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本文分析了抗震救災鬥爭能夠迅速取得重大階段性勝利的原因,簡述了抗震救災精神的科學內涵和重大意義。

本文分析了抗震救災鬥爭能夠迅速取得重大階段性勝利的原因,簡述了抗震救災精神的科學內涵和重大意義。

在全國抗震救災總結表彰大會上的講話

(2008年6月8日+00)

胡錦濤

同誌們,朋友們:

12 2008年5月14: 28,四川汶川發生震驚世界的特大地震,給受災地區人民生命財產和經濟社會發展造成重大損失。堅決戰勝這場災難,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捍衛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成果,是對中國人民意誌、勇氣和力量的嚴峻考驗,也是對我們黨執政能力和先進性的重大考驗。在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的堅強領導下,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眾誌成城,迎難而上,迅速展開了轟轟烈烈的抗震救災工作,奮勇奪取了抗震救災鬥爭的重大勝利,譜寫了驚天動地的英雄勝利篇章。

今天,我們召開隆重的全國抗震救災總結表彰大會,就是要全面總結抗震救災工作,表彰抗震救災英雄集體和模範,號召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學習他們的先進思想和模範事跡,弘揚偉大的抗震救災精神,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局面而不懈努力。

在此,我代表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向受到表彰的抗震救災英雄集體和模範,向奮戰在抗震救災第壹線的廣大幹部群眾,向解放軍指戰員、武警部隊官兵、民兵預備役人員和公安民警、醫療衛生工作者、新聞工作者、科技工作者、工程建設者和誌願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全國各條戰線的廣大幹部群眾,向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各人民團體和社會各界,向熱心援助災區的港澳臺同胞和海外僑胞,表示衷心的感謝!

抗震救災期間,各國領導人、政府、政黨、社會團體和駐華使館、聯合國有關組織和部分國際機構、外資企業和國際友好人士積極提供救災物資,捐贈救災資金,派遣救援隊和醫療隊,以各種方式向中國人民表示誠摯慰問,提供寶貴支持。在此,我謹代表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向他們表示誠摯的感謝!

此時此刻,我們特別要向為奪取抗震救災鬥爭偉大勝利而英勇犧牲的烈士們,向在地震災害中不幸遇難的同胞們,表示深切的思念和沈痛的哀悼!

我提議大家起立,為他們默哀片刻。

同誌們,朋友們!

四川汶川地震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破壞性最大、波及範圍最廣、救災難度最大的壹次地震,震級為裏氏8級,最大烈度為11度,余震3萬余次,涉及四川、甘肅、陜西、重慶等10個省區市的417個縣(市、區)。災區總面積約50萬平方公裏,受災人口4625萬余人,其中極重災區和重災區面積654.38+0.3萬平方公裏,造成69227名同胞遇難,654.38+0.7923名同胞失蹤。需緊急轉移安置受災群眾654.38+0.51萬人,大量房屋倒塌,基礎設施受損。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直接經濟損失8451億元,造成世界罕見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堰塞湖等次生災害。

災難就是命令,時間就是生命。我們組織開展了我國歷史上救援速度最快、動員範圍最廣、投入最大的抗震救災鬥爭,最大限度地挽救了受災群眾的生命,最大限度地減少了災害造成的損失。我們堅持把搶救人的生命放在第壹位,只要有壹線希望,就盡壹切努力。從廢墟中救出84017人,救出被困人員1.49萬人,及時救治病人430多萬人,其中1萬多名重傷員被迅速轉運到全國20個省區市的375家醫院。千方百計安置受災群眾生活,緊急轉移安置的1565438+萬人基本生活得到妥善安排,災區困難群眾8865438+萬人得到幫扶。中小學已在新學期開學前全面復課,並采取有效措施確保災後無大疫,使災區群眾有飯吃、有衣穿、有幹凈水喝、有容身之所、有容身之所。全力搶修交通、電力、通信、廣播電視、水利、供水供氣等基礎設施,及時處置和化解堰塞湖等次生災害,切實做好余震監測、氣象服務、科技支撐、煤電油運保障等工作,及時準確公布災情,為抗震救災和災後恢復重建創造了有利條件。我們積極組織資金分配和物資供應,及時采取措施,加強對管理和使用的監督檢查,確保抗震救災資金和物資及時有效地用於災區和受災群眾。我們加強政策支持,全力恢復災區生產,災區工農業和旅遊業恢復取得重大進展。我們進行科學評估和規劃,及時制定相關規定、指導意見和規劃,由中央財政設立專項資金,組織實施對口支援,依法有序開展災後恢復重建。目前,各項恢復重建工作全面推進,災區人民正勇敢地走向新的生活。

