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陜西漢中主要縣的地名由來

陜西漢中主要縣的地名由來

漢中市轄漢臺區和鎮巴、留壩、勉縣、西鄉、南鄭、城固、寧強、洋縣、佛坪、略陽10縣。

漢中歷史悠久,是漢家的發祥地。由於歷史久遠,漢中地名(及所轄各縣)的歷史發展進程難以與今天的地名相匹配。所以,首先講壹下漢中的歷史沿革。

先秦時期,漢中地區在傳說和史料中有部分涉及,但無法考證。《尚書·龔宇》中的所謂“涼州”和《史記》中的“褒國”,在史料和傳說中都被認為是漢中地區的體現。南鄭的名字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71年。《水經註》記載:“南鄭之數始於鄭桓公。桓公死於犬戎,其人南奔,故稱南鄭。”但歷史學家懷疑這種說法。戰國中期,南鄭是秦、蜀爭奪的重要場所。秦鞏俐二十六年(前451年),左樹昌建南鄭城。漢中,秦三十六郡之壹,公元前312年由秦惠文王創建,距今已有2300多年的歷史。

漢臺區

秦漢時郡治南鄭,在今漢中市漢臺區。這裏是劉邦稱王、平定三秦、成就漢室基業的發源地,也是諸葛亮六攻曹魏的戰略大後方。古漢臺是著名的歷史文化遺跡。

鎮巴縣

夏商朝屬於梁朝。東周是楚國的土地。東漢永元七年(95),漢帝、平帝封西域名將班超為定遠侯,郡縣、土地為其封地,設置定遠域,又稱平西、半城。

三國蜀漢彰武元年(221),城固縣南部建南鄉縣,轄鎮巴、西鄉兩縣。縣城位於貴人山,貴人山是該縣杜愚鎮的古城堡。這是鎮巴縣建立的開始。

清嘉慶七年(1802)對西鄉以南24處進行了分析,定遠殿設置在“韓影遙遠,城內封建”的含義中。自此,鎮巴縣級行政區設置穩定。

民國二年(1913),廢廳改名定遠縣,後三年改名鎮巴縣。

1949 17年2月17鎮巴和平解放,6月1949 19年2月鎮巴縣人民政府成立。

留壩縣

明朝以前,這個縣沒有縣級行政。

夏商時期,疆域屬涼州;周、梁相和,疆域屬永州,秦。春秋時期,這裏居住著羌人。戰國時期屬白馬邊管轄。秦朝時,疆域屬漢中郡。後劃歸隴西郡,屬“舊路郡”。西漢時,南部屬漢中郡寶中縣,北部和西部屬武都縣舊路、何炬、河池三縣。東漢時期,疆域不變。據漢中,張虜改漢寧郡,此境南部屬之。三國時期,這裏是蜀國和魏國爭奪的重要地區。魏景元四年(263),魏將軍鐘會領兵入漢中。當年蜀國滅亡,這片疆域屬於魏國,魏國屬於武都郡。金代時,此境屬益州,屬武都縣河池、居、故道。其南部屬漢中縣寶中縣。南北朝時,疆域屬北魏,太平真君二年(441)。這壹地區屬於南齊府舊道郡豐州。西魏廢帝三年(554),改孤島縣為歸真縣,南齊府為鳳州。這壹領土屬於漢中縣南部的寶中縣和歸真縣北部的梁泉縣(豐縣)。560年,北齊甘明元年,這片領土屬於北部的梁泉縣(豐縣)和南部的寶中縣。北周大成元年(579年),這片疆域分屬兩當縣的梁泉縣和順正縣的陵島縣。隋朝大業三年(607年),封州廢為河池郡,梁泉郡歸其管轄。大業十三年(617),河池郡知府蕭瑜隨郡降唐,疆域歸唐。北部屬河池縣梁泉縣,南部屬順正縣寶城縣。唐初、中期,境內屬河池縣梁泉縣。甘源元年(758),河池縣改豐州,疆域屬之。南屬山南西路興遠州寶城縣。五代時,境內屬豐州梁泉縣。貞明元年(915),蜀王帶著王宗堯出使東北,攻克豐州,回到蜀國。後唐同光三年(925)九月,王維派郭崇韜為招降使,率軍攻蜀,疆域歸後唐。後漢天府十二年(947),蜀主命孫漢韶攻克豐州,安營紮寨,疆域歸後蜀。後周鹹德二年十壹月(955),疆域入後周梁泉縣。北宋年間,這片疆域的北部屬於陜西路(後改為秦風路)鳳州梁泉縣。南部屬寶城郡,利州路興源府;南宋屬興遠郡(今漢中)管轄。端平三年(1236),蒙古兵攻克武秀關,歸元。元代,元十六年(1279),此地歸興元路雲州管轄。元二年(1337)十二月,“丙子命興元州豐州六壩鎮設巡檢司”。鄭錚二十三年(1363),境內屬興元府豐州管轄。

