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小學古詩 - 南安的地理環境

南安的地理環境

民國時期,南安生產水平低下,以農業為主體的單壹經濟處於主導地位。民國5年(1916),全縣糧食總產量7萬噸,民國25年增加到8.5萬噸,20年增長21.4%,年均增長0.95%。此後,全縣糧食總產量壹直徘徊在8.5萬噸左右。民國34年後發展起來,但還是很慢。到民國38年,才達到9.5萬噸,在12年期間只增長了11.8%,年均增長0.9%。畜牧業生產長期停滯不前,生豬存欄量徘徊在5-6萬頭之間,每年出欄生豬只有3-4萬頭。漁業產量低。民國24年該縣水產品產量為482噸,民國25年減少到468噸,民國26年減少到448噸,民國27年減少到300噸,年均減少14.6%,民國38年年均增加601噸(198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南安縣經過民主改革、社會主義改造和社會主義建設,國民經濟有了很大發展。特別是1978之後,改革開放搞活政策的實施,進壹步加快了經濟發展速度,人民生活明顯改善。40年來,全縣宏觀經濟總量大幅增長。按可比價格計算,與1949相比,社會總產值增長了14.2倍,年均增長7.2%。國民生產總值增長13.7倍,年均增長7.1%;國民收入增長10.5倍,年均增長6.5%;工農業總產值增長12.8倍,年均增長7%;社會商品零售總額增長22.5倍,年均增長8.4%;預算內財政收入增長18.2倍,年均增長7.9%;城鄉個人儲蓄余額增長5959倍,年均增長25.2%。南安歷史悠久,縣城建得早。曾治邢(化)、全(周)、張(周)。魏成為“文化發達、人才薈萃、人文豐富”的詩禮之地,被譽為“海濱鄒魯”。唐代有著名的讀書場所和書院。已知書院13。宋靖康在位期間(1126 ~ 1127),創辦縣學,是縣級最高學府。明清時期,豐州桃園村僅有圖書館、學校、閱覽室、自習室37處。到清末,縣內大部分鄉村都有了義務學習、社會學習和私人學習。

歷代南安名士、學士,推動了南安的文化教育。唐貞元八年(792),南安獅山人歐陽湛,巴第壹,進士第二。與韓愈、李灌並稱“龍虎榜”。他的畢業鼓勵和促進了福建的文化教育。晚唐時期,王詵父子在南安創辦招學,當時名士雲集。宋代朱在南安九日山書院講學,影響很大。南安先後進了296名進士(文學268名,武術28名);明清兩代考生835人(文學630人,武術205人)。在鄉試、國考、殿試中,獲得壹等獎、二等獎、探花、傳話、解元的人很多。進入官職後,有被封為國王、侯爵的,有被任命為大學士、大臣、禦史、翰林、巡按、大臣、知府、縣令的。歷史上,南安教育繁榮,孕育了民族英雄鄭成功、李贄等傑出人物。

民國時期,在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影響下,南安教育進入了壹個新的歷史時期。民國18年至21年(1929~1932年)軍閥統治時期,南安成立了“陶濤彭”教育委員會,推動私塾轉型,以新學制辦小學。除了地方軍閥的攤派和集資相結合,海外愛國華僑在家鄉寄錢辦教育也很普遍。在短短四年時間裏,該縣的小學數量飆升至205所,並新建了90所校舍。到民國二十七年(1938),全縣有小學260多所,絕大部分是私立的。抗日戰爭時期,侵華日軍被困金屬,沿海城市的學校紛紛內遷。南安有11所中學(含分校),南安的中等教育在非常時期蓬勃發展,招生人數劇增。由於抗日救亡的高漲,戰時艱苦生產的磨煉和中國* * *生產黨地下組織的出色工作,這壹時期的中學生得到了良好的教育和鍛煉,並在隨後的幾十年中成為社會的中堅力量。抗戰勝利前後,遷校回歸,南安華僑和群眾集資在遷校處興辦新學校,維持了中等教育的穩定發展。

