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小學古詩 - 新莊村的社會進步

新莊村的社會進步

建國前,人民文化科技落後,村裏沒有學校。適齡兒童不得不去1公裏外的孫村小學上學,入學率只有20%。小學設置在1955。壹、二、三、四年級的學生可以在當地學校上學,五、六年級的學生可以在謝佳小學上學。“文革”期間,從開始到1982完成。199 3、投資20萬元在村東建了壹所高標準的小學和幼兒園。1997,小學並入謝佳小學。從199 3開始,村裏給考上中專的獎勵500元,給考上大專以上的獎勵1000元。建國後,有30多名學生考上了高等院校,其中本科生7人,專科生5人。本科學歷員工1人,大專學歷員工3人。1985以來,建立了職工技校,開展了幹部職工專業知識培訓和崗位培訓,提高了群眾文化素質和幹部管理水平。2000年,80多名村民擔任中層以上領導幹部,成為企業的技術骨幹。

民生建國前,村裏人多,只有幾戶人家擁有土地。大多數村民被雇來犁地和做窯工,過著貧窮和窘迫的生活。全年人均糧食只有70公斤,人均純收入不到30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隨著生產力的發展,村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1957年,全村人均糧食150kg,人均純收入50元。整個村子都通電了。1978,人均糧食200斤,人均純收入1200元。1982村民用上自來水,1999全村提供暖氣。2000年人均純收入5000多元,人均存款余額8000元。所有的村民都住在高標準的房子裏。全村擁有機動車50輛,其中個人18輛,摩托車1100輛,程控電話87部,家家戶戶都安裝了有線電視。

建國前,村裏只有1條街道,狹窄不平。村民住土坯房,人均住房面積8平方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住房條件逐漸改善,磚墻瓦頂逐漸取代了土坯小屋。1970後,房屋主要為鋼筋混凝土和磚石瓦結構。1994投入40多萬元硬化三條主要街道,鋪設瀝青路面,安裝路燈。同年投資654.38+0.2萬元,在歷城四中原址建設村委會辦公樓。1995,結合商圈開發,建設高標準商住兩用商品套房40套,40戶村民入住。新建的街道有600米。1998,投資40萬。在商圈建設占地5500平方米的街心花園,固定3名環衛工人負責街道維護和市場清掃,保持道路整潔美觀。2001開發村民住宅區,首批建成6戶,人均住房面積60平方米。

集體福利改革開放以來,隨著集體經濟的壯大,村民的福利水平逐步提高。1982,全村通自來水,兒童免費入園,小學生免學雜費,高中以上學生壹次性獎勵。1993以來,集資和三退五統費的征收全部由集體承擔;對年滿55周歲、60周歲以上的村民,每月給予20元至30元的生活補助;軍人家屬每年補助1.200元;對貧困家庭進行救助,每戶救助500元。對貧困家庭給予特別照顧。田傳新60多歲,妻子殘疾,無房。他被安排照看水井,並為他建了三座房子。他的妻子在福利工廠當清潔工。14周歲以下獨生子女壹次性購買終身養老保險。建立村衛生室,購買常用醫療設備,村民小病不出村,大病能看病,醫護人員送藥到家。

自十壹屆三中全會精神文明建設以來,該村註重兩個文明壹起抓,年年評選“五個文明家庭”,開展創建“十星級文明戶”活動,半年初評,年底總評,嚴格標準,精心評選十佳文明標兵、好妻子、好公婆、好丈夫、好幹部、好青年。投資65438+萬元擴建康樂中心,購置體育娛樂設備,組織老年人參加老年迪斯科、健美操表演,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自1996起,邀請10多個文藝團體在10年6月的物資交流會上演出,活躍群眾文化生活。1994至2000年連續7年被濟南市委市政府授予“文明單位”。

  • 上一篇:北師大版:小學壹年級上冊語文第二課“學會寫作”的教案與教學設計
  • 下一篇:小學生的反義詞和同義詞有哪些?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