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追隨我們祖先的腳步

追隨我們祖先的腳步

追隨我們祖先的腳步

?——記“探尋抗戰留下的血的幸福西路”活動

楊文?宋道君/地圖

?2021 9月23日上午,在舉世聞名的抗戰時期衛萊公路“零公裏”地標前,將舉行壹場特殊的儀式。

?“用留在抗日戰爭中的鮮血探索幸福西路”活動由攝影家和作家、文史研究者楊發起。另外兩位參加者是周,她是本次活動中年齡最大的參加者,已經85歲了,還有壹位是從北京回來定居多年的樂山市的女士,年齡最小(58歲)。62歲的和70歲的楊。此行參與者平均年齡70歲,可謂是壹支古老而罕見的搜尋隊伍。

?衛萊公路是樂山至西昌公路。1939,抗戰艱苦時期,為打通滇緬國際通道,使運往重慶的戰略物資不必繞道貴州,國民政府於8月從川、康兩省征集約24萬民工參加這壹壯舉。?

?十點左右,前來送行的實驗小學師生和圍觀群眾站在現場,鮮紅的活動橫幅迎風飄揚。大家虔誠地擦去地標上的汙漬,少先隊員們在入隊儀式上與參與者合影留念。樂山智慧書店的王凱誌向同學們贈送了記錄邊防軍業績的《激情歲月》壹書。五年級1班學生吳感慨地說:“通過參加活動,我了解到公路原來是壹條不尋常的路,壹條抗日之路。我們要向老祖宗學習,努力工作,報效祖國,請放心,強國有我。”

?這時,圍觀群眾不禁熱烈鼓掌。

?中午12點左右,我們到達了峨邊衛萊抗戰公路紀念館。雖然紀念館位於樂山市,但我們壹行人之前壹直沒能去參觀。這是壹個非常有意義的紀念館。在展廳裏,每個人都了解了壹些關於衛萊路的新史實,並第壹次向當年的許多物品致敬。臨別時,我得到了《衛萊公路歷史事件系列》這本書。紀念館贈送的《樂山篇》。

?下午4點左右,大家來到雅安市漢源縣黃木鎮萬盛村“抗戰時期衛萊公路舊址”紀念碑前。距離聞名中外的燕窩溝僅1徐莉。為了紀念這段修建時為國捐軀的先輩,後人恭恭敬敬地立了這座紀念碑。

?幸運的是,在紀念碑前,我們遇到了土生土長的石廣祿老人。老人生動地介紹了壹些關於燕窩溝修路的鮮為人知的細節。

?比如,據史料記載,燕窩溝段七公裏範圍內死了1400名民工,但具體記載很少。老人說,我記得有壹天,我聽到壹聲不同以往的巨響,也不知道為什麽。第二天才知道,壹百多名民工因為爆破導致巖石坍塌,掉進深溝裏死了。老人的父親和遠方的哥哥也參與了屍體的挖掘和運輸。

?那天晚上,因為老樂西路的鄂府段拓寬鋪了柏油,我們繞道南行,只好住在黃木鎮外的登峰農家院,以便明天沿老樂西路返回燕窩溝、索衣嶺後繼續掉頭去西昌。

?第二天早上,我們到達了期待已久的燕窩溝路段。這裏是漢源縣黃木鎮和李詠彜族鄉的交界處,海拔1.900多米。山高、巖深、谷險,沒有氧氣。壹年四季雲霧繚繞,懸崖滴水,是當年施工最困難的路段。在過去,這是四川省和西康省的分界溝。

?大家終於看到了經常出現在關於燕窩溝的文章中的“石筍”部分,它位於燕窩溝東側的李詠彜族鄉。目前這條只有3.5米寬,全崖硬鑿而成的路,讓所有人都自嘆不如。楊故意指揮兩輛車在狹窄的馬路上過馬路。拍攝的照片顯示,兩輛車當時只是在填馬路。左側獨特的殘留巖石看起來像竹筍。

