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都江堰的歷史是怎樣的?

都江堰的歷史是怎樣的?

都江堰位於四川省都江堰市西部,是中國古代修建並沿用至今的大型水利工程。被譽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是四川著名的旅遊景點。壹般認為,都江堰水利工程是秦國蜀郡太守李冰和他的兒子們在大約256年前修建的。它是世界上最古老也是唯壹壹個宏大的水利工程,特點是不用大壩引水,屬於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變遷

名字的由來

秦、蜀二郡太守李冰初築堰,都江堰得名“奎山”。這是因為都江堰旁邊的雷宇山在秦漢以前被稱為“奎山”,而當時生活在都江堰周圍的主要是人,他們稱堰為“桂”,所以都江堰被稱為“奎山”。

三國蜀漢時期,都江堰設都安縣,因名“都安堰”。同時也叫“黃金堤”,突出魚嘴的分水作用,用堤代替堰作為名稱。

到了唐代,都江堰改名為“絕味巖”。因為當時築堤的材料和方法主要是“斷竹為籠,徑三尺,填實石,累溺”,即以竹籠填石,稱為“尾”。

直到宋代,在宋代的歷史上,才第壹次提到都江堰:“永康軍歲時統治都江堰,籠石都江堰的風景蛇,決定攔河灌溉幾郡田地。”

關於杜江這個名字的由來,《蜀水考》說:“府河,壹條成都河,有兩個源頭,分別是漓江和劉江。”劉江是鑒江的別稱。在成都平原上,府河是邕江,南河是鑒江。它們的上遊是白條河和走馬河,分為都江堰和內江。《國誌》說:“杜江是成都的河流”。從宋代開始,整個都江堰水利系統工程被概括稱為都江堰,比較準確地代表了整個水利系統,壹直沿用至今。

建設背景

現在被稱為“天府之國”的成都平原,在古代是壹個水旱災害非常嚴重的地方。李白《蜀道難》中的“直到兩個統治者在這個地區的迷霧時代中擠身而過”和“人或成魚鱉”的悲嘆和悲慘境遇,正是那個時代的真實寫照。這種情況是岷江和成都平原“惡劣”的自然條件造成的。

岷江是長江上遊的主要支流,流經的四川盆地西部是我國多雨地區。發源於川甘交界的岷山南麓,分為東源和西源,東源來自龔崗嶺,西源來自郎家嶺。這兩個源頭在松潘沒有大壩的情況下匯合。向南流經四川省松潘縣、都江堰市、樂山市,在宜賓市匯入長江。全長793公裏,流域面積13.35萬平方公裏。平均坡度為4.83‰,年總水量約為6543.8+0.5億m3。岷江發源於岷山貢崗嶺和郎家嶺,全長735公裏,流域面積654.38+0.4萬平方公裏。全河落差3560米,水力資源13萬千瓦以上。岷江是長江上遊水量最大的壹條支流,都江堰是上遊,以漂木和水力發電為主。都江堰市至樂山為中遊,流經成都平原,與沱江水系及眾多人工河網共同組成都江堰灌區。樂山下面是下遊,主要是航運。岷江有90多條支流,上遊有黑水河和雜谷腦河。中遊都江堰灌區有黑石河、金馬河、江安河、走馬河、白條河、蒲陽河。下遊有青衣江、大渡河、馬邊河、越溪河。主要水源來自山體陡峭的右岸,大支流都是從右岸山體縫隙溢出。降雨主要集中在雨季,所以閩江的水波動很快,水勢湍急。

岷江從成都平原西側向南流出岷山山脈,對於整個成都平原來說是壹條地道的掛在地上的河,很有意思。成都平原整體地勢從岷江到雷宇山,向東南傾斜,坡度很大。都江堰距離成都50公裏,但是落差273米..在古代,每當岷江泛濫,成都平原就是壹片汪洋。壹旦幹旱,就是千裏之外,絕無收成。岷江洪水長期危害西川,吞噬良田,侵害民生,成為古蜀生存發展的壹大障礙。

