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印度佛教史上的原始佛教事件概述

印度佛教史上的原始佛教事件概述

原始佛教經典

從佛陀時代到其滅亡後的百年間的佛教,稱為“原始佛教”或“早期佛教”,也有人把世尊及其弟子的佛教稱為“根本佛教”。因為這壹時期出現了真正的佛教,而這種真正的佛教成為了後世整個佛教的基礎。從概念上講,佛教的教法也是隨之而來的小乘教派和大乘佛教在三國(中、韓、日)傳播的根源,所以我們可以理解為什麽稱之為“根本佛教”。

總之,世尊所說的“法與法”,已經成為佛教的根本。佛陀駕崩那年的三個月雨季期間,在摩迦陀王國的首都王蛇市舉行了壹次佛經編輯會議(集)。佛教弟子中最優秀的500名阿羅漢僧人聚集在壹起,分別匯集了他們被佛陀教導的“法”和“法”。這是第壹部合集,又稱《王舍城合集》。

佛經收藏的起源

在佛教的晚年,舍利弗和穆玉蓮兩位弟子在佛教進入和消失的前壹年相繼去世。佛陀帶領500名僧侶從王蛇市的馬街頭繼續他們最後的傳教之旅。當時眾多弟子中年紀最大的摩訶卡亞(Mahakaya)註意到佛陀快要死了,於是也帶領500名僧人跟隨佛陀的隊伍,來到了納胡拉附近的博坡城,在那裏扣留了屍體。這時候,壹個邪惡的生命從被扣留的屍體中來到羅傑,葉佳詢問他是否知道世尊的近況。道士回答說:“喬達摩沙門壹周前去世了,我從手裏帶回來的這朵曼陀羅花就是支撐他遺體的東西之壹。”聽到這個消息後,僧侶們感到震驚和不安。

其中,開悟者能忍住悲痛,是因為他們知道無常的真相,知道自己無法改變事實;而尚未覺悟的普通僧人則是喪親之痛,睡不著覺,唉聲嘆氣。其中壹個年長的和尚看到這種情況,對他們說:“妳們為什麽這麽悲傷?大薩滿以前對我們什麽都嚴格把關,說這種方式可以,那種方式不行。現在我們終於擺脫了大薩滿的枷鎖,從此可以為所欲為了。這難道不值得幸福嗎?」

大乘聽到這些話,認為如果這種違法違規的言行在僧人中流動,最終會失去真正的佛法和法律,佛教壹定會滅亡,所以他決定無論如何要建立純粹的佛法和法律。然後,佛陀的遺體被釋迦牟尼火化。

喪禮壹結束,葉佳立即召集上千名僧人,提出為了保持佛教的純正,必須收集佛陀所說的“法”和“法”。為此,選出了500名精通佛法和法律的阿羅漢,並計劃於三個月後在馬傑陶的故鄉王蛇市舉行集會。征得與會公眾同意後,我們著手準備相關事宜。(日文版《南傳》第四卷,426頁以下;《南中譯本》第四卷,第381頁以下)

這次會議由第壹長老摩訶迦耶主持,佛陀提到的“法”(經典)由阿難在大眾面前背誦,阿難是最有名的。阿難作為壹個侍者,在佛的後半生期間聽到了所有的教導,在佛的前半生從佛或他的弟子那裏得知了佛所說的話,所以他聽到了所有的教法,並且記住了他所聽到的。阿難所念誦的所有內容,在會上得到大眾的壹致認同,從此匯集了壹代佛言。此外,“法”作為壹個僧團的規範,由最熟悉法律、最堅持法律至上的尤伯禮代表朗誦,也在會上得到了大眾的贊同。

第壹個程序集的內容

雖然關於第壹次收集有各種各樣的傳說,但古老可信的是巴利法。《南傳》四卷本(382頁以下)所記載的集註理論,《文化部五分法》、《法藏部四分法》都談到了對尊所說的“法”“法”的集註和解釋。但在後來的文獻中,都說第壹集已經收了經、法、論,甚至記載連大乘經典都收了。但當時《論藏》並不存在,《經(法)法》也沒有收集整理成《經藏》和法藏,只收集了《法》法的資料。至於佛教消亡500年後才建立的大乘經,當時並不存在,更不用說了。

於是乎,佛陀那壹代人所傳授的法、法,就全部被背誦、整理了下來,但據說這個集子不是文字記錄,而是保存在每個人的記憶裏,口耳相傳了至少三四百年。至於用文字寫經典,那是公元前壹世紀以後的事了。

