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北侖在哪裏?

北侖在哪裏?

北侖區位於寧紹平原東端。地形的西北和中部被丘陵和平原隔開,丘陵屬於天臺山的殘脈,從太白山開始,主山體向東移動,是本區的主要山區;另壹座山叫靈峰山,它潛入海中,分布著壹個群島礁。被靈峰山隔開,山的西邊叫長山平原,與銀東平原連成壹體,地表海拔2-3米。山的東面是達旗和柴橋平原。嶽柴橋的獅子嶺、昆亭嶺、廟嶺、黃土嶺是東南丘陵島嶼,稱為船山半島。在半島的南北兩側,分布著大崎、梅山等20多個島嶼。環海的山中有峽谷平原,是洪積和海積形成的。沖積和洪積平原分布在宓尚和商鞅,形成壹個寬闊的山谷。濱海湖沼平原主要在大齊平原的高唐、大齊、霞浦南部,地勢平坦,平均海拔2米左右。沿海海洋平原,主要在高唐、大碶、霞浦北部,大榭島、梅山島、船山半島小面積。

北侖區東南西北的山脈連綿不斷,屬於天臺山的殘脈。主峰太白山是該地區最高峰,脊線在鄞縣交界處。山帶向東,直入枝頭洋,是北侖區的主要山區。另壹條自太白山向北,過王陵山,至清治楊公,近角門,俗稱長山。這些山的高度都在海拔600米以下。

北侖區的名山有齊家山、金雞山、嚴蕊山和太白山。

齊家山,又名棋盤山,古稱齊家山。位於區西北13公裏處,海拔69米。歷代為軍事重地,為紀念戚繼光抗日功績,改名戚家山。清光緒十年,知府李歐陽在山頂修築城墻,並派兵把守。7月1940、19日,國民黨軍與日本侵略軍在此展開肉搏戰,擊退日軍。

金雞山,位於區北13km處,海拔101.4m,北臨甬江入海口,寧波大橋穿山而過,與招寶山相望,人稱“天定雄關”。明代山頂上建有壹座堡壘。清光緒十年知府李歐陽,見加管所,屯兵防守。十壹年正月十五,法國船只入侵,李歐陽在此見標。

嚴蕊位於本區南部約15公裏處,主峰海拔502.9米..據記載,山中有十二峰,大中神佑五年。曹植出生在宋慶峰下,這被稱為嚴蕊,也被稱為靈芝山。老嚴蕊寺建於唐會昌年間。

太白山,又名天通山。位於區西南約10.2公裏處,海拔653.3米,屬天臺山殘脈,從太白山頂峰延伸至北侖區。

北侖區水資源總量3.9億立方米,有31座水庫65438+萬立方米以上,其中新陸水庫正常蓄水量最大,為10.77萬立方米。境內河流縱橫交錯,全長765公裏。小江、煙臺山、廬江貫穿其中,占河流總長度的72%。水庫河道庫容5275萬立方米,正常年供水量654.38+0.3億立方米。壹線海堤85座,總長102.8km,河塘10座,總長14km,均建有標準塘壩,抵禦自然災害能力較強。

北侖區內河主要有小江、羅章、廬江和屯帶江。

肖家江

小江曾經是壹條潮汐河流。相傳先秦時期,島上居民乘船回江與茅山進行貿易。明朝嘉靖三十五年(1356),攔鹽蓄光修建東江。從此,“河的上半部分是河,下半部分是河。”同時,分別修建了鄞縣後塘河石橋港和聯盆橋,謝舒河和新大河兩條支流與小江相連,將東錢湖的水引到鎮南以南。清道光九年(1829),義成墓,東崗墓廢棄,小江向北延伸至義成橋城。1966年,沂水門取代了翼城旗,河道進壹步向北延伸至沂水門。

1979航道測量記錄:此河起於渭水閘,經小崗鎮、長山橋、趙佳、下泥橋、東崗橋、下哨、太師灣、五鄉鎮,全長25.44公裏,境內21.37公裏。1978 ~ 1979,三個河段切直,分別為小港浦山段1115m、洪家段580m、聯豐段50m,寬度均為20m,* * *土石方16544。全航道通航水位2.7 ~ 3.2m,航道寬度25 ~ 40m(最窄處為小崗鎮附近15m),水深2 ~ 3m,底寬10 ~ 20m。河底高程(吳淞)0.3m,橋梁14座,多為鋼筋混凝土平橋和拱橋。通航孔最小凈距4.7m(安樂橋),最小凈空1.4m(群英橋)。岸壁碼頭建在水路經過的主要村莊。是10噸級的船,屬於12級航道。