中國人民以無畏的英雄主義、堅強的團結和史詩般的壯舉,在中華民族發展史上譜寫了新的壯麗詩篇。

在這場特大地震面前,從中央到地方的各級黨委政府,堅強領導,科學指揮,始終與災區人民同呼吸、共命運。黨中央總攬全局,審時度勢。地震發生後,立即把抗震救災確定為全黨全國最重要、最緊迫的任務。成立了國務院抗震救災指揮部,精心組織、科學調度,建立了上下貫通、軍地統籌、全民動員、區域協作的工作機制,迅速組織各方救援力量趕赴災區,緊急調集大批救災物資運往災區,周密部署受災群眾安置工作,迅速推進災後恢復重建,為抗震救災盡了全國之力。各地各部門大力弘揚全國壹盤棋的思想。壹方有難,八方支援。他們為災區做壹切,在動員人員、支援物資、救治傷員、安置移民、搭建臨時和過渡避難所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承擔對口支援任務的19省市黨委政府積極落實中央部署,對支援災區恢復重建責無旁貸。這壹切,充分體現了黨和政府始終堅持以人為本、人民利益高於壹切的思想,生動展現了黨和政府臨危不懼的堅強領導和指揮能力,極大地鼓舞和堅定了全國各族人民奪取抗震救災鬥爭勝利的勇氣和信心。

面對特大地震災害,災區各級黨委政府和廣大幹部群眾緊急動員,迅速行動,充分發揮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在山體滑坡、地裂縫的危急關頭,災區各級黨委、政府沈著冷靜,帶領群眾化悲痛為力量,從廢墟中勇敢地站起來,沈著冷靜地開展抗震救災工作。各級幹部挺身而出,身先士卒,組織群眾爭分奪秒搶救被困群眾,千方百計安置受災群眾,帶領他們恢復生產,重建家園。黨員,廣大* * *生產者,冒著生命危險,勇往直前,在關鍵時刻和危機關頭,表明了自己的立場,展現了新時代* * *生產者的光輝形象。災區人民臨危不懼,守望相助,盡己所能自救互救。在《決壹死戰》中,有多少人瞬間做出了把生的希望留給別人,把死的威脅留給自己的選擇,有多少父母用雙臂為孩子撐起了生命的天空,有多少老師用身體為學生擋住了死亡的威脅,有多少幹部為大家奮戰在壹線。我們可愛的孩子們,有的在廢墟下放聲高歌,有的機智搜救同學,表現出非凡的勇氣和可貴的愛心。以這樣頑強的意誌,災區各級黨委政府和廣大幹部群眾在滿目瘡痍的土地上創造了驚天動地、感人至深的業績。

面對特大地震災害,解放軍官兵、武警部隊官兵、民兵預備役人員和公安民警沖鋒在前,勇挑重擔,發揮了主力軍和突擊隊的作用。146000人民子弟兵牽掛著災區人民的安危,肩負著黨和人民的期望,發揚英勇頑強、不怕犧牲、連續作戰的戰鬥作風,承擔著最緊急、最困難、最危險的抗震救災任務。英勇的人民子弟兵勇闖震中,敢於跨越生死界限,克服千難萬險,走進千家萬戶,給災區人民帶來了希望和勇氣。七萬五千名民兵預備役人員自覺行動,成為搶救受災群眾、醫療救護、衛生防疫、道路運輸、油料供應、電力搶修和恢復生產的重要突擊力量。消防特勤、特警、邊防、治安警察等廣大公安救援隊伍,全力幫助群眾,維護社會穩定,保障災後恢復重建,為金盾增添了新的輝煌。

