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圖書館 - 跪求紅巖舞臺劇劇本~ ~ ~

跪求紅巖舞臺劇劇本~ ~ ~

經典文本往往會經歷漫長的歷史傳播期,經歷各種變化。以傳播學常用的* * *時間傳播研究方法,不可能探究其全部傳播效果。本文首次提出歷時性傳播的研究方法和模式,並以《鴻雁》為個案探討經典文本的歷時性傳播規律。

作者作品研究

關鍵詞經典文本/歷時傳播/文本變遷/紅巖/傳播規律

編輯王卓。

壹個普通文本形成經典文本的過程,其實就是它傳播的過程。傳播學(尤其是實證學派)往往註重把對象放在“* * *”空間裏進行研究。這種研究模式對於歷時特征不明顯的短期傳播學研究對象非常有效,但對於歷時特征明顯的長期傳播學研究對象,如經典文本,可能就不太適用了。因此,有必要建立新的研究模式,關註其傳播過程的變化,發現其傳播規律。我們姑且稱這種歷時性研究模式為“歷時性傳播研究模式”。

1.案例研究:紅巖的傳播分析。

(壹)文字的起源和變遷

解放初期,《紅巖》的作者們參加了重慶青年團組織的宣傳工作,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和死於集中營的烈士英雄事跡教育青年。1957年,他們應中國青年出版社文學編輯部的邀請,將他們在全國各地巡回報道的內容整理成10000多字的革命回憶錄,發表在《紅旗飄飄》上。中國青年出版社2月出版了補充更新小冊子,1959。從1958開始,作者開始在此基礎上構思小說,直到1961結束,紅巖的書名才最終定為付梓。

《紅巖》出來的時候,洛陽紙貴。第壹次印的文字很快就賣完了,1962再版,還是賣完了。《紅巖》第二版出版於1963。據統計,該書到2000年已印刷59次,總發行量超過10萬冊。2000年,中國青年出版社策劃了“百年百部優秀中國文學圖書”,出版了《紅巖》第三版。2004年,該機構將其作為“班杜和中國文學圖書館”推出,並同時發行了兩張光盤。除了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的三版《紅巖》之外,還有其他近20種小說形式的“紅巖”文本。

在1960年代的特殊文化語境下,小說《紅巖》可謂家喻戶曉,世界各地的文藝團體紛紛改編演出其主題。話劇、評書、相聲、大鼓、川劇、越劇、豫劇等等無處不在,盛況空前。其中,1962年8月,青島話劇團率先將《紅巖》改編成多次上演的大型革命歷史舞臺劇,仍取名《紅巖》。1963,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也將其表演拍攝成漫畫出版。此後,紅巖的改編作品層出不窮,僅中國國家圖書館收藏的改編劇本就有近百種。

文革期間,紅巖及其改編的文學作品遭到批判。文革後,隨著小說《紅巖》在1977的重新出版,歌劇《江姐》的重新上演,“紅巖”文化再度崛起。然而,紅巖文本在六六十年代的傳播,主要出現在60年代,是壹種重復的文本傳播。2000年前後,隨著《紅巖魂形象報告》的隆重推出,“紅巖”文本的改編與傳播不斷創新,並具有向視覺方向發展的特點。

(2)傳播分析

1.傳播主體和內容的變化

隨著中國社會的發展變化,“紅巖”文本的傳播系統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從傳播主體和內容來看,大致經歷了以下三個歷史階段:

壹、“強烈的思想傾向”階段(1960s)。眾所周知,1960年代的中國,階級鬥爭是綱,階級鬥爭意識被強化到了極致。在這種政治土壤中誕生並衍生出來的紅巖,沒有《雷雨》、《林家鋪》等非革命經典文本的刻意追求,卻有著先天的“紅色情結”。

