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綿陽行政區劃

綿陽行政區劃

民國元年(1912)改綿陽為綿陽縣,綿城縣轄,屬湖北省江漢路,直屬湖北省。

1943年,為適應抗日戰爭戰略任務的需要,中共湖北省委設立天門、潛江、監利、漢川、漢陽等毗鄰綿陽的縣,形成天門、潛江、綿陽、監利、綿陽、漢陽。這種建制壹直延續到解放戰爭初期。

1947 12月,中國人民解放軍返回湘南後,恢復重建天(門)潛(河)綿(陽)、建(裏)綿(陽)、漢(川)綿(陽)三處。1948 11川漢勉縣分為(漢)川漢(陽)縣和勉(陽)東縣。

1949年5月底,跨縣的前田勉、建勉、勉東縣級行政區被撤銷,在湖北勉陽專署下恢復勉陽縣制。6月7日,泌陽縣人民民主政府和中國人民解放軍泌陽縣旅成立,分別隸屬泌陽地委、泌陽區(部)、泌陽軍分區管轄。1949年7月,綿陽解放區軍民在中國* * *生產黨的領導下,粉碎了國民黨軍隊。

1949年,設立綿陽專區,設在綿陽縣。轄綿陽(在仙桃鎮)、漢川、漢陽(在蔡甸鎮)、嘉魚、蒲陰、監利、石首等7縣和新地辦事處。

1950年,撤銷新地辦事處,設立新地鎮,隸屬泌陽縣領導。

1951年,泌陽機構進駐泌陽縣新地鎮。同年,撤銷泌陽專區,泌陽、監利、石首三縣劃歸荊州專區;漢川、漢陽兩縣劃歸孝感地區;嘉魚、蒲陰兩縣劃歸大冶地區。

自1948以來,四次大規模“清剿”取得了徹底勝利,綿陽全境獲得解放,綿陽解放戰爭勝利結束。月底,上級決定撤銷前田勉縣、建勉縣、勉東縣,恢復勉陽縣建制,指定前田勉縣幹部接管勉陽。與此同時,* *綿陽縣委在彭場正式成立。現有仙桃、彭場兩個鎮和夏家埠頭、彭家場、胡莎、楊林尾、協信河、峰口、張溝、潘場、沔城、謝場、毛嘴6個區12。

8月,地名改為序數區,全縣轄1區(夏家埠頭)、2區(彭家場)、3區(下岔埠)、4區(胡莎)、5區(楊林尾)、6區(風口)、7區(張溝)、8區(海口)、9區(謝場)、10區。

5438年6月+10月,根據湖北省人民政府指示,泌陽縣人民民主政府更名為泌陽縣人民政府,縣治由彭場遷至綿城。165438+10月,曹家嘴區設六區,石頭區設十壹區,小沙口區設十二區,原六區(風口)改為十區。同月,毛嘴區劃歸天門縣。

1950年6月,綿陽管轄的麥王嘴劃歸漢川縣管轄。那壹年,毛嘴區歸綿陽縣,稱為十三區。同時,漢江以南的朵朵組(現黃家村1、5、6組)和永林以北的馬王村6、7、8組劃歸綿陽縣。鮮卑八寨,原屬漢江以北的綿陽郡,劃歸天門郡。漢江成了天與地的天然縣境。

1951年2月新增14區(三伏潭)、15區(西流河)、16區(岔河口)。六月,洪湖縣、沔陽縣位於沔涇南北。同年,沔陽署被廢,沔陽縣改為湖北荊州署,沔陽、洪湖分縣。勉陽劃分了東荊河以南的六區(曹家)、十區(峰口)、十壹區(石碼頭)、十二區(小沙口)、十六區(岔河口)。勉陽分為1區(胡昶)、2區(彭場)、3區(長歧口)、4區(胡莎)、5區(楊林尾)、6區(河場)、7區(張溝)、8區(海口)、9區(渭河)、10區(。全縣有170個鄉,180個村(沒有經過“土改”建設的地區稱為村)。七月,綿陽署撤銷,綿陽郡改為荊州署。

1952年4月,綿陽縣由綿城遷至仙桃鎮。65438年2月,增設十壹區(下察布),十五區(西流河)改為十二區。

1953年5月,撤銷第11區(下察布),原第14區(三伏潭)改為第11區。

1955年6月,撤銷10區(綿城),13區改為10區。

1956 65438+10月改序數為地名區,縣轄12區2鎮。2月在福潭區撤銷。4月,撤銷賀昌區。5月,撤銷區級建制,設10個農村生產指導組,胡昶、長沖口、楊林尾、同河口、西流河、王石口、胡莎、張溝、須賀、毛嘴7鎮64鄉。

1957 6月5438+2月恢復區級建制,撤銷生產指揮組,設立胡昶、王石口、長沖口、楊林尾、胡莎、同河口、張家溝、毛嘴、西流河9個區和仙桃、彭場2個鎮。

從1957到1965,泌陽縣先後將長河、五鬥、大嶺、黃家口劃入洪湖。至此,縣界劃定完畢,東南以洪湖以東涇河支流為界,西南以東涇河幹流與洪湖、監利為界,北以江漢及天門、漢川為界,西以黔江、東以漢陽、東北以漢川、東南以武漢漢南農場為界。總面積2538平方公裏,陸地跨度112 55 '-113 49 ',緯度30° 04 '-30° 32 '。東西長約78公裏,南北寬35公裏。