面對特大地震災害,全國人民深深牽掛著災區,形成了齊心協力抗災的磅礴力量。在地震救援的日日夜夜,中國各族人民牽掛在心,齊心協力,視死如歸。災難無情,人間有愛。加油汶川,加油中國,成為響徹神州大地的最強音。有多少人自發從全國各地趕到災區做默默的誌願者,有多少人自發趕到全國各地的獻血點無償獻血,有多少人自發為災區慷慨解囊,有多少* * *黨員自發向黨組織繳納特殊黨費。廣大醫療衛生工作者發揚救死扶傷的精神,夜以繼日地搶救生命,嚴防疫情,在非戰爭狀態下完成了最大規模的生命救援和傷員轉移。廣大新聞工作者冒著生命危險深入壹線,及時傳達黨中央的聲音,深入報道抗震救災進展,生動展示廣大軍民的英雄事跡,為抗震救災提供了有力的輿論支持。地震、氣象、交通、電力、通信、廣播電視、水利、供水供氣等各條戰線的廣大科技工作者和工程建設者密切配合,為抗震救災提供了有力支持。廣大文藝工作者熱情謳歌偉大的抗震救災精神,為抗震救災鬥爭提供了強大的精神鼓舞。從城市到農村,從部隊到廠礦,從機關到基層,從街道到學校,前所未有的生命救援,千裏救援,處處湧動的愛心奉獻,社會主義大協作共克時艱,匯聚成壹股風雨同舟的強大合力。

這場特大地震災害不僅是世界面臨的壹場大災難,也是壹場前進中的大考驗。我們黨、我們軍、我們人民以堅定的信念、堅強的意誌、頑強的努力,戰勝了艱難險阻,經受住了考驗,向歷史交出了壹份合格的答卷。抗震救災鬥爭的偉大勝利,展示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中國共產黨和中國社會主義國家政權的偉大力量,人民軍隊的偉大力量,6543.8+0.3億中國人民的偉大力量,改革開放的偉大力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力量,進壹步增強了全國各族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這必將鼓舞災區人民克服壹切困難,重建家園,創造美好生活,必將鼓舞全國各族人民。

同誌們,朋友們!

在波瀾壯闊的抗震救災鬥爭中,我們用理想凝聚力量,用信仰凝聚力量,用真情凝聚關懷,大力培育和弘揚團結壹心、無所畏懼、百折不撓、以人為本、尊重科學的偉大抗震救災精神。

在抗擊特大地震的艱苦鬥爭中,我們黨、我們軍、我們人民萬眾壹心,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和諧團結奮鬥的民族品格。大家團結起來就有破金的力量,同舟共濟就有不可戰勝的信心。在特大地震災害面前,全國上下同* * *共患難,前方後方齊心協力,國內海外相融,凝聚成堅如磐石、牢不可破的生命。這種團結奮進的強大力量,是我們的人民和民族在生與死、血與火的嚴峻考驗中的真實反映,是中華民族從歷史深處走來的內在力量,展現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文明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在與特大地震的艱苦鬥爭中,我們黨、我們軍、我們人民無所畏懼、百折不撓,充分展現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勇於勝利的民族品格。實力是戰勝苦難的利器,勇氣是創造奇跡的支撐。在極其慘烈的災難突襲之際,廣大軍民在生死較量中不折腰、不顫抖,在萬難面前不放棄,頑強挑戰身體極限、精神極限、生存極限,哪裏災情危急就沖向哪裏,哪裏有生死考驗就挺進哪裏,受災群眾就集結在哪裏。這種克服壹切困難,不被任何困難壓倒的勇氣,是中華民族自立於世界的重要精神支柱。

