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我們的祖先幾千年前就開始養蠶了。

我們的祖先幾千年前就開始養蠶了。

以下是中國養蠶的歷史:

桑蠶,原生於天然桑樹上,主要吃桑葉,故又稱蠶。在養蠶之前,我們的祖先很久以前就知道如何用野繭來繅絲。現在還很難確定什麽時候開始人工養蠶。但早在殷周時期,我國的蠶桑生產就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可見人工養蠶的發展遠在殷周之前。

從古代文獻中,我們可以看到關於養蠶的直接記載。反映夏末殷初淮河、長江生產情況的夏說:“三月取桑,妾始蠶。”這意味著在夏歷三月(農歷四月)桑樹將被修剪,婦女將開始養蠶。

殷人甲書中不僅有蠶、桑、絲、帛等詞語,而且還有壹些完整的與絲綢生產有關的甲骨文。根據甲骨文學家胡厚宣的研究,壹些甲骨文中記載,視察蠶事需要九卦。可見養蠶在當時是非常重要的生產事業。甲骨文中也有關於蠶神和蠶神崇拜的記載。當時人們為了養好蠶,用牛或羊等豐厚的祭品祭祀蠶。

考古學家在殷墟墓葬中發現造型逼真的玉蠶已經不是第壹次了,比如河南安陽墓葬和山東蘇埠屯出土的商代玉蠶。蠶經常被發現作為商朝青銅器上的裝飾圖案。這些都說明了蠶在當時人們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殷時期許多傳世的青銅器上都附有絲織品或絲織品碎片的痕跡。通過研究,有些絲織品反映出當時已經有相當先進的絲織技術;大量事實表明,絲綢在當時的社會經濟生活中變得越來越重要,成為商品交換的中間媒介。要生產大量的絲綢產品,只有發展人工養蠶,才能提供足夠的絲綢原料。

到了周朝,桑樹種植和養蠶業已經在中國北方和南方的廣大地區興盛起來。絲綢已成為當時統治階級的主要原料。養蠶和絲織是婦女的主要生產活動。《詩經》裏有很多詩提到養蠶。比如《詩經·風·七月》:“春光明媚,有阿明蒼耕。女人拿著籃子,跟著籃子走。她喜歡乞求桑柔。”春光明媚,黃鸝鳥鳴。女人們提著洗衣筐,走在絡繹不絕的小道上,為蠶摘嫩桑。這生動地描繪了當時婦女采桑養蠶的勞動場景。

桑樹是在周代大規模種植的。《詩經·馮偉·十畝之間》中有壹句詩說“十畝之間,桑葉閑”,意思是:十畝桑園的綠樹中,采擷桑葉是多麽悠閑。這說明春秋時期已經成片種植桑樹,壹片桑園有十畝之大。當時種的桑樹大概是灌木型和喬木型。現在,我們還可以在戰國時期的青銅器上看到古代勞動婦女用籃子采摘桑樹的生動形象,也可以看到當時種植的兩種桑樹:喬木和灌木。

據《詩經》、《左傳》、《儀禮》等古籍記載,當時蠶不僅養在室內,而且有專門的蠶房和養蠶設備。這些器具包括蠶架(“方”或“槌”)、蠶箔(“曲”)等。可見,到了殷周時期,中國已經有了壹套成熟的植桑養蠶技術。

戰國《管子山泉數篇》說:“民接養蠶,使蠶無病者,皆賜壹斤黃金,直接吃八石,願聽其言,而入藏之官,無分行之事。”也就是說,如果有人精通養蠶技術,能把蠶養好,能防病,請介紹他們的經驗,給他們黃金,免服兵役。的確,最有經驗、最有知識的人是廣大從事生產實踐的人。其中不乏養蠶方面的專家和行家。他們在長期的養蠶實踐中,不斷創造發明,為中國和世界蠶業積累了極其豐富和寶貴的經驗。

