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菲律賓的大學有哪些專業?

菲律賓的大學有哪些專業?

建校之初,學校只有美術學院和農學院兩個教學單元,成立於1908。1910菲律賓醫學院(成立於1907)並入菲律賓大學,1923擴建為醫學院。建校後的前65,438+00年,學校先後建立了醫學系、工程系、教育系、音樂系、法學院、文學系、獸醫系等七個系。第二任總統是菲律賓人伊格納西奧·維拉莫爾。他非常重視課程設置,希望打造壹支在教學和科研上有競爭力的教師隊伍,並逐步使他們菲律賓化。菲律賓大學在第四任校長拉斐爾·帕爾馬統治時期發展迅速(1923-1934)。校長積極維護學術自由,但反對讓大學成為與世隔絕的象牙塔。1941 1二月,菲律賓被日本占領。二戰中,學校建築被毀,正常的教學活動受到很大影響。那時候只有部分院系開了課。1945年6月,比恩維尼多·M·岡薩雷斯博士再次當選校長(他從1939開始擔任第六任校長,從1943被迫辭職),並開始制定學校搬遷的計劃。1948 65438+2月,也就是建校40周年的時候,馬尼拉的菲律賓大學搬到了奎松的迪裏曼,這是大馬尼拉除了醫學院和衛生學院之外的另壹個重鎮。1953根據克拉克空軍基地(中國最大的空軍基地)的要求,學校成立了菲律賓大學克拉克空軍基地學院。現在有三個本科專業,三個研究生專業。1968菲律賓大學有28個學院(分散在3個校區)和5個地方學院(碧瑤學院規模最大,自1961重組以來,開設了9個本科專業和2個碩士專業)。1972 165438+10月20日,時任中華民國總統馬科斯下令對菲律賓大學進行大改組,旨在使其成為全國壹流大學,同時實行統分結合的管理體制,部分學術機構獲得了自主權。第十壹任校長薩爾瓦多·P·洛佩斯博士(Dr. Salvador P Lopez)於1969上任,積極推行民主協商制度,擴大教學和研究設施,提高教職員工工資,建立助學金制度,進壹步擴大辦學規模。1973 65438+10月1,大學董事會正式批準成立第壹所分校——洛斯班霍斯分校,具體實施分權管理、分校自治的機構改革方案。該分支位於馬尼拉以南80公裏,是菲律賓主要的農業區,也是中國最大的森林自然保護區。是農林教學和科學實驗的最佳場所。1977年,大學董事會決定在馬尼拉建立健康科學中心,1979年,菲律賓大學馬尼拉分校正式成立。馬尼拉校區和迪利曼校區位於首都地區,所以教學和研究主要是人文、社會科學、自然科學、技術科學和醫學。同年5月,第三所分校——米沙鄢分校宣布成立。這所分校位於馬尼拉東南部,是漁場和水產養殖基地,所以重點設置漁業、水產養殖等專業。這種因地制宜的辦學方針不僅有利於當地和國家的經濟發展,也滿足了各地年輕人的招生要求。1979年,菲律賓大學與邦攀省政府簽訂了延長教育計劃,在該省首府聖費爾南多招收117名本科生和40名研究生。本科專業有經濟學、工商管理、心理學,研究生專業是管理學。4月26日,1982,既是分校又是本部的迪力曼校區正式落成。1984,第二延伸教學點開設奧隆嘉博管理學碩士。

為老師和學生編輯這壹段

截至1990-1991學年,菲律賓大學(***4個校區)**擁有51個學院,學生33800人。在菲律賓,大學教師壹般分為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四個級別,而菲律賓的大學還增設了“大學教授”的頭銜。全校3270名教師中,“大學教授”5人,教授463人,副教授527人,講師1人,講師1人,助教1人。在教師總數中,迪利曼和大學本部的教師人數為65,438+0,450人,馬尼拉、米沙鄢和洛斯巴尼奧斯的教師人數分別為546,456和865,438+08人。菲律賓大學的學生分為兩類:正式和非正式。前者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後者包括非學歷生、跨校註冊生和特長生。3.38萬學生中,本科生27177人,研究生5918人,非正規生705人。包括646名外國學生。另外還有1,112非正規留學生,大部分來自美國、英國、日本、韓國、中國、印尼、馬來西亞、泰國、印度、孟加拉國、伊朗和圖書資料,排名第壹。迪利曼校區是菲律賓大學的本部,占地493公頃。全校有51個學院,其中27個可以授予學士、碩士、博士學位,而迪力曼有23個可以授予學位的學術機構。1990-1991學年,在校生18,010人,約占在校生總數的53%,其中本科生13,800人,研究生3670人,非正規生540人。同期分校各類教師1450人,占學校教師總數的44%以上,且多為高水平教師。以1989中間的統計為例。所有教師中,大學教授2人,教授381人,副教授455人,助教401人,教師177人。在這些教師中,332人(占總數的23.44%)獲得博士學位,624人(44.07%)獲得碩士學位,447人(365,438+0.57%)獲得學士學位,65,438+03人(0.92%)擁有其他學術職稱。此外,還有526名兼職教師,其中教授171,高級講師174,講師179,客座教授2名。迪利曼還有3042名輔助教員,其中2508人從事科學研究和推廣教育,534人是專業人員。