在與特大地震的艱苦鬥爭中,我黨我軍我民堅持以人為本、尊重科學,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關愛生命、崇尚理性的民族品格。人命高於壹切,先於壹切,高於壹切。在整個抗震救災過程中,我們爭分奪秒,與死神搏鬥,充分體現了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珍愛生命、保護人民的本質。全國哀悼日,654.38+0.3億人* * *為不幸遇難的同胞默哀,體現了全民族對人類生命的尊重。我們堅持把科技的力量和頑強奮鬥緊密結合起來,既充分發揮人的能動精神,又充分發揮科技的重要作用。這種對生命的高度關註和對科學的高度尊重,是中國人與時俱進,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要動力。

民族精神是壹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內涵總是在歷史進步中豐富,在災難考驗中升華。偉大的抗震救災精神體現和發展了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精神,是我黨我軍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是中華民族偉大的民族精神和當代中國人民的時代精神,是黨和人民極其寶貴的精神財富。要在全黨全社會大力弘揚偉大的抗震救災精神,使之轉化為艱苦奮鬥、重建家園的堅定意誌,轉化為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強大力量。

同誌們,朋友們!

在這場波瀾壯闊的抗震救災鬥爭中,我們積累了應對突發事件和抗擊特大自然災害的寶貴經驗,也獲得了許多極其寶貴的啟示。

——抗震救災鬥爭再次證明,社會主義中國具有強大的發展活力。這次抗震救災鬥爭,充分顯示了我國社會主義制度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政治優勢。新中國的成立和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開啟了中華民族發展新的歷史時期。改革開放進壹步振興了中國的社會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展現出光明的發展前景。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這是中國人的真實感受和堅定信念。只要我們始終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不斷推進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勢,就壹定能夠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繼續推向前進。

——抗震救災鬥爭再次證明,人民是中國社會發展進步的真正動力。抗震救災鬥爭的偉大勝利,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勝利。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振興中華的最深層力量。在中國幾千年發展的歷史長河中,各種磨難沒有打斷中華文明頑強的發展進程,各種困難沒有磨滅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意誌。正是依靠人民,我們取得了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偉大勝利。只要我們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確保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充分發揮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就壹定能夠依靠人民團結的巨大力量和集中的無窮智慧,同心同德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抗震救災鬥爭再次證明,人民軍隊是保衛人民的鋼鐵長城。在抗擊地震災害的鬥爭中,人民子弟兵再壹次用忠誠和血肉之軀在人民心中築起了壹座不朽的豐碑,再壹次向世人表明,我們的人民軍隊不愧為人民子弟兵。人民軍隊自誕生81年以來,為中國人民解放事業、中國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事業、為捍衛國家主權、安全和領土完整做出了突出貢獻。只要我們始終堅持以馬克思主義軍事理論為指導,大力弘揚聽黨指揮、服務人民、英勇善戰的優良傳統,全面推進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不斷提高履行新世紀新階段軍隊歷史使命的能力,就壹定能夠使人民軍隊始終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忠誠衛士和建設者。

━━━━━事實告訴人們,中國* * *的我們黨成立87年來,始終站在時代前列,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為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國家富強、人民幸福而不懈奮鬥,付出了最大犧牲,贏得了全國各族人民的衷心擁護。中國成功的關鍵在黨。只要我們堅持科學理論和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不斷提高黨的執政能力,保持和發展黨的先進性,不斷提高拒腐防變和抵禦風險的能力,就壹定能夠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戰勝前進道路上的各種困難和挑戰,不斷創造中華民族發展壯大的歷史基礎。

抗震救災讓我們更加深切地感受到,社會主義祖國的大家庭是最溫暖的,人民是最可敬的,人民子弟兵是最可愛的,中國的生產者是最有愛心的。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中華民族的優秀品質、人民軍隊的政治性、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是我們國家和民族的顯著政治優勢,我們必須永遠珍惜和堅持。

同誌們,朋友們!

