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地球的未來會是什麽樣子?

地球的未來會是什麽樣子?

地球的未來是什麽?

來自美國亞利桑那州弗勒格地質調查局的行星科學家建立了壹個“未來地球氣候和地質”模型,通過這個模型,人們可以感知幾億年後的地球。他們的觀點結合了地質學、海洋學、大氣科學、天文學和其他學科的最新證據。科學家認為,有兩個重要的變量主導著地球和生命形式。其中之壹是溫室效應中的二氧化碳,可以影響全球溫度;另壹個因素是地球接收的太陽能。

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急劇下降。

今天,我們擔心向大氣中釋放過多的溫室氣體——二氧化碳會阻止太陽的熱量散失,從而使全球氣候變暖。然而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幾億年後,導致地球氣溫升高、海洋消失、生命滅絕的大災難的原因卻是大氣中二氧化碳的缺乏。

我們人類應該感謝二氧化碳在保持全球氣候恒定方面的巨大貢獻,因為二氧化碳就像壹個天然的溫度調節器。如果因為某種原因,地球開始變冷,冰河期臨近,那麽從大氣中吸收二氧化碳到地球表面和海洋的化學反應就會變慢。同時,火山活動時不時還是會向大氣中釋放二氧化碳,所以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會越聚越多,使溫度再次升高。相反,如果地球變暖,從空氣中吸收二氧化碳的反應會再次加速,因此大氣的溫度會再次緩慢下降。這種機制已經有效地工作了40億年,使地球的溫度保持在壹個不太極端的狀態。

但從長遠來看,太陽會變得更亮,每1億年,它的亮度會增加1%。聽起來沒什麽大不了的,但是隨著溫度的升高,那些依靠熱量的化學反應會降低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二氧化碳作為溫度調節器的作用就會被破壞。這樣,5億年後,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將降至目前水平的40%多壹點。大部分植物都會爭取足夠的二氧化碳進行光合作用,這會導致95%左右的植物物種陷入困境。松樹、冷杉和熱帶森林將讓位於草、灌木和仙人掌,它們可以在二氧化碳含量相對較低的情況下生長。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將繼續下降,大約9億年後,就連這些植被也將難以存活。最後,茂盛的大地會變成土黃色。

全球環境將繼續惡化。大約12億年後,太陽會比現在亮大約15個百分點。地球表面溫度會上升到60-70℃,吸收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化學反應會更加活躍,幾乎使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消失。海洋溫度的急劇上升增加了大氣的濕度,使問題變得更加復雜。水蒸氣也是溫室氣體,但不能像二氧化碳壹樣起到自動調溫的作用。大氣中水分的增加意味著地球溫度的升高,進而會導致地表蒸發更多的水。這種惡性循環會造成不受控制的溫室效應:海洋最終會消失,只留下大片幹燥的鹽灘;大陸漂移也會慢慢停止;復雜的動物肯定早就滅絕了。

白天和黑夜不再交替。

2003年9月,美國天文協會在加州蒙特雷召開了壹次會議。在這次會議上,科學家模擬並描述了遙遠未來地球的苦難:70億年後,太陽膨脹成壹顆巨大的紅色星球,激烈地炙烤著地球;沒有人能準確預測到那時地球和月球將如何圍繞太陽旋轉,但有壹種可能是地球被鎖住了——地球的壹邊永遠是白天,另壹邊永遠是黑夜。在未來,地球將永遠站在白天壹邊。太陽看起來是現在的250倍,占據了大部分天空,太陽會照射到很遠的地球上。事實上,只有北美這麽大的地方才會永遠處於黑暗之中,而黑暗區域的周圍會有壹個永遠處於朦朧狀態的區域。

科學家利用太陽變亮的天文預測來計算地球表面的溫度。通過研究,他們發現75?7億年後,太陽照射的巖漿海溫度差不多會達到2200℃,巖漿開始蒸發。然而,很難預測黑暗面上地球表面的溫度。如果仍然有厚厚的大氣漂浮,會給夜晚的側面帶來足夠的熱量,以至於即使是夜晚的側面也會變得非常溫暖;如果沒有這種氣氛,晚上會很冷。這種情況和水星很像,水星只有稀薄的大氣層。中午時分,水銀的溫度可達350℃,熱得足以熔化鉛,但到了晚上,溫度急劇下降,可降至-170℃。科學家推測,地球黑暗面的溫度可能更低,約為零下240℃,因此這種忽冷忽熱的地球會形成壹些奇怪的天氣模式。在熱的壹面,矽、鎂、鐵等金屬及其氧化物會從巖漿海中蒸發。在溫暖的黃昏地帶,它們會再次凝結。妳會看到鐵雨,甚至可能看到壹氧化矽雪。與此同時,鉀雪和鈉雪將從寒冷而灰暗的天空中落下。在黑暗的壹面,天氣寒冷到足以將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氬氣凍結成壹個巨大的冰帽。冰帽上有壹層固態氮冰,下面會是水冰(如果當時地球上有水的話)。還有壹種微弱的可能性,即在地球的昏暗區域仍然存在平靜的液態水海洋。

