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人物體驗,許倬雲

人物體驗,許倬雲

許倬雲,江蘇無錫人,出生於1930年7月。曾在臺灣省和美國留學,1962獲得芝加哥大學博士學位。曾在臺灣省、美國、香港多所知名高校任教,2000年6月5438+10月被南京大學、東南大學授予名譽教授。現為美國匹茲堡大學歷史系名譽教授,臺灣省“中央研究院”院士。他精通中西,善於運用社會科學的理論和方法管理歷史。他的研究領域主要是中國文化史、社會經濟史和中國古代史。代表作有《中國古代社會史》、《漢代農業》、《西周史》、《歷代河流》等。歷史學家,中國退休學者,被譽為“臺灣省改革開放的幕後推手”。徐先生也是臺灣著名音樂人王力宏的叔祖父。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助理研究員(1956-1962)

副研究員(1962-1967)

研究員(1967-1971)

通信研究員(1981-1997)

研究員(1997-)

中央研究院傑出研究員(1989,1999-2000年,2003年,2004年,2006年)

國立臺灣省立大學歷史系

副教授(1962-1964)

教授兼主任(1964-1970)

講座教授(1984-1985)

傑出教授(2006年)

匹茲堡大學

歷史與社會學系教授(1970-1982)

教授(1982-1999)

名譽教授(1999-)

香港中文大學

歷史系教授、魏倫教授(1991-1998)

中國研究名譽教授(1998-2001)

夏威夷大學伯恩斯講座教授(1996)

東西方中心高級訪問學者,(1996,春天)

杜克大學西蒙教授(1998-2000)

香港科技大學包玉剛教授(2000年)

南京大學名譽教授余紀中(2005-)

東南大學名譽教授(2005—)我的中學時代是在無錫輔仁中學度過的。輔仁中學在無錫很有名。和輔仁大學沒有關系,但意思是“用朋友幫助人”。那時候教我們的老師都是知識淵博的人,抱著為農村服務的理念在那裏教書。他們的教學和其他學校很不壹樣,都是啟發式的。

我們還和當時關系特別好的那些同學保持聯系。前年和去年我們都有聚會,但是老朋友去世的不到壹半,很感人。

1948年底,半年高中畢業,局勢變得很動蕩。我父親壹直在國民政府工作。雖然當時已經退休,但在當地還是有壹定威望的。我父親知道他永遠不能留在無錫。正好我有個姐姐在臺北,我爸媽就帶著全家去了臺灣省。

臺灣省只有360萬人,突然增加了654.38+0.5萬,所以過去的條件很艱苦。臺灣省的前十年,基本都是餓肚子。我的大學教育在臺灣省立大學完成。壹開始學的是外語,第二年轉到歷史系。

我在臺大的時候,壹些從大陸撤到臺灣省的北大、清華、中央大學的教授集中在臺大教書。當時NTU的總統是傅斯年先生,在他的帶領下我被允許進入NTU。現在想起來,這是壹個幸運的機會:當時臺灣的大學生很少,好老師很多,讓我有更多的機會接觸不同的思想,不同的學派,選擇不同的課題。這樣的背景讓我以後的歷史研究和同齡人不壹樣:我關心的範圍很廣,不僅僅是歷史的線內,而是跨越了幾個門道——比如考古學、歷史學、人類學等等。

之所以有今天的我,和臺大的老先生們有很大關系。在臺大,我跟李記先生學考古,跟李宗東先生(玄波)學古代社會,董延堂先生(客座)教商周甲骨文...那時候我和這些老師很親近,不僅上課,還在他們的研究室隨時求教。有些老先生不想出門,就讓我去他們家討論問題。

因為我走路不方便,李宗東先生找了壹輛三輪車把我推了過去。他說古代社會不是講中國古代社會,而是講希臘羅馬古代社會和中國古代社會勾結在壹起。老師和學生壹起上課,沒有階級的概念。

我和董作斌老師壹對壹學習,沒有上課的概念。老人不知道什麽是上課時間。他聊了壹下午,餓了就買幾個饅頭,壹人壹半。到了班裏他不會說話,就讓朋友教我,這恐怕是現代大學生很難遇到的。是傅斯年先生對我壹生中的學科選擇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我的中學在無錫,無錫的學術氛圍很好。我所在的輔仁中學規模不大,但師生關系很融洽。除了上課,老師還經常讓我們看很多課外的東西。那時,我對歷史更感興趣。

我到臺大後,本來是考上外語系的。不到兩三個星期,傅斯年校長來找我,因為我的入學卷子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數學是滿分。語文卷和歷史卷是閱卷老師直接推薦給傅校長的。傅校長找到我後,直截了當地對我說:“妳要學歷史。”