在中國古代,有很多描述種桑養蠶技術的書籍。漢代就提到中國古代有蠶業著作,如《蠶法》、《蠶書》、《種樹藏果蠶》等。不幸的是,這些古籍已經丟失了。但從漢代開始,出現了很多2000多年的關於養蠶的古籍,如《Xi勝書》、《齊姚敏書》、《秦觀蠶書》、《龜峰概》、《廣桑說》、《蠶集》、《野蠶錄》、《蠶繭卷》等。這些書記積累了中國歷代勞動人民植桑養蠶的豐富經驗。

要發展蠶桑業,就要培育桑樹,發展桑園。早在西周時期,人們就用傳播樹來繁殖桑樹。到了五世紀,南北朝時期,壓條法已經應用於桑樹育種。這種方法在齊敏的《瑤瑤》中有所描述。壓條法是用桑枝繁殖新的桑樹,比播種縮短了很多生長時間。宋元以來,我國南方養蠶農民發明了桑樹嫁接技術,這是壹種先進的桑樹種植技術,對老桑樹進行復壯更新,保存桑樹優良性狀,加速桑苗繁殖,培育優良品種。它們意義重大,至今仍在生產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桑葉是蠶的主要食物,其質量直接關系到蠶的健康和蠶絲的質量。中國很早就發明了修剪桑樹的技術。早在西周就已經有低矮的桑樹了,可能就是後來說的那種“地桑”(魯桑)。西漢《大捷書》專門講了這種桑葚的栽培方法:第壹年,桑葚和小米混合,當桑葚長到和小米壹樣高時,在平地上把桑葚剪掉,第二年,桑葚從根部長出新的枝條。這樣的桑葚低矮,容易采摘和管理。更重要的是,這樣的桑枝又嫩又肥,適合養蠶。賈思勰在《齊·姚敏書》中引用農業諺語,對魯桑作了肯定的評價,說:“魯桑百富棉絲,說其桑好,工省多用。”著名的湖桑源於魯桑。自宋代以來,人們通過嫁接技術將北方的優良桑種如桑引入南方。人們以當地原有的京桑為砧木,乳桑為接穗,經過長期的實踐,逐漸培育出壹種新型的乳桑“胡桑”。胡桑的形成極大地促進了中國蠶業的發展。桑樹修剪技術不斷發展和完善,桑樹樹形也在不斷變化,從“自然型”到“高倩型”、“中幹型”、“低幹型”,從“無拳型”到“拳型”。質量好的桑葉只能在新枝上生產。通過修剪和剪掉老枝,可以促進新枝生長。新枝吸收了大量的水分和養分,使葉片肥厚、深綠色,既增加了產量,又提高了葉片質量,有利於蠶桑生產。這也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獨特創造。19世紀下半葉,日本人還根據《齊·姚敏書》和其他養蠶古籍的記載,將桑樹培育成各種形態。

蠶種制備是蠶業生產的重要環節。《禮記》中有“種子沐浴四川”的記載。可見,早在兩千多年前,人們就已經知道用清水沖洗卵面來保護蠶種。後來又發展出朱砂液、鹽水、石灰水等具有消毒作用的藥物對蛋表面進行消毒。如南宋《陳芳農書》記載:“春天,未出世前,細磨朱砂,溫浴。”這種臨近蠶卵孵化的沐浴,對預防蠶病有重要意義。因為卵表面經過洗澡消毒,所以蠶孵化後不會有病菌攻擊蠶蟻(幼蠶)。我們知道,很多病菌,如微粒病原體、化膿性病毒等,都是通過食道傳播的。孵化時,蠶蟻要咬掉壹部分蛋殼才能孵化。如果這些病菌在沒有消毒的情況下攜帶在卵表面,那麽在叮咬蠶蟻的外殼時,就非常容易感染這些疾病。

