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小學古詩 - 倫上村屬於哪裏?

倫上村屬於哪裏?

侖上村簡介

壹.地理位置和氣候

侖上村屬於後xi鎮,下轄壹個自然村,面積約3平方公裏。它位於廈門市集美區後xi鎮中部,山侖山南麓。東南鄰福廈高鐵、廈門西站,北鄰市駕考場,南接孫阪路,西接後溪行政村。

倫上村冬夏交替明顯,日照充足,熱量充足,降水充沛,氣候溫和多雨,四季如春,極其適合萬物生長。該村綠化覆蓋率達50%,高於全市平均水平。

二、歷史沿革

倫上村原名錦鯉,因地面看起來像壹條躺著的鯉魚而被稱為鯉魚洞。鯉魚門位於石鼓宮旁。“魚嘴”附近有壹塊大石頭。當水碰到大石頭時,會發出鼓聲。石鼓宮因鼓石而得名。村裏有個鯉魚池,在“魚尾”處,名叫錦鯉。曾經有七八池之說,後來由於村莊的開發建設,七八池不復存在。後來因為村子建在山坡上,所以又改名_尚。倫上這塊地,從宋代開始就是同安縣的壹部分。在宋代,它是明升鄉的仁德裏,明代仁德裏的第13個首都,清末恒山錢保的第13個首都。民國屬集美鄉,1957年4月改為廈門。據村裏老人描述,道士給村裏人做功德時,都是這樣念咒的:全州同安縣仁德裏十三都(前寨、嬌嬌、蘇厝、大社)河洛人。早些年,倫上村被分成邊程、蘇厝、大社、三角松等幾個角落,都靠近山麓。紅磚白條的閩南民居,依山而建。《大社》分為幾部,包括《馬超》、《前寨》、《門檻下》、《關琦厝》。“馬代”很多人去澎湖和臺灣省島發展,民國時期很多人回這裏掃墓。據了解,民國時期居住在澎湖的黃後裔有四五百人,黃飛亭就是其中之壹。

村民大多姓黃,祖上是明朝洪武年間從金頂遷入的。相傳上弼福是神仙夢,想找壹個雞叫的地方發展後代。當時,當富弼來到舊屋時,他聽到了雞叫,所以他在這裏建立了倫上村。據村裏的老人說,上村的墓碑上經常刻著紫雲二字或者_山二字。壹般250年前的墓碑都是刻紫雲的,250年後的墓碑幾乎都是刻_山的。

侖上村有5個村民小組,2005戶村民,668戶。居住在新加坡、緬甸、馬來西亞、加拿大、越南等東南亞國家的有數百人,其中不少人在臺灣省發展,定居臺北、三重、澎湖等地。

第三,經濟作物和交通狀況

侖上村環境優美,交通便利。耕地450畝,主要農作物為甘蔗、水稻、紅薯以及龍眼、花生等其他經濟作物。早些年,甘蔗是著名的產品,還有碾米廠,編織袋廠和電灌站。後來辦了小學,學校,汽車培訓中心。近年來,由於征地拆遷等因素,種植面積銳減,沒有突出的名優產品和特產。小學也已經並入後溪村,老小學暫時作為村委會的辦公室。

四。村莊建設

村道硬化率達到95%,村道路燈完善。有2個籃球場,2個門球場,壹個燈光舞臺和壹個約有5000本書的閱覽室。同時建設了侖上村文明村建設活動中心、科普畫廊等文化設施和宣傳陣地,組建了門球隊、籃球隊、女子舞蹈隊等文化活動隊。電視、衛生廁所、自來水覆蓋率、適齡兒童入學率、鞏固率均達到100%。近年來,村兩委班子緊密團結,奮力發展。倫上村先後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文明村”、“城鄉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市容環境衛生管理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榮獲第十屆省級“文明村”。此外,還湧現出壹批省、市、區先進個人。

2009年,侖上村被定為舊村改造重點村和廉政文化進農村示範點,建成了全國最長的以廉政文化教育為主題的手繪卡通墻和壹系列廉政文化宣傳景觀,成為侖上最大的亮點。2010年5月20日,後xi鎮侖上村建成壹條長310米的動漫長廊。這個漫畫畫廊* * *繪制了800多幅漫畫,以展現廉政、文明、新農村建設中的新人、新事物為主題,成為中國最長的“漫畫畫廊”。侖上村是省市廉政文化試點單位,也是僑鄉集美的新農村。今年年初,在區紀委的支持下,村兩委不建辦公樓建文化長廊,喜聞樂見的漫畫受到了村民的歡迎。

動詞 (verb的縮寫)民俗

據了解,倫上村的民俗日原本是農歷11月25日。因為早些年,村民白天忙著種地,晚上天黑,不方便村民祭祀。十五是月圓之日,天更亮。為了方便村民,民俗日改為農歷十壹月十五,壹直沿用至今。祭祀形式壹般由季同指揮,大家擡著戰車繞村壹周,村民隨意前來拜香跨竈。首旅途中,鑼鼓喧天,進行了歌仔戲表演,為朝覲活動增添了熱鬧、祥和、熱鬧的氣氛。祭祀目的:祈求平安和成功,趕走神靈,以求豐收和好的冬天。