二、“市民社會的市民利益”階段(從“文革”結束到1990年代末)。“紅巖”文本在這壹階段有了新的傳播特征。由於時代思潮的巨變,社會重心轉向經濟建設,文藝的傳教功能逐漸退化,審美功能凸顯。雖然此時“紅巖”文本的基本內容並沒有太大變化,但無論是傳播者還是接受者都更加註重其審美功能,其革命性退居次要地位。從社會制度的角度來看,此時“紅巖”文本的傳播動力來自民間或葛蘭西所謂的“市民社會”,而不是像1960年代那樣的“政治社會”。

三、“大眾文化商業化”階段(2000年至今)。2000年以來,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建立,“紅巖”文本的傳播越來越商業化——在革命歷史題材電影改編的熱潮中,“紅巖”題材有三次競標。當然,這些投標單位並不像1960年代的“紅巖”傳播者那樣壹心壹意宣傳革命誌願者的英雄事跡,而是更關心自己的投入能否帶來更多的收益。2004年,“紅巖”主題被開發成電子遊戲“小蘿蔔頭的故事”,將“紅巖”的傳播推上了赤裸裸的商業運作軌道。

《紅巖》文本三個階段的傳播特征,與阿爾特舒爾在《權力的傳播》(1984)壹書中的論述不謀而合。在這本書裏,altschul闡述了壹個基本觀點,那就是所有的傳播從來都不是獨立的,它們總是被某種力量所束縛和制約,從而成為這種力量的“吹鼓手”。這些控制傳播的媒介可能是宗教、政黨、商業團體或由職業、階級/階層等引起的利益集團。Altschul進壹步分析了操縱傳播的四種形式:官方形式、商業形式、利益形式和非正式形式。①在“紅巖”文本傳播的第壹階段(1960年代),傳播者有意識地將思想性融入文本,並放在首位;第二階段(1980 ~ 1990)傳播具有明顯的興趣形式特征,傳播者適應時代需要,滿足大眾對文學審美的需求;第三階段(2000年至今),具有明顯的商業形態特征。“鴻雁”的母體資源不斷被發掘和修改,成為各類影視機構、劇團、商業團體、導演、藝人的“搖錢樹”。

2.效果模式的變化

紅巖的文字取得了良好的傳播效果。從1961到2000年,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的小說只有三版,再版59次,總發行量超過654.38+00萬冊,在所有經典文本乃至所有出版物中首屈壹指。幾十年來,各種文學形式為《紅巖》的改編產生了300多個衍生文本,其中不少在短時間內產生了全國性的影響,如青島話劇團1962的話劇《紅巖》,空軍政治文工團1964的歌劇《江姐》,2000年的《紅巖魂形象報告》。無論從廣度、深度、有效性等方面來看,《紅巖》文本的傳播都是壹流的。然而,從歷時的角度來看,“紅巖”文本的傳播效果在不同的歷史階段有著顯著的差異。與三個歷史階段傳播主體和傳播內容的變化相對應,“紅巖”文本大致經歷了三種傳播效果模式:

壹、強力效果模式(1960s)。1960年代的受眾在集體主義、* * *產品主義教育、階級鬥爭教育的影響下,對經典文本《紅巖》的傳播完全沒有抵觸,甚至主動接受。顯然,包括《紅巖》文本在內的所有紅色經典作品,都因為在特定的歷史語境中正確運用了恰當的傳播技巧而產生了相當理想的傳播效果,其傳教功能得到了很好的發揮。可以說這是壹個“強力-效應模型”的模型。

二是有限效應模式(從文革結束到1990年代末)。自1978年真理標準大討論在全國展開以來,人們的思想異常活躍,社會思潮變化頻繁,為重新審視和評價經典文本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思想基礎。《紅巖》文本的部分受眾先分頭行動,重新審視和思考《紅巖》文本的主題和人物形象,如:是否有江姐革命不能承受的個人因素?當年發表“奇思妙想”的這部分人,也是傳播學中的“意見領袖”。他們起初將時代思潮中關於人性解放、思想自由的信息融入到對紅巖文本的解讀中,然後將這些信息向四周傳播,從而影響到他們所能影響的群體。對於普通受眾來說,當文本到達受眾時,其傳教功能減弱,審美功能加強。由於“意見領袖”的作用,文本的傳播效果遠低於前壹階段,但審美功能的有效釋放和部分受眾懷舊情緒的展現,並未將傳播效果降至最低。因此,這壹階段的溝通符合“中等效果模式”。③