編輯此段落庫

迪裏曼分館是中國最大的圖書館,由中央圖書館、265,438+0個學術圖書館和5個獨立圖書館組成。從1990到65438+2月,圖書76.9萬冊,雜誌14900冊。同期菲律賓大學的藏書數量為1160000冊,馬尼拉為125000冊,米沙鄢為84000冊,洛斯班霍斯為182000冊。

編輯這壹段紀律

如前所述,菲律賓大學的四個校區中,馬尼拉以醫學為主,洛斯班霍斯以農林為主,米沙鄢以漁業和水產養殖為主,迪利曼是壹所綜合性大學,學科門類齊全,包括人文科學、社會科學、自然科學、技術科學和經濟管理科學。迪利曼大學擁有學位授予權的23所學術機構是菲律賓大學的縮影,共有92個本科專業和112個研究生專業。以下是這些機構的簡介。

美術學院

和菲律賓大學同時誕生。除了開設美術學士和碩士學位,還有繪畫、雕塑、視覺傳達三個文憑專業。

工學院

成立於1910,規模較大,9個本科專業分別是:計算機科學、化學工程、土木工程、電氣工程、大地工程、工業工程、機械工程、冶金工程、采礦工程;9個碩士專業學位專業分別是:化學工程、土木工程、電氣工程、能源工程、環境工程、工業信息系統、機械工程、冶金工程、水力資源;博士學位項目是工程類的博士項目;此外,還有水力資源與工業工程專業的文憑。

法學院

成立於1911,1981年末,與法律中心等學術機構(包括政治體制與法律改革研究所、人權研究所、司法管理研究所、國際法研究所)成立法律聯合體。該院兩個專業直接培養法學學士和法學碩士。

音樂學院

成立於1916,當時命名為音樂學院,從1968正式成立為學院。本科和碩士專業分別包括作曲、樂器、音樂教育、音樂學和聲學。此外,學士學位專業分別包括作曲、樂器、音樂教育、音樂學和聲學。另外,本科專業還包括指揮,碩士專業包括樂理。音樂畢業證專業包括音樂、音樂藝術創作和表演。

教育學院

成立於1918,本科專業主要培養中小學教師;碩士專業包括教育學、教育藝術等,博士專業包括教育學、教育哲學等。

工商管理學院

其前身是1929成立的工商管理學院,商科學士專業開設1916(當時由人文學院經濟系主辦)。兩個本科專業培養工商管理學士、工商管理與會計學士,還開設工商管理碩士和博士學位。

統計中心

根據菲律賓政府與聯合國簽署的相關協議成立於1953,現開設統計學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

勞動和工業關系學院

前身為1954成立的勞動與勞資關系學院。除了提供勞資關系文憑,還有四個碩士學位:比較勞資關系,人力資源開發,勞資關系,勞動政策和管理。

行政管理學院

前身是成立於1952的行政學院,現開設行政管理學士、碩士、博士和專業學位。

建築學院

1956工程學院設置建築學專業,1959藝術與建築學院成立後,設置藝術與建築兩個專業,1970建築學院獨立成立。兩個本科專業培養建築學學士和風景園林學士,還與家政學院開設室內設計學士。

家政學學院

成立於1961,七個本科專業分別是:室內設計、服裝工藝、社區營養、食品工藝、家政、酒店與餐廳管理、家庭生活與兒童發展;5個碩士專業包括家庭生活與兒童發展、餐飲服務管理、家政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學;三個哲學博士的專業方向分別是食品科學、家政學和營養學。

