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將軍崖巖畫的開放時間是幾點?

將軍崖巖畫的開放時間是幾點?

將軍崖巖畫開放時間:8: 00-18: 00。

將軍崖巖畫景點介紹:

將軍崖巖畫位於海州金平南麓桃花澗西側將軍崖下的壹個凸起的山體上。原生石下有壹塊巨大的原生石和三塊不規則的天然石,長約兩米。其中壹個覆蓋著大小不壹的規則鑿成的圓巢。歷史學家認定是“石祖”和“石足”,是東夷部落的主要祭祀主體。三組巖畫圍繞著這四塊大石頭,排列在北、南、東三面,長22,寬15米。巖畫北側的巖石上曾經有壹個石棚。據原CPPCC副主席金芳介紹,他曾在石棚內的崖壁上看到壹組“將軍牽馬”的石刻,這就是“將軍崖”名稱的由來。

該巖畫在65438年至0978年的市文物普查中首次發現。1980年7月,北京大學余教授參觀了連連,並當場指出:“這是壹件重要的歷史文物,是壹個重要的發現。它不僅是中國發現的最早的巖畫,也是反映3000年前中國東夷部落生產生活的圖畫。”次日,於先生在市招待所作了“連雲港將軍崖東夷部落遺址推定”的學術報告,推定巖畫為3000年前殷商時期東夷部落的祭祀場所。1981 4月初,將軍崖巖畫拓片首次展覽暨專家鑒定會在國家文物局古代文獻研究室舉行。4月4日,中國中央廣播電臺、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相繼刊發報道,指出“將軍崖巖畫是3000年前的遺物,是迄今為止中國境內發現的最早的巖畫,價值巨大。於是,對將軍崖巖畫的研究拉開了序幕,論文陸續出現在刊物上。將軍崖巖畫的內容和年代的考證也是壹大重點。有人認為女媧創造了人類,反映了原始農業和人類生活的關系。有人認為,將軍崖上的巖畫反映了古代東方氏族對土地和農業的崇拜和依賴。有人認為巖畫是原始社會崇拜、音樂、舞蹈的形象。有的是浪漫的想象,認為第壹組面部描寫的是海洋生物——馬蹄蟹。有的從民間傳說和古代傳說討論巖畫的歷史背景。也有人提出巖畫是東夷對太陽神的崇拜。有人註意到,從天文學角度研究巖畫,描繪的是“春分”時人們祭祀“鳥和星星”,祈求豐收的場景。也有人確實指出,將軍崖上的巖畫是古代祭壇,其內容與十日神話有關,將軍崖是祭日遺跡。

從古代天文學研究將軍崖巖畫的文章有三篇。壹個是推定將軍崖是祭日之地,盧思賢《將軍崖巖畫中的太陽女神和天文圖》,王對將軍崖巖畫的考證。他們從新的角度對將軍崖巖畫的內容進行了全新的審視。於先生是將軍崖巖畫研究的先驅,他提出的巖畫是東夷先民祭壇的論斷無疑是對考古學的重要貢獻。巖畫中的很多內容,如星圖、子午線等,目前還沒有深入研究。從1988發現巖畫並公布為“國家級文保單位”至今,已經過去了25年。在此期間,雖已召開過兩次學術研討會,不少學者的文章都觸及了巖畫的深層內涵,但大多未能大膽跨越於先生早已論述過的三千年的歷史門檻,也從未將目光放在東夷古史傑出的天文成就上,未能突破古史爭論的謎團。

另壹個偶然的發現把巖畫的研究推向了壹個新的領域。2002年“立春”後不久,北京大學國情研究中心、太極文化研究院研究員、中國華夏文化紐帶項目組委會專家王大有先生訪問了連連。由於現代工業酸雨的長期侵蝕,將軍崖巖畫中的壹些巖畫已經非常模糊。我們把市委宣傳部趙明先生80年代初拍攝的將軍崖巖畫照片與巖畫進行了對比。在第壹組巖畫中,我們發現了模糊不清、幾乎滅絕的“茍莽”巖畫(圖4)。這是壹個新發現。確鑿的歷史證據可以徹底推翻6000年前海州古文明的歷史。將軍崖上的巖畫是古時候茍莽部落觀天量象的記錄。其中,第二組星圖、石上圓巢、子午線、太陽是迄今為止中國(乃至世界)發現的最早的天文成就。因此可以推斷,將軍崖是壹個有明確氏族符號、有文字記載和連續記載的天文觀測臺,是祭天祖先的祭壇,是6000年前東夷先民的朝聖中心。克裏夫將軍不再是牢不可破的“天書”。

