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小學古詩 - 校本培訓的體會2000字

校本培訓的體會2000字

校本培訓是為了提高教師的素質和教育教學的潛力。以下是我整理的《2000字校本培訓心得》,僅供大家參考。歡迎閱讀。

校本培訓的本質是培養人、塑造人、發展人。弘揚和培養學生的主體性,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發展學生的主體能力,塑造學生的主體人格,已成為現代教育追求的目標。在實施新課程改革的過程中,人們逐漸認識到教師是課程改革成敗的關鍵,“所有的教育改革最終都會發生在課堂上”。因此,教師的素質對教育來說非常重要。由於時代的變遷和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需要,我們不得不從時代和發展的高度對教師的基本教學技能進行重新思考和重新定義,使教師在教育教學實踐中磨練和升華新時代教師所需要的基本教學技能。

在學校教育中落實生本教育,關鍵在教師,生本發展的重點在課堂。因此,在教育中,首要任務是建設壹支有利於學生主體發展的教師隊伍,從而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能力,促進學生的主體發展。教師教學能力的提高應註重教師培訓、繼續教育和校本培訓。同時,也要求教師自我學習,關註自身的專業發展和提高。

教學能力是指教師在壹定的教學情境中,根據壹定的教學知識和技能,順利完成教學目標,促進學生生命發展的人格和心理特征,是科學和藝術的統壹。作為教師,除了掌握教材的能力、設計教案的能力、駕馭教學內容的能力、表達教學語言的能力、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和教學媒體的能力、理解學生的能力外,還應具備以下能力:

壹、對教師教學能力的理解

教師教學能力是教師進行高效教學的核心能力。有學者認為,教師教學能力的結構包括三種:具體學科教學能力、壹般教學能力和教學認知能力。具體來說,它包括以下功能:

1,認知能力,主要表現為敏銳的觀察力,豐富的想象力,良好的記憶力,尤其是邏輯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

2.設計能力,主要表現為教學設計能力,包括確定教學目標、分析教材、選擇和運用教學策略、實施教學評價的能力。

3.交際能力,包括語言表達能力、非語言表達能力、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的能力等。

4.組織能力,主要包括組織教學的能力,組織學生開展各種課外活動的能力,組織培養學生優秀的集體能力,思想教育能力,協調內外教育力量的能力,組織管理自己活動的能力。

5.溝通能力,主要包括教育教學中師生之間的溝通能力。

第二,加強在職教師的培訓

各種形式的在職教師繼續教育應成為教師成長和發展的關鍵因素。農村小學教師的成長過程是壹個可持續發展的過程,需要通過繼續教育為其教學生涯的可持續發展打好基礎。保持教師知識源泉永不枯竭的在職培訓,不應該是壹種刻意的間歇性活動,而應該是壹項持續的、經常性的工作。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為教師的可持續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與傳統的在職培訓相比,校本培訓更註重教師學校和課堂教學實踐能力的發展,因此可以激發學校和教師參與的積極性,使教師培訓更具活力和有效性。校本培訓要緊密圍繞學校和教師的實際情況和發展需求,重視教師已有的實踐經驗和存在的缺陷,在與我校教學工作緊密結合的基礎上,使教師培訓向多元化、開放性轉變,註重方法的靈活性和多樣性。

第三,課堂教學的組織、管理和控制能力

組織、管理和規範課堂教學的能力是每個教師必備的能力,也是教師的核心能力。其目的是為課堂教學創造良好的秩序和氛圍,從而保證課堂教學有序進行。教師不僅要精心設計教學內容,合理選擇教學方法,還要維護課堂紀律,調動學生積極性,隨時準備好有效處理課堂上的突發事件,營造積極主動的教學氛圍,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課堂教學資格管理應貫穿於教學活動的始終。

第四,掌握新理念和新要求

21世紀的教師必須具有創新精神,打破以往的教學常規,靈活運用和處理教材,處理好分科與綜合、連續與平衡,加強課程內容與社會生活的聯系。改變課程過於註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強調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使獲取知識和技能的過程成為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加強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現代社會和科技發展的聯系,註重學生的學習興趣。要改變過分強調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積極參與、樂於探索、勤奮努力,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分析和解決問題、溝通和合作的能力。教學生新的學習方式,使用課件,設計精美的板書,創新教學活動。

