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江蘇省南通市海安縣名人

江蘇省南通市海安縣名人

漢(1857-1942),字紫石,又名停石,後停。

江蘇海安人。

出生於壹個商人家庭。

清光緒五年(1879)。

歷任行政、礦業、軍事、外交等職,曾任吉林省民間使節。

民國成立後,歷任江蘇省民政總長、安徽省巡撫、江蘇省巡撫、巡撫、督軍。

喬琳(1731?),字漢源,號西蜀,號墨莊,海安丁所人,清代乾隆年間篆刻家。

喬林愛讀書,家裏什麽都沒有,卻收藏了很多書。

朝夕揣摩,不知疲倦。

乾隆四十三年(1778)刻有“人之所能事多,而涼好學篇”的印章。

對《公劉書》篆刻的研究幾十年來從未間斷。他的篆刻大師徐榮擅長雕刻水晶、玉器、瓷器、竹器等印章,每壹枚都很精彩。

側節為草書,偶刻隸書,其篆書古樸蒼勁,深得秦漢遺風,後人誤為宋元人所作。

清代國子監學士、自習室行者錢大昕在《喬墨莊先生傳》中稱贊他“用刀如筆,試玉、銅、鐵、竹根無不可”。

他的篆刻風格對當時江浙乃至後世的篆刻壇都產生了相當大的影響。

余(1894—1945),揚州評書名家,住海安鎮。

從小家裏就窮。18歲,師從著名說書人張紹南。

初學時,於曾聽過丁喊、陳、張傑山等前輩的《清風劄》。他博采眾長,逐漸形成了具有何麗霞風格的遺風派。

這本書以喜劇的形式反映了人間悲劇,把舊時代揚州的社會生活描寫得淋漓盡致,被後人稱為“奇書”。

他還剔除了原文中的淫穢語言,明確表示糟粕語言不會傳給弟子。

民國三十年(1941),海安失陷,余到如東縣栟茶鎮演出。在威遠茶館演出時,壹些新四軍的幹部前來聽書,並欣賞於的技藝。後來,他被邀請在幾次群眾大會上演講,以鼓舞群眾的士氣。

並請余聯系海安、角斜的藝術家來茶園演出。

張福祥(1663-1727),本名良玉,海安鎮人。

康熙四十六年(1707),清聖祖葉璇南巡,張福祥在揚州塔灣呈上《迎亡詩》十二章,陳述治國方略,受到康熙帝的高度贊揚。

康熙五十三年,張福祥在順天登基。

康熙六十年,張福祥考中,被錄為進士,時年五十八歲。

因在殿試中對回答者言辭激烈,被降為三強第34名。

當年5月,康熙皇帝在連寧居召見張福祥等人。由於張福祥學識淵博,他被選為國子監的庶吉士。

三年後,張福祥退休養老,回到了家鄉。

陸(1777—1842),本名關泉,又名二香。

生於清朝,生於海安鎮。

盧順之的曾孫是清朝的壹個秀才。

他勤奮好學,尤其致力於醫學。

我喜歡研究石頭。

搜索數百個古代遺跡。

這裏有數百件青銅麻雀瓦、古言和印章,壹個接壹個地證明著他們的故事,並且是手工雕刻的。

他擅長書法,鋼琴,好詩詞,喜歡打遊戲。他寫了四卷溥儀。

瞿,安徽滁縣海安鎮人。

生於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前後,卒於同治初年。

生於過去的屈,立誌於搜集和研究海安故裏的自然和歷史資料,致力於尋找壹座城鎮的遺產。

壹切善言善行,文章碑文,不求其源,自始至終考”,“壹切學問,即書、紙片皆棄於書中,久而成之。"

歷時10余年的搜集、修訂、整理,編纂了道光二十九年(1849)海安考古誌。

鐘和清,字品沖,號,海安西昌鎮人。

生卒年不詳。清乾隆十七年(1752),乾隆十九年進士,任四川大邑縣令。因為人正直,被罷官歸李。

石重光(1889—1933),字新,海安鮑莉鎮人。

我在日本學習,畢業於日本弘文學院。

我壹生擅長古詩詞、書畫、古琴,精通日語和英語。

留學日本後,石接觸到了民主革命的思想,毅然追隨孫中山先生

為槍而跑,避免案發後逃回老家。

不久,清末如臯學者沙推薦他到江蘇省立第七中學(今南通中學)任教。

後來,鮑莉的潘樹生先生在如臯師範學校任校長時,被推薦到如臯師範學校任教,曾任教育局長。

朱南金(1863-1940),晚清學者,住海安南磨鎮朱樓村,後遷居海安姬胡鄉。

朱(1867-1942),書生,名寶蓮,也是壹名道士。村裏的人都尊稱他為“朱三的父親”。

少年時,朱曾在私塾求學,尤以書法和金石學見長。

他的書法從臨摹秦、漢、魏、晉、唐的碑帖開始,吸收了清代吳讓之的書法特點。篆書在橫幅中也很常見。

石刻以篆書為主,有正、負、雙線等多種風格。至今,朱的後人還保存著近百枚印章。

1988國慶,海安縣文化館、海安縣書法協會印制並展出朱篆刻作品,為期兩個月。

譚德忠(1876—1949),字群雲,名高譚,名海陵老人,海安鎮人。

他是中國現代傑出的書法家之壹。

  • 上一篇:蓬萊、方丈、瀛洲最早是出自《山海經》嗎?是徐福的小說嗎?
  • 下一篇:中國古代十大神器是什麽?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