第三,有限效應模式和中等效應模式並存(2000年至今)。社會轉型帶來的巨大變化,為大眾文化的生長和普及提供了非常開放的空間。現代思潮與後現代思潮雜糅,西方文化與東方文化相互鬥爭與融合,精英文化與大眾文化此起彼伏,高雅藝術與大眾藝術此消彼長...傳播理論認為,在受眾和媒體之間有壹種叫做“緩沖器”或“過濾器”的東西。德夫勒將這種“緩沖”概括為三個方面:個體差異、社會類別和社會關系。通過這三個方面的“緩沖”作用,媒體信息到達受眾的力量大大降低,所以傳播的效果非常有限。(4)對於這壹時期的受眾來說,在商品經濟浪潮中建構的新價值觀對紅顏的母體有著強大的“緩沖”和消化作用,從而使其傳播處於“有限效應模式”的狀態。事實上,紅巖母本的銷量從1990年代開始就壹直在下滑,除了被衍生文推動或偶爾被行政幹預傳播外,只是被少數粉絲或專業人士作為經典收藏,大部分都被束之高閣。

為了繼續傳播“紅巖”文本,必須找到新的出路,適應大眾文化的要求,融入商業因素——於是就有了各種衍生文本。從文本變化可以看出,1993之後的“鴻雁”文本幾乎都是衍生文本,無論是人物、情節、主題都盡可能“當代”,有的甚至帶有解構主義的特征。無論如何,各種衍生文本適應了大眾文化的商業化要求,對“紅巖”文本進行了有效的修改和重組,取得了良好的傳播效果。相對於現階段母體傳播的“有限效應模式”,衍生文本拉回了更多的受眾,並盡可能地向“中等效應模式”靠近。

可以看出,紅巖文自產生以來,其傳播效果經歷了從強效果模式——中效果模式——限效果模式(母體)和中效果模式(衍生文)三個階段,總體上呈現下降趨勢,這是社會歷史的變遷所致。

3.媒體的變化

廣義的媒體既指傳播手段,也指傳播方式。紅巖文本的媒介變遷經歷了革命回憶錄、小說、歷史舞臺劇、漫畫、電影、戲曲、革命現代京劇、二人轉、傳奇故事、人物傳記、電視劇、影像報告演出、現代舞劇、各種地方戲(如川劇、越劇)、評書、電影戲曲片、報刊連載與評論、電視專題片等等。這在經典文本的傳播中並不多見。現在,文本已經建立了多媒體互補、立體傳播的格局,各種媒體的互動使其達到了更好的傳播效果。

根據媒體的自然屬性,上述媒體大致可以分為四類:紙質媒體(包括書籍、報紙、雜誌等。)、身體媒體(包括各種形式的現場表演)、視聽媒體(包括電影電視、廣播、VCD、DVD、錄像帶等。)和綜合媒體(主要是計算機網絡)。在《鴻雁》文本的傳播中,這四種媒體依次出現,媒體形式的每壹次更新和重疊,都意味著傳播速度和效率的不斷提升。我們發現,越往後,圖像在傳播中所占的比重越大,傳播的可視化程度就越高。這也是10年來所有經典文本傳播中的壹個重要特征。

