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小學古詩 -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PPT[論新課程下的信息技術整合策略]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PPT[論新課程下的信息技術整合策略]

國家課改實驗區已完成三年實驗,即第壹批使用新教材的學生順利畢業。新課程改革在各省區已經全面鋪開。從實驗階段走向普及和成熟階段的新課程改革,更迫切需要找到壹種適應信息技術整合的方法和手段。

傳統課程以教師教學為主,所以傳統課程下的信息技術整合也是以教師教學為中心的。傳統的教學方法(如教師的語言、粉筆、黑板、書本)在生動性、形象性方面存在不足,而計算機多媒體輔助教學正好彌補了上述不足,於是產生了計算機多媒體課件來輔助教師進行課堂教學。

新課程強調學生是主體,自主、合作、探究是新的學習方式。教師只是教學活動的主持者、引導者和指導者。信息技術與學科的整合也要從服務於教師的教學轉變為服務於學生的學習。

原來老師在備課的時候自己設計教案,現在要從方便學生學習的角度來設計教案。受“教案”和“學案”思想的啟發,我認為既然教師在課堂上使用“課件”,那麽現在學生在課堂上使用的輔助計算機軟件就可以稱為“學件”。

壹,學習部分的定義

學習片段的呈現與課件相關。課件是用來輔助教師課堂教學的計算機多媒體軟件和資源。學習材料是用來幫助學生學習的計算機軟件和資源。學習件和課件不僅在概念上不同,更重要的是在服務對象、使用目的、解決問題和制作要求上有很大的不同。課件的服務對象是教師,使用課件的目的是為了更好更省力地教教師。解決問題和提出要求的角度是教師使用方便快捷。學習資料的服務對象是學生,使用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學得更好,更省力。解決問題和提出要求的角度是學生會用、會用、愛用。

二、學習部分的分類

學習資料的分類方法有很多種。根據軟件類型。分為單機版和網絡版;按內容可分為瀏覽型和互動遊戲型。筆者認為按照學習模式進行制作和學習對我們來說更方便。不同的學習模式需要不同類型的學習材料來支持。下面以表格的形式對學習資料的分類進行說明,並對學習資料各應用的教學環節和制作學習資料的材料來源進行說明。作品的形式主要是指從計算機制作的角度,說明使用了哪些計算機工具和軟件來制作這個作品。

1.自學教材的制作思路

將原老師電子備課的教材中沒有提到的擴展知識制作成靜態網頁形式,供學生在課前預習時直接從老師的網站下載、打印或瀏覽。

在復習和自查中,將原來的作業題按照難易程度進行分級,以遊戲的形式制作成動態網頁,並為每壹級設置通關分數線。如果達到這個分數,下壹關可以更難。如果沒有達到要求的分數,指出學生做錯題的知識點。

2.描述綜合學習材料的制作和應用

要把原來老師教的課件分解成合作學習的問題和資源,同時根據課程的特點和內容要求,為學生的合作學習尋找工具和軟件或者為學生編寫小程序。壹般在機房上課,教學生使用合作學習工具和軟件進行學習。小組合作學習的成果需要學生制作Powerpoint幻燈片,並在舞臺上展示。

3.制作研究型學習材料的想法

探究性學習更多的出現在初中的綜合實踐活動中,高中稱為探究性學習,往往是確定壹個題目讓學生學習。比如初中語文第壹冊“月亮”的讀寫,可以通過網上的“月亮網站”(www。省略)。

三、綜合學習材料的制作與應用實踐

在三種類型的學習材料中,合作學習更難實現。因為合作學習對我們來說是壹種全新的學習模式。自主學習類似於傳統課程的自學。探究式學習類似於傳統課程中的問題導向學習。合作學習在以往的教學中很少使用。下面結合實例談談合作學習資料的制作。

合作學習中信息技術整合的關鍵是找到學生用來輔助合作學習的信息技術工具、軟件和程序。

專門針對教學內容設計的合作學習軟件很少。我們可以通過把老師的課件轉化成學生合作學習的學習件來操作。轉變中最關鍵的壹步是將課件分解為協作學習的工具和資源。

我校是市級項目“信息技術在合作學習中的應用”的承擔者。我們進行了英語和美術的教學實驗,成功地將教師的課件轉化為學生合作學習的學習件。下面舉兩個教學實例談壹些體會,供大家參考。

例壹:高壹下學期,英語人教版《音樂》壹課中,我們把老師的課件分為兩部分:老師演示的PPT課件和學生任務表。學生預習課文後,老師逐壹播放各種樂器的聲音,學生在自己的電腦上完成學生任務表格,即把樂器的圖片拖動到相應表格的單元格中,也把課文中提到的表演者和樂隊的圖片拖動到相應的單元格中。在“人人爭做音樂家”環節,壹名學生作曲,另壹名學生用電腦裏的“鋼琴模擬”軟件演奏。

在傳統的CAI輔助教學模式中,教師通常只有壹個幻燈片課件。課件中播放各種樂器聲音文件,師生完成“樂器、演奏家、樂隊對應表”。新課程強調學生的主體性,所以我們把這種形式從老師的課件中分離出來,變成學生的任務。不是播放壹個聲音文件,讓壹個同學站起來回答,而是讓每個學生都參與進來,允許同桌的兩個學生互相討論。“人人爭做音樂人”是本次信息技術整合課程的亮點。因為我們在電腦裏找到了“模擬鋼琴”軟件,可以用電腦鍵盤演奏音樂。以前有電子鍵盤需要提前通知學生,讓他們在英語課上帶。經常上課四五個人或者七八個人共用壹架電子琴。現在在這節課上,我們在電腦室。只要我們從老師的機器上下載安裝這個軟件,每個學生都可以用鍵盤演奏音樂。

例2:美術壹年級(向梅版)“色彩、圖形、構圖”壹節中,學生合作學習的軟件是Windows程序中的“畫圖”。合作學習的資源是教師從課件中分離出來的人臉建模的素材圖片文件,如三角鼻、橢圓眼、沒有閉合曲線的耳朵等。這種班級合作學習模式的成功主要取決於小組成員的分組。-在壹個合作學習小組(四人小組)中,壹個學生必須有很好的美術和繪畫基礎,壹個學生必須有很強的學習計算機操作的能力。很容易形成相互配合:電腦操作能力強的可以教別人電腦繪畫,美術繪畫的基礎可以更好的提供給制作設計師。

如果不采用合作學習模式,這堂課將采用“雙師”形式授課,即美術老師和計算機老師在同壹個班級授課。美術老師先講美術知識,電腦老師介紹電腦繪畫工具。學生操作的時候,電腦老師會壹個壹個的教不會用電腦畫畫的人。壹節課下來,老師忙得滿頭大汗,但還是有很多學生教得不夠畫。采用小組合作學習後,讓學生互教,效率要高得多。

四。摘要

新課程下的教學活動已經從以教師的教為主導轉變為以學生的學為主導。信息技術整合也要從服務於教師的教學轉變為服務於學生的學習。具體表現在形式上,從制作“課件”到制作“學習件”,從設計“教案”到設計“學案”。

從“課件”到“學習件”的轉化,比從“教案”到“學案”的轉化要復雜得多。不僅僅是設計角度的轉變,還有很多技術問題需要我們在實踐中不斷探索。

(編輯:傑夫)

  • 上一篇:小學二年級下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S版)
  • 下一篇:高二小學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