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秦安有多少人,多少年的歷史?

秦安有多少人,多少年的歷史?

秦安縣位於甘肅省東南部,天水市以北,渭河支流葫蘆河下遊。總面積1601平方公裏。總人口為608 000人(2005年)。

它歷史悠久,旅遊資源豐富。秦安古稱季承。據史料記載,人類的祖先伏羲、女媧都誕生在這裏,被譽為“李熙女媧之鄉”。全縣文物眾多,有大地灣、興國寺兩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發現仰韶、馬家窯、齊家文化等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68處,其中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34處。秦安在歷史上是古“絲綢之路”的十字路口,三國時期的街亭戰場就在縣城的龍城壹帶。這裏名人輩出,如飛將軍李廣、前秦王苻堅、明代山東巡撫李白、著名書法家胡永宗、清代“隴上鐵人”安,祖籍或出生地都在秦安。這些文物和文化資源為我縣旅遊業的發展創造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西周時(11世紀-771),郡屬秦。

春秋時期(公元前770-477年),郡屬灤縣和河北縣。

戰國時期(公元前477年-公元前2265438年+公元前0年),該縣屬隴西郡。

秦(前221-前206)屬隴西郡。

西漢(公元前206-25年)漢朝承襲秦制,郡縣管轄,郡縣並行。漢高祖丁原三年(前114),隴西縣劃歸天水郡,轄萍鄉(今通渭縣)。當時天水縣屬16縣管轄,縣轄界泉縣(治今龍城鎮)、季承縣(治今葉寶川)、略陽路(治今五營鄉蔡河村)。梁武帝第五年(106年前),分為13州(監區),郡屬涼州天水郡。初元年(8),王莽篡漢,又壹日,水軍郡滿榮縣,郡滿榮縣。革故鼎新元年(23年),成紀之人肖偉集結劉璇皇帝十萬人反對王莽,攻占萍鄉,建立西州政權,分隴右諸郡,郡肖偉占之十年。

東漢時期(25-220年),劉秀稱帝後,為了實現自己的統壹大業,於建武八年(32年)親自攻克隴上,占領了略陽路老城,隴右歸東漢。武興,官累多役,天下郡縣道存。在今天的秦安,廢棄略陽路,設略陽縣(界泉縣改名)。遷涼州為龍(今)地。建武中原元年(56),季承縣被定為侯竇固的封地。永平十六年(73),天水郡更名為郡,轄薊縣(今甘谷縣)和13市(縣)。該縣由今天秦安的略陽縣和季承縣管轄。

三國(220-280),魏文帝黃初元年(220),復漢陽郡為天水郡(薊縣),永州隴右部分為周琴,郡屬周琴天水郡。黃初二年(221),廣衛郡脫離天水郡,郡治林微(今縣東南)。遷獻秦後國之地於獻秦郡(今縣城東北)。全縣三縣,下轄兩縣。季承縣親賢縣隸屬於周琴天水縣。略陽縣隸屬秦州廣衛縣。西晉(265-317)金武帝五年(269),永州隴右隴西、南安、天水、略陽等七郡設周琴,領六郡二十四郡。今天秦安有三個縣,下轄兩個縣。季承縣、獻縣(更名為獻秦縣)隸屬於周琴天水縣;略陽縣隸屬周琴略陽縣(廣衛縣改名治林微)。

東晉十六國(317-420)晉末大亂,郡縣多變。郡縣先後隸屬於趙倩、後趙、前秦、後秦、西秦。東晉大興二年(319),縣屬趙倩。獻帝三年(328),前趙被後趙所滅,郡屬後趙。穆迪永和七年(351),苻堅在長安稱帝,建立先秦,郡屬先秦。385年,孝武帝太原十年,齊郭芙國人建立西秦,郡屬西秦。安帝隆安四年(400),郡為後秦之主姚興所占。安帝十三年(417),武帝滅秦,郡歸東晉。第二年,夏赫連波波入侵,郡被夏占領。

南北朝時(420-589),北魏統壹北方,郡屬北魏。太平真君八年(447),縣新縣並入榮安重建,林微縣並入龍城縣(略陽縣改名)。全縣三縣,下轄兩縣。季承縣、獻縣隸屬於周琴天水縣;龍城縣隸屬略陽縣,屬榮縣(今張家川縣龍山鎮)。北魏時,季承縣被廢,新設安陽縣(轄今古鎮),安陽縣也隨之建立。安陽郡轄安陽縣、武水縣(今縣城西北)。雍熙孝三年(534),北魏分裂,郡屬西魏。西魏文帝大同元年(535),略陽縣移至龍城縣,龍城縣改稱略陽縣。在安陽縣加北泰州。恭帝大同四年(557),該縣屬北周。北周廢除縣心縣,恢復季承縣,隸屬略陽縣。

隋朝(581—618)。隋朝初,廢郡為州。文帝三年(583),廢略陽郡。略陽縣改名為合陽縣。開六年(586),恢復縣心郡(即縣秦),合陽郡改名龍城郡。開十八年(598),安陽縣廢,改稱長川縣。楊迪大業三年(607年),撤銷縣,與武水縣合並為長川縣。此時縣內有三縣,下轄兩縣。季承縣、龍城縣屬天水縣,長川縣屬隴西縣。大業九年(613),金城太尉薛舉稱帝天水,郡為薛舉所占。