都江堰的建立有其特定的歷史根源。戰國時期,飽受戰亂之苦的人民渴望中國早日統壹。無獨有偶,商鞅變法改革後,秦國也壹度名滿天下,賢良多賢,國家日益強盛。他們正確認識到巴蜀在統壹中國中的特殊戰略地位,提出“得蜀則得楚,楚亡則天下並”(司馬厝話)。在這種歷史背景下,戰國末期,秦國的趙浩棋任命通曉天文地理、深居簡出的李冰為蜀國的國君。李冰上臺後,首先下定決心根除岷江水患,發展川西農業,造福成都平原,為秦國統壹中國創造經濟基礎。

施工簡介

都江堰位於岷江從河谷進入沖積平原的地方,灌溉著冠縣以東成都平原上數千公頃的農田。原來岷江上遊流經險峻的山脈,到成都平原時,水流速度突然變慢,於是大量泥沙和巖石沈積淤積。

每年雨季來臨,岷江等支流水勢暴漲,經常泛濫成災;當雨水不足時,就會造成幹旱。在都江堰建成前兩三百年,古蜀國杜在岷江山麓開辟了壹條人工河,將岷江水分流到沱江,以消除水害。

秦五十壹年(公元前256年),李冰掌管蜀郡。在前人治水的基礎上,李冰依托當地百姓,在岷江流入平原的冠縣修建了都江堰。

都江堰是壹座防洪、灌溉、航運的綜合性水利工程。

李冰以中流為堰的方法,在岷江峽谷用石頭築起壹座石脊,名為杜江魚嘴,又稱分水魚嘴。余醉是壹個引水工程,它把閩江分成兩部分。東邊那條叫內江,是用來灌溉水渠的。西邊叫外江,是閩江的幹流。在冠縣附近的岷江南岸,建有壹座離丘(同樁)。脫離丘是巖石開挖後分離出來的石堆,夾在內外河道之間。自來東側是內江口,稱為瓶口,有控制水流的作用。夏季閩江上漲,杜江河的魚嘴被淹沒,脫離水面成為第二個引水處。內江從寶口之下進入川西平原上密布的灌溉系統,幹旱會導致水分下滲,而雨水則會灌滿水閘(華陽國治蜀之),保證了約300萬畝良田的灌溉,使成都平原成為旱澇之都。都江堰的規劃、設計和建設具有科學性和創造性。工程規劃相當完善,魚嘴和瓶口結合使用,可以根據灌溉和防洪的需要分配洪水和枯水流量。為了控制水流,在進水口做壹個三石人,站在三個水裏面,使水不盡而無肩而滿(《華陽國之術誌》)。這些石頭人明顯扮演的是草稿的角色,是原稿。從石人腳肩高度的測定可以看出,閩江不僅有長期的水位觀測,而且有洪水和枯水水位變化範圍的壹般規律。通過觀測內江入水口的水位,可以掌握來水量,再配合魚嘴、瓶口引水工程調整水位,從而控制渠道的來水量。這說明早在2300年前,我國勞動人民就已經掌握並運用了堰流在壹定水頭下通過壹定流量的原理。在都江堰,李冰做了五個石犀牛,兩個在深處(華陽國之術之),第二個在深處的意思是留在內江。石犀的作用不同於石人,其埋深作為都江堰年修沈濤灘的控制標高。通過對灘地的深度沖刷,使河床保持壹定的深度和壹定的斷面,使河床能夠安全地通過比較大的洪量。可見當時人們對流量與水的橫截面關系有了壹定的認識和應用。這種數量關系是現代流量公式的壹個重要方面。

施工過程

秦向五十壹年(公元前256年),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吸取前人治水的經驗,帶領當地人民主持修建了舉世聞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都江堰的總體規劃是將岷江分成兩股,壹股引入成都平原,既能分洪減災,又能引水灌溉農田,化害為利。主要工程包括魚嘴引水堤、沙飛堰溢洪道和寶江口進水口。