將軍崖周圍的巫風氣息漸行漸遠,對將軍崖巖畫的研究將會有歷史性的突破。將軍崖是伏羲、太昊、少昊的祖先用來觀測日月星辰的天文臺。這是對將軍崖巖畫歷史價值的重新定位。於是就有了這樣壹個新的見證,就是將軍崖巖畫中茍莽頭像的發現和海州地區古代人文地理的調查。第壹組巖畫中的茍莽右上方是壹個方面的描繪。茍莽可以再寫句芒,把“上月”二字加在左邊,而古音仍讀“茍”(勾),海州的“茍山”古讀,是因為茍莽氏族和居住在這裏的長溪部落通婚,形成了新的氏族制度。長溪部落是壹個看月亮的氏族。他是農歷十二月的發明者。茍莽氏族是十月陽歷的發明者,這兩個部落的結合形成了壹個新的氏族制度,這就是“夷”部落。左邊的月亮代表昌Xi,右邊的句子是茍莽。彜山是彜族曾經居住在以部落命名的名山的印證。

茍莽長期以來被歷史學家視為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人物。他是傅四子中的長子,重、應、修、學。傅西施任命他到東方去主持木星的觀測工作。東方屬木,故又稱木官、春官。重則是茍莽,後來成了泰浩的助理軍官,少昊的叔叔。《山海經》和《左傳》中都有記載,稱他為“人體的壹個方面”,“踩兩條蛇”。茍莽部落的這段歷史,在20世紀80年代長沙彈藥庫發現的戰國楚帛書B章中有詳細記載。楚人是南下的句芒家族的後裔。帛書證實,仲、丐幫、修、是伏羲女媧的四個兒子。伏羲派他們到東、西、北、南四個不同的方向,測量星辰和太陽的晝夜度數,提出自己的測量數據,從而制定歷法,指導農業生產。這四個兒子是占星家於和李,他們負責四季在不同地區的運行和變化。所以四古坊是四個古代民族居住的地方,他們以壹些動物為主要圖騰,形成了四象。如東-太昊-青龍-主泉-木征。而茍莽是東宮輔佐太昊的輔佐官。《將軍崖》巖畫中對人像的描繪,正是對勾芒後裔的紀念和崇敬,勾芒後裔是祭祀祖先的祖先之壹。

如果茍莽的猜想是正確的,這樣,第壹組“人臉”的描述基本可以被破解了。將軍崖北部第壹批人的頭部粗糙,紅色條紋清晰,形狀基本壹致。負線磨刻出九個大小不壹的頭,下壹條直線與地面相連,頭是負線刻出的網或菱形頭飾。這可能是史書記載的“彜族有九種”的客觀記錄,是6000年前東夷少昊部落大聯盟的寫照,是九夷人首領的盛大聚會。

我們仔細觀察,將軍崖上的巖畫位置是壹個凸起的山包,像天遮天,是古人對圓形地方的倒影。應該是觀測天空的“靈臺”。它的北部和東部被金平山環繞,而在古代,它的西部和南部是壹片海域。這個悼念臺的位置可以說是原汁原味。平臺的位置必須靠近水域,這樣才能以水平面為基準測量平臺的水平。平臺必須建在凸起的山丘或平地上,作為豎立表樹的平臺。這根垂直的柱子被稱為“芙蓉樹”,它的影子長度被用來測量冬季至日、夏季至日、春分和秋分。這是來世的日晷。古靈臺的位置是根據今天的科學考察在北緯35°左右,這樣夏季至日的影子長度是65438±0.2英尺,冬季至日是65438±0.5英尺,春分和秋分分別是6英尺。沒有這個位置,就無法測出準確的數字,這也是為什麽中國古代從西到東,如鹹陽、洛陽、開封、徐州,以及重要的史前遺址,如半坡遺址、大河村遺址、將軍崖遺址都在這個位置,因為這些古城、古遺址都建立了天空觀測站。豎起了木頭桌子。成為天地中心的所在地。豎立在舞臺上的表木也被稱為日表。尺木為天尺,與_木的比例為1: 8,即_木高8尺,尺木1尺,大致相當於冬季至日的影子長度比夏季至日長,即8: 1。治木就是工作,是治的壹種。它被稱為“北玉”,或“玉”,也被稱為。在用推步(壹種計量工具)計算以日月為混合周期的陰陽歷之前,茍莽用比喻經作為計量工具,規定壹年的長短,確定四季。這就是後來創立的勾股定理。