教師的創新能力是指“教師綜合已有的知識、信息和經驗,產生獨特新穎的、區別於他人的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育技能和新成果的能力。”要培養高素質和創新能力的學生,教師必須具備高素質、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因此,教師要勇於創新觀念,不因循守舊,在工作中不斷創新,以達到培養創新人才的目的。

總之,在職教師要以科學的人才觀為指導,在教學實踐中結合自身特點和學科專業的特點,體驗和探索提高教學能力和教學水平的途徑,不斷優化教學內容,掌握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進壹步探索,循序漸進,發揮自身優勢,學習豐富的知識,並在教學中逐步完善這些知識,為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奠定基礎。

通過參加校本培訓,我學到了先進的教育理論,並與我校優秀教師進行了面對面的交流。可以說這次培訓收獲很大。可以虛心請教壹些經驗豐富的優秀老師。經過培訓和實踐,我積累了知識,提高了教學技能。即使觀念更新了,理論也會完善。現在,整個學習和培訓過程總結如下:

我認為,做壹名現代教師,要積極適應素質教育要求下的角色轉換,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同時不斷豐富和提高自己的能力,實現自身的可持續發展、終身學習和不斷進步。這是新時期對教師的要求,也是為人師表的重要內容。

我之前的理解是“而春天的蠶絲被,會壹直織到死”,教師的工作確實需要奉獻。經過校本培訓,我覺得新課程中有有愛心、有創造力的老師,可以拓展教學資源,對學生的自主學習和終身學習有影響。或許“要給學生壹杯水,先要有壹桶水”這句話有些過時了,但如果把自己擁有的那桶水變成不斷更新的“活水”,何樂而不為呢?同時,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越來越多,把學生當朋友甚至老師是必然趨勢。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受到勤奮和良好思維的感染。這樣才能和學生相處的更加和諧,才能成為學生心目中的好老師。

首先,老師對學生的影響是深遠的,影響不是暫時的,而是長期的。因此,教師的言行對學生的思想、行為、素質都有潛移默化的影響。老師的壹言壹行,壹舉壹動,學生都喜歡模仿,會對學生產生終身影響。所以,老師要時時處處給學生做榜樣,老師要求學生做的事,自己先做;無論學生被要求不做什麽,他們自己都堅決不做。嚴於律己,以身作則,才能讓學生心服口服,把妳當良師益友。

其次,學生要胸懷寬廣,有微妙的情感體驗。“沒有理由要求每個學生都喜歡我,但我必須喜歡每個學生。”師生關系和諧融洽。當學生感受到老師對自己的肯定時,就會主動去親近老師,願意接受老師的教導,這樣師生之間就可以相互交流,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通過校本培訓,我的思想認識提高了:我學會了壹種全新的學習方法。我清楚地理解新課程改革對教師的要求。要以更廣闊的視野看待我們的教育工作,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和教學水平,不斷總結自己的得失,提高認識,不斷學習,以適應教育發展對我們教師的要求。專業知識的增長:通過網絡平臺上的海量知識點和實例,結合生動靈活的學習方法。通過與其他參加培訓的老師交流,分享他們的成功經驗和方法,相互學習,共同探討,我進壹步完善和升華了自己長久以來固有的教學模式。

校本培訓的體會2000年3月xx日上午,我們全體教師聚集在實驗小學報告廳,聽了xx省xx市德育領導、全國班集體成績突出的優秀班主任、全國情感教育與班級建設實驗研究“帶頭人”關於xx的專題講座,受益匪淺。

xx老師來自無錫華莊中心小學,現在是壹名普通的班主任。她已經從壹個很高的位置回到了普通的班主任。她說出了原因,也說出了她所向往的特別的幸福。朱老師的講座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改變工作心態:從被動應對到積極面對。

人的快樂往往來源於知足,所以在工作中要學會知足,不要抱怨。在過去的壹個學期裏,作為壹名新老師,各方面還是有很多不適應的地方,對壹些安排的部署也有壹些看法。朱老師認為,面對現在的情況,妳要轉變心態,每個位置都有它的必要性。只有妳在這個位置,妳才會有更多的理解。我想我以後會對每壹份工作的人有更好的了解。我不會抱怨我的工作,積極面對,以更積極的態度工作。

我們需要對孩子更有耐心。我們相信孩子都是可塑之才。我們相信每個學生都有上進的意誌,壞事也能變成好事,讓家長對老師有信心。朱老師通過自己當班主任期間親身經歷的幾個案例來闡述這壹理念,生動形象,讓我更加佩服她的智慧。大多數人最討厭的就是受委屈的滋味。從這些案例中,我知道以後不能只看表象。盲目的批評可能會毀掉壹個孩子追求進步的機會,但巧妙靈活的教學更有力量!