1,瓶口的施工工藝

首先,李冰父子邀請了許多有治水經驗的農民,實地勘察了地形和水情,決定鑿通雷宇山引水。由於當時還沒有發明火藥,李冰用火石使巖石爆裂,終於在雷宇山鑿出壹條寬20米、高40米、長80米的山口。因其形狀酷似瓶口,故名“寶瓶口”,從雷宇山分出的石堆叫“留堆”。

之所以要修瓶口,是因為只有把雷宇山打開,讓岷江的水順利地向東流,才能減少西邊的河水流量,讓西邊的河水不再泛濫,同時也能緩解東邊的幹旱,讓洶湧的河水流入幹旱的地區,灌溉那裏的良田。這是防洪的關鍵環節,也是都江堰工程的第壹步。

2.分水魚嘴的施工工藝

寶口引水工程建成後,雖然起到了引水灌溉的作用,但由於河的東面地勢較高,河水很難流入寶口。為了使閩江順利向東流並保持壹定的流量,充分發揮寶口的分洪灌溉功能,建設者李兵決定在閩江上修建壹座引水堰,將江水分成兩股:壹股順流而下,另壹股強行流入寶口。因引水堰前端形似魚頭,故稱“魚嘴”。

魚口的建成將上遊流動的河流分為兩部分:西邊叫外江,在雨中順岷江而下;東邊叫內江,流入瓶口。由於內江窄而深,外河寬而淺,以至於枯水期水位較低,60%的河水流入河床較低的內江,保證了成都平原的生產生活用水。洪水來的時候,因為水位高,河水大部分從河面寬闊的外河排出。這種自動分配河道內外水量的設計被稱為“四六分水”。

3.飛沙堰施工工藝

為了進壹步控制流入寶口的水量,發揮分洪減災的作用,防止灌區的水出現波動和不穩定,李冰還在寶口附近的魚嘴引水大堤尾部修建了平槽和“飛沙堰”溢洪道進行分洪,確保內江無災。溢洪道前有彎道,河水形成環流。當河水超過堰頂時,洪水夾帶的泥石就會流入外河。

飛沙堰是用竹籠裏的鵝卵石築成的,堰頂處於合適的高度,起到調節水量的作用。內江水位過高時,洪水會漫過飛沙堰,通過平水槽流入外河,這樣進入瓶口的水量就不會太大,內江灌區免受洪水侵襲;與此同時,越過沙飛堰流入外江的水產生了壹個遊泳漩渦。由於離心作用,泥漿甚至巨石會被拋過沙飛堰,因此可以有效減少瓶口周圍的泥沙沈積。

為了觀察和控制內江的水量,李冰雕刻了三個石堆的人像,放入水中確定水位。石馬也鑿好,放在河中央,作為每年水量最少時沖刷沙灘的標準。[2]

在李冰的組織領導下,人們克服重重困難,經過八年的努力,終於建成了這項歷史工程——都江堰。

年度修理制度

都江堰的有效管理確保了整個工程在兩千多年後仍能發揮重要作用。漢靈帝年間,為維護堰頭工程,設置“獨水筏”和“獨水龍”;蜀漢時,諸葛亮設堰官,“招壹千二百人管之”(《水經註·河流》)。此後,堰頭所在的縣令壹直掌管。到了宋代,制定了壹直實行至今的年修制。

古代竹籠結構堰體在閩江急流沖擊下不穩定,盡管有內江排沙機制,但淤積不可避免。所以都江堰需要定期整修,才能有效發揮作用。到了宋代,建立了壹個制度,在冬春枯水季節切斷年修,稱為“陶濤”。在每年的維修中,堰被修整,河流被深深地沖刷。沖灘深度以埋在灘底的石馬為準,堰高以對岸巖壁上的水為準。從明代開始,臥鐵就被用來代替石馬作為沖刷沙灘深淺的標誌。有三條臥鐵,長壹尺,位於寶口左岸,分別鑄造於明朝萬歷年間、清朝同治年間、1927。

  • 上一篇:觀潮的相關典故。
  • 下一篇:什麽是UFO歷史事件(列表)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