唐朝(618-907),高祖武德元年(618),薛舉被鏟平,郡屬唐朝。唐初改郡為州,武德二年(619),文醜設龍城郡,郡內設L府2郡。武德八年(625),改溫州為龍城縣,屬周琴。唐太宗貞觀元年(627年),在全國劃分為10道(監區),郡屬龍遊道周琴。貞觀六年(632),長川郡被廢,並入龍城郡。唐玄宗二十二年(734),因地震,周琴遷至季承縣京秦川(今葉寶川),又因隴水南侵,季承也遷至新城。天寶元年(742),秦州改轄上官,周琴改為天水郡,轄季承、龍城、上官、付強、清水五縣。肅宗幹元元年(758),又壹水郡為周琴。寶應元年(762),隴右被吐蕃占領,郡縣城墻被毀。百姓被迫穿胡服,大部分被奴役了87年。唐玄宗三年(849),被占土地收歸唐朝。863年,鹹通皇帝宗彜廢除龍城縣。昭宗景福二年(893),秦、隴、豐、齊等15國被我鳳翔使李占領。

五代時(907-960),前蜀皇帝永平五年(915),前蜀主人王建收回李所占土地,郡屬前蜀。後唐同光三年(925),李滅前蜀,郡屬後唐。晚唐,明成祖長興三年(932年),桂花鎮恢復為龍城縣,位於欽州東部的東柯峪(今北道區馬炮泉西)。晚唐末,清太三年(936)。石敬瑭滅後,建立後唐,郡屬後金。946年,後金皇帝走了三年,契丹滅了後金。第二年,軍任命何建斬首契丹使者,在秦、成、桀三國向蜀投降,郡縣歸蜀。955年,賢德二年,柴榮詔伐蜀,取秦、成、豐、桀四州,郡屬後周。

宋朝(960-1279)壹開始還是攻唐制,全國分10道。劍龍在宋太祖的第三年(962年),該縣隸屬於吳雄軍節所在的龍遊路欽州。唐太宗太平興國後,遷至季承縣治理上官。天水郡廢後,成為名郡。有顯示親川的歷史,也有依戀周琴的歷史。唐太宗三年(997年)改信道教,分府、州、縣、軍、獄。該縣隸屬陜西路和欽州吳雄軍節區。仁宗五年(1045),設龍城村(治今龍城鎮)。英宗統治萍萍四年(1067),設立濟川村(今通渭縣)。宗申熙寧五年(1072),秦豐路、永興路從陜西路分出,郡屬秦豐路、欽州吳雄軍節。宋高宗建言四年(1130),郡縣土地落入黃金。紹興九年(1139)被南宋收復。紹興十二年(1142),以渭河為界,半個周琴給金,郡地歸金。當時欽州有“漢朝四倍八倍”之說(屬宋者稱漢,屬晉者稱範)。Xi第二年(1142),秦風路改名為西秦路。金人占領縣城後,翟琴被視為秦安城。晉二年(1157),秦安郡(治今興國鎮)與秦安城、喇家城壹起建立。秦安作為壹個縣名開始。同時,對濟川縣進行分析。金世宗大定二十七年(1187),西欽路改名鳳翔路,周琴隸屬鳳翔路,龍城村改縣。周琴分管秦安、龍城、濟川等8個縣。秦安縣屬鳳翔路周琴管轄。

元朝(1271—1368)設省書省管路,路管州(州)、縣。先人至元七年(1270),龍城縣、濟川縣並入秦安縣。此時,秦安原是周琴下轄的壹個縣。至元十八年(1281),陜甘分為兩個中書省,秦安縣歸陜西中書省常工總指揮周琴管轄。明朝洪武二年(1368-1644),恭王府在陜西中書省,周琴在恭王府(今隴西縣),秦安縣歸陜西中書省恭王府周琴管轄。洪武九年(1376),中書省改為公共事務部,統壹各州縣,甘肅省廢。秦安縣隸屬陜西省常工地區周琴。

清朝(1644-1911),康熙二年(1663),陜西分為左右布署,右布署駐常工。泰安縣當時屬周琴管轄,右屬陜西布署。康熙八年(1669),陜甘分省,秦安縣歸甘肅常工府周琴管轄。雍正七年(1729),周琴升任直隸州、周琴、直隸甘肅,轄秦安等五縣。光緒二年(1876),秦安縣隸屬甘肅共青街路直隸周琴。民國時期(1912-1949)民國二年(1913)北京政府實行省縣兩級制,有聯絡和監督用的臨時道制。將共勤街路改為龍南路。民國三年,隴南路改為渭川路(今秦州區),轄秦安等14縣。民國16年,南京國民政府廢路設行政區,實行省縣兩級制。秦安縣隸屬甘肅省渭川行政區。民國24年,全省分為七個行政區,天水為第四區,秦安縣屬甘肅省第四區行政監察區管轄,直至秦安解放。

解放後,實行省(市)、縣(市)兩級體制。它也有三個層次的機構:大行政區,特區和區。1949年8月3日秦安縣解放後,屬甘肅省天水行政監察區管轄。1951年,天水地區行政監管區更名為天水地區,轄秦安等12個縣(市)。1955年,天水專區更名為天水特區,轄秦安縣等13個縣(市)。天水地區於1969年更名為天水地區,轄秦安縣等11縣(市)。1985年7月8日,經國務院批準,撤銷天水地區,設立地級市,實行市管縣體制,轄秦安縣等5縣2區。從1985年8月到2006年1月,施工分部沒有變化。

  • 上一篇:臨渙鎮歷史
  • 下一篇:重點講高二的歷史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