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中學學科 - 二甲寺中學

二甲寺中學

首先,向學校報告

1964 8月11日上午,我告別曹楊新村街道中心小學,報了華東師範大學第二附屬中學。壹進校門,迎接我的是彩旗飄飄,壹片歡騰的景象。彩旗下豎起了幾塊黑板,上面寫著“熱烈歡迎新生來校報!”“親愛的同學們,歡迎來到學校!”等等,溫暖的黑色粉筆。幾位老師站在壹旁,熱情地為新生講解、指導。

初中的教學樓是壹座紅磚砌成的三層尖頂建築:在大堂前墻的正中央,有壹塊“熱烈歡迎——新生!”紅底黃字的廣告牌;左邊墻上貼著幾張白紙,上面寫著300多名新生的名字。大堂外是壹條直通高中教學樓的水泥路,兩邊裝飾著20多米長的讀書窗。

走進壹年級三班的教室,拿到壹個名簽,上面寫著班名和學名。大壹新生報到休息時,大批學生壹下子從6個教室湧出,擠滿了走廊,意外地給學生們創造了壹個互相了解、通過觀察徽章記住面孔的機會。

在班級師生聯歡會上,所有的老師壹個接壹個地出現了:班主任兼數學老師姜坤宇,副班主任兼政治老師曹康穗,語文老師,英語老師徐根生,物理老師,歷史老師,地理老師吳啟寶,體育老師陳,音樂老師杜,美術老師鮑。同學們也按順時針方向逐壹匯報了自己的簡單情況。

大壹註冊會壹結束,我們三個同壹個小學的男生就像磁鐵壹樣迅速聚到了壹起。大家壹起走出教室,回憶小學往事,參觀學校周邊環境。

我看到學校占地很大,地上有很多建築。除了初高中兩棟教學樓外,還有專門的音樂室、室內體操室、標準大型操場、籃球場、排球場、食堂等。校園裏隨處可見花草樹木,景色非常美麗。

我們還興致勃勃地沿著校園內蜿蜒流淌的裏瓦河走進了華東師範大學校園,壹路參觀了文史樓、外文樓、圖書館等名勝古跡。

二、開學第壹課

鐘聲...當第壹節課的鈴響時,穿著白襯衫的班主任姜老師出現在教室門口。在講臺上,他先用眼神與每個學生壹壹交流,然後笑著露出兩排整齊的牙齒說:“各位同學,我們的第壹節課是聽毛中攀校長的歡迎辭。”

“親愛的新生們,早上好!我是華東師範大學第二附屬中學的校長毛中攀。現在,我代表學校全體教職工,熱烈歡迎妳們來學校學習!”毛主席歡迎詞的第壹句話就讓學生們感覺很好。

“親愛的同學們,妳們知道嗎,妳們已經考上了華東師範大學第二附屬中學,妳們的壹只腳可以說已經邁進了大學的大門!”在介紹了學校的歷史沿革後,毛校長再次為同學們說了壹些激動人心的話。

妳的壹只腳可以說是進了大學大門了!聽到這句話,我的精神振奮起來。記得第壹次在學校的展板上看到“華東師範大學”三個字的時候,壹種自豪感油然而生。

雖然毛主席熱情而認真的歡迎詞很短,很快就結束了,但讓同學們激動的聲音卻揮之不去。大家開始浮想聯翩,仿佛看到了自己的美好未來。

第三,創新學習方法

江老師的數學課,原來三年教代數,穿插幾何的方法,改成了前兩年教代數,第二年教幾何的做法。這壹變化較好地解決了部分學生因為兩門課程交織而跟不上學習節奏的問題。

江老師上課時,粉筆字寫得清晰漂亮,作文準確;分析題目時,思路清晰,層次分明;課前會留出十分鐘讓學生復習消化;對學生的問題進行反復講解,直到大家都明白為止,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果。

在徐老師的語文課上,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其中,他在評改學生作文時,將老師改為單獨評改,這是壹種學生互評與老師批改相結合的方式。