今年以來,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戰,奮勇戰勝南方部分地區嚴重低溫雨雪冰凍災害和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災害,成功舉辦北京奧運會和殘奧會,成功執行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任務,全面推進經濟社會發展,為黨和人民事業發展奠定了新的重要基礎。在前進的道路上,我們要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更加自覺地貫徹繼續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思想,紮實推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 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努力奪取抗震救災鬥爭的全面勝利,為實現黨的十七大描繪的宏偉藍圖而共同努力。

我們要深入推進改革和發展,不斷增強綜合國力和抗風險能力。抗震救災鬥爭以特殊的方式全面回顧和展示了中國改革開放30年來取得的巨大成就。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綜合國力大幅躍升,社會繁榮進步為抗震救災提供了堅實的物質保障和社會基礎。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我們要繼續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堅定不移把改革創新精神貫徹到治國理政各個方面,努力構建有利於科學發展的充滿活力、富有效率、更加開放的體制機制,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提供強大動力和制度保障。發展才是硬道理。我們要繼續堅持不懈地把發展作為黨執政興國的第壹要務,聚精會神搞建設、謀發展,更加自覺堅定地推動科學發展,努力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為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奠定更加堅實的物質基礎。

要進壹步做好災後恢復重建工作,大力支持災區人民重建美好家園。當前,災後恢復重建任務十分繁重。要全面貫徹黨和國家關於災後恢復重建的方針政策和工作部署,堅持科學規劃、分步實施,尊重規律,實行統籌規劃、分類指導,立足當前、著眼長遠,壹切從實際出發,爭取最大效益、最佳效果,努力建設人民安居樂業、城鄉共同繁榮的幸福美好新家園。 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實現家家有房住,戶戶有業,人人有保障。 堅持以解決民生問題為重點,堅持不懈地安排好群眾基本生活,妥善安排好孤兒、老人和殘疾人的生活,實施多種形式的就業援助,優先恢復群眾基本生活條件和公共服務設施,盡快恢復生產條件。當前,要抓緊解決受災群眾安全過冬問題。要把災後恢復重建與推進工業化、城鎮化、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扶貧開發緊密結合起來,與主體功能區建設和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緊密結合起來,與保護民族文化遺產緊密結合起來,與促進災區生態環境盡快恢復和持續改善緊密結合起來,努力實現可持續發展。各承擔對口支援任務的省市要積極為災區提供各種形式的支援,受援地區的幹部群眾要艱苦奮鬥,自力更生。要加強對抗震救災資金和物資管理使用的監督檢查,確保救災資金和物資真正用於災後恢復重建和受災群眾。

要進壹步加強防災減災工作,顯著提高防災減災能力。提高防災減災能力,是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維護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成果的必然要求。要堅持興利與除害相結合,防災減災並重,治標與治本兼顧,政府與社會相協調,全面提高全社會對自然災害的綜合防範和抵禦能力。要加快完善防災減災法律法規和綜合配套政策,強化各級政府的防災減災意識和責任,加快構建覆蓋各地區、各行業、各單位的防災減災規劃體系,增強防災減災資源的整合協調能力。要加強城鄉防災能力建設,提高防災減災科技水平,增強災害監測預警能力,加強防災減災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各類災害的風險監測、應急處置、救災、恢復重建等防災減災措施。要加強自然災害預防、避險、自救互救知識的普及,全面提高全社會防災意識、技能和救災能力。要加強防災減災領域信息管理、宣傳教育、專業培訓、科學研發和國際人道主義援助等方面的國際交流與合作,積極借鑒國外防災減災的成功做法和經驗,建立和完善與相關國際機構和政府在防災減災領域的合作機制,充分發揮中國在國際防災減災領域的重要作用。