至少在1400年前,蠶農就已經註重蠶種的選擇。齊書姚敏說:“如果妳收集蠶繭種子,妳必須采取那些生活在集群。近頂則瘦,近底則不生。”古人認為選種對養蠶有兩層意義:壹是淘汰體弱多病的蠶卵,二是使二代蠶的生長發育時間和速度壹致,便於飼養和管理。選種包括蠶選、繭選、蛾選、卵選。然而,人們在最初選擇種子時並沒有完全包括這四項。《齊書·姚敏》中只提到“民叢”中的蠶繭要選作種子。宋末以來,人們進壹步從蠶繭的質量、結繭的時間和位置、蛾出繭的時間、蛾的健康狀態、卵的健康狀態等多種角度對種繭、種蛾、種卵進行了選擇。到了清朝,人們更加註重選蠶,知道只有“蠶無病,種無病”。

通過嚴格的層層選種,淘汰了大量的病蠶或弱蠶卵,從而改善了二代蠶的體質,增強了抗病能力,同時也在壹定程度上防止了微粒病原昆蟲和化膿性病毒通過胚胎傳遞給後代。我們知道,法國微生物學家巴斯德(1822-1895)在19世紀提出的防止微粒子病傳播的基本方法是通過嚴格的選種切斷微粒子病和蟲害的胚胎傳播途徑。

古人也意識到蠶的生長發育與周圍環境密切相關。早在秦漢時期,人們就知道適當的高溫和飽腹有利於蠶的生長發育,可以縮短蠶齡;另壹方面不利於生長發育,需要延長蠶齡。歷代蠶農非常重視控制蠶生活的環境條件。《齊術·植桑赭片》載有在蠶房四角點火以調節蠶房溫度的方法。“壹把火,火候不均”“幾個人等,火候消”。晉末元初的《儒林外史》壹書也提出,小蠶出生時蠶房要溫暖壹些,因為當時天氣還很冷;而且大睡壹覺之後,肯定是涼了,因為本來就熱。《吳本舒心》說:“風雨總要日夜以身量。”蠶只穿單衣,拿自己和身體比:“覺得冷,蠶就冷,所以加火;妳覺得熱,妳的蠶就急了,妳就消火了。“正常情況下,人體的舒適環境溫度和蠶所需要的生活溫度差不多,所以通過人體的冷熱感覺來調節蠶房的溫度基本上是合理的。在王振農的書裏,詳細記錄了蠶房點燈,測溫度,睡覺後卷窗簾通風,夏天在門口放水缸,打個寒戰。

在長期的蠶業生產中,中國古代蠶農積累了豐富的蠶病防治經驗。他們采取了許多衛生措施,補充藥物和隔離病蠶,以防止蠶病的發生和蔓延。

公元2世紀,東漢崔莽在《四人月令》中說:“三月,清明節,命蠶妾治蠶室,抹隙,持槌箔籠。”也就是說養蠶前必須對蠶房進行修整和清理。古代還發明了熏蒸的方法來消毒蠶房。養蠶前的這些衛生消毒工作,無疑對預防蠶桑病蟲害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另外,在整個飼養過程中,要及時清除蠶沙(蠶沙),並對蠶具進行持續消毒。《金元農桑要則》說:“蠶座底箔須蓋二領。蠶蟻出生後,每天日出時搟出壹個領子,曬曬太陽,然後蓋在蠶箔的底部。明天,底部箔將像以前壹樣移出太陽”並反復更換。利用陽光對蠶具進行消毒是壹種經濟實用的方法。

蠶病的藥物防治,包括餵藥和吸藥。藥物補充用於防治蠶病已有800多年的歷史。《秀才必用》雲:將即將落下的桑葉“搗成粉”,“可除蠶熱”。後來的書如《養月亮》(公元1633年)《養蠶秘笈》等也記載了用“甘草水”、“蒜汁”、“燒酒”噴在葉子上餵蠶,預防各種蠶病。後來針對不同的癥狀提出了不同的藥方。