在臺大二年級的時候,我獲得了全校作文比賽壹等獎。傅老師又走近我,對我說:“妳在歷史系好好學習,以後來歷史學院幫我。”

他老人家的樣子直到現在還歷歷在目。我是學歷史的,如果說有誰影響了我,那就是他老人家。可惜我學歷史很雜,不太上心,對什麽都覺得很有意思。

對於歷史的學習,我以歷史為素材,以其他學科為工具,這樣就可以利用各種工具來處理素材。

後來我去了芝加哥大學,這也是壹個很奇怪的機構。我不太在乎妳學什麽系。學生可以自己設計課程。在那裏,我還選修了廣泛的課程,包括經濟學、中世紀史、考古學、宗教學、社會學等等。

我很難說我在芝加哥大學學的是什麽系。比如我是學宗教的,但是我不拿學分,而且我是唯壹選擇宗教的學生,我爬到三樓聽老師講課。

中間因為身體原因在醫院做了手術。教我古埃及史的老教授來到我的病床前給我上課,帶著書,邊講邊討論。

芝加哥大學是韋伯理論的接受者和大本營。我到那裏的時候,韋伯的理論剛剛在那裏傳播了壹段時間。當我在那裏學習社會學的時候,我開始註意到中國的公務員制度,因為這是韋伯理論的壹部分。我的導師布勞先生從事中國公務員制度的分析。這時候我開始註意到韋伯講的官僚體制和中國文官制度的基本區別。

這些都是我壹生的幸運,因為手術,因為走路不方便,被老師們特別照顧,得到了別人不容易遇到的機會。1962,我去了詩雨學院工作。其實在這之前我是1953進的歷史語言學院,但是因為NTU開了第壹個研究所,所以我辭掉了歷史語言學院的工作,回學校讀研究生。我是NTU大學的第壹名研究生,壹直學習到1956。還有壹點就是有研究生獎學金,比我在詩雨助理的工資多50元。而且妳什麽工作都不用做,只要好好學習就好。

當時臺灣省的研究生教育和大陸不太壹樣,壹個導師帶壹個學生,但在臺灣省,是由三到五個人組成的學術指導委員會共同管理。這給了我相當大的刺激,因為當時我的幾個導師學術理念都不壹樣,他們在那裏講自己的理念,逼著我去思考,去尋找自己的路。

後來正式上了1962的歷史語言學院,壹直呆到1970。我也是在母校教書,兩個聘書,壹個工資。從65438到0964,我開始擔任臺大歷史系系主任,這個時候開始負責壹些瑣碎的雜事。當時校長是錢思亮,他老人家總是分配我做不同的事情,從不讓我閑著。現在想想,那些年我那麽忙,但也有好處,就是眼界脫離了過去單純的學習生活,獲得了更大的視野。

當時還有壹項工作讓我忙得不可開交,那就是為中研院跑“西化”,各種合作項目我都幫忙。當時的中央研究院院長是王學川先生(石碣)。在先生去世後,王先生本來是院士,又有行政經驗,所以被選為校長。我和王老師的關系不僅僅是研究員和院長的關系,還幫他做了很多國際學術交流活動,浪費了很多時間,也讓我學到了很多東西。

王先生是壹位偉大的學者和國際法專家。他在三十五六歲時創建了武漢大學,並壹手創辦了壹流大學。後來在國民黨政府工作,任外交部長。

這期間,我認識了我的妻子,她是我的學生。在她畢業後的第三年,我們開始交往,之後不久就結婚了。我是1980當選中研院院士的,時間太長記不清了。在這前後,李敖曾經攻擊過我。李敖在臺大讀書時是個自負的學生,他的老師姚從吾先生縱容了他。我當系主任的時候,他是研究生。李敖很聰明,但是他不守規矩,我也沒有假裝跟他說什麽。

我和李敖的第壹次嚴重沖突是他在《衛星》上寫了壹篇文章,說老先生不交“棒子”,有些涉及我老師的事情完全是他捏造的。之後,他和衛星的肖老板還有先生去了我那裏,我糾正了他。我跟他說:“我們學歷史沒別的,但基本規則就是不要編故事。”所以我們鬧翻了。後來我很生氣,對他說:“滾。”小萌能跟他去了。從那以後他壹直在攻擊我,但我壹直沒有回應。

從那以後我再也沒見過他。

1970,去匹茲堡大學做客座教授。後來有資深老師跟我說:“不要回來了。”就這樣,我留在了匹茲堡大學,沒有回去。

  • 上一篇:梧州順德旅遊景點介紹梧州順德旅遊景點介紹圖
  • 下一篇:為什麽說歲歲年年歲歲年年歲歲年年歲歲年年歲歲年年歲歲年年歲歲年年歲歲年年歲歲年年歲歲年年歲歲年年歲歲?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