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楊斌的演講

楊斌的演講

從廈門大學到閩江學院,首任院長走馬上任說實話:第壹次聽到“閩江學院”這個詞的時候,我不知道閩江學院在哪裏,網上也沒有查到。壹個月後,我成為閩江學院首任院長。2002年,福州師範學院與閩江職業學院合並組建閩江學院,為福建省本科院校。關於校長人選,有關方面想從老牌高校中找壹個有學術造詣、有管理經驗的人,為這所剛剛“專升本”的新建大學註入優秀的辦學理念,將其納入高水平發展軌道。時任廈門大學教務處主任的楊斌被雀屏選中。“2002年7月,組織剛找到我的時候,我沒聽說過閩江學院,網上也沒查到。我不想來,廈大也不同意。”後來領導親自勸說,多次協調有關方面。2002年8月,楊斌正式成為閩江學院首任院長。那時候的大學城幾乎就是壹個工地,荒涼突兀的壹片田地,沒有公交車,教職工上班很困難。“總部搬到大學城,員工上班第壹天沒到。呵呵,當時辦公室只有幾個人。”有著七年教務處主任經驗的楊斌,在空蕩蕩的校園裏迅速做了兩個決定:“去大學城上班的,每人每天補貼30元;向公交公司租校車接送每位老師,保證妳上班不遲到。”壹個小測試。但楊斌作為基金會校長,真的要面對如何在壹張半舊的白紙上,從零開始畫藍圖。雖然“研究型”大學的發展方向是成為壹流大學的上策,但楊斌認為閩江學院基礎較淺,需要在人才培養上走出壹條新路。他對閩江學院的總體定位是以學生就業、實踐、創業為重點,培養應用型人才。因為底子淺,沒有包袱,楊濱這種新的人才培養方式走得灑脫。他邀請校長、主任、總經理等用人單位的領導做兼職教授,講對人才的渴望和具體要求,邀請他們參與教學計劃的修改;根據福建省的主導產業進行學科和專業的設置和轉化,比如把長春某大學相關院系幾乎全系統挖過來,成立服裝系,和企業做訂單式培養;甚至歷史也要求它向應用歷史方向發展...錢少時間短,楊斌暫時沒有把目標定為研究型壹流大學。他說:“大多數學生畢業後還是需要就業。我們的定位是讓學生畢業後找到好工作,我們在應用型人才培養上還是能達到壹流的目標。”短短五年時間,閩江學院的本科專業從六個增加到三十多個,成立了16個系。其軟件人才培養基地(軟件工程學院)位居全省第壹,愛恩師大國際學院成為我省最大的海外輸送人才基地。他的學生故事:老師不聽課沒關系。講真:我跟女兒說,妳覺得有價值就聽老師講的,覺得沒意思就學點別的,但是不要浪費時間。楊斌對正在讀名校的女兒說:“妳先預習壹下老師的課,看妳懂不懂。如果沒有價值,就不要聽。做好自己的事。如果紀律允許,妳可以跑回家。不要浪費時間。”楊斌告訴學生:“完全跟著老師走是沒有用的。課程體系是按照壹般人來設計的,個人情況不壹樣。如果老師覺得照本宣科沒用,可以在下面做自己的事,但不能躺在宿舍睡覺浪費時間。”楊斌說,自己的經歷讓他非常重視“自學”這個詞,壹個人的成功最終還是要靠自己。楊斌是第壹代沒有經歷過文革後上山下鄉洗禮的高中生。兩個叔叔分別畢業於北京大學和福建師範大學。他的父親是縣稅務局長。他有濃厚的學術氛圍和深厚的家庭背景。楊斌從小就喜歡讀很多書。1970年代的中國很多地方高中都沒有開設文科課程。他以全縣文科狀元的身份1979考入廈門大學財政金融系,但很多課程都是自學的。其實早在1978的時候,當時還是高壹(只是高壹而不是高三)的楊斌,作為學校推薦的尖子生參加了高考,成績已經達到了錄取線,但是因為不滿意被錄取的學校而放棄了。能夠在全國高考的獨木橋上自由舞蹈,得益於日常生活中的海量閱讀和自學,楊斌把這個習慣帶進了大學。當時我國高校教師隊伍較差,參差不齊。如果楊斌覺得壹個老師上課很無聊,他就會在課堂上看他想看的。有壹堂關於基建預算管理的課。楊斌正在天上徘徊,突然被老師點名要回答問題。他趕緊左右求援,想打通。楊斌作為學習委員,總是坐在後排,喜歡聽,但楊斌在期末論文上壹直做得最好。他不聽課,因為他讀過所有的課本。老師照本宣科的講課對他毫無用處。他喜歡泡在圖書館自習室,時間緊迫。從佛經到聖經,從奧修到老子,楊彬涉獵廣泛,甚至還研究過壹段時間唐詩。但這並不妨礙楊斌從本科讀到經濟學博士,並繼承父親衣缽,發揚光大。他的《教育經典》:大學要倡導關愛教育,講真話:教育要公平,差生不要有後顧之憂。我告訴財政部和教育部的主任,中國所有的大學生都應該免費上學。楊斌在讀大學的時候,就曾親身經歷過壹些工作人員的冷面。楊斌說,這種感情傷害很深。大學裏老師消極的言行和粗暴的態度,甚至可能扭曲壹個學生的人格,影響他以後對別人的態度。楊斌為閩江學院制定了“愛的教育”的主線,要求全體教職員工用愛心面對學生,像對待自己的孩子壹樣熱情地為學生服務,不能還手、罵回去。“誰要是和學生發生矛盾,我肯定開除他。”“我不會用壹個對學生漠不關心,臉色難看,難以進入的工作人員;沒有愛心的老師是不合格的。”楊斌是中國著名的金融學家。他去北京開會,會見了財政部和教育部的司長。他直言不諱:“國家預算中的收入壹年4萬多億,土地等其他收入差不多6萬億。現在所有高校的學費加起來壹年才800億。我主張中國所有的大學生都免費上學。構建和諧社會是第壹位的。”這樣,差生就不會有後顧之憂。“貧困家庭往往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讓他們接受良好的教育,找到壹份好工作。貧困家庭大學生的學費、生活費不解決,思想上就有負擔。與其他學生相比,他們的潛在發展可能是有限的。如果他們這樣畢業,很難找到理想的工作,那麽家庭翻身的希望就會破滅,社會兩極分化就會出現並加劇,不和諧就會產生。”大學校長的風格會很大程度上影響壹所大學的特色,以及從這裏走出去的學生。在楊斌的辦公室裏,有“光而不艷”四個字,出自老子的《道德經》,這也是他給每壹個學生的寄語。“壹個人應該壹絲不茍,追求完美,但這種光不應該讓人覺得不舒服,做壹個沒有負面影響的人。”他笑稱自己是年輕的“老教授”、“老幹部”。“在我經歷過的所有崗位中,我要指揮很多比我年長的同誌,甚至很多比我年長的學員。所以我壹直註重開拓謹慎,對學習永無止境,做事杜絕私心雜念。老子說‘因其無私,故可私’,呵呵。”
  • 上一篇:自古英雄出少年。歷史上有哪些品德高尚、自強不息的例子?
  • 下一篇:歷史上的樊城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