說了這麽多,我們還有必要知道這些聽起來很可怕的事情嗎?答案是肯定的,因為我們要知道,我們賴以生存的這片濕潤的綠洲,是這顆藍色星球激烈多變的生命中難得而珍貴的寧靜時刻——從它從熾熱的高溫中蓬勃誕生,到它燃燒成灰燼,消散在太空中的漫長衰變過程,眨眼之間。我們最好珍惜我們現在生活的美麗世界,充分享受和保護這個豐富多彩的燦爛世界。

(馬文華摘自《百科知識》2005年第1期,作者陳萬新)

人類會有怎樣的未來?

今天,人類環境正在經歷歷史上最快的變化。這種變化會導致什麽?其前景如何?

為了回答這些全世界人民普遍關心的問題,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各種理論相繼出現。著名的是以道格拉斯的“增長極限”理論為基礎的“零增長理論”。英屬戈德史密斯從人們的生態要求出發,認為改革後的工業社會生態系統無法支撐經濟持續增長的“平衡穩定的社會理論”;英國鞋匠提出的著名的“小型化經濟理論”,強調我們應該重視人與自然的關系;卡倫·巴斯的“人道主義社會理論”;美國人巴克萊和賽克勒的《從物理、生物、經濟、社會等方面調整人類活動整體結構的理論》;塞內卡和陶西格基於“稀缺世界”的“補償理論”:科特納的“轉型中的環境經濟學”;美國人弗雷無限期保持高生活水平,環境舒適,有“生態道德”,“理想生態社會的經濟學”;美國人卡恩用歷史的方法推斷,科學技術和人類歷史文化的發展必然導致經濟增長的“大轉折”理論;英屬米香試圖協調現代主義和環境保護主義的烏托邦式的“分區理論”。倒退和復古主義,它們比米香的二元論走得更遠...這些理論基本上可以分為三種觀點:悲觀主義、樂觀主義和現實主義。

悲觀派的著名代表是“羅馬俱樂部”,成立於1968,由世界上100多名科學家、經濟學家、教育家和企業家組成。他們的目的是探索世界經濟發展的未來和人類社會的走向。他們試圖用科學的方法描述未來世界的面貌,提出應該采取的措施,以保證人類所希望的發展。他們出版了壹些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作品,其中最轟動的是《增長的極限》。根據他們的預測,如果世界繼續以目前的人口、工業化、汙染、糧食生產和資源利用的增長速度發展,那麽到20世紀末,資源將開始下降,到2050年,資源將突然下降到非常低的水平。到2040年,環境汙染將迅速發展到峰值,然後隨著資源的枯竭和工農業的衰退而趨於緩和;世界人口要到2050年左右才會達到最大值,那時人口將達到數百億。他們斷言,避免世界體系最終崩潰的唯壹可行方法是追求零增長政策,以維持世界體系的穩定。

樂觀主義者的代表很多,比如h .卡恩、a .托夫勒、b .默裏、d .貝爾等等。他們都有專著系統闡述對未來的看法。他們認為,在能源方面,人類已經開始在實踐中應用原子能。雖然太陽能、海洋能、生物質能、沼氣能還處於試驗階段,但毫無疑問未來是成功的,能源危機是可以完全克服的。在生態環境方面,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科學的進步,人類可以克服現在和未來壹切可能的障礙,創造美好的人工生態環境,維持生態平衡;至於環境汙染,只要把全世界不到2%的GDP花在反汙染措施上,就可以徹底解決發展帶來的汙染,保持環境的清潔和良好;此外,基因工程的廣泛應用,尤其是無性繁殖,將為人類提供豐富的口糧和副食品;人口的波動和質量也將受制於人的意誌...因此,他們高度樂觀,認為人類正在進入歷史上最具創造力和最廣闊的時代。

也有壹些現實主義者認為,明天世界的好壞不是註定的,而是取決於人類在未來幾十年所做的決定是否明智。

  • 上一篇:基輔級航母的發展
  • 下一篇:官渡之戰(歷史戰役)詳細資料收集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