明朝洪武三年(1370)建立,留壩巡檢司設在鳳翔府鳳州。洪武七年(1374),屬漢中府豐縣管轄。弘治年間(1488 ~ 1505),六八的巡檢司就駐紮在廢棄的秋官(六鳳關)。鄭德時期(1506 ~ 1521),遷壩巡檢司駐柴關(柴關嶺),北有豐縣,南有寶城縣。

清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設攔壩堂。

民國二年(公元1913),留壩堂改為留壩縣。

1949 65438+10 1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同年,65438年2月2日在留壩縣成立人民政府。

勉縣

本縣原名勉縣,因勉水而得名。後來因為綿字生僻難認,9月1964經國務院批準,將綿縣改為綿縣。

西漢初平二年(191),張魯改漢中郡為漢寧郡,綿陽郡屬之。

魏景元263年生於涼州,綿陽郡屬涼州漢中郡。

太史三年(267年),西晉武帝將涼州遷至南鄭,屬綿陽郡。

......

清代勉縣屬漢中郡。

1912是勉縣。1913年,廢府設“漢中路”,屬勉縣。1928棄道,省直管。

1949 65438+2月6勉縣解放。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先後隸屬漢中地區和漢中專區。這是漢中。

西鄉縣

本縣自蜀漢彰武元年(221)始建。

夏商朝(約公元前265438年+公元前65438年+公元前065438年+公元前0世紀)屬涼州諸侯國巴基斯坦。西周時期(1027-771)的郡,屬於楚國的永州。

秦(前221-前207)郡屬漢中城固郡。

漢獻帝建安二十四年(219),劉備取漢中,郡歸蜀。彰武元年(221),蜀漢昭烈分封古縣、南鄉縣(今西鄉縣、鎮巴縣)。此後,該縣脫離城固而獨立行政,仍屬蜀漢宜州漢中縣管轄。那壹年,蜀將張飛被封為“西鄉侯”,送糧食到南鄉縣。

西晉統壹中國後,太康二年(281),張飛封侯西鄉,改南鄉縣為西鄉縣。

......

中華人民共和國(PRC)1949 65438+10月1成立。同年2月5日65438+西鄉解放。1978屬於陜西省漢中地區行政公署,1996。七月,漢中自撤地設市,屬漢中。

南鄭縣

南鄭因“鄭南”而得名。自東漢以來,基本上是漢中第壹個隸屬於郭的郡。

公元前770年,居住在陜西滑縣的少數鄭人為躲避犬戎入侵,南逃漢中(大部分逃到河南新鄭),在此居住。因與秦人交誼,故名“南鄭”。秦武公十壹年(公元前687年)建縣(治今漢中)。

南鄭是周代漢水中上遊的重鎮,戰國時為郡。是陜西最早的縣之壹。

漢高祖劉邦為漢王時,南鄭為都城。漢末,張魯在這裏建立了政教合壹(五鬥米道)的政權近三十年。

1949 65438+2月6日,南鄭縣解放。

城固縣

西漢著名外交家、絲綢之路開拓者張騫故裏。

公元前312年,秦在丹陽大敗楚,取楚漢中之地,以秦漢之地置漢中郡,同時置城固郡。

......

寧強縣

寧強縣是愚公梁國的領土。商朝和西周被邊強占領。寧強原名寧強。涼州,壹個古老的地方,是邊強的土地。

秦統壹六國後,郡域屬蜀郡孟佳郡。

三國劉備,蜀國統治,建安二十二年(217)改嘉蒙郡為漢壽郡。

北周明帝元年(557年),宇文玨在西魏廢公帝,獨立,國號周,郡屬北周利州金壽郡興安。

隋開帝十八年(598),興安改為綿古縣。

明洪武三十年,在縣城建立寧羌魏,後建立寧羌周。

1935年,建立寧強、陽平關兩個縣級蘇維埃政權。1942元旦改到寧強縣。

洋縣

它在古代屬於梁和雍的領地。洋縣城市地圖

[1]金朝以前是城固縣的轄區。西晉第三年(267年),中國設立星島縣和黃金縣。此後情況有所變化,頻頻設縣。

西魏第二年(公元553年),建揚州。唐元年(758),揚州為州府所在地。明洪武三年(1370),改揚州為洋縣。

1949 65438+2月4日,洋縣解放。

佛坪縣

據吳振峰《陜西省及行政建制誌》“今縣秦漢時為城固縣壹部,蜀漢時設蒲池縣”。本書記述三國、西晉、東晉、韓成、西魏時期的蒲池縣,在佛坪縣和寧陜縣西部。

佛坪建立於道光五年(1825)。

1913年,佛坪堂改為佛坪縣。

略陽縣

先秦以前屬於白燕氏族居住的東市。始建於西漢(公元前165438)元柳丁時期的莒縣。曾名聚賢、興州、五星、漢曲、順正。

五代前後屬蜀。設順正郡。

宋三年(1207),順政郡名改為略陽郡。

1949 65438+2月9日略陽縣解放。

  • 上一篇:請查閱歷屆諾貝爾化學獎或醫學獎得主,並舉出壹位談談他的履歷或事跡,指出他是如何成功的。
  • 下一篇:身邊的檔案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