以傳舟棋。“而每當韓江發大水時,可以解開浮橋,讓洶湧的洪水傾瀉而下。還有檢查站的作用。”郡縣以廣濟橋為鹽船必經之路,始收鹽稅。"後來,上級甚至派人掌管潮州府,地方誌記載:"清雍正三年(1725),鹽運駐潮州,知府負責橋梁事務,東岸歸交通,西岸歸潮州府檢查關稅。"

二、《二十四陽臺二十四》

廣濟橋基層階段,有在橋墩上建亭臺、“蓋漢宅”的措施,並命名為“冰壺”、“玉鏡”。明朝宣德年間,知府羅伊不僅在壹座500多米長的橋上建了126座亭子,還在各種橋墩上建了塔,並分別使用了奇景、廣浮雕、淩霄、鄧英、德嶽、潮縣、程思、飛躍、社川、友通、左達、濟川、曲雲、冰壺、小蓬萊。至此,橋梁建築的設計才是最終目標。正如明代李陵在《廣濟賦》中所說:“文房第壹樓,十丈壹亭,漢稅紅簾,雕單金椽,曲條橫檻,畫粉筆,參差瓦,高檐牙……”古代嶺南風橋很普通,但是規模那麽大,形式那麽多,裝飾那麽漂亮。

第三,“壹裏長橋壹裏城”

廣濟橋是“全粵東、閩粵、張羽,深水接壤”的樞紐,橋上有很多橋塔。因此,清明上河圖很快成為交通和貿易的中心,成為壹個熱鬧的橋梁市場。天剛蒙蒙亮,江霧尚未散去,橋上已經是壹片“魚床”。晨曦初露,店鋪競相先開,茶亭、酒廠,各色旗幟迎風飄揚,登橋者手持布匹交易絲綢,問卦摩肩,交通繁忙,正如李陵《廣濟僑福》所描述的:‘諾維雷音撼地,車輪蹄聲隆隆;怒風浪,行人也;雲淡風輕,塵土飛揚;停雲,宣樹,遊客唱,帖客唱;鳳鳴,龍吟大海,文人騷客彈唱蕭鼓;陽臺搖了搖,雲散了散,風吹浪驚...“這就像壹幅清明上河圖。難怪遊客會開“到了湘橋就問湘橋”的玩笑。

廣濟橋的夜別有壹番情趣:“牛角頭月牙兒吹,魚市燈夜紅。”猜拳蛋船還在喝酒,掛鹽船剛出航。“明月初上廣濟橋,酒樓高掛燈籠,蛋船猜拳,妓帳竊竊絲竹。真的是“千戶連壹溪,夜如尼姑鼓聲”,到“漁燈靜”已經是“半夜海氣盡去”。

這座神奇的橋,每個橋墩都有上百年的歷史。從宋代第壹墩建成到“十八舟二十四洲”格局形成,歷時300余年。在古代生產力落後的情況下,在河上建這樣壹座橋的難度超乎人們的想象,所以潮州有很多“神仙造橋”的傳說。

據說韓愈退潮後經常去東山門(今筆架山)遊玩。但深深感受到渡河的痛苦,他讓侄子韓湘子和廣濟和尚壹起造了壹座橋。

韓湘子在東邊建了壹座橋,邀請八仙幫忙。韓湘子親自去鳳凰山取石頭,把石頭變成了黑豬。他千裏迢迢趕來,可是最後壹群豬剛到豐南,就被壹個孕婦抓住,尖叫道:石頭怎麽會走路?壹句話,天機泄露,石頭再也追不上了,於是韓湘子負責的東邊最後幾個橋墩也沒修好。

廣濟和尚在西南建橋,請十八羅漢幫忙。他親自去普桑山撿石頭,把它們變成壹群群的害群之馬,千裏迢迢趕來。但是當最後壹批害群之馬走到半路的時候,遇到了當地的壹個惡霸地主,故意想搶走這些羊。他們說:“和尚,妳從哪裏弄來的羊?”!顯然是我的家人。廣濟和尚被纏得不耐煩了,說:“既然是妳的羊,趕快到妳的田裏去吧!"! "地主把羊壹起趕到自己的田裏,羊卻變成了烏石山,碾壓地主的良田。相傳這就是舞陽山的由來。

所以最後壹批黑豬黑羊沒有及時到達,橋的中段也修不好。我們做什麽呢又快天亮了。八仙中,何仙姑要把手中的蓮瓣扔到河中央,變成十八梭船;廣濟和尚壹看,立即扔下禪杖,化成壹根大藤,系上十八艘大船,成了壹座浮橋。就這樣,人們把這座橋叫做“祥子橋”和“廣濟橋”,以紀念神仙和佛祖合力建橋的成果。

“湘橋春起”是“潮州八景”之壹:春末三月,韓江漲水,江面變寬,湘子橋東、西兩段中間的18條船連成壹線,真像壹條長龍躺在海浪上。看上遊兩岸滴水竹林,周憲盛開的桃花,下遊沿河的綠柳,都浮在水面上,景色宜人,宛如三湘。這壹幕在清代乾隆年間文人鄭廣為流傳的《潮州八景》詩中有精辟的描述:“湘江春曉,十八船鎖橋。石雪飛梁上,驚濤駭浪聲劃破海門潮。崖州桃花漲浪,鱷魚島煙柳深。地區長虹三月好,打算飄上天。”

隨著歷史的變遷,廣濟橋已經修建了幾次。1958全橋加固維修,拆除18艘梭船,改建為三孔鋼桁架和兩座高樁帽橋。1976再次擴展成現狀。1988+10月,廣濟橋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編輯此段落

