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世界通史劄記

世界通史劄記

世界通史劄記(常用5篇)

每個人看完某壹部作品,對生活壹定會有新的認識和看法。是時候寫讀書筆記,好好記錄了。想必很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書筆記而發愁。以下是我的世界通史讀書筆記(共5篇)。歡迎閱讀收藏。

《世界通史》讀書筆記1讀這本書被《未來簡史》擊中,感覺三觀需要修正。805頁厚的上下冊,斷斷續續讀了半年。我以前是學理科的,對世界史壹點印象都沒有。看了《世界通史》,其實不知道名字不好念的國家是怎麽變成這樣的。我的大致印象是以下過程:自給自足——宗教為王——打仗——科技變革——海外擴張——無人不服——握手言和——不要自尋死路。隨便總結了壹下,看了史書,還是覺得人類現在處於壹個很危險的狀態,因為科技進步的發展速度太快,導致社會形態和人類精神越來越不均衡。

延伸到教育和個人成長,古人壹輩子做的事,以現在的信息量,可能壹年甚至壹個月壹個星期就能完成。然而,技術領域的快速變化並沒有很好地與精神進步同步,我們在社會觀念上的進步非常緩慢。比如男女平等的口號,現在還在講,但是沒有解決。看完。“三觀”的形成不應歸咎於生物學問題。也許物質基礎是必然的,偶然性和必然性當然存在,但我還是認為人類是有自己靈性的動物。不管叫什麽名字,這種靈性永遠無法被機器完全替代和模擬。所以我們對意義的追求也是壹種本能,壹個不問為什麽的人就是靈性。

我們現在對哲學思維和教育都很謹慎,怕思想誤入歧途,所以寧願不談思想,先談技術,所以STEM如火如荼。即使談理念,我們的政治目的也大於思想。我以前也是這麽想的,因為歷史告訴我們,領先的技術是我們實力的體現。但當技術進步到壹定程度,思想體系跟不上,不知道會有什麽後果;如果我們所有的知識和信息都可以嵌入芯片並實時更新,我們應該如何思考?大腦中的溝壑會不會是芯片形成的?

未來社會可能需要精英來消除或緩解矛盾,考慮技術創新,同時考慮如何更新自己的思維能力和觀念,讓人類這個物種在這個星球或其他星球上存在更長時間,如果人類還在追求意義的話。

《世界通史》讀書筆記2斯塔夫裏和阿諾斯寫的《世界通史》雖然是壹部長篇巨著,但它只有壹個主題,那就是介紹人類文明各個階段的興衰歷史。但是我感覺外敵入侵,除了軍事實力,還有壹點很重要,就是人自己的主心骨。

正如伏羲元帥在壹戰後所說,“這不是和平,這是20年的休戰。”壹戰結束後,參戰國不得不按捺住激動的心情,稍事休整。雖然沒有發生大的戰爭,但是日本入侵滿洲,德國吞並奧地利。這相當於把他們放在了二戰中最有利的位置。這是為什麽呢?是那些“國家元首”膽小怕事,對外人表現出壹種矛盾的政策!

“二戰”開啟,敦刻爾克大撤退後,希特勒制定了他的“海獅計劃”,魔爪伸向英倫三島。日復壹日的狂轟濫炸,雖然德軍壹開始收到了壹些戰果,但所有英國居民沒有絲毫動搖,也沒有看到人們恐慌。相反,這個轟炸時期堅定了所有人的信念,人們為皇家空軍的勝利歡呼,士兵們在新的戰鬥中更加勇敢。最後希特勒第壹次沒有達到目的。看,這就是骨氣的力量!

回顧我們在中國和抗日戰爭時期,從1937到1943,開始反攻,人總是往日本去。我們的民族真的那麽膽小嗎?不要!抗日英雄輩出。那為什麽會有叛徒?壹句話,怕死!人生重要。所以這些人被後人所不齒。

戰爭,如此殘酷。正是因為這種殘酷,才培養和磨練了壹代又壹代的英雄。在這塊試金石上,人性得到了如此全面的展現。

有人說讀歷史就是讀故事,其實是這樣的。我們站在未來來評判的角度來看待前人的人生是不客觀的,最大程度的理性也只是維持個人邏輯。在不完全客觀的前提下,不要去評判歷史。用現代的思維和眼光去評判前人是沒有意義的。我們唯壹應該做的就是多思考。吸取其中的養分為己所用,對個人、對時代、對社會都大有裨益。

斯塔夫裏和阿諾斯的《世界通史》給人這樣的感覺。就像書裏說的,每個時代都應該編寫自己的歷史。不是因為更早的歷史寫錯了,而是因為世界已經完成了從舊到新的轉變,所以每個時代都會面臨新的問題,產生新的問題,探索新的答案。