張溝區2月註銷1958。5438年6月+10月,改區為人民公社,全縣建立了八壹、漢江、長沖口、胡莎、楊林尾(東風)、彭場(紅十月)、張溝、同河口、西流河、毛嘴等10個人民公社和仙桃鎮。彭場並入彭場公社。下轄66個行政區,676個中隊,4159個中隊。

1959年,彭場恢復為縣城。

1960年7月,彭場並入彭場人民公社。5438年6月+10月,仙桃鎮更名為仙桃人民公社。全縣有11區級公社。

5月1961,恢復區鎮。全縣轄仙桃、彭場鎮和胡昶、彭場、長沖口、胡莎、楊林尾、張溝、通海、濁河、毛嘴、韓江、西流河11。

1968年3月,經湖北革命委員會批準,成立泌陽縣革命委員會,取代原泌陽縣委、縣人民政府職能。

1970年8月,恢復綿陽縣委,保留縣革命協會。根據憲法,革命委員會不僅是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的常設機關,也是地方各級人民政府。1980 12、撤銷泌陽縣革命委員會,選舉泌陽縣人大常委會為地方國家權力機關。恢復綿陽縣人民政府為人民代表大會的執行機關和地方國家行政機關。

1975撤區並縣,全縣66個區(鎮)所轄的公社、彭場合並為正昌、毛嘴、須賀、三伏潭、胡昶、姚最、通海、張溝、郭河、元氏、涵江、長沖口、八灘。4月,長沖口公社改名為譚紅公社,姚最公社改名為陳昌公社,嶺牌公社改名為下查布公社。165438+10月,龔銘公社並入譚紅公社。

1977 65438+10月胡莎公社與通順河以南7個大隊沙源合並,成立寶豐公社。1978年4月,寶豐公社註銷。5438年6月+10月,聯合公社並入楊林圩公社,袁公社並入漢江公社,下查布公社並入西流河公社,八灘公社、公社並入長沖口公社,彭場恢復為縣轄鎮。

1980 65438+2月漢江公社更名為黃荊公社。

1984年2月,恢復區鄉制,縣轄正昌區、三伏潭區、須賀區、胡昶區、黃荊區、長沖口區(鎮)、郭河區(鎮)。全區有70個鄉、8個鎮、10個街道辦事處。原大隊改為649個村民委員會,原生產隊改為4780個村民小組,有11個縣農場、站。165438+10月,勉鎮升級為縣管鎮。

1985 165438+10月設立三伏潭鎮、陳昌鎮、新立仁口鎮、彭場區(鎮)。

1986年5月,國務院批準撤銷泌陽縣建制,設立仙桃市。5438年6月+10月,仙桃在綿陽劇場舉行了隆重的成立大會。至此,經歷了1484春秋時期的泌陽縣宣告了歷史使命的完成。仙桃市設立後,轄正昌區、漯河區、胡昶區、長沖口區、毛嘴鎮、通海口鎮、沔城鎮、張溝鎮、新立仁口鎮、胡莎鎮、河場鎮、元石鎮、下茶埠鎮、三伏潭區(鎮)、陳昌區(鎮)

1987年5月,經湖北省人民政府批準,綿城鎮改為綿城回族自治鎮,為全省第壹個回族自治鎮。

9月,撤銷區級建制,市轄謝場、馬崗、大富、杜堯、復興、敦厚6個鄉,即正昌、毛嘴、須賀、三伏潭、胡昶、元氏、長沖口、下岔埠、西流河、彭場、河場、胡莎、新立仁口、下岔口。

1994 10根據國務院批復,仙桃市改為省轄市。經湖北省人民政府批準,元氏鎮改為元氏街道辦事處。1997 14、湖北省首個縣界——漢川與仙桃邊界勘界簽約儀式在綿陽賓館舉行。仙桃市副市長雷,天門市、漢川市政府代表出席並簽署協議。

1998年4月,經湖北省人民政府批準,大富鄉改為大富鎮。7月,省人民政府批準復興鄉改為復興鎮。

2000年3月,經湖北省人民政府批準,29個鄉、鎮、辦事處合並為15個鎮、3個市屬街道辦事處和10個市屬農林牧漁場。

綿陽(今仙桃市)是壹個不設區的市。其行政級別為副地級市,由湖北省直接管理。是為數不多的省直管市,行政級別低於地級市,但高於縣級市。仙桃市委書記、市長、市人大常委會主任、CPPCC主席的行政級別為副廳級,其他黨政領導壹般比縣級市高半級。

仙桃市現轄:鄭場鎮、毛嘴鎮、沔河鎮、三伏潭鎮、胡昶鎮、西流河鎮、彭場鎮、胡莎鎮、楊林圩鎮、張溝鎮、郭河鎮、通海口鎮、陳昌鎮、長厝口鎮、沔城會鎮。幹河、龍華山、沙嘴三個街道辦事處;國營胡莎、九合垸兩個良種場,排湖、五湖兩個漁場;國營趙西環和劉佳歡兩個林場。仙桃經濟開發區(省級)、仙桃工業園區、仙桃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彭場工業園區、仙桃柳口工業園區。全市有653個村委會,56個居委會。全市總人口654.38+0.53萬。中心城區70平方公裏,城市人口46萬。

  • 上一篇:創世紀四:黃三開創了文明。
  • 下一篇:中國古代的科學成就,不是四大發明!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