茍莽在將軍崖巖畫中的天文成就,為我們刻下了觀測天象的原始檔案,給我們留下了壹筆寶貴的財富。據王大有先生初步考證,將軍崖頂鳥形“社足”上的圓巢,就是古代北鬥九大行星星象和青龍星座二。九大行星,6000年前的北鬥七星,和今天的北鬥七星不壹樣。它的另外兩顆星是牧羊人的炫耀和潛行的河,這使得北鬥七星的桶柄更長,更容易觀察。市旅遊局王先生曾發表文章《大石之考》,論證“畬族”星座與先生的觀測結論壹致。子午線的發現是《將軍崖畫》作為天文臺的重要物證。市博物館的周進平先生曾經提供過國家地質部江蘇省地礦局測繪大隊的測繪成果,其方位角為an-s = 176° 24 ' 52”,與今天用科學儀器測得的子午線僅差3° 55 ' 88”,確實是我國古代天文學的傑出成就。

中國古代歷法的發現、產生和完善的過程,是我們民族文明發展的歷史證明。其歷法的基本參考是北鬥七星的周期和太陽陰影的周期性回歸。它是通過觀察冬夏太陽的運動,以及北鬥七星的柄的方向來確定的。當太陽移動到最南端時,是冬季的至日,最北端是夏季的至日。北京古代史研究專家何新先生在《諸神起源》壹書中也將將軍崖巖畫的雕刻時間推至5000-7000年前。他指出,古代人對天體運動的觀察和研究,在對更大的天文周期、壹年四季和行星的觀察中,導致了對天體軌道多樣性的認識。當古人認識到太陽不是天球上的中心,黃道的中心是北極時,天的概念不可能不發生根本性的革命。

茍莽是東夷族的壹個重要分支。東夷人自稱“人”,是9000年前形成的,所以東夷人自稱“人”。伏羲族東遷後,成為東夷人的最高君主,被稱為“黃仁”,大汶口、莒縣出土的陶文浩文字就是明證。《黃仁九首詩》:黃仁有九個宗族,稱為“九風”、“九英”、“九鳳”、“九面鳥”。《春秋生活歷序》記載:“黃仁九頭出谷,分九河”。九頭說東夷部落聯盟有九個胞族,和九影、九峰壹樣。無獨有偶,在第壹組將軍崖巖畫中,剛好有十個頭像,其中就有茍莽之人,應該是九夷部落圖騰的代表。其中,茍莽畫像左下方最大頭像的根,是壹個漢字的起始文字。右邊的圖案是壹只鳥的頭的描繪,這是東夷氏族和部落崇拜的圖騰標誌,是祖先開始的“和”字的來源,是傅的代表。鳥頭下的人被分成八等份,是天朝統治者,後來演變成玉圭,成為權力和地位的象征。早期東夷文化在觀念上的壹個突出特點是太陽崇拜。巖畫中的人頭就像初升的太陽。頭上的花紋都是連續的峰,壹條直線連接地面。是平臺上東夷人的觀測木,表明他們是觀測東方日月星辰的部落。其中,劃線符號是壹種四分的歷法符號。

2002年底,我國資深地質專家、省科委首批咨詢專家趙建偉教授、高級工程師、地調院信息咨詢部主任尚德雲對將軍崖景觀進行了考察,並用指南針從各個角度進行了測量。他們還傾向於認為將軍崖是壹個星盤,是地質和天文、海洋和人類、太陽和稻秧的科學結合,是自然和文化的綜合體。

如果懷疑6000年前的將軍崖巖畫是茍莽的天臺,那麽建國後在將軍崖巖畫附近和古海州發掘的代表性遺址,為6000年前的將軍崖巖畫斷代提供了重要的物證。該遺址是古代人類活動的遺跡,其出土文物是考古斷代的重要標誌。這些遺址的年代測定並不是由某個人做出的,而是根據文物的分類和相似遺址的對比,甚至是通過C14、熱釋光測定等最新科技手段提出其遺址的年代。大義山遺址距今6500年,大村遺址下層距今6000年,二建遺址距今6000年,贛榆後大堂遺址,東海清湖遺址距今6000年。這些重大考古發現為我們研究古代史提供了全新的視野和證據。朝陽遺址距今4000年,藤花落遺址距今4000年。連雲港古代歷史發展的序列從6000年前的伏茍莽時期開始,經過太昊和時期,壹直到公元前1500年前的商代,延續了幾千年。嶽石文化作為山東龍山文化和殷商文化的重要中間環節,將有考古證據但無文字記載的東方文化史前史與中國七八千年的殷商及其後續歷史連接起來。

  • 上一篇:俄羅斯科學文化的發展
  • 下一篇:慶余年:範看不見跪著的人,只有壹個侍郎的兒子。誰給他的信心?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