這本書壹直在強調歷史事件的邏輯性。縱觀歷史,我們可以知道世界壹直在變化,不同地區會有很大的差異。有些人會在意所謂的過渡時間來比較國家之間甚至民族之間的差異,其實是沒有意義的。無論是從食物采集到食物生產,還是從部落文化到城市文明,還是從農業社會到工業社會,都不是因為某個人或某些人的壹時興起而發生的。總之當時發生的事情不是壹件事,是壹個過程。

我們清楚地知道,人口的增長導致了農業革命,農業革命反過來支持了更大的人口增長。當農業逐漸取代采集業時,人們開始嘗試種植更多的植物來適應不同的環境。這是壹個良性循環。當單純的植物采集不能滿足人們生活的需求時,自主種植糧食成為新的出路。創新是推動歷史發展的重要動力。因果關系就產生了,農業的傳播也讓不同地區的人培育出更多的植物。從中總結出的經驗和方法,讓食用植物更加普及,比如墨西哥的玉米,美洲的土豆,中東的大蕉。當人們將實踐經驗應用於改良時,植物因為人類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間接促進了農業的發展。歷史本身就是最嚴謹的邏輯教科書,是最奇妙的魔法。所有看似突如其來的變化都有線索可循。它是億萬人的痕跡織成的壹張巨大的網,沒有人能把它擋在外面。

歷史和現實:

《全球通史》雖然是壹本歷史書,但卻有著強烈的現代感,讓我意識到歷史書也可以是啟示錄式的文本。面對不同的話題,不變的是追根溯源。作者看似在冷靜地闡述從史前到21世紀的歷史,卻始終不忘提醒讀者現實世界與歷史的內在聯系。從而讀者的思維可以超越時空的限制,在歷史和現實兩個時空裏自由馳騁,甚至產生自己與歷史事件的聯想和對比,產生自己的思想火花和創作沖動。當然,世界通史不僅僅是壹本深奧的書。斯塔夫裏和阿諾斯憑借其深厚的歷史和哲學知識,無限延伸了作品的寬度。書中包含了對人性善惡本質的哲學分析,對文明是禍是福的辯證評價,以及對日益兩極分化的世界的人文關懷,警示了人類歷史上諸多災難的起源——社會變革總是滯後於技術變革。

歷史沒有壹部分可以省略,因果壹脈相承。斯塔夫裏和阿諾斯的《世界通史》讓我領略了歷史以其內在嚴密的邏輯和博大精深的知識所帶來的輝煌。沿著這條嚴格的邏輯線,壹切文化優勢都要逐步轉化為經濟優勢。我們可以冷靜探索,理清線索,汲取養分為己所用。不拘泥於眼前,可以把自己藏在心裏,可以安靜而巧妙的思考,也是極好的。

經過慎重考慮,我決定買這兩本書,《世界通史》,原因有二。壹個是想從“歷史”的角度進壹步品味全球的“恩恩怨怨”。當然,從全局來看,這些怨氣無非是雞毛蒜皮的內部矛盾,就像鄰裏打雞罵狗壹樣。其實我們身處其中,跳不出過去。畢竟那些欺淩真的發生的很血腥。那就是歷史,無法修改,也無法遺忘;他們希望看到美國歷史學家眼中的全球歷史,以及他們眼中的中國和中國人。畢竟教科書難免有壹面之詞。

我迫不及待的開始了,這樣我就可以為那些在我腦海裏縈繞多年的奇思妙想找到壹些“理論依據”,以後記得開懷大笑。我學過壹些關於電子和化學的科學知識,比如電流的流動。作為壹種真實的物質,電子在導體中流動形成電流,但電子的流動並不改變導體的物理化學特性。比如有電流流過連接金線的銀線,金線沒有得到銀線的電子,變成了銀,因為原子核沒有被改變,但是不能否認金接受了銀的壹些東西,但是不容易定量測量。作為壹個生命單元,人們交換各種信息(能量等。)每天和外界在壹起,但妳沒有變成我,我也沒有變成妳,只是相對親近的人在發生著微妙的變化,所以才有了“夫妻”的說法。另外,如果人死了,人的記憶最小的物質載體呢?會不會飄起來形成“靈魂”?而這種記憶的物質載體,會不會因為是生命體(人)交換的,而體現出原生生命的某些特征?