十八說穿索花橋

——廣濟橋民歌、對聯、詩詞

康之寶

在廣東潮州,有這樣壹座橋的民謠:“不達潮頭,白去廣東;漲潮時到不了橋,就白去潮州了。“民謠中所說的‘橋’,指的是‘廣濟橋’,原名‘濟川橋’,因傳說韓湘子《洪水止於此》壹書中的石碑就在橋旁,故又稱‘湘子橋’。它位於廣東省潮州市廣濟門外的韓江上。它是中國古代最早的橋梁,是壹座帶浮橋的開放式橋梁。它以其艱苦的建造、多樣的結構和橋上的商業市場而聞名中外。

漢江原名“藝兮”,其上遊有兩條支流,東為汀江,西為梅河,在三河壩交匯,這裏河道狹窄,水流很急,洪水危害很大。再加上潮汐的影響,更是洶湧澎湃。漢江因為經常有鱷魚出沒,也被稱為“鱷魚溪”、“惡溪”。唐代文學家韓愈(768-824),被貶為潮州刺史。他動員人們把鱷魚趕進海裏,寫下了著名的《向鱷魚獻祭》。於是,人們用他們的“退”字做了壹副巧妙的對聯:“惡鱷;撤退!”這副對聯至今仍在潮汕地區流傳。因為韓愈在潮州府兩年期間做了許多好事,如修堤、造橋、植樹、辦學,所以把“藝兮”改為“韓江”。

漢江上的廣濟橋建於南宋6年(1170),耗時56年建成。全橋長565,438+08m,分為東、西、中三段。東段和西段均為石硤尾和石梁大橋。東段* * *有12孔,13墩,長約283米;西段* * * 7孔8墩,長137米;橋面很寬,5米左右,在中國古代橋梁中很少見。後來在不斷的水毀中,重建時增加到24墩,建起了很有前途的大樓。中段長約100米,是舟橋的部分,主要是“中遊太深,不能做橋墩”,同時又受臺風洪水的襲擊,不適合建橋墩。所以在中段,18到24條木船用鏈條鉸接在壹起,定期打開,方便航行。當時,大型海船可以從汕頭經潮州到上遊的大埔過橋,寬而細長的木筏可以從下遊過橋入海。發生洪水時,會拆除浮橋,使泄洪暢通。這種開放理念所產生的結構,在國內外橋梁建設史上寫下了新的篇章。因此,著名橋梁專家茅以升稱贊其為“世界上最早的開合式石橋”。而且在激流和潮汐中,大橋形成了令人驚嘆的潮湧和海浪景觀。清朝乾隆年間,文人鄭寫下《湘橋春起》詩:“湘橋水壹路,十八梭鎖橋;石雪飛至梁上鷺,驚濤駭浪聲透海門潮。崖州漲波,鱷魚煙深柳條;三月地區長虹好,風光更上壹層樓。”

因漢江險要,屢毀屢建,元、明、清三代重建20余次。為了適應其獨特的地形和水勢,有著獨特的橋形,橋墩更是各具特色。橋下的24個橋墩全部采用花崗巖石榫眼和榫頭,比普通橋墩要寬。其中長度為14.4米至21.7米,寬度為9.5米至13.85米:小長度也在10米以上,寬度為5.7米,使橋梁看起來立體壯觀。

由於橋墩長,橋面寬,廣濟橋的另壹個特點是“壹裏長橋,壹裏城”。即每個橋墩上有亭子,橋面上有木屋相連。梯田很小,商販雲集,各種叫賣不絕於耳;入夜,橋上燈火高掛,酒樓猜拳喊單,還有藝妓絲弦,已然喧鬧。在橋市幾乎聽不到漢江的聲音,所以外國人經常開“到了湘橋就問湘橋”的玩笑。長期以來,有許多關於廣濟橋商業市場的生動詩篇,生動地描述了這壹場景。這是詩人曾的壹首詩,“晚渡湘橋”。“漢江向東流,揚州風光不壹樣;吹響號角,月牙兒白了,魚市紅了。猜拳船仍喚酒,掛鹽船只是乘風而行;二十四橋凝視,人在畫中。”

在800年的修建歷史中,廣濟橋留下了無數的佳話。因為反復修理,人們祈求好運。清雍正六年(1728),該橋復修後,“鑄鐵牛二頭,列東西岸為鎮”。鐵牛背面鑄有“鎮橋禦水”字樣,分別置於西岸8號碼頭和東岸12號碼頭。道光二十二年(1842),東岸碼頭被洪水沖毀。壹頭鐵牛掉進了河裏,後來在更遠的上遊被發現。另壹架在1939被日本帝國主義飛機轟炸,消失了。1980牛壹,壹塊厚重的鑄鐵,被安放在橋西第五墩的導流尖上。為此,潮州還流傳著壹首民歌:“潮州湘橋很浪漫,十八梭二十四洲;二十四個陽臺,二十四個,兩頭鐵牛,壹溜。”

這首歌謠清晰地概括了發生在廣濟橋上的故事,尤其是橋墩的演變。1958年4月,當地政府對該橋進行了全面維修加固,並新建了鋼筋混凝土梁,結束了800年來反復維修破壞的歷史。1976再次拓寬橋梁,車行道寬度7米,兩側人行道2米;大橋兩端的塔樓已被用作工人文化宮,供人們休閑。後來在下遊1 km處修建了漢江大橋,廣濟橋作為文物保護。2003-2007年,廣濟橋按照最輝煌時期的明朝進行修復。橋墩加固,恢復了“十八梭”的開合浮橋。修復了橋上的十二亭十八閣,並加了匾額楹聯,定位為旅遊步行橋。

我是潮州人。

望采納

  • 上一篇:緩沖區溢出攻擊的原理是什麽?
  • 下一篇:衡水老白幹商標為什麽用安吉橋?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