自明代以來,人們認識到壹些傳染性蠶病,如膿病、軟病和僵病,並知道消除或隔離蠶病的措施,以防止蠶病的傳播。

蠶蠅蛆病是我國養蠶史上的主要病害之壹。蠅蛆病是壹種蠶蛆寄生的結果。蒼蠅在古代被稱為“蟄蟲”。兩千多年前,爾雅有“國蟲為螫”之說,晉代郭璞註曰:“今稱蛹蟲”。蛹蟲是指這種蟲寄生在蛹上。這種寄生現象在南宋末年呂典的《丫丫》中有明確的描述。他說那句老話,蒼蠅就像蠶身上的奶,化為蛆。像蒼蠅壹樣被埋葬。“這裏說蟑螂把卵產在蠶身上,等它結繭化蛹的時候,就已經變成了蠅蛆。明代譚震謨通過親身觀察,進壹步證實了以前的記載完全正確。他進壹步指出,蠶蛆和蠅多發生在二蠶,二蠶十分之七是寄生的。在古代,由於蠶蠅的危害主要在夏蠶,隨著夏蠶所占比例的增加,蠅蛆病的危害更受關註。雖然人們很早就發現了蠅蛆病,但在宋代以前的農桑著作中,關於防治蠶蛆蠅害的記載卻很少。宋代以後,記載很普遍。元代初年,農業廳編撰的《農桑集》壹書中多次提到夏蠶飼養和防蠅問題。它引用《夏秋蠶律》下的“士之要”,說:“今養熱蠶,以紙糊窗避蠅,以跡往來之風氣...或者用窗簾把窗戶綁起來遮住蒼蠅。"在王振農的書中,有類似的記述:"有夏蠶,有秋蠶。夏蠶從蟻至老宜涼,但忌蠅蟲。“這說明在元代,人們為了夏秋養蠶,非常註意防蠅。

明清作品中,關於蠅蛆病和防蠅的描寫較多。在-莫寫《談子雕蟲》之前,皇甫謐的《謝懿新傳》(公元1582年)也談到了“蠅蛆病”:“今日養蠶,蠅亦寄卵於蠶。時間長了,它的卵變成蒼蠅,從洞裏出來。”徐光啟在《農政全書:蠶桑》中還特別提醒養蠶農民“夏秋要除蠅”。宋《天物乃服篇》中有這樣的記載:“凡害蠶者,有雀、鼠、蚊三種。鳥害不如繭害,蚊害不如蠶早,鼠害總是害。”這裏所說的“蚊害”是“蠅害”的錯誤,因為蠶桑生產中蚊子並不造成危害,蠶桑史上也只有“蠅不早害蠶”的說法

在清代,蠅蛆病的危害引起了人們的嚴重關註。同治年間,沈秉誠在《蠶集》壹書中說:“原蠶為夏蠶,又稱二蠶...22號就老了,最忌諱坐飛機。”沈秉誠,浙江人,生活在蠶桑區,清代曾在常州、鎮江、通州、海寧等地工作。他曾在鎮江提倡養蠶。他說養夏蠶是“大蒼蠅最忌諱的”,顯然是基於當時的實際情況。副詞“最”在這裏是為了引起人們的特別註意。於勇在《蠶桑簡介》(公元1866至1874)中也說:“蠶更怕蒼蠅。無論大小,都是壹口壹口咬下去,直到變成繭,也就是繭體內有蛆,咬出壹個小洞出來,蛹卻死了,不再變成蛾子。每隔三四個月,蟑螂就爛掉爛掉。”於勇是浙江吳興人。他的描述雖然粗糙,但也是從實踐和觀察中得出的結論。他指出,被蠅蛆寄生的蠶蛹會死亡,死蛹的腐屍也會汙染繭絲。

