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為什麽《我在故宮修文物》系列能從嗶哩嗶哩壹路火到大銀幕?

為什麽《我在故宮修文物》系列能從嗶哩嗶哩壹路火到大銀幕?

《我在故宮修文物》這部紀錄片之所以會火,大概是因為他讓人覺得,每壹個專註於自己工作的人,似乎都在頭頂發光,吸引著人們睜大眼睛。

《我在故宮修文物》是壹部只有三集的紀錄片。2065 438+06 65438+10月7日在CCTV 9首播,但當時反響並不大,很少有人關註這部紀錄片。

然而,時隔壹個月後,這部紀錄片在壹家以年輕用戶為主的著名視頻彈幕網站畢麗畢麗(又名嗶哩嗶哩)上走紅,點擊量超過200萬次。現在還在上升,今年會拍成電影版,12月上映。

很多人應該都去過故宮,看過故宮展出的壹些稀世珍寶,贊嘆它們的精致,驚訝於古人的智慧。下圖是康熙65,438+06個兒子和32個孫子在他60歲生日時贈送的長壽屏。看起來真的很漂亮。

但妳有沒有想過,這些精美的文物剛出土的時候,並不是這個樣子,而是又臟又黑或者殘缺不全,比如紀錄片裏的那些,出土的唐代三色馬掉了尾巴,少了壹大塊漆。雕出來的佛臉上有個大洞,手指也斷了。

這些殘缺不全的文物需要修復後才能展示,但如果妳認為這些文物都應該用高科技科學儀器修復,那妳就錯了。這些都是由壹群修復者修復的,經過繁瑣枯燥的人工修復,完全可以煥然壹新,重新展示。而且修復文物不僅僅是恢復文物原貌那麽簡單。修復者不僅要最大程度地恢復原貌,還要發揮想象力修復缺失的部分,所以說他們是魔術師壹點也不為過。

?在這部紀錄片中,最受歡迎的制表師王錦被嗶哩嗶哩粉絲稱為“男神”。39年來,他從未換過工作或搬家。他負責修理鐘表的工作。修理鐘表是壹件重復的事情。有時候剛修好的地方第二天就壞了,因為天氣的變化。故宮裏有幾千個鐘表,壹個人就算用盡生命也修不好。需要壹代壹代傳下去,王師傅就是其中之壹。每次他們出現,都會有壹群粉絲喊著表白。

木工組的修理工屈師傅在雕刻壹尊在國內幾乎絕跡的遼金木雕佛像時,漫不經心地說:中國古代人講究物,就是從自身看事物,從事物看自身。就像每個人對佛的理解不壹樣。這也和人的氣質有關。所以有些人雕刻佛像是帶著狡黠的笑容或者淫蕩的笑容。也有愁眉苦臉的。

看,對於修復者來說,文物其實和人是壹樣的。不同的人會做出不同的作品。

在他們眼裏,文物不是無生命的,它們是人。

我覺得這部紀錄片很吸引人,因為它告訴了我們什麽是真正的“匠心”。我們在參觀故宮的時候,對文物跳過壹瞥,背後的修復者可能需要多年的心血,這是我們以前從來不知道的。這部紀錄片講述了壹群修復者如何修復文物的故事。制作團隊和導演雖然年輕,但在拍攝手法、配音、後期剪輯等方面也存在各種不足。但就是這樣壹部粗糙的紀錄片,真實地向我們展示了壹群可以“放心”的人。仔細看的話,會覺得這個故事裏的每壹個普通人都在發光。

在故宮做修復工作的修復人員日復壹日重復著類似的工作,每天早上八點上班,五點下班。沒有什麽高科技,故宮禁止吸煙。我每天都和漿糊、樹漆、石灰打交道。紡織組的女修復師不能化妝、噴香水、塗指甲,怕修復時脆弱的文物受到影響。

這些修復者其實很普通。每天上班後,故宮的大門壹關,外界的壹切喧囂和噪音都與他們無關。大家都壹心壹意的專心工作,似乎離這個高速發展的時代很遠。修復重點文物不僅是壹門技術,更是壹門藝術,他們依靠自己的雙手,從早到晚讓成千上萬的珍寶脫胎換骨。這些他們認為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任務,其實意味著傳承,也代表了幾千年的文化和積澱。正是有了這些平凡卻隱秘的修復者,他們甘於寂寞,磨練技藝,我們和後人才能有幸壹睹古人的傑作,傳承中華幾千年的燦爛文明。

雖然《我在故宮修文物》是壹部紀錄片,但認真來說,這是壹部非典型紀錄片。導演將鏡頭對準了壹些在特殊環境下從事特殊工作的普通人,用更接地氣的方式展現了修復者與文物之間鮮為人知的日常生活。這部紀錄片沒有特別高大上的主題,沒有所謂的思想升華,也沒有壹開始就和妳壹起等待的感情。反觀如今的國產電視劇,當出現手撕鬼子、宮鬥宅鬥、婆媳撕逼、二胎風波等各種戲碼時,下班後花上兩三個小時看這部三集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妳會感到身心舒暢,不禁感慨,如果奇跡有顏色,那壹定是中國紅。

此外,導演團隊也為這部紀錄片的成功做出了貢獻。據說制作組花了五年時間做實地調研,去故宮看修復師的作品,熟悉人。僅調查材料就寫了654.38+萬字。為了拍攝這些工匠,攝制組在故宮待了四個月,甚至和修復者壹起吃飯回家。力求還原大師們從工作到生活的日常。最後的效果也是值得肯定的。雖然故宮裏的每壹個師傅都技藝高超,但他們在紀錄片裏都沒有嚴肅難接近的面孔。就算他們對待文物,也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麽膽小。相反,它們滿是雲淡風輕,卻又莫名其妙地讓人安心。他們的日常生活就像生活在我們周圍的普通人和鄰居壹樣,我們在路上隨處可見。

比如影片中陶瓷組的妹子周壹閉館的時候,會在太和殿空蕩蕩的大廳裏騎自行車。旁白是:最後壹個這樣做的人是100多年前的溥儀...閑暇時,修復者們還會壹起玩棗或者餵貓。

這種反差讓大家瞬間覺得,這些從事神聖工作的修復者,並不都是嚴肅的老學究,他們也是離我們很近的普通人。

現在新媒體時代,光生產觀眾想看的東西是不夠的,還要讓觀眾願意分享,願意免費安利。?就像《舌尖上的中國》壹樣,中國美食以輕松快捷的敘事節奏和精美的畫面呈現在觀眾面前,展現了中國、中國人民積累的豐富經驗,多變的飲食習慣和獨特的味覺審美,以及已經上升到生存智慧層面的東方生活價值觀。

同樣令人欣慰的是,越來越多的節目通過傳統文化走紅。中華民族五千年文化的精髓,它的內涵,它的內涵,是快餐式的網絡文化所欠缺的。互聯網+的傳統文化,也漸漸變得像泡面、白開水壹樣香了起來。我們喜歡這部電影,因為紀錄片很有人情味。修復者對自己職業的熱情和熱愛,賦予了文物以溫度和靈魂,讓文物不再冰冷。傳統文化節目的流行也是壹種啟發,提醒我們如何看待民族文化,如何珍惜、欣賞、保護民族文化。

願這樣美好的紀錄片更多的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

  • 上一篇:賀州這幾年的發展怎麽樣?
  • 下一篇:如何查找微信群聊記錄?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