二,轉變教育角色:從課堂個體到學生集體

朱老師分享了她的班級管理之道,讓我很佩服。班級管理的主角變成了學生集體。每月壹次的“優秀年輕幹部”評選,各個班級部門的述職發言,自主選擇工作崗位,明確崗位職責,無不透露出管理的藝術和班主任的智慧。同時,起教育作用的主角也變成了學生。朱老師說得好:同齡人給予的力量更容易轉化為學生前進的動力,這與老師和家長的教育有很大的不同。我們追求的是學生的自我覺醒。不要小看這些小學生。有時候他們比老師更能了解和理解同齡人,從而幫助同齡人,讓學生真正成為老師的左膀右臂,也是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主體。朱老師的班級管理總是出人意料。這個“最懶的班主任”是有技能的“懶”,有智慧的“懶”。

第三,調整教育目標

註重幫助學生改正缺點,引導學生自我成長。開展活動不影響課堂學習,學科教育不能追求壹枝獨秀,從追求短期學習目標到著眼學生長遠發展。朱老師在這些方面都做得很好,也給我們分享了壹些成功的案例,從中也看到了鼓勵和欣賞的力量。

什麽是“學者”?朱老師的解釋是,他是壹個有修養的人,身上留下了教育的痕跡。要教育學生塑造良好的性格和行為,在學習知識之前先學會做人。品德的培養遠比記住那些死知識重要。

第四,享受職業快樂

從註重結果到享受過程,教師的快樂是建立在學生快樂的基礎上的。只有教育好學生,才能獲得精神上的滿足。教師要把工作當成終身事業,找到歸屬感,才能紮紮實實地開展教學工作,在日復壹日看似枯燥的工作中品味快樂。只有改變自己去適應學生,真正從學生的角度成就學生的優秀,教師才有最大的幸福。

在短短的壹上午的講座中,朱老師用真實生動的案例向我們傳達了壹種管理藝術,壹種教師智慧,讓我受益匪淺。我相信,壹個充滿活力、熱情、快樂的老師,壹定會給每壹個學生帶來快樂!

體驗校本培訓在生產力飛速發展的今天,給教育帶來了劃時代的變革。隨著國家新課程的實施,基礎教育的校本教研工作也成為學校工作的重點和熱點。我們不能僅僅停留在現有的傳統教育水平上。“井底之蛙”的工作思路和“照貓畫虎”的做法,只會讓新課程的實施“山窮水盡”,工作只是“穿新鞋走老路”,必然會讓新課程的實施與時代的發展“脫節”。只有在教育教學中不斷學習研究,實事求是,開拓創新,緊跟時代發展步伐,開展符合學校實際的教研工作,新課程才能順利起航,到達成功的彼岸。開展校本教研工作不是“作秀”或“時裝秀”,而是有效提高教師專業素質的重要途徑,是推進課程改革的有效手段。面對新的教育形勢,如何有效做好校本教研?這裏我結合我校校本教研工作的情況談壹些不成熟的看法。

第壹,統壹思想,務實。

內因決定事物的發展,這是不變的真理。只有所有教育工作者充分認識到校本教研的重要性,認識到校本教研勢在必行,才能充分發揮每個教育工作者的主觀能動性,使大家齊心協力,齊心協力,充分發揮自己的潛力和創造性,消除教師對教研這種行政強制工作的片面理解。學校領導要高度重視、大力支持和指導校本教研工作,利用輔導區會議、學校例會等形式組織全體教師學習上級有關文件,領會精神和重要性。充分借鑒其他地方校本教研的成功案例,組織教師學習,使全體教師認識到校本教研的重要作用。組織校領導、教研組長和全體教師開展校本教研培訓活動,讓大家了解校本教研的意義、基本工作方法和活動,知道它的目的是什麽,先做什麽,後做什麽。還可以利用黑板報、校園廣播、網站等媒體,大力宣傳校本教研的重要性和典型事例,形成人人關心教研、人人參與的氛圍。