徐老師先在學生座位的前後排組成四人小組,交流通讀各自的作文,逐壹點評各自的優缺點,讓大家互相學習,獲益匪淺;然後讓作者在全班同學面前大聲朗讀較好的作文或片段,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

就是在這樣的學習氛圍下,我從來都不是很喜歡作文,而是逐漸喜歡上了作文,並逐漸掌握了記敘文寫作的基本方法,為我以後的文學創作打下了壹定的基礎。

英語班的徐老師是壹位剛出大學的年輕老師。他用準確的發音和精煉的語法教英語。徐老師上課采用“先聽後讀”的方法,讓學生先反復朗讀課文,等大家進入語言環境後再講解具體的語法知識。

他的教學方法,結合學生自身的努力,互相幫助學習,成功地讓每個人掌握了兩倍於普通中學的英語基礎知識。我的英語作業被評為“好!”被許老師多次。“很好!”甚至“很漂亮!”評論,並被他推薦到閱讀之窗。

政治課上,曹老師不僅在課堂上講授政治理論基礎知識,課後還放棄休息,與部分學生談心交流,幫助他們提高政治覺悟。

她曾經策劃舉辦了壹場面向全體壹年級學生的“憶往事,思艱辛”報告會。巧的是,說話的人是我所在居委會的壹名女保健幹部。她講述的解放前村裏惡霸地主欺壓長工,調戲侮辱地主老財主,企圖霸占她的故事,震撼了同學們的心靈,給了他們壹次深刻的政治思想教育。

第四,大學教授給我們上了壹堂語文課。

我班第壹學期和第二學期的中文課由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譚副教授主講。他上課的特點是博古通今,講課幾乎是劇場式的,很吸引人。

記得上半學期的5月底,譚教授在學校的梯形教室給我的班級上了壹堂“生命的意義”的公開課。這個班吸引了很多其他學校的中文老師來參加。其中有壹位老師上課前不幸摔傷小腿,甚至坐著輪椅來上課。

“生命是壹個人最寶貴的東西...生命只有壹次...當我們回顧過去的時候……”譚教授從《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的經典句子開始。他不慌不忙地講課,時而引經據典,時而慷慨誦讀,時而認真分析,牢牢地吸引了全體師生的註意力。

我們班的學生都沈浸在譚教授的演講中。大家認真聽講,認真答題,給其他學校的老師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譚教授的課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回大學前的最後壹堂語文課。譚教授用低沈的聲音講述了他作為壹名文藝青年跟隨魯迅先生送葬隊伍的親身經歷。

譚以壽說,6月1956 65438+10月14日上午,魯迅先生靈柩安葬儀式在虹口公園魯迅新墓園隆重舉行。這時候,宋慶齡、茅盾、周揚、柯慶施、、許廣平、、李、巴金、金易、等領導人護送靈柩從虹口公園的大門出來,沿著鉗形墓道,向西北公墓方向緩緩行進。他和很多市民默默走在領導後面。

譚老師在講述這段往事時,語速緩慢,充滿感情,讓同學們身臨其境,深深感受到壹個文藝青年對魯迅的熱愛和崇敬。

5.歡迎篝火晚會

“‘1964華東師範大學二中歡迎篝火晚會’現在開始!”國慶節前夕的晚上6點30分,學校少先隊大隊輔導員戴德才老師手持鉛喇叭,向參加晚會的同學和老師大聲宣布。他又高又瘦,戴著壹副黑邊近視眼鏡,脖子上的真絲紅領巾隨著他激動的姿勢不停飄動。

毛主席點燃引火棒後,扔進用柴油澆過水的柴堆裏。剎那間,木山先是燃起了紅色的火焰,緊接著,壹股熊熊烈火升騰而起。橘黃色的火焰壹直升到兩個人的高度,搖曳的火焰照亮了夜空,映得篝火周圍的同學老師都滿臉通紅。

在播音員的帶領下,高壹年級六個班先後為晚會獻上了精心準備的表演。節目中有男女生對唱,也有學生和老師壹起合唱;有女學生獨舞,有男女學生結對跳舞,還有青年教師表演口琴、二胡、小提琴等樂器...晚會在歡樂的氣氛中不斷高潮,精彩的節目不時響起掌聲和喝彩。

