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中學學科 - 關於差距在哪裏的演講。

關於差距在哪裏的演講。

在網上看到作家余華寫的壹篇非常好的文章《我們生活在巨大的鴻溝中》。請大家看看是否可以參考。

我們生活在巨大的鴻溝中。

我認為,沒有壹個人的心理是完全健康的,至少壹生都不是,心理學家也不例外。事實上,我們所有人對尚未發生的事情都有不同程度的焦慮、擔心和恐懼,這種心理或多或少在影響著我們的生活態度和思維方式。1997在香港丟了壹次護照,歷盡千辛萬苦才得以回到北京。護照的丟失意味著身份的喪失。接下來的三四年裏,每次在國外,我都會夢見自己的護照又丟了,然後壹身冷汗的醒來,才知道是虛驚壹場。而且無論是在會議上演講,還是在旅行,每隔四五個小時,我都會緊張地檢查壹下自己的護照是否還在口袋裏。時至今日,我出國前收拾東西,首先考慮的是穿什麽樣的衣服才能保證護照的安全,然後才考慮其他的事情。可以說,在香港丟失護照,讓我在未來十年只要在異國他鄉,都會感到焦慮,害怕再次丟失護照。這是對我可能再次失去自我的恐懼。

當然,我生活中的焦慮和崔永元身上的抑郁比起來是微不足道的。今天之所以有勇氣站在這裏,是因為我有壹個強有力的夥伴,我多年的朋友崔永元先生。

我的工作是講故事。按照《聖母院》裏吉普賽人的標準,我是那種講別人故事,然後找別人要錢的人。今天還是想講故事,今天免費。

趙教授告訴我,這次會議的主題是討論中國人在過去40年中的心理變化。

30多年前,文革後期,我是壹名中學生。那時候男生女生都不說話。雖然他們很想說話,但是不敢說出來。他們只是互相欣賞,只能偷偷用眼睛看。也有膽大的男生悄悄給女生寫紙條,卻不敢寫清楚的情話。都是指鹿為馬的句子,比如互相贈送橡皮擦和鉛筆,傳遞愛的信息。收到紙條的女生立刻明白了男生想幹什麽。這個女孩的普遍反應是緊張和害怕。如果紙條被曝光,女孩會感到深深的羞愧,仿佛自己做錯了什麽。

30多年後的今天,中學生戀愛早已在心理上合法化,在輿論上公開化。現在女中學生居然穿著校服去醫院做人流手術。媒體上有壹則新聞,壹名女中學生穿著校服去醫院做人流手術時,四名男中學生圍在他們身邊。當醫生說手術前需要家屬簽字時,四個男中學生搶著簽字。

是什麽導致我們從壹個極端走向另壹個極端?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中國在過去30年創造了舉世矚目的經濟奇跡,年均經濟增長9%。到了2006年,已經成為世界第三經濟大國,但是在這個輝煌的數據背後,卻是壹個令人不安的數據,人均年收入仍然排在世界壹百名之外。這兩個經濟指標應該是平衡的,但是在今天的中國卻是如此的不平衡。

當上海、北京、杭州、廣州等經濟發達地區的摩天大樓壹座接壹座,商店、超市、飯店人聲鼎沸的時候,西部貧窮落後地區卻依然壹片蕭條。以年收入只有600多元為指標,中國有3000萬貧困人口。如果這個指標提高200元,也就是年收入800元以上,那麽中國貧困人口將達到1億。

中國是壹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經濟發展不平衡的國家。20世紀80年代中期,沿海城市的人們普遍飲用可口可樂。但在90年代中期,湖南山區外出打工的人,過年回家的時候都會把可口可樂作為禮物帶給他們的村民,因為他們的村民還沒有見過可口可樂。

社會生活的不平衡必然導致心理訴求的不平衡。上世紀90年代末,六壹兒童節期間,央視采訪了中國各地的孩子,問他們六壹最想要什麽禮物。北京壹個小男孩獅子要的是真的波音飛機,不是玩具飛機;壹個西北的小姑娘害羞的說,想要壹雙白球鞋。

兩個同齡的中國孩子,即使在夢裏也有如此巨大的差距,令人震驚。對於這個西北姑娘來說,她想要的是壹雙普通的白球鞋,或許遠如北京小夥想要的波音飛機。

這就是我們今天的生活,壹種不平衡的生活。地區之間的不平衡,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個人生活的不平衡等等。,然後心理不平衡,最後連做夢都不平衡。夢想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財富,是每個人最後的希望。就算壹無所有,只要有夢想,就可以東山再起。但是我們今天的夢想失去了平衡。

北京和西北兩個孩子的夢想差距呈現出兩個極端,可以說和我舉的第壹個例子壹樣巨大。30多年前的女中學生和今天的女中學生是另外兩個極端。前者顯示了現實的差距,後者顯示了歷史的差距。

這次中德心理治療會議的中方主席肖澤平教授告訴我,我被邀請到這裏,是因為我寫了壹部小說,叫《兄弟》。肖教授引用了我在《兄弟》後記中的壹段話:“西方人需要400年才能經歷這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而中國人只需要40年就能經歷。”這就是為什麽今晚的主題-過去40年中國人的心理變化:壹個作者的視角。

我知道我在《兄弟》裏寫了壹個巨大的落差,上層文革時代和下層今天時代的落差,這是歷史的落差,李光頭和宋鋼的落差,這是現實的落差。歷史的落差讓壹個中國人在短短40年內經歷了歐洲400年的動蕩,而現實的落差讓當代中國人分裂成不同的時代,就像前面提到的北京男孩和西北女孩。兩人夢想的差距,讓人有種壹個生活在今天的歐洲,壹個生活在400年前的歐洲的恍惚感。

這是我們的生活。我們生活在現實和歷史之間的巨大鴻溝中。我們可以說我們都是病人,我們都是健康的,因為我們壹直生活在兩個極端。今天跟過去比是這樣,今天跟今天比還是這樣。

20多年前,我剛從事講故事的時候,在挪威讀過易蔔生的壹段話。他說,“每個人對他所屬的社會都有責任,他也有那個社會的弊病的壹份。”我完全同意易蔔生的觀點。我為什麽來這裏?為什麽趙旭東教授邀請我來這裏?現在我有了答案,因為我是病人。與其說我是來演講的,不如說我是來尋求治療的。

  • 上一篇:深圳光明新區高級中學辦學方針
  • 下一篇:請列出河北省所有高中。謝謝妳。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