對多性蠶蛆蠅及其危害描述最詳細的是趙靜茹所著的《養蠶論》(公元1896)。書中有記載如下:“還有壹種大麻蠅,雖然不吃蠶,但危害最大。這種蒼蠅和常見的蒼蠅不壹樣,翅膀是白色的,全身都是黑色的毛,翅膀很寬,相當兇猛。它的天性相當聰明,飛得很厲害。每次飛都停不下來,馬上就能飛,很難抓到。當它來的時候,它在蠶裏產下壹個白色的卵,像蛤蜊壹樣薄。第二天,產卵的地方變黑了,它的蛆已經進入蠶體,專門在皮膚裏的絲料處吃蠶肉。6月7日,蛆老了,嘴裏有兩顆黑牙,手有輕微疼痛。蠶還是能結繭的,因為不傷絲料。蛆總是靠兩顆黑牙從繭裏出來,形成小洞,就是吃繭。蟲蛀的絲綢讓人無法忍受。壹條蛆在壹天內變成壹個紅色外殼的蛹。12月13日,它以白色大麻蠅的形式出現。好在睡了兩三覺天氣還是冷的,蒼蠅也不多。天氣暖和蒼蠅多,沒辦法驅趕。當妳在睡眠開始時長了蛆,妳就會像繭壹樣死去。所以夏蠶不避此蠅,蠶無種。”該記錄詳細描述了蠶蛆和蠅的形態和生活習性。正如鄒在《中國昆蟲學史》中所指出的,趙靜茹在《養蠶論》中對蠶蛆和蠅的細致觀察和描述,可能是接受了近代西方的科學方法。這進壹步證實了我國古籍中關於蠶蠅蛆病的記載基本正確。

蠶經過歷代人們的長期育種和選擇,形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各個歷史時期和地區形成了各種類型的品種。宋元時期,雖然三眠蠶主要在中國北方育成,但四眠蠶主要在南方育成。三眠蠶的抗病能力比四眠蠶強,容易飼養。但從蠶絲生長來看,四眠蠶的繭絲比三眠蠶的好。經過長期培育,四眠蠶已在我國南方江浙壹帶飼養成功,並培育出許多優良品種。難養四眠蠶的成功選育和推廣,是養蠶生產的壹大進步。

中國古代為了發展絲綢生產,除了養春蠶,壹年還要養夏蠶、秋蠶甚至很多批蠶。早在《李周》壹書中就已經提到了“原蠶”,“原”就是“再”的意思原蠶是壹年中第二次孵化所飼養的蠶,也就是夏蠶。漢代焦幹(延壽)所著《林逸》中有“秋蠶衰,冬蠶不生”的記載。但當時人們不僅養夏蠶,還養秋蠶和冬蠶。為了在壹年內飼養多批蠶,古人不僅利用多樣性自然傳播種子,還在1600多年前發明了低溫綠化制作原種的方法。這種方法是利用低溫抑制壹只兩性蠶的卵,延緩其孵化。這樣壹只蠶壹年可以連續孵化幾代,為壹年內批量養蠶創造了有利條件。這是中國古代蠶桑生產技術的又壹重大創造。利用人工低溫生產原種,充分體現了中國古代人民的聰明才智。在人工孵化發明之前,為了在壹年內飼養多批蠶,人們只能利用自然多性蠶來傳播種子。然而,多性蠶生產的繭絲在數量和質量上都遠不如兩性蠶。為壹年多次批量養蠶創造了有利條件。這是中國古代蠶桑生產技術的又壹重大創造。利用人工低溫生產原種,充分體現了中國古代人民的聰明才智。在人工孵化發明之前,為了在壹年內飼養多批蠶,人們只能使用天然的多品種蠶來傳播種子。然而,多性蠶生產的繭絲在數量和質量上都遠不如兩性蠶。為了壹年內多次分批養蠶,獲得更多更好的蠶繭,我們的祖先創造性地采用了人工低溫促綠二價蠶,以至於壹年內孵化了幾批蠶。同時,在自然高溫的影響下,對每批這種蠶所產的卵進行孵化,從而獲得每批過齡蠶。雖然這種蠶產的卵要到明年春天才能孵化,但由於質量好,仍然受到蠶農的歡迎。這樣既解決了多次養蠶的問題,又盡可能地得到更好的蠶絲。