多媒體立體交叉傳播的好處是可以大大提高受眾,但同時也容易造成信息的不完全傳播——我稱之為“缺碼傳播”如果媒體對壹個事件的編碼是全面完整的,我們在解碼時就有可能理解和知道事件的所有信息,這就是所謂的“全碼傳播”;另壹方面,如果媒體編碼不完整、缺失,我們只能理解和識別事件的壹部分,這就是所謂的“失碼傳播”。我們假設中國青年出版社的小說《紅巖》是壹種“全碼傳播”,那麽基於它的各種衍生文本必然是“缺碼傳播”——有些信息在改編過程中會或多或少地丟失,有些衍生文本甚至丟失了母體的精華信息。因此,僅僅依靠某種媒介形式來理解、接受和理解壹個經典文本,很可能會受到“缺碼傳播”的限制,對完整文本壹知半解。比如,如果妳只看歌劇《江姐》或者芭蕾舞劇《紅梅贊》或者電視劇《雙槍老太婆》,妳很可能不知道、華、劉國誌等其他烈士的英雄事跡。我覺得把紅巖發展成電子遊戲《小蘿蔔頭的故事》不僅僅是壹個經典的遊戲化問題,更重要的是可能會讓不知道紅巖全部文本的青少年誤以為遊戲就是紅巖的全部,從而誤導和歪曲經典。《紅巖之魂》形象報道的表現在壹定程度上彌補了《紅巖》文本多年來“缺乏代碼傳播”的局限,因此受到宣傳部門的高度評價和廣大受眾的歡迎。如何發揮某種媒介在“缺碼傳播”中的優勢和潛力,努力構建壹個多媒體立體傳播網絡,以整合多方信息,盡可能追求“全碼傳播”的效果,應該是經典文本傳播中的壹個重要研究課題。

二、歷時傳播:經典文本的傳播規律

壹個國家、壹個民族沒有自己的經典是不幸的,忘記和拋棄自己的經典更是不幸的。或許正因為如此,經典才不斷被感動和消費,成為哺育壹代又壹代人的文化食糧。但經典在傳播中難免會發生各種變異。我們能做的就是如何盡可能地保留經典的精髓(從2004年開始,有關部門就要求把認真對待紅色經典的改編作為捍衛經典的重要舉措)。只有這樣,探討經典文本的傳播規律才顯得迫切而重要。通過以上案例研究,筆者認為經典文本的傳播規律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描述:

(壹)傳播動機:文本本身的魅力和傳播力。

歷史長河中的壹切文本,都不可避免地要經過浪淘沙的篩選,只有能夠存活下來並有效傳播的,才稱得上經典。古典經典文本,現代經典文本,紅色經典文本,新經典文本都壹樣。那麽,這些經典文本傳播的動力從何而來?無非兩個方面:壹個是文字本身的魅力,壹個是社會的需求。前者是文本傳播系統中相對穩定的動態因素,是由文本的內在屬性決定的;後者是文本在不斷變化的時代背景下遇到各種變化的條件後衍生出來的動態因素。如《阿q正傳》就因其深刻的思想內涵、精辟的人物刻畫、巧妙的意境而得到了有效的傳播。但僅此還不夠。作為傳播內容的文本與作為傳播受眾的讀者之間也必須存在壹種默契關系(廣義)。自“五四”以來,人們壹直在探索中國貧窮、弱小、落後的思想根源,《阿q正傳》對導致愚昧、弱小、落後的民族劣根性的深刻反省、理解和揭示,為人們提供了壹種自我導向的思想批判模式。換句話說,來自社會的需求使得其傳播動機在各個時期總是活躍的,紅巖也是如此。

(二)傳播形式:文本與媒體的互動變化。

在歷時性傳播中,文本和媒介都會發生壹定程度的變化。壹般來說,歷時交流越久,變化越大。而且歷時性傳播中的文本變化和媒介變化並不是孤立行進的,它們具有明顯的相關性,呈現出相互影響、相互適應、相互促進的顯著特征。這是* * *通訊所不具備的。比如上面的紅巖,如果僅從某壹階段的* * *層面傳播,其文本和媒介形態幾乎沒有變化;如果從歷時的傳播層面來看整個傳播過程,其文本和媒介形態的變化是非常顯著的,它們相互作用、相互適應的過程特征也是非常明顯的。從回憶錄到小說,從小說到戲劇、戲曲、電影、電視、網絡等等,“紅巖”故事的文本內容和媒介形式都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在傳播過程中,文本內容的變化需要借助新的媒體形式來表達,而新的媒體形式又需要新的文本內容與之相適應,文本與媒體可以相互調節、相互協調。這樣才能達到更好的傳播效果。文本與媒介相互調節的過程是壹個以互動變化為特征的歷時性傳播過程。所謂對所有經典文本的“改編”,其實涵蓋了文本內容和媒介形式的雙重變化,即歷時性傳播中的互動變化。這是壹個動態的、反應靈敏的和適應性強的過程。