近年來,隨著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侖上村村民對文化生活的要求越來越高,開始組織各種文化活動隊,如太極拳、功夫扇、廣場舞、健身操、腰鼓等。並在業余時間聚集在蘇厝籃球場和祠堂前的廣場上學習訓練。每逢民俗日、春節、元宵節等節日,村裏都會組織文藝演出,為村民提供展示自我的平臺。全村形成了良好的休閑娛樂風,大家更註重精神享受。現在很多村民過著悠閑的生活,每隔壹段時間就送孩子上下班,年輕人在外打拼,老壹輩在家照顧孫子孫女,整體上是壹種和諧的狀態。

另外,侖上村還有壹個習俗。每年的冬天,老人協會都會組織村裏做爺爺的老人,聚集在黃的祖屋,壹起過的冬天。

不及物動詞祖先和寺廟介紹

1.黃石祠堂

據傳元末同安金柄遷倫,為倫黃氏始祖。清初,侖上黃人開始向澎湖遷移。乾隆年間,侖上城邊上的另壹脈黃人,遷居三臺省。

據老人們說,黃氏宗祠是第九代黃氏子孫在清朝初年修建的。1948+00年6月毀於火災,1985年6月集資重建。

神社坐北朝南,寬12米,深18米,占地216平方米。透鬥磚木結構,屋頂為雙脊硬頂,平面結構為兩進壹天井。黃氏家族的創始人等祖先牌位被放置在正殿上。

祠堂內有碑文,豎立於2001年底,刻有黃家訓。碑文如下:

五歲小孩五和平五子,開元知壹流。想知道紫雲道真脈,祖上在泉州。

泉州(紫雲)首功龔勛詩:壹匹駿馬踏上征途彼岸,處處堅。妳生活在外國,尤其是我的國家,妳在外國,也就是妳的家鄉。早晚不忘言,早晚必薦香。蒼天有眼長保佑,讓我的子子孫孫永遠興旺發達。

_末代,字雲:畢懷宗,朱朝朝新銳,直丕立時,伊廣招司勇,史德開化賢德,振興。

黃家訓:孝順弟弟,與宗族和睦,與鄰裏友好,謙恭有禮,善解人意,盡職盡責,提高教師素質,建墳,避諱,免訟,做錯事,犯罪,避異端,畏法,不理樂。

2.稷山巖宮寺

稷山巖宮的建造日期不詳。清乾隆年間,侖上附近的黃氏人遷居臺灣省臺北市三重,在皇宮保家的庇護下前往臺灣。1989年臺灣省黃氏人回鄉尋根,次年在原址捐資重建,於1992年竣工。

寺內有碑文,刻有《重建極山巖序》。碑文如下:

倫上先人代代相傳,相互頂禮膜拜:保家敬王,建極山巖宮廟,香火不斷,威儀神聖。民國23年左右,長期受風雨破壞,所以短時修復,最終毀於壹旦。建成至今已近六十年,但這還不夠。清朝時,臺灣省有僑居倫倫的人。時至今日,它們已經取得了200多年的巨大進步,並被載入了史書。通過兩岸交通,有壹個老前輩黃生,我家的壹個親戚。感覺家鄉積善巖保家衛國,尊王神聖,但是我已經很多歲了。我的遺言是,我的兒子黃文吉、舒昆仲於1989年4月回大陸仔細尋找,取得親人。1992年春,漂亮完整,重建金額40多萬。倫上極石山重建,萬古長存,香煙長存。

1992年,任申在同嶽。

侖山石重建委員會真誠地希望_

積善延宮位於西北面東南,寬15m,深28m,占地420m。宮殿外觀為白石紅墻混搭,吊梁跨鬥的混合磚木結構。屋頂為雙脊硬頂燕尾檐,平面結構為三進兩出井。殿內有雕龍柱、題寫對聯、雕梁畫棟,墻上繪有歷代故事典故的壁畫,風格各異。前殿為渡殿,中殿供奉護國敬王,後殿供奉燕王等民間神靈,左側有文昌殿。據老人們描述,供奉在宮廟裏的國王屬於壹位武將,手裏的劍朝上,腳翹著。腳好的是武將,腳不好的是文官,我們村獻給腳好的武將(糧官)。

七。上村其他景點介紹(附圖)

_上村路路口,牌樓於2006年5月竣工,為了感謝祖上的富貴。牌樓正面的牌匾上刻著“紫雲方川”,背面刻著“富弼趙霽”。

那時候“當鋪”壹角已經有七代人的歷史了。這壹帶還有很多古建築,倫上村的古建築主要分布在這壹帶,包括傳說中的狀元府,還有至今保存完好的百年建築。

石鼓宮,建於不詳年份,重建於1999,2000年8月竣工。宮殿前有壹個金紙燒爐,上面刻著黃文姬和黃兄弟的名字。

這位“關琦措”從老人口中了解到,有壹個叫吳奎的人曾經在這裏住過。原來種滿旗幟的旗官腳,在破四舊時期被拆除。這件古董至今仍保存完好。

百年古董,這是村裏80歲書記家的古董。古建築內有各種各樣的門栓,屋檐和外墻雕刻精美,色彩依然清晰可見,雖然經過歲月的洗禮,大量的油漆已經流失。屋內的梁柱也比較“夢幻”,是村裏現今保存最好的老房子之壹。

倫上村附近有嚴白虎、黃帝井、壽石巖、朱溪橋、後溪內城遺址、碗窯古窯址等旅遊景點。有龍圖湯、小龍蝦炒、新村_西米優、花生湯、賴厝扁食等特色產品。

  • 上一篇:場景描述構圖鼓隊
  • 下一篇:2022年校本培訓總結隨筆5篇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