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中學學科 - 鎮遠縣三岔中學的學院沿革

鎮遠縣三岔中學的學院沿革

三岔中學從最初的“三岔完全小學”發展到今天的“三岔中學”,* * *經歷了五次更名。65438年至0937年,延安派平和當地的李創建了壹所新學校——三岔完全小學,這是三岔國學的開端,這是第壹次命名。1939年8月,清歡區在曲梓縣三岔區建立三岔回民小學。

1946秋季學校第二次更名,三岔回民小學與對面河小學合並,稱為三岔普通小學。1947年,由於自然災害和解放戰爭,學校被迫停課,1948年復課。1949年8月,縣人民政府設第三科,主管教育,三岔恢復完全小學。

1958,初中部附屬三岔小學,成立三岔七中,第三次更名。同年,三岔完全大學成立,但不開設大學課程。1962,三岔七中撤銷,更名鎮遠六中,這是學校第四次更名。1968,學校成立革命委員會,開始復課搞革命。1969三中、五中、六中改為完全中學,設有高中。1984三岔、凱邊兩所完全中學改為“農業職業中學”。

最後壹次(第五次)更名為1987,鎮遠六中更名為三岔中學,壹直沿用至今。三岔中學前身是1937創辦的三岔完全小學。當時學校位於三岔鎮高灣自然村高灣院子灘,占地24畝。1937至8月1939,校址位於天主教堂(現毛主席長征紀念館)和蒲河對面的李家寺合同醫院。

1939年8月,清歡街道在曲梓縣三岔區建立回民小學。校址先後位於老街西的佗家大院和街東橋旁的窯洞。

1949年8月,恢復完全小學,校址設在天主教堂對面的李家寺契約醫院,黑山臺窯洞內。

1953三岔完全小學搬到三岔對面的河邊。

65438到0954,對面河小學,住在黑山臺,分班。1956年秋,學生搬遷至新建的高灣院子潭學校(現校址),占地24畝,建有36間教室和師生宿舍,面積890平方米,均為土木結構平房,部分仍在使用。

1958,三岔小學附中,七中設立。洞修13孔,平房28間,土木結構520平方米。

1978,鎮遠六中小學部搬遷,12土建結構257平方米,6孔窯洞,分配給各中學使用。

20世紀80年代,學校經過多次建設(均為土木結構平房),校舍建築面積達到2881平方米。

1997年9月,在縣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縣財政下撥20萬元,三岔、方山、廟曲、瑪曲、尹家城教育經費額外籌集38萬元,建成三層磚混單面教學樓(1210平方米),有效解決了學生無處上課的問題。

1999 10中央、省、地、縣四級政府投入53萬元,三岔、房山、瑪曲、尹家城教育經費追加1400元,學校籌資6.7萬元建設義務教育項目——四層磚混單面學生宿舍(65438+。

2002年8月和2004年8月,職工集資97.6萬元,學校集資65.5萬元。臨街、斷墻建了兩棟三層單面綜合樓(總建築面積2460平方米)。

2004年8月,學校籌資654.38+0.82萬元,建成了校門。

2005年8月,申請中小學危房改造專項資金50萬元,學校自籌43.6萬元新建四層單面磚混宿舍樓(1.380平方米)。

2006年9月,學校向社會集資99.7萬元,修建了壹棟四層單面磚混宿舍樓(1.380平方米)。

目前(截至2008年3月31),學校現占地面積19506.3平方米(292畝),建築面積10712平方米(自用9574平方米,外用165438平方米),其中建築7870棟。

  • 上一篇:教師個人培訓計劃範文
  • 下一篇:海報設計模板——如何設計出好的海報?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