二、完善制度,務實考核。

“沒有規則,就沒有方圓”。基於校本教研工作剛剛起步,不能壹開始就搞壹些表面的特色和模式。只有當教師具備了壹定的學習和研究意識,學校的教研管理步入了規範化,教研特色才會悄然形成。否則就會出現“白費力氣,不好看”的情況。因此,必須建立和完善壹系列教研改革制度,才能有效實施。

1.要結合實際建立健全教研機構,如成立課程改革領導小組、指導小組、校本培訓小組和區教研組,聘請教研組長和兼職教研員,明確責任,落實任務,充分體現教研機構的指導、研究和服務職能。

2.同時,對教師的考核制度進行部分或全面改革,將教學科研工作按壹定比例納入年度考核。制定切實可行的教師教研工作考核細則、教研組考核細則、教研工作激勵制度,做到全面細致、定量定性,只要動手就全部納入考核,便於操作考核,體現多勞多得的分配原則和激勵功能。采取教師與教研組、教研組與教研室、教研室與學校簽訂目標責任書的方式,因為通過簽訂責任書,教師至少可以知道自己在校本教研工作中應該做什麽,怎麽做。教師的教研工作也可以由教研組或教研室直接考核,這樣可以使考核合理、有據可查、實事求是。

3、註重過程管理,實行校本教研工作月度抽查和通報制度,加強對轄區內學校的檢查和巡查次數。抽查的目的不是為了管理,而是為了促進工作的改進。檢查中應做好檢查記錄,記錄應反映整改措施和期限。

4.教學科研管理應體現公開、公平、民主的原則。要定期深入教師內部,了解情況,利用教研開放日,建立網站論壇、教師代表大會等。給教師充分的機會提出建設性的建議,逐步修改相關制度,使之更加合理、規範、科學。校本教研工作是壹項創舉,是智慧和理性的結晶。只有充分尊重每壹位教師的價值觀和發展觀,才能充分發揮教師的智慧和潛力,使教研工作得到跨越式發展。比如通過創建“教研園”和教研網站,將管理公開,成果展示,讓經驗共享。這樣做既能激發教師的積極性和競爭意識,又能使“管理”從外在強制轉變為個人內在自覺,還能樹立榜樣,培養教師的學習交流意識和榮辱觀。

三、加強培訓,切實指導。

新課程強調教師要逐步轉變為學習型、研究型、合作型教師,被傳統教育觀念束縛的教師要有學習和研究的意識和能力,這不是壹朝壹夕可以實現的。沒有學校和上級組織的各種有效培訓和指導,很難形成新型的教師隊伍。同時,學校教研機構是科研學習機構。參與校本教研的教師不具備壹定的專業知識和能力,很難在教學科研的同時從事教育的正常工作。只有教師不斷參與學習和培訓,校本教研的功能才能充分實現。因此,必須本著循序漸進的原則開展校本培訓,這是開展校本教研工作的重要環節。要對校長進行培訓,使其樹立科學的教研發展觀,明確校本教研的工作思路和主要環節,以協調學校的工作,充分發揮其作用;要對教研組組長和兼職教研員進行培訓,使他們具備有效組織和開展校本教研活動的工作思路和能力,了解校本教研的終極目標和首要任務,基本掌握校本教研各環節的操作方法,並結合實際指導他們在組內開展教研工作。同時,要培養和引導學科帶頭人和課改骨幹教師,使他們擁有比別人更先進、更新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和教學技能,發揮他們的示範、帶頭和引領作用。然後要調動上述人員的積極性,培養和引導全體教師學會自我反思,學會交流學習,學會與同伴合作互助,學會開展行動研究深入課堂教學。

第四,遵循原則,務實。

校本教研活動是推進教研工作的主要載體,是實施“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專業指導”新型教研制度的關鍵。但其活動應具有可行性、針對性、科學性和實踐性,這樣教研活動才不會成為教師的“負擔”。