晚會接近尾聲時,學校的主任吳光濤先生來到學生們中間。他代表學校全體教職工熱烈歡迎新生到校,鼓勵他們盡快適應早鍛煉晚自習的多彩生活,努力做到善於思考、善於學習、身體健康,並諄諄教導他們要珍惜在二附中的每壹分鐘。

在演講結束之前,吳主任給了學生們壹句意味深長的話。他說:“親愛的同學們,妳們有沒有想過……今天……當妳們作為學生來到學校……20年後,妳們會是什麽樣子?”他的話,砸在地板上,仿佛壹塊石頭扔進了學生心裏的池塘,蕩漾著,蕩漾著。

20年後我們會是什麽樣子...30年後我們會是什麽樣子...所以,過了很久?學生們正在努力思考和想象。最後在冥想中,大家在晚會結束前被師生的合唱帶回到現實中。同學們,老師們,讓我們攜手載歌載舞,忘我地享受這個難忘的夜晚。

六、“學農”勞動

從初壹開始,每年的6月初、10月底,學校都會組織學生到嘉定縣參加為期十多天的“學農”勞動。我班的“學農”地點,前兩個在嘉定縣婁塘公社樓南大隊和陸渡大隊,最後壹個在徐進公社錢橋六隊。“三夏”期間,學生參加割麥子、摘蠶豆、拔油菜稈的勞動;當我在三秋時,我從事割稻子和摘棉花的工作。

在“學農”的勞動中,學生個子矮,個頭小,收割小麥和水稻的速度較慢,常常落後於許多社員;拔油菜稈又小又靈活,壹瞬間能拔很多。

在“學農”的勞動中,密集、苦、累的農活就是割麥子。夏天,成熟的小麥要及時收割。否則,在烈日下暴曬後,麥粒會在地裏脫落;而連續的陰雨天會讓麥穗總是充滿過多的水分,從潮濕到發黴直至腐爛。因此,每年這個農忙季節,農村都要開展壹次爭分奪秒的“搶夏”活動。

生產隊長帶領社員和同學來到田頭,先讓社員排好隊開始收割,然後給同學們講解鐮刀的使用要領,叫他們小心用刀,跟在社員後面慢慢收割。看到成員們已經走遠了,學生們趕緊用胳膊摟住小麥,試圖收割,卻被成員們遠遠地甩在了後面。

壹天的工作下來,手心出現了很多“水泡”;兩只胳膊都被麥芒紮破了,又痛又癢,生了很多小紅疙瘩;我全身酸痛,躺在地上就是不想起來。個別學生的手指和腳趾也被鐮刀割破,血流不止。

學校組織的“學農”勞動給當地公社和生產隊留下了很好的印象。農業勞動雖然讓學生們承受了有血有肉的痛苦,但也讓大家認識到了農村露天體力勞動辛苦的壹面。特別是這種“學農業”的短期勞動,無意中讓學生將來分配到農業中工作,提前了解了農村的真實情況,學到了壹些農業技能,獲得了壹些增強生活自理能力的難得的寶貴經驗。

七、軍事訓練活動

3月7日,1967,人民日報發表社論《中小學革命》。在這期間,我的班級因為斷斷續續上了壹些課而引起了媒體的關註。《文匯報》記者之前專門采訪過,並在報紙第四版刊登和介紹了我們班的情況。報道發表後,引起社會關註,市內六所女中學的學生也來我們班取經。

這期間,學校來了壹個負責組織和管教學生的“軍事宣傳隊”。負責我們班(排)軍訓的是解放軍某部參謀陳岱山。

七八月是壹年中最熱的高溫季節。陳參謀帶領學員們在操場上烈日炎炎下進行行軍、行走、做操、持木步槍刺等軍訓動作。軍訓沒幾天,同學們黃皮膚白皮膚都曬黑了。

近兩個月的軍訓轉眼就結束了。在軍訓期間,學生們還與解放軍戰士結下了友誼。

9月2日上午9點,壹年級教室裏的有線廣播突然發來緊急消息,“請各班團支部、各班幹部註意。我們學校的‘軍宣隊’現在已經完成了上級布置的軍訓任務,準備在華東師範大學門口上車,返回部隊!”