經文寫作

當時的印度似乎已經有了文字,但當時文字只用於商人的交易、貨幣和官方文件,宗教和哲學文獻都沒有寫成文字。特別是正統婆羅門教的吠陀經,至少比佛教早500年就有了,但都是靠記憶和口誦流傳到現代的。因為他們認為記憶是最可靠的,並不是說寫出來的經典就有可能被水火毀滅,甚至被下層階級看到或玷汙。

在印度所有的宗教中,佛教最早開創了寫經典的潮流。根據南傳佛教的說法,在公元前壹世紀,當斯裏蘭卡國王瓦達加穆尼在位時,異端邪說在僧侶中出現。由於害怕失去佛法,為了讓純粹的佛教繼續存在,當時口傳下來的三藏經文和註釋都記載在僧伽羅(斯裏蘭卡)文獻中。(《島史》今譯《南傳》成60卷,第134頁;中譯本《向南》六十五,第132頁。大乘今譯《南傳》60卷,378頁以下;《南中譯本》六十五篇,340頁以下)

在公元壹世紀左右最早創立的大乘經典《速寫般若經》中,強調了寫經的功德。後來的大乘經、金剛般若經、火焰杯等也繼承了這種說法,可見大乘經是在壹至二世紀寫成的。壹切都在各個部門流傳。公元前二世紀,伽尼西嘎國王在位期間,在伽尼西米羅收集了三藏和註釋,並將《大菩薩論》刻在銅版上,保存在宮中(見《唐人西域記》卷三)。可見,在此之前,印度已經有了北傳佛教寫經典的風氣。

歷史上沒有記載這些聖典是如何整理的,又是在哪裏流傳和接受的,因為從佛界到佛教消亡的地理範圍是無法知道的。僅從阿迦瑪、呂藏的佛言、戒律所到之處,就可以大致推斷出世尊遊歷的地區是恒河中遊,也就是今天印度比哈爾省的大部分和北方邦的壹部分,所以略顯狹窄。

但在佛教弟子中,有來自印度半島西部的Mahagyayan,他修行後回國在這壹帶推廣佛教,而福祿納也致力於教育西部沿海地區的民眾。這些地方比佛陀行進的地區更靠西,從那巴達河流域壹直延伸到印度西海岸的德幹地區。

據《佛教消亡百年後王蛇城北第二次出家僧人集會錄》記載,耶舍反對違反法制的“十不合法”,於是回到西部老家招募同誌,企圖糾正違法。葉舍巡回招募數百名同誌的地方在西印度,比恒河支流亞穆納河還要西南。可見這裏曾經是佛教的壹大中心。

第二次裝配

佛滅百年後,城內第二次聚會的記錄是在第壹次聚會後記錄的,足以證實確實是歷史事實。在這次集會中,由於出身於離城、離城家庭的革命派青年僧人,聲稱與戒律有關的十件事是正確的,但印度中西部的保守派長老卻認定全部是違反傳統的“非法”,僧團的根基分為革命派的群眾部和保守派的上層部兩大派系。

根本分裂後,由於阿育王保護和獎勵佛教的政策,佛教擴大並傳播到印度各地和國外。之後兩大根本教派再次分裂,在佛教消亡300年後,形成了所謂的“宗派佛教”。因為各教派都是用所在佛教地區人民的日常語言宣經,佛經是用印度中部、西部、北部、南部和東部的俗語傳播的。

此外,根據南上座的傳說,第三次聚會是在佛陀滅絕200多年後的阿育王時代在首都華氏城舉行的。據說阿育王後來派遣僧伽到印度及國外的九個地區傳教,從而擴大了佛教教團的規模,即西北從巴基斯坦延伸到阿富汗,甚至更遠到希臘;北至喜馬拉雅山,西起印度河下遊至西海岸,南至印度半島南部至斯裏蘭卡,東至緬甸。也就是說,由於阿育王對佛法的弘揚,原本只在印度壹部分地區流傳的佛教,在當時被廣泛傳播到了全世界,印度有18、20個部落。

就這樣,佛教消亡後,經過壹百多年,阿迦瑪、魯藏等佛經逐漸排列成接近我們今天看到的格局。佛教雖然後來分裂成許多教派,但從現存教派的組織結構來看,基本壹致,大同小異。顯然,在門派分裂之前,門派的教規已經在基礎上整理好了。所以各門派的經典和法條只是細節上的不同。也許那是因為各部之間的差異,或者是經文翻譯成當地語言等因素!此時佛教哲學論著(Adamo)逐漸建立,所以佛教滅亡三四百年前後,各派早已有了完整的經卷、法條、論著。

  • 上一篇:客家歷史文化復制
  • 下一篇:皮蛋、冰淇淋、魚子醬、奶酪哪個是中國最早發明的?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