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越州的歷史沿革

越州的歷史沿革

越州由南北朝時期的劉宋於太史七年(公元471年)建立,州府位於臨漳,就在廣東浦北縣石崇鄉坡子坪田陽湖畔。靈林嶂、百良、蘇龍、永寧、安昌、福昌、南流、合浦、松壽縣。

南齊粵領20縣:臨漳、合浦、蘇龍、百良、安昌、鹽田、鳳山、南流、定川、祁寧、北流、陸川、馬門、嶽重、高星、永寧、康杞、吳春裏、福昌、泗竹。

田亮監獄元年(502)後,越州府遷至合浦縣(浦北縣泉水鎮舊州)。大同元年(546年),統率永寧、蘇龍、福昌、泗渚、鹽田、陸川、祁寧七縣。

陳越洲領導合浦、百良、鳳山、蘇龍和定川縣。隋大業元年(605年),越州改名瀘州。

大業三年(607),瀘州與賀州(今雷州半島)合並,稱為賀州。同年,賀州改名合浦縣,隸屬揚州,轄11縣,郡治合浦縣。

唐武德五年(622),合浦縣改名越州。同年合浦縣部分縣設安昌、槁城、大連、大都,均屬越州。

貞觀八年(634),越州改名連州。越州發展歷程

隋大業元年(605年),廢除總統制,改武州為越州。大業三年,越州復為會稽郡。

唐武德四年(621),會稽郡改越州,設總督府。總經理為、姚、尹、宋、吳、瞿、李、閆、絲綢,11。越州直領惠濟和諸暨兩縣。武德七年,總督府改為總督府,督管五州。省內的耀州是余姚縣,山陰縣是另外壹個地方。越州直管惠濟、殷珊、諸暨、余姚四縣。武德八年,陰、盛兩省,山陰縣;越州總督掌管嶽躍和梧州。

貞觀元年(627年)分天下10路,杜泉、臺、建設、闊等六州劃歸江南路。

開元二十壹年(733),天下道數15。江南路分為東西兩路,越州劃歸江南東路。

天寶元年(742),越州復為會稽郡。甘源元年(758),會稽縣歸越州。同年,江南東路分為浙江東路和浙江西路。浙江東道我們的大使駐紮在越州。

貞元元年(785),析會稽郡恢復為上虞郡。貞元三年,浙江東道復設,石木洲改為浙江西路。浙江東道轄越、吳、曲、明、臺、楚、文七州,治越州。

中和三年(883),浙江東道觀察使,賜我義盛軍使銜。光啟三年(887),改為微生軍。轄越州。

甘寧三年(896),平東昌改越州為東府。

五代,屬吳越國。梁開平二年(天寶元年908年,吳越),越州升為大都督。

宋太平興國三年(978),吳越回歸宋朝,宋朝對五代制進行了打擊。越州仍稱大都府越州鎮東節度使。

道道三年(997),全國分15路,越州屬兩浙路。熙寧七年(1074),兩浙路分為東西兩路。浙東道轄越州,轄錢江以南的南越、蕪湖、衢、明、臺、楚、文七州。當年九月,合並為兩條浙江路,九年分,十年合。

建言三年(1129),兩浙路分為兩浙東路和兩浙西路,兩浙東路仍歸其管轄。四年四月,宋高宗駐越州,取“紹大歇,丕許百年繁華”之意(宋·徐孟新《三朝北盟》),次年正月改紹興。越州的官、兵、民在向朝廷表示乞額時,模仿唐德宗在興元元年將涼州改為興元府,同年十月,越州升為紹興府的故事。

  • 上一篇:青藏高原真的發生過獸戰嗎?
  • 下一篇: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的發展前景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