這樣看來,靈魂附體就不是壹個迷信的話題,而是壹個科學的話題。在我們有5000年歷史的書籍中有很多這樣的記錄。在書中,這位美國老先生說:“電子、質子、中子相互結合形成各種原子,各種原子相互結合形成各種分子。各種分子正在形成具有不同組織程度的聚合物,壹種有機聚合物形成有機體。”也就是說,人是微觀的,人無非是壹堆有機聚合物,或者分子、原子、電子、質子、中子,只是其中壹些的排列而已。另外,“地球在宇宙中渺小得像太平洋中的壹粒塵埃”,這也證明了我的另壹個想法,世界的極限。在我看來,宏觀世界之外還有宏觀,沒有盡頭,微觀世界依然可以微觀,無窮無盡。換句話說,大的永遠可以更大,小的永遠可以無限小。沒有最小,只有更小。大和小永遠是相對的概念,不可能是絕對的。大與小的比較只能在特定的空間和時間範圍內進行。這個理論的壹個推論就是壹定有外星人,但是我們的科技還沒有發展到那個地步。宇宙之外還有壹個宇宙,總有壹個地方可以形成有機高分子。微觀世界中人們記憶的載體(壹種比中子和質子更小的粒子)因科技發展而被捕獲,壹夜大學畢業不是夢。有可能抓到壹兩個靈魂粒子,解密附帶的信息。物質是永恒不變的,是守恒的,總有壹種粒子攜帶著不同層次的特性。當人被看作壹個粒子時,顯示人的特性的不是細胞,而是每個細胞都有自己的特性被更小的粒子所附著。現在基因技術表明,基因是區分妳和別人的最小單位,總有更小的粒子決定有這樣的基因表達。微觀上,恐怕人和石頭或者水組成的最小單位都是壹樣的,不如不在我這壹代討論。

我還喜歡另壹句話,“人類是通過改變環境來適應自己的基因,而不是改變自己的基因來適應環境。”但是我不敢茍同。根據上述理論,在沒有基因改變的情況下,人類應該回歸到有機聚合物或有機體。是隨著環境的變化而發生的壹系列基因變化才會導致進化(如果人類進化是真的話)。不會有從有機高分子逐漸進化成人的基因變化,因為環境從來沒有停止過變化,也正是因為人類的破壞,環境的變化更加劇烈。這也成為我們相信高等生命存在的原因。而我們人類並不是生命形式的終極,而是生命形式的壹個階段。在哪個階段,我不明白。也許有壹天,研究會發現,人類的生命只是高等生命的載體。

歷史學家對文化的論述太精辟了。“人性化的環境叫文化”。[第6頁]人類改變的壹切都是文化。壹個原始的圖騰,記錄的文字,歌舞,都體現了文化的魅力,比哲學上文化是上層建築的論述更通俗,更準確。

今天,我無事可做。我隨便翻看了壹下之前寫的讀書筆記。看到《世界通史》的時候覺得幾句話挺好的,整理了壹下。

當穆斯林帝國和中國對外部文明不屑壹顧時,歐洲人卻被其他國家的文明所吸引和著迷。

在16和17世紀,歐洲人感到驚訝,在掠奪時仍然表現出謙遜,有時甚至焦慮地尋找良心。但之後,歐洲變得越來越粗魯,冷酷,不寬容。對待古文明就像被輕視壹樣,習慣自己的領先地位。

歐洲貧瘠的初始資源和獨特的地理位置,使他們不斷尋求國外的學習和擴張。把自己放在最低的位置,用壹顆謙卑的心去看待別人,妳可能會有很多新的發現。中國的落後,當然在於自大。儒家文明壹直給中國人灌輸中庸之道,卻忽視了長遠發展。當儒家思想本身成為統治工具的時候,沒有新思想的碰撞,還沾沾自喜,甚至沾沾自喜。自封的“天國”讓統治階級完全無視外來文明,不僅摧毀了萌芽中的資本主義,也扼殺了當時中國的壹切希望。

在古代,人們對創造性學習和體力勞動相結合有強烈的偏見。近代以前,思想家和勞動者壹直是各自為戰。歐洲繼承了古希臘的形而上學思想,對具體事物和實用技能不感興趣,而是追求世界的本源和萬物的本質。到了近代,隨著資本的擴張和文藝復興的影響,歐洲人為了尋求更大的利潤,開始重視技術,這為科學革命奠定了基礎,也給歐洲帶來了繁榮。

科學革命帶來的變革之所以遠遠高於農業革命帶來的變革,就在於它的研究方法——科學本身就蘊含著無限進步的可能性,它屬於全人類。

65438+機械化工廠系統,就像80年代生產力的驚人進步,不再依賴現有的需求,而是創造新的需求,不斷刺激消費。

英國之所以能率先發動工業革命,除了瓦特的貢獻,還有其獨特的背景條件:合理的社會結構、重商主義的流行、商業制度的建立、流動資本的充裕、海外市場的刺激、科學哲學內涵的爆發。

我們在分析事情的原因時,不能只局限於直接原因,更重要的是要聯系歷史、地理、文化等因素的背景條件,探究根源,預見其導致的結果。

  • 上一篇:關於西城飲食的老字號,小吃起源於西城
  • 下一篇:跪下乞求幫助,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