(三)傳播規模:從單壹形式到媒體聚合

壹般來說,大多數經典文本的傳播規模都是從小到大,直到形成媒體聚合。壹個文本的傳播在初期往往是單壹的形式,規模極小。後來涉及的人越多,環節越復雜,形式越豐富,規模就會越大。尤其是在媒介發達的時代,只有構建多渠道、多形式的經典文本立體傳播格局,以媒介聚合的形式實現資源的全方位整合和優化配置,才能取得更好的傳播效果。比如1996之前的紅色經典歌曲,單唱、單唱、單公司運營,雖然有些曲目也有很好的傳播效果,但沒有形成整體影響;1996年,在眾多歌手的參與、大量的歌曲、多個部門和公司的合作、商業運作模式的引入下,很快在國內開唱,甚至在壹些大城市出現了早起排隊買CD的壯觀場面。改革開放後“紅巖”的“熱潮”,也是媒體聚合帶來的傳播效應。目前,壹些經典文本,如唐詩,宋詞,元曲中的經典作品,莎士比亞的戲劇和托爾斯泰的小說,由於各種原因,有被年輕壹代遺忘的危險。從長遠來看,壹旦這些人類發展史上寶貴的精神財富在未來的某壹天被全社會遺忘,那將是人類社會的壹大悲哀而不是壹大災難。因此,以媒介聚合的形式擴大傳播規模,實現有效的歷時性傳播,應該是“拯救經典”的重要策略。(四)傳播效應:初始文本的衰落和衍生文本的繁榮。

歷時交際中文本發生變化是不爭的事實,但新文本的誕生並不意味著舊文本的消亡。實際上,在大多數情況下,壹個特定的文本都存在著新文本與舊文本、初始文本與衍生文本* * *在特定時期傳播的情況。初始文本的傳播總是在慢慢衰落,而衍生文本的傳播卻在逐漸繁榮和強大。但是,也有壹些衍生文本和初始文本* * *輝煌的情況。比如電視劇《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水滸傳》《三國演義》等。而VCD/DVD碟片的暢銷也引發了相應小說的暢銷。新舊文的榮耀也可以說是壹種媒體聚合效應。

此外,對於“紅色經典”,還有壹個特殊的趨勢——從傳統形式到商業形式。從1990年代末到現在,由於計劃經濟體制的逐漸淡出和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建立,商品經濟/商業經濟緩慢發展壯大,媒體固有的和潛在的商業屬性被激活並逐步得到有效開發和利用,紅色經典文本的傳播不可避免地融入了時代的商業大潮。商業形態是壹把雙刃劍。壹方面使傳統形式在允許的範圍內失效,從而為經典文本的傳播獲得強大的商業推動力和更高的傳播效力。另壹方面,對經典文本的商業消化,使其中蘊含的某些精華變質或流失,在壹定程度上損害了經典的嚴肅性。因此,在商業形態的條件下,如何趨利避害,“護經典”、“救經典”成為沈重的話題,應該引起全社會的高度重視。

註意事項:

① ③ ④轉引自林兵:《傳播學導論》,新華出版社,2003年,第179、308-309、227-229頁。

(2)[美]沃納·塞弗林、小詹姆斯·坦卡德:《傳播理論:起源、方法與應用》,華夏出版社,2000年,第306頁。

  • 上一篇:全網十大最熱手遊。
  • 下一篇:職業人格的特征是什麽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