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唐朝為什麽滅亡?

唐朝為什麽滅亡?

原因:

1,安史之亂

唐玄宗天寶十四年(755年)爆發的安史之亂是壹場嚴重的社會動亂,它幾乎摧毀了唐力政權,給社會經濟帶來了不可估量的損失。安史之亂成為唐朝歷史的轉折點。叛亂之前,是唐朝的鼎盛時期。叛亂之後,唐朝進入衰落階段,最終走向滅亡。

2、緩沖區政權

安史之亂後,唐朝出現割據。唐末藩鎮割據是唐朝衰落的重要原因。因為藩鎮自給自足,中央政府變得軟弱。幾次試圖削弱藩鎮,不僅沒有達到目的,而且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使國家再也無力與藩鎮抗衡。與中央勢力的衰落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藩鎮勢力越來越強大,藩鎮割據更加不可控制。

3.太監當家

在宦官與官僚文人的鬥爭中,士大夫的精神是值得肯定的。但他們的實力與宦官相差甚遠,所以他們打擊宦官、恢復皇權的努力都失敗了。更有甚者,這種鬥爭極大地消耗了統治集團內部的權力,國家正常的政治生活受到嚴重影響。地方割據勢力更加有恃無恐,唐朝政權的統治已經處於動蕩之中。

4、門閥黨的鬥爭

封建士大夫的黨爭是中國古代官場的頑疾。唐代還出現了派系鬥爭,成為當時政治生活中的壹大問題,對其衰落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5.農民起義

農民戰爭對垂死的唐朝造成了致命的打擊,唐朝的統治崩潰了。倒戈投降的朱溫成為晚唐的政治人物。三年後(903年),朱溫將內務部的數百名宦官全部殺死,出國的宦官也被就地處決,宦官專權局面結束。天佑四年(907),朱溫棄自立,改國號梁,定都開封。唐朝滅亡了。

擴展數據

安史之亂是中國唐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2月16年至763年2月17年)唐朝將領安祿山、史思明背叛唐朝後發動的戰爭。是與唐朝爭奪主導權的內戰,是唐朝興衰的轉折點。內戰造成唐朝人口大量流失,國力急劇下降。因為發動反唐叛亂的指揮官主要是安祿山和史思明,所以這次事件被命名為安史。

這場戰爭給社會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災難。《舊唐書·郭子儀傳》記載:“宮被焚,十而無壹人,百曹棄,無椽。中區不到壹千戶,景邑中的景景(應改為榛子)為豺狼府之數。它既缺乏軍事儲備,也缺乏人力。東至鄭、汴、徐坊,北至秦、淮境內,為人類人口隔絕之地,千裏窪地”,幾乎包括整個黃河中下遊,壹片荒涼。

杜甫有詩說:“寂寞天寶後,我園百余家,世間事多。”這說明戰後,廣大民眾無家可歸。

安史之亂削弱了封建中央集權,為封建割據創造了必要條件,使唐朝由盛而衰。此後,安史之亂黨在和碩形成割據局面。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唐朝滅亡的真相

  • 上一篇:中國古代的規矩是什麽?有哪些皇帝?
  • 下一篇:明簡文帝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