我們要進壹步加強應急管理能力建設,大力提高應對突發公共事件的能力。認真總結抗震救災的成功經驗,形成完善的應急管理法律法規和政策措施,建立健全集中領導、統壹指揮、反應靈敏、運轉高效的工作機制,提高各級黨委政府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要大力建設專業化和社會化相結合的應急救援隊伍,健全強大的應急物資儲備和救援體系,長期規範的應急保障資金投入和撥付體系,快速有序的防疫保障和醫療救治措施,及時準確的信息發布、輿情引導和輿情分析體系,管理完善的對口支援、社會捐贈、誌願服務等社會動員機制,符合國情的巨災保險和再保險體系。通過全面推進應急管理體系和方法建設,顯著提升應急管理能力,最大限度減少突發公共事件造成的危害,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要進壹步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切實鞏固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鬥的思想基礎。廣大軍民抗震救災的昂揚精神,充分體現了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特別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取得的巨大成就。堅持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武裝全黨、教育人民,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想凝聚力量,用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激發鬥誌,用社會主義榮辱觀引領風尚。要把抗震救災鬥爭中培養和發揚的好思想、好作風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生動教材,引導人們進壹步堅定改革開放信心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為黨和人民事業發展提供堅強的思想保證和精神支撐。

我們要進壹步加強黨的建設,不斷提高黨的執政能力。我們要以改革創新的精神,繼續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為奪取抗震救災鬥爭全面勝利、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提供堅強政治保證。要始終把教育全黨為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堅定不移地奮鬥作為黨的建設的根本任務,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堅定理想信念,為實現黨的基本路線和基本綱領堅定不移地奮鬥,認真做好本職工作,真正做到在關鍵時刻、緊要關頭講清楚、趕進度。要始終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黨的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上,工作依靠人民,壹切為了人民。要始終把提高各級領導班子和幹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能力作為黨的建設的關鍵環節,推動各級領導班子和幹部提高引領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能力,增強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和水平。要始終把增強基層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鬥力作為黨的建設的基礎工程,壹刻不放松地抓基層、打基礎,把廣大人民群眾凝聚到黨組織周圍。要始終把保持和發展黨員的先進性作為黨的建設的永恒主題,教育和引導廣大黨員堅定理想信念,遵守組織紀律,爭做先鋒模範。各級黨組織要特別關心和愛護災區基層黨員幹部,了解他們的感受,理解他們的困難,關心他們的健康,熱情幫助他們做好工作。黨員幹部要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堅持實事求是,求真務實,帶頭發揚艱苦奮鬥精神,把人民利益放在第壹位,把人民期待放在第壹位,千方百計為群眾排憂解難,努力做出經得起實踐、人民和歷史檢驗的業績。

同誌們,朋友們!

人是自然的壹員,自然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在改造客觀世界和主觀世界的實踐中不斷認識自然,在順應自然規律的基礎上合理開發自然,在與自然的和諧中發展自己,是人類生存和進步的永恒主題。大自然的運動是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的。開發利用自然,首先要認識自然,尊重自然,按照自然規律辦事。自然災害在給人類帶來苦難的同時,促使人類更加自覺地認識和把握自然規律,增強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進而推動人類文明的進步。正如恩格斯所說,“沒有不被歷史進步所補償的歷史大災難。”

壹個善於從自然災害中總結和吸取教訓的民族,必然是日益強大和不可戰勝的。中國是世界上自然災害最嚴重的國家之壹,災害種類多、地域分布廣、頻率高、損失重。我們應該深刻認識這壹基本國情,更加自覺地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更加合理地開發和利用自然,為人民生活、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人類對自然規律的認識和把握是壹個永無止境的過程。規律性的東西,通過不斷往復的現象和科技的不斷發展,才能被人們更加清晰地認識。只要我們堅定不移地走科學發展道路,堅持不懈地探索和認識自然規律,堅持按照自然規律辦事,不斷增強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能力,就壹定能夠不斷發現、發明、創造、進步,就壹定能夠使人類更好地適應自然,使自然更好地造福人類。

同誌們,朋友們!

我們以堅如磐石的團結和頑強拼搏,奪取了抗震救災鬥爭的偉大勝利。事實再次告訴我們,團結就是力量,努力才能勝利。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壹定要更加緊密地團結起來,大力弘揚偉大的抗震救災精神,* *為我們偉大的祖國歡呼,* *為我們偉大的民族歡呼,* *為我們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事業歡呼,繼續同心同德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奮勇前進!

參考資料:

  • 上一篇:玻璃繪畫藝術史
  • 下一篇:壹年級歷史手抄報簡單好看。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