1,遵循可行性原則。

開展自我反思活動。自我反思需要花大量的時間來分析自己在工作中的得失。面對新的教育形勢,許多老師太忙了,他們幾乎沒有空閑時間。同時,他們也沒有養成反思的習慣。如果他們大量決定反思,必然會使教師的反思草率或粗糙膚淺,只專註於完成任務。因此,在組織教師進行自我反思時,要註意時間是否充足,指導和檢查是否有效,教學反思可以采取多種形式,不壹定是長篇大論。

2.遵循針對性原則。

推行對話交流制度,解決課程改革的實際問題。利用教研例會,組織教師提出教育教學中遇到的有針對性的問題,共同討論,尋找解決辦法和改進措施。形式要不拘壹格,可以是沙龍式、辯論式,也可以是中心演講式等。然而,它決不能是任意的。事先沒有目標、計劃、準備的討論交流活動是失敗的,需要按照“問題、計劃、實施、反思總結、再實踐、再提出新問題”的循環模式進行。提問及相關計劃建議或措施時,要切合實際,針對性強。

3.遵循科學原則。

開展同伴支持活動。“他山之石,自身之玉”需要借鑒別人的長處,彌補自己的短處,科學使用,不能全部使用,或者簡單模仿。這樣的相互學習只會“有效”。比如,教師聽課評課時,要隨機抽查研討課,充分體現課堂的真實性和研究價值,不能“走過場”;對於觀摩課,要精挑細選教學內容,科學設計教學環節,使之具有代表性和示範性,要求真務實。

4.遵循實用原則。

開展競賽。競賽是檢驗教師專業能力的平臺,是提高教師教學能力的有效手段。但是,僅僅開展競賽活動是不夠的,還應該切實可行,易於操作,具有壹定的價值,否則就是畫蛇添足,增加教師負擔。比如適時組織教師開展教學競賽、信息展示、實驗教學評價、教研成果評價等活動,這些都是當前教育教學中的重點和亮點工作,很有實踐價值。

動詞 (verb的縮寫)開發資源務實服務

校本教研的功能之壹是為教育教學服務。資源和智慧是知識的源泉。沒有更新的適應社會發展的教育教學資源,新形勢下的教育教學也會逆流而上。因此,開發教育教學資源,為教育教學提供優質服務,是推進課程改革的重要保證。

1.開發人力資源,服務農村。

比如定期組織優秀教師和學科帶頭人到村裏給小學教師上公開課、講課、參加研討會。要明白,在指導別人的同時,也是妳學習別人長處的機會。妳要提前做好充分的準備,不能有隨意和輕率的想法。妳要結合實際引導他們,效果是實實在在的。

2.開發課程資源為教學服務。

優質的教學資源可以讓課堂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充分利用遠程教育資源、網絡優質資源和本地人力資源,組織骨幹教師進行資源開發,制作課件和教學工具,開發校本課程,編寫校本課程大綱,建立學校教育資源庫,及時向教師推薦優質資源。但是,資源是死的,思維是活動。開發資源,教師要選擇能有效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材料,靈活、有目的地使用資源,不得濫用。同時,開發資源的老師也不能為用戶而做,課程資源的選擇和與學科的有效整合主要取決於用戶自身。

3.開發信息資源為教師服務。

目前我國大部分學校都具備了現代化信息化建設的基本條件,充分利用遠程教育設備進行信息化建設是服務教師最便捷的手段。如學校網站、電子備課室的建設和應用。但是,並不是說學校網站越多,技術含量越高越好。本質不是形式,而是使用和教師的使用。因此,在開發信息資源時,關鍵是要調動教師的參與興趣和積極性,實現全員參與、全員學習、全員受益。

總之,校本教研工作是壹項正常的工作。只有使其科學化、規範化,在工作中求真務實,才能發揮其在教育教學中的作用,否則就會成為學校工作中的“寵物”。它既是壹項工作,也是壹門知識,需要我們教育工作者不斷學習、改革、創新,堅持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理念和實事求是的工作態度,開展校本教研工作,促進新課程的順利實施。

  • 上一篇:學校先進事跡材料
  • 下一篇:五歲的孩子適合上小學嗎?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