當時工程部帶領砌築隊挺進燕窩溝,分兩組組織“敢死隊”,用麻繩將洗衣籃從懸崖頂垂直吊起。壹人持鉆,另壹人掄錘,挖洞,埋黑火藥。麻繩斷裂、啞炮、落石等經常造成人員傷亡,石匠傷亡也不少。曾經發生過上午100多人下班,晚上只有20人復工的悲劇。鋼鉆和鐵鑿在巖體上留下的刻痕,今天依然歷歷在目,仿佛在訴說當年的艱辛。

?因此,世界著名的巖土工程專家、時任公路路面研究所所長的美籍華人陳先生稱之為“魔鬼的住所”。

?尤其讓大家驚訝的是,宋道君爬上懸崖拍照的時候,右手拿著巖石山,好像有凹凸感。他好奇地撥開雜草,發現居然是壹個石雕!他興奮地噴水,用毛巾擦土,給石雕拍照。經初步鑒定,這幾十個隸書實際記錄的是1941年的道路修建情況。劉軍德,重慶酉陽龍潭人,被招到這裏參加西康公路建設。工程部文平命令劉軍德督促這裏的巖石爆破工程完工。在巖石的邊緣,他因為破碎巖石的飛濺和深溝而死。記錄員自嘲為“衛萊·薩維奇”。可惜由於年代久遠,巖石風化嚴重,有兩三個字無法確認。與許多不知名的奉獻者相比,劉軍德是幸運的。《衛萊野人》的原忠實記錄,讓我在80年後等待晚輩祭奠壹位有名有姓的英雄。

據當地壹位介紹,深溪溝壹帶,曾有壹處民工住宅,巖石上刻著壹些字。大家都很開心。可惜由於山澗漲水,只拍到住宿,沒有拍到文字。如果妳丟了東西。

?這是這次探險活動的壹個重要發現,在以往有關衛萊路的資料中沒有記載。我們將再次去那裏清晰地拍攝巖石雕刻,並補上農民工住所的字樣。然後咨詢專家進壹步研究。

?當我看到這些如畫的風景和令人困惑的石刻時,我無法想象80年前發生在這裏的悲慘景象!

依依不舍地離開燕窩溝,大家在下午4點左右登上了另壹個著名路段——鎖壹嶺。這也是衛萊路非常危險的路段。因常年大霧,雨勢降至零度,行人不得不翻越,麻纖維、帽子等雨具必不可少,故名麻纖維嶺。關於這壹段,因為樹上有壹塊由中國久負盛名的衛萊道長趙祖康題寫的四字石碑,我們拍了壹些照片留作紀念,然後匆匆趕往西昌。

本來大家打算從黃木鎮到漢源(當時叫福臨)走壹段老樂西路,和苦夷陵壹樣,保持原樣。不幸的是,由於前壹天的大雨,道路被堵塞了。無奈之下,拐進了高速公路。

?西昌缸窯是樂勞西路的終點,號稱天下第壹缸。瓊海邊上風景難得。四周參天古樹環繞,壹個雕龍甕巍然屹立,盤龍仿佛從甕周圍的天空中墜落,壹口清水從口中噴出,註滿了甕。今天的繁榮與過去不同。

?我們來了,走過了這條血淋淋的抗日之路;我們很欣慰,也很欣慰能探索出壹些新的線索。

此行不虛此行!我們對先輩們保衛祖國的壯舉深感悲痛。

雖然大家都經過了,但總覺得還缺少點什麽,心裏似乎總有遺憾。

?哦,看到那些模模糊糊的古跡,看到日日夜夜風化的路基和護欄,我們呼籲,有關部門應該花精力和財力,盡快保護它們。如果有必要,我們可以在此基礎上借鑒峨邊,著手建設衛萊路博物館。讓年輕壹代永遠銘記先輩的功績,弘揚偉大的抗戰精神,激發愛國熱情!

(2300字)

2021.9.25

  • 上一篇:我們青少年應該如何承擔起振興中華民族的歷史使命?
  • 下一篇:貴港的歷史沿革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