羅章河

洛河古稱陽洛河,又稱延河。宋朝時,他從花圈出海到石球。明朝嘉靖四十壹年(1962),市裏命令何裕發修建千尺池,修築長山丘(俗稱大土丘),廢棄石丘,於是羅綺河延伸到長山丘。清雍正七年(1729)修建永豐池,新建壹座,廢棄長山,河道延至新。1970新建下三山,河道改入海。

1979航道測量記錄:此河起於羅海,經五愛、石碣、大碶,至新石峽三山碶,全長15.1 km,可通航5 ~ 10。哪個最大?6公裏,河寬25米,最窄處10米;水深1.5 ~ 2.0米,河底寬6米,橋7座,主要是石坪橋。達旗至下三山6.5公裏,河寬40米,水深2.0 ~ 2.5米,河底寬22米,橋梁11,均為石臺鋼筋混凝土平橋和拱橋。通航孔最小凈距3.2米(北齊大橋最小凈距0.75米(大齊大橋)1977,發動群眾,投入工人260萬。將達旗大新廟糧管所至齊欣老亭河段延長至3900米,開挖土方40萬立方米,大大改善了這壹航道的狀況。

廬江和屯帶河

廬江原是壹條感潮河流,發源於嚴蕊,匯集了洪溪、嚴蕊和梅家坪的水。它流向東北部的盧普,然後流入大海。北宋清朝年間,依山而建,截蓄光,變河為河。屯戴河,16世紀,千丈塘、長山旗建成後,在屯戴河修建了屯戴河下堰(俗稱泥堰)和屯戴河上堰(即大沽王鞏堰),連接廬江和羅爾。羅章河、屯帶河和廬江構成了縣城東南角的重要內河航道,在歷史上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自1979起,廬江、屯岱河不再納入航道養護範圍。該區域建成後,內河航道將在水利建設的同時進行整治。2003年,北侖區的分類河道為延河和小江。

北侖區水資源總量3.9億立方米,有31座水庫65438+萬立方米以上,其中新陸水庫正常蓄水量最大,為10.77萬立方米。境內河流縱橫交錯,全長765公裏。小江、煙臺山、廬江貫穿其中,占河流總長度的72%。水庫河道庫容5275萬立方米,正常年供水量654.38+0.3億立方米。壹線海堤85座,總長102.8km,河塘10座,總長14km,均建有標準塘壩,抵禦自然災害能力較強。

北侖區內河主要有小江、羅章、廬江和屯帶江。

肖家江

小江曾經是壹條潮汐河流。相傳先秦時期,島上居民乘船回江與茅山進行貿易。明朝嘉靖三十五年(1356),攔鹽蓄光修建東江。從此,“河的上半部分是河,下半部分是河。”同時,分別修建了鄞縣後塘河石橋港和聯盆橋,並與小江連接了謝舒河和新大河兩條支流,將東錢湖的水引至鎮南以南。清道光九年(1829),義成墓,東崗墓廢棄,小江向北延伸至義成橋城。1966年,沂水門取代了翼城旗,河道進壹步向北延伸至沂水門。

1979航道測量記錄:此河起於渭水閘,經小崗鎮、長山橋、趙佳、下泥橋、東崗橋、下哨、太師灣、五鄉鎮,全長25.44公裏,境內21.37公裏。1978 ~ 1979,三個河段切直,分別為小港浦山段1115m、洪家段580m、聯豐段50m,寬度均為20m,* * *土石方16544。全航道通航水位2.7 ~ 3.2m,航道寬度25 ~ 40m(最窄處為小崗鎮附近15m),水深2 ~ 3m,底寬10 ~ 20m。河底高程(吳淞)0.3m,橋梁14座,多為鋼筋混凝土平橋和拱橋。通航孔最小凈距4.7m(安樂橋),最小凈空1.4m(群英橋)。岸壁碼頭建在水路經過的主要村莊。是10噸級的船,屬於12級航道。

  • 上一篇:北海道面包和普通面包有什麽區別?
  • 下一篇:解釋歷史人物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