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小學古詩 - 梁河縣的民族風俗

梁河縣的民族風俗

2009年,梁河縣在縣處級中青年幹部培訓中開設民族宗教政策知識講座,中小學社會科穿插民族常識和相關法律法規講座。九堡、巨松民族鄉中小學開設了“民族常識”課程;開展多種形式的“民族團結月”和民族團結宣傳教育活動,每個鄉(鎮)活動經費5萬元,出版黑板報2期,張貼標語170條;第26個“民族團結月”和民族鄉建鎮20周年慶祝活動分別在九堡和巨松舉行。遮島鎮在各村委會(社區)召開座談會,為與會老人宣傳民族宗教政策法規。縣人民政府分管領導發表了題為《團結奮鬥、繁榮發展與* * *,推動全縣民族團結進步再上新臺階》的電視講話。阿昌族阿魯沃羅節

古代的阿昌族是壹個能歌善舞的民族。充滿民族特色的阿昌族最隆重的傳統節日是“臥螺節”。1983年,德宏人大常委會根據阿昌族的要求和《民族區域自治法》的有關規定,正式決定阿昌族的傳統節日為“臥螺節”。1995改為“阿盧沃羅節”,節日時間定在每年的3月20日,節日標誌為弓箭和白象。

梁河縣阿昌族的阿魯沃羅節是先選神樹。其次,建造祭壇。再次開始獻祭。隨後舞獅隊和舞象隊壹起參拜,向創世之父致敬。之後,全體村民身著節日盛裝,手持鮮花綠葉,蘸著清澈的泉水,唱著澤勒歌,圍著神社跳著阿洛沃洛舞,表達對祖先的深深感激。節日可以持續幾天到半個月,這是壹個季節,昌女孩充分展示自己的美麗和智慧,也是壹個良好的時間,年輕男子追求愛的伴侶。

德昂澆花節

德昂族(原名崩龍)主要居住在兩河萊蒙村的“二姑鎮”和宋村的“白鹿頭”兩個自然村,地處亞熱帶半山區,房屋多為竹木建築。澆花節(又稱潑水節)是德昂族的傳統節日,從清明節後的五到七天開始,持續三天。澆花節與傣族潑水節內涵相同,但活動內容卻大相徑庭。

傣族潑水節

清明節的最後七天不僅是壹個辭舊迎新的日子,也是傣族人民壹個充滿歷史意義和浪漫色彩的節日——潑水節。關於潑水節的起源,有“洗血”、“紀念古牧”、“浴佛”等不同的傳說,但有壹個共同點,就是潑水祝福對方。潑水節是壹個歡樂盛大的節日。在節日前夕,許多傣族家庭成員會做壹個“潑水”作為歡迎禮物。

節日裏,城鄉處處潑水,互相潑水祝福,成為壹個水的世界;村寨裏,敲鑼打鼓,載歌載舞,笑聲滿天,壹片歡騰。節日期間,還將舉行拜佛、堆沙、丟包、跳孔雀舞、跳“嘎陽”、跳象腳鼓、打燈、唱傣劇、全國武術比賽等文化體育活動和經貿活動。

目瑙縱歌節

目瑙縱歌節是景頗族的主要傳統節日。定於每年農歷正月十五、十六。梁河景頗族主要屬於蘇朗(洛阿)支系。目瑙縱歌(蘇朗語稱藏歌)是大家壹起跳的意思,也就是“萬人之舞”。節日在廣場中心舉行,有高高的垂直柱子。人們排成壹條長隊,男人們戴著帽子,以孔雀羽毛為頂飾領舞。舞蹈是按隊形排的,隊形是變化的。

  • 上一篇:5份簡單精致的地震手抄報
  • 下一篇:小學生爸爸,我想對妳說500個字【五篇】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