特別是明代蠶農在夏蠶種生產中發現了蠶的雜種優勢。明代宋在《天工開物》中說:“蠶有兩種:早蠶和晚蠶。晚熟種每年早種五六天,繭也先結,其繭輕壹半。”他還說:“今天,寒冷家族中的壹些人將早期雄性與晚期雌性配對,他們變出壹個好的物種和壹個不同的物種。”《天道生物》中所說的“早植”是蠶的壹種,“晚植是蠶的壹種。所以所謂“早雄晚雌”,是雌雄同體的雄蠶和兩性的雌蠶雜交而成。根據現代家蠶雜交實驗,“早雄晚雌”產生的雜交種是二元的,所以在夏天可以作為夏蠶種保存。”天工開物》指出,“早雄晚雌”出現“良種”,產生優良的雜種。這是世界上關於家蠶雜種優勢利用的最早記載。

中國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柞蠶絲生產國。

柞蠶,又稱山蠶或天蠶。它主要吃橡樹葉。山東半島是放養柞蠶的發源地。那裏的人很早就用柞蠶繭絲了。據古書記載,早在漢元帝雍四年(公元前40年),山東蓬萊、葉縣壹帶的人們就已經收割野生柞蠶繭,制成絲綿。後來,人們逐漸學會了用柞蠶繭絲來織布。到了明朝,用柞蠶絲織布在全國都很流行。

到了明代,山東蠶農已經有了壹套成熟的放養柞蠶的方法。清代山東宜都的孫廷權也寫過壹本書《山蠶論》,專門介紹放養柞蠶的技術。據書上說,當時膠東山區到處都放養著柞蠶。很快,柞蠶的放養逐漸擴展到中國其他地區,最早傳播到與山東隔海相望的遼東半島。逐漸成為全國第二個放養柞蠶的中心。然後放養柞蠶的方法傳到了河南、陜西,後來又推廣到了很遠的雲南、貴州等地。

世界上所有養蠶國家,最初的蠶種和養蠶方法都是直接或間接從中國傳過來的。

朝鮮是我國的近鄰,兩國人民長期密切交往。據古籍記載,中國的蠶種和養蠶方法早在公元前11世紀就已經傳到了朝鮮。日本的養蠶方法,相傳是秦始皇時從中國傳過來的。後來我多次派人到中國和朝鮮,或者招募日本的技術人員到日本傳播經驗,以促進養蠶業的發展。直到近代,日本不斷從中國引進優良的蠶品種和先進的栽桑技術。

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生產的美麗絲綢,長期以來源源不斷地運往波斯和羅馬。西漢第三年(公元前138年),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最遠到達中亞。總的來說,中國古代絲綢是沿著張騫出使西域的道路,從昆侖山北麓或天山南麓向西經過青脊(帕米爾),經過中亞,再運往波斯、羅馬等國。這就是舉世聞名的“絲綢之路”。後來蠶種和養蠶方法先從內地傳到新疆,再從新疆經“絲綢之路”傳到阿拉伯、非洲和歐洲。

7世紀時,養蠶業傳到了阿拉伯和埃及。10世紀傳到西班牙。11世紀傳到意大利。15世紀,蠶卵和桑籽被帶到法國,從此法國開始了養蠶和絲織的生產。英國看到法國養蠶有利可圖,於是效仿法國,養蠶生產從法國傳到英國。

在美洲,據說墨西哥在16世紀中期就已經養蠶了,但直到17世紀,大規模養蠶生產才在美洲發展起來。當時的英國殖民者認為其美洲殖民地氣候適宜,土地肥沃,發展養蠶有利可圖,於是在美洲殖民地進行大規模養蠶實驗。

  • 上一篇:中國遊戲史
  • 下一篇:印度教是如何產生和發展的!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