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小學古詩 - 小學語文如何備課

小學語文如何備課

小學語文如何備課

壹、熟悉教材,吃透教材內容,研究教材特點。

古人雲,知其所以然,必知其所以然。教材是當前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向學生傳授知識和技能的主要媒介。語文教材是文字性的,有教材本身的特殊性,所以對教師課前準備的要求更高。作為壹名教師,對教材只有壹知半解,卻不知道為什麽,甚至茫然,不明白課文的主要內容,如何為學生“傳道、授業、解惑”?前不久由於課前準備不充分,差點下了臺。

我在教文言文《兩個孩子當日辯論》的時候,因為當時急著整理當年學校安全工作的材料,又相信自己可以隨便應付過去,所以沒有認真分析教材。我只在課後粗略地看了壹下筆記,就上了講臺。當談到兩個孩子各持壹個理由,孔子無法決定誰對誰錯時,壹個學生舉手問道:“老師,兩個孩子誰對?”當時我脫口而出:“這兩個孩子說的不正確,因為太陽在同壹天不同時間離我們的距離是壹樣的。”

但在解釋太陽為什麽“近大遠小”“遠涼近熱”的科學依據時,我找不到北,自己也不滿意,只好裝深沈,裝不發,安排學生回家要材料,自己解決,才走出困境。由此,我意識到我們老師應該在課前備課。學生要熟悉教材,吃透教材內容,研究教材特點,了解教材編寫意圖及其在學習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熟知教學重點和難點,從而確定教學目標,整合優化教學內容,因地制宜精心設計教學活動方案,形成教學計劃。

二是既要準備教材,又要準備學生,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課堂教案。

當我們聽公開課的時候,不難看出,有些老師能夠積極參與到課堂中,課堂氣氛非常活躍;有些老師上課的時候,整個教室幾乎成了幾個尖子生表演的舞臺,而大部分學生都在發呆。原因是前者在備課時可以根據不同學生不同的接受能力來設計教學內容和安排教學步驟,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機會;後者只是在教學過程中機械地安排自己想教給學生的東西,忽略了學生的個體差異。有的同學根本找不到參與的機會,壹起讀課文就跟風,老師提問就守口如瓶。兩者相比,教學效果不言而喻。

傳統的教育教學理論總是喜歡把學生當成壹張白紙。老師想怎麽寫就怎麽塗。備課時只考慮教學生什麽,不考慮學生需要什麽。他們只註重教材的設計,忽略了學生的個體差異。結果是,雖然我們上課壹絲不茍,嚴格按照教學設計,但往往事倍功半。總有壹些學生的學習效果不理想,達不到“讓每壹個學生都得到發展”的教育教學目標。

其實早在春秋時期,孔子就提倡“因材施教”,現代教育家陶行知也說過:“培養和教育人,就像種植花草壹樣,首先要了解花草樹木的特性,根據不同的情況給它們施肥、澆水、栽培。”眾所周知,不同的學校,不同的班級,甚至同壹個班級,學生的素質和接受程度不可能完全壹樣。即使是精心挑選的尖子班,學生的水平也不可能千篇壹律。

特別是我們中心校的學生來自幾個行政村,不時會有外地學生中途轉班,程度參差不齊,差異相當大。有的同學完全看得懂,甚至舉壹反三;有些學生甚至不能流利地閱讀課文,更不用說理解課文和寫作文了。這樣的班級如果把力量平均使用,弊端是顯而易見的:設計的內容太難,中下層學生接受不了;難度適中的話,尖子生吃不飽飯,潛力生還是不懂;如果太簡單,中優等生吃不飽飯,還會拖慢教學進度。

要讓每壹個學生都得到發展,我的做法是:備課時不僅要準備教材,還要準備學生,根據本班學生不同的接受能力,設計適合不同程度學生的教學內容,讓資優生吃飽飯,壹般生壹跳就能摘到桃子,讓潛力生從成功的經歷中建立信心。這樣才能使不同程度的學生得到提高,正如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所說:“世界上沒有沒有才能的人。問題是教育者要發現每個學生的稟賦、興趣、愛好和特長,為他們的表現和發展提供充分的條件和正確的引導。”

第三,精心設計編寫教案。

教案是備課的書面形式的體現。寫教案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應付學校和上級的檢查,更重要的是我們老師對課堂教學的內容和步驟進行有計劃的安排,所以有人把教案稱為課堂教學設計。教案內容應包括課題、教學目的要求、教學重點和難點、每節課的教學內容、教學步驟和相應的教學方法、主要啟發性問題、板書的設計和課內外作業的設計與處理方法。

對於語文教案來說,啟發性問題、板書、作業設計尤為重要。根據不同學生的實際水平設計相應的啟發性問題,可以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全體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助於深入理解教材,掌握教材內容;準確美觀的板書設計能起到勾勒和整理課文內容的重要作用,便於學生掌握課文的主要內容。做作業是課堂教學效果的鞏固,作業設計是否科學合理直接關系到課堂學習內容的消化程度。

成功的教案主要體現在實用性上:字體要工整清晰;語言要簡潔;要體現自己的教學風格和創造力;反映學生在本節課中學習活動的過程和方法。當然,要確保妳用的是妳想用的教案。寫教學反思,記錄我們課堂教學中的得與失,進行反思,找出“得”與“失”,是提高教師自身教學水平,更好地服務於未來教學的有效途徑。

  • 上一篇:上小學也沒用。
  • 下一篇:總結2020年疫情期間網絡教學的5篇文章。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