新中國成立後,人民當家作主,興辦學校、發展教育的熱情空前高漲。國家對教育的重視,人民的自力更生,海外華僑的熱心支持,使南安的教育有了壹個蓬勃發展的時期。經過四十年的努力,我們實現了無文盲縣,在全縣普及了小學義務教育,在六個鄉普及了初中義務教育。到1988,全縣有小學426所,是1949的203所的兩倍多,學校沒有危房,每個班都有教室,所有學生都有課桌椅。有15所中學,31所初中,9所職業高中(含普通中學6個職業班)。幼兒園183所(縣辦實驗幼兒園2所)。小學教職工9833人,是1.949,1.267的8倍。中小學生人數為179196,是1949和29321的6倍多。職業中學有1398名學生。從1978年恢復高考制度到1988年11,有4084人考上了高等院校,4863人考上了中專,8947人考上了* *,為社會主義建設輸送了大批人才。

南安是著名的僑鄉,華僑非常關心家鄉的教育。自廢除科舉、提倡新學以來,華僑在桑子傾註心血和財力興辦學校,成為南安教育發展的壹大特色。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僑務政策得到正確實施,海外華僑愛國愛鄉的熱情得到提高。該縣80%的學校接受了海外華人的捐贈。1985福建省人民政府頒布表彰華僑捐資辦學辦法。到1989,南安獲得了80枚金牌,46枚銀牌,134枚銅牌。海外華人捐資辦學,進入鼎盛時期。民國時期,縣城裏有壹個小的,是縣部專用的。少數私人制造商也使用小型柴油發動機發電,大多數民用煤油燈照明。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是為了重建發電廠,擴大供電範圍。1958新建“503”電廠,解決縣級直屬機關、行政部門及部分企事業單位生活用電。大多數單位都有自己的柴油機來發電供家庭和工業使用,居民仍然使用煤油燈照明。1972板頭水庫建成後,建成4座梯級電站,縣城開始使用水電。此後,山美水庫電站、厚橋水庫電站、石壁水庫電站並網供電,到1988,與省市的並網電量達到110102000千瓦時。

資源豐富。境內有東河、西河兩條主要河流,有199座小型二類水庫。目前,已建成第壹座日產2萬噸的城市自來水廠和石井、水頭、官橋、豐州、洪瀨、梅山、碼頭、金濤、杜英等自來水廠。第二城市水廠壹期工程(日產量20萬噸)和獅山、羅東、侖蒼水廠正在建設中。到2000年,全市日供應能力將達到40萬噸以上。電力充足。目前已建成官橋220千伏輸變電,梅西、水頭、洪瀨、石井、梅林等6座110千伏輸變電和10 35千伏輸變電。小水電站裝機達到3.2萬千瓦,1995年全市電網總裝機達到43.9萬千伏安。全市100千伏以上高壓輸電線路1.6萬公裏。“九五”期間將在龍鳳、侖蒼、眉山、豐州建設4座1100千伏輸變電和6座小水電站。全省首個500千伏輸電變電站已落戶官橋,將於1998建成投運。

截至2006年底,南安電力公司共有111座10kV變電站和11座35KV變電站,變電站容量為91.945KVA..網供最大負荷45.75萬千瓦,供電365438+3億千瓦時。“十壹五”期間,南安將全面推進現代化工貿僑鄉城市建設,努力走在經濟社會發展前列,重新進入全國百強縣市行列。壹大批工業項目正在陸續落地南安,電力需求將持續強勁增長。預計未來四年電力和負荷年均增長率為17%。到2065,438+00年,電網供電最大負荷達到965,438+0.5萬千瓦,供電量比2006年翻壹番,達到60億千瓦時。

  • 上一篇:關於小學數學課堂聽課的思考
  • 下一篇:初三下冊語文閱讀訓練五題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