“‘軍宣隊’要回部隊了!解放軍要離校了!”很多團支部成員和班幹部聽到這個消息後,壹開始都楞住了,然後立刻自發沖出教室,跑到華師大門口,想著現場表達自己熱烈的告別心情。

壹路上,同學們並沒有在意幾千米的距離。男學生跑在前面,女學生緊隨其後。跑步時,所有的學生都汗流浹背。壹些男同學的上衣濕得像從水裏撈出來壹樣,幾個身體虛弱的女同學累得幾乎喘不過氣來。

當學生們終於跑到華師大門口時,他們看到解放軍戰士已經開始上車出發了。他們迅速圍攏過來,緊緊地握著對方的手。他們依依不舍不肯放手,感情溢於言表。壹個老師看到這個,打開相機拍照。同學們立刻沖到解放軍戰士身邊,拍下了壹張大家永生難忘的珍貴照片。

八、畢業分配

1968 4月,為解決大、中專應屆畢業生安置就業問題,黨中央向全國畢業生發出“四個面向”號召:“面向農村、面向邊疆、面向工礦、面向基層”。9月後,我們班成立了畢業分配工作組,由班主任姜老師負責,配合兩名“工宣隊”老師和學生代表。

學生畢業分配的去向主要有三個:壹是參軍,二是進入工礦企業,三是去農場和農村。

在學生眼裏,第壹個目的地是最可取的。因為入伍後可以避免被分配到農村。復員時,可按部隊制定的“去哪兒就去哪兒”的原則,保證回市區進入工礦企業。

第二個方向也在意料之中。能進工礦企業,就是留在城市,成為工人的“大哥”。即使在國外的工礦區,因為在室內工作,可以免受日曬雨淋,依然是工資穩定的“鐵飯碗”。這個目的地自然成了學生們爭奪的目標。

第三條路是最難的。到了農場和農村,不僅要離開家人獨立生活,還要露天種田。工作又苦又累,個人前途黯淡。

就這樣,從我們班公布畢業分配方案的那壹刻起,53名共同生活了四年多的男女同學開始分道揚鑣,走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完)

華東師範大學第二附屬中學原校長、顧問委員會委員、語文特級教師、上海市重點中學老校長協會會長顧朝靜老師2022年6月5438+10月24日點評:海敏的回憶散文是第二附屬中學初創階段校史的生動寫照。漫威在海明的超級記憶裏。學習生活的場景是如此清晰生動。壹個老師的人物形象令人眼花繚亂,栩栩如生。還有精心收藏的照片,留下了歷史的足跡,彌足珍貴。難忘那年春天,激情似火,如篝火,紅光滿天。尊師重教,飲水思源,感謝老師的養育,不忘母校的恩情,是給老師和母校最好的新年禮物!

看完65438+2022年10月23日華東師範大學第二中學附中67班(1)潘虎倉校友:上海壹民的文章寫得很好。內容豐富。從大壹招生到“四個方面”文中提到的學校設置、學習環境、名校校長、教學主任、任課老師,都是我們熟悉的,親切的。幫我們跟著文章的節奏,回憶壹下我們在二附中的青春生活。我非常喜歡,也感到非常遺憾。另壹只腳沒有踏進大學校門。

  • 上一篇:中學德育工作計劃2021

    1.中學德育工作計劃2021

    第壹,狠抓學生行為習慣的教育。認真學習、貫徹、落實《中學生行為規範》和《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創建文明校園,培養學生積極健康的生活興趣和習慣,開展“遠離網吧、遠離煙酒、拒絕暴力、擁抱文明”主題活動。

    第二,加強校園文化建設。不斷營造文明、廉潔、積極、健康、和諧的校園文化,深入開展經典詩詞、名言誦讀活動,豐富校園文化

  • 下一篇:關於學習和生活的作文!!十萬火急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