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小學古詩 - 數學教學中如何創設問題情境

數學教學中如何創設問題情境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應當具有現實性、意義性和挑戰性”“創設情境,使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數學。“這種教學理念已經被老師們接受和認可。那麽什麽是“創設情境”呢?”“創設情境”是數學教學中常用的策略,它有助於解決數學內容的高度抽象性與小學生思維的具體形象化之間的矛盾。在數學教學中,我們必須把握適當的時機,精心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讓學生充分感受、探究和解決問題,使學生在參與學習的過程中發展自己的智力、潛能和素質。摘要:本文結合筆者的教學實踐,談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問題情境”的創設。

第壹,“問題情境”的創設必須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活動必須以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為基礎。“所以,在教學中,要盡量給學生機會,讓他們根據自己的實際去做數學,讓他們覺得數學就在身邊,覺得學數學很有用,很有必要,願意學數學,讓學生以極大的興趣和熱情投入到解決問題中去。

比如在教《壹千以內的理解》這門課的時候,我設計了這樣壹個情境來引入新課:老師拿著壹個透明的容器,裏面裝著很多奶糖。老師:喜歡吃奶糖的同學,請舉手,伸手進去摸摸,估計壹下奶糖的數量。

健康1:450左右;

生二:380左右;……

老師:有辦法知道有多少嗎?

生3:數壹數。

老師:妳壹個壹個數嗎?

想了壹會,學生提出,太妃糖太多了,壹顆壹顆數,會耽誤我們上課時間。

老師:怎麽快速數這麽多毛茛?我每組都準備了和我壹樣多的奶糖,不同的是妳每10就有壹袋。隊員們分工合作,用最快的速度數奶糖的數量。哪個方法好,數量對,奶糖就給妳。

於是隊員們在隊長的帶領下清點人數...同學們開心地投入到動手操作中。下課的時候,老師肯定了同學們在這節課上的學習成績,也* * *分享了成功後的喜悅——把奶糖送給了同學們。

心理學告訴我們:“壹個人只要經歷壹次成功的喜悅,就會激起對理念和力量的無盡追求。”因此,教師要創設“真誠”和“成功”的情境,讓每個學生在順境中體驗快樂,在逆境中探索,然後學習才會真正成為學生生活中重要的情感體驗,讓學生通過積極參與而擁有豐富的情感體驗。

第二,“問題情境”的創設必須以學生為主體。

以學生為主體是創設問題情境的核心,數學教學的成功取決於學生對教學活動的參與。如果學生不進行有效的探索性學習活動,他們將無法獲得知識並應用知識。因此,在創設問題情境的過程中,要註意營造有利於發揮學生主體性的教學環境,激活學生的內在動機,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教學知識的探究過程。

舉個例子,在教求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的時候,在課開始的時候,我讓座位號是4的倍數的同學舉起左手,讓座位號是6的倍數的同學舉起右手。這時候老師就起了疑心:為什麽會有四個學生舉手?這是為什麽呢?從而創設學習新知識的問題情境,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

第三,“問題情境”的創設要有生活氣息。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在教學中,要創設與學生生活環境和知識背景密切相關、學生感興趣的學習情境”。數學知識來源於生活,最終服務於生活,小學數學尤其如此。它的原型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只有來自生活的數學才會是“活的”數學,有意義的數學。因此,數學教學應該讓學生在熟悉的情境和已有的知識中學習和理解數學。

比如在《估算》的教學中,我設計了這樣壹個問題情境:運動會結束了,同學們為班級贏得了榮譽,老師為了獎勵妳,決定帶妳去公園劃船。劃船的地方貼了個信息:船限45人,每人51元;中國船限載26人,每人38元;船限9人,每船17元。

二(2)班有51人。我們應該如何租船?請設計壹個包機計劃。要花多少錢?

此時,學生積極思考,很快,各種方法層出不窮。

生1:想租1大型船,1中型船。理由是:45+26 > 51人,大概需要51+38≈90元。

生2:我想租兩艘中國船。理由是:26+26 > 51人,大概需要38+38≈80元。

生3:想租1大船,1小船。原因是:45+9 > 51人,大概需要51+17≈70元。

生4:想租1船2船。原因是:26+9+9 > 51人,約38+17+17≈80元。

生5:我想租六條船。原因是:9 ⅹ 6 > 51人,花費約17ⅹ6≈120元。

同學們各有各的看法和意見,有的說生5的方法太浪費,不劃算;有人說這樣坐起來很舒服,很享受...此時,學生完全沈浸在壹個“真實情境”中,去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這樣,借助日常生活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親近數學的熱情,感受學習數學的樂趣。

第四,“問題情境”的創設要有趣。

問題情境的創設要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的思維。教師要設計有趣的問題情境,讓學生在擬人化的世界裏或在具體的實際操作中學習知識,從而增強課堂教學的趣味性,也能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全身心投入到數學學習中去。

比如“矩形面積的計算”這壹課,為什麽矩形的面積等於長乘以寬?長寬和面積有什麽關系?教師要引導學生操作:用幾個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隨意拼成壹個長方形,拼讀後啟發思考:(1)這些圖形是多少平方厘米?(2)這些圖形的長度和寬度是多少?(3)妳發現每個圖形的長、寬、面積之間有什麽關系?學生的思維隨著操作、觀察、比較而發展,很快發現規律,使學生在老師創設的問題情境中,不僅理解了公式的含義,也理解了公式的由來。

第五,“問題情境”的創設要有壹定的開放性。

問題設計的開放性是指在問題設計中保持壹種開放的狀態。教師在設計問題情境時,應根據課本內容和學生的知識經驗,有意識地設計開放性練習,創設問題情境。這樣將學生置於猜測、探究、發現的情境中,促進學生在多層次的探究活動中積極參與問題情境,體驗探究的樂趣。例如,在講授“角和直角”時,教師要求學生找出下列圖形的直角:

同學們舉報後發現,圈裏沒有直角。老師問:誰能做直角?這時候同學們拿出準備好的光盤,折疊圖片等方法,同學們興致勃勃。就連平時有困難的同學也願意制造彎道,找回了久違的自信,臉上洋溢著成功的滿足和幸福。

問題情境的創設是鼓勵和引導學生積極進行自主探究學習的有效途徑和手段,也成為壹線教師在課程改革中努力追求的方向。教師只要精心創設問題情境,使教學內容富有吸引力,就壹定能激發學生參與學習的熱情,從而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效果。

  • 上一篇:小學生用詩改寫作文。
  • 下一篇:小學數學應用題的類型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