圖書館研究所

創建於1961年,但1941年,當時的人文學院開設了圖書館學專業,從1916開始授予學士學位,從1962開始授予碩士學位。三個圖書館學專業培養圖書館員、學士、碩士。

經濟研究所

成立於1965,菲律賓政府在1974成立經濟發展中心後,大力資助經濟學院的教學、研究和培訓。兩個本科專業培養商業經濟學學士和經濟學學士,研究生專業培養經濟學碩士和經濟學哲學博士。

大眾傳播學院

根據菲律賓4379號令成立於1965,現開設傳播藝術學士、碩士和傳播科學博士兩個專業。

城市和區域規劃學院

1965成立時,命名為規劃院;1974,更名為環境規劃院;1983年更名為現金。學院以研究生教育為主,設有城市與區域規劃碩士和博士學位。

亞洲研究中心

它是由菲律賓* *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5334號法令於1968成立的。其前身是1955成立的亞洲研究所。自1967起,成為研究生教育和基礎研究機構,也是中華民國總統辦公室領導的專題研究中心成員。碩士學位項目有兩個,分別是菲律賓研究(包括官僚政治、外交關系、社會文化)和菲律賓研究藝術(三個專業方向相同),菲律賓研究哲學博士(三個專業方向相同)。

社會工作和社區發展學院

成立於1969,社會工作與社區發展,可授予學士學位、碩士學位、文憑。

伊斯蘭研究所

由菲律賓總統頒布法令成立,1973,165438+10月2日,現設有伊斯蘭研究學士和碩士兩個專業。

人類動力學學院

(人體動力學學院)成立於1976,滿足體育、運動訓練、舞蹈、娛樂等需求。體育專業可頒發學士學位、碩士學位和畢業證書,畢業證書專業有舞蹈和體育兩個。

亞洲旅遊研究所

成立於1976,以滿足企業管理人員、教育工作者、策劃人員、研究人員和旅遊部門的需求為主,主要開設旅遊學學士學位。

藝術和文學學院

是1983+00年6月從原理學院分離出來的三個學院之壹。12本科專業為:藝術研究、比較文學、英語、英語研究、菲律賓語、菲律賓研究、菲律賓文學、西班牙語、戲劇藝術、戲劇語言、(演講-戲劇)、歐洲語言(包括德語、俄語、意大利語、德語、西班牙語),碩士專業方向為:藝術史、比較。博士的專業方向包括比較文學、英語研究、菲律賓和西班牙文學。

理學院

它是1983+00年6月從理學院分離出來的三個學院之壹,是國家自然科學和數學中心,目標是發展成為世界壹流的亞洲教學和科學中心。科學部由國家物理研究所、國家地質科學研究所、海洋科學研究所、生物研究所、自然科學研究所(除了驅逐研究,還從事促進教育)、數學研究室和氣象與海洋學研究室組成,下設三個研究小組(環境科學、科學與社會、分子生物學和生物技術)。設有7個學士學位專業(生物、化學、地質、教學、物理、應用物理、分子生物學和生物技術,還設有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學士學位專業),65,438+02個碩士學位專業(應用數學、生物、化學、物理海洋學、分子生物學和生物技術),8個博士學位(生物、化學、生物技術)

社會科學和哲學學院

是1983+00從原理學院分離出來的三個學院之壹。學院開設的8個學士學位專業是地理學、心理學、社會學、政治學、哲學、語言學、歷史學和考古學;10碩士專業除8個學士專業外,還包括人口學和國際問題研究;七個博士專業包括考古學、歷史學、語言學、菲律賓研究、心理學、社會學和政治學。

學術機構

迪利曼還擁有9個學術機構:菲律賓大學法律中心(成立於1963)、地方政府中心(1963)、大學計算機中心(1966)、小企業研究所(1966)。菲律賓大學電影中心(1976)、第三世界研究中心(1977)、國家工程中心(1978)、大學綜合發展研究中心(1985)、大學婦女研究中心(1988)。

為其他機構編輯此段。

校園內還有大學出版社、大學印刷廠、豪爾赫·巴爾加斯藝術博物館、大學劇院、大學體育場等輔助機構。菲律賓大學的最高行政機構是董事會,校長和分校校長均由董事會主持,並由大學校長兼任。菲律賓大學現任校長是Jose V Abueva,第15任校長,於9月1987日上任。菲律賓大學的行政組織由校長、五名副校長和秘書組成。各副校長分管教務、公共事務、行政事務、發展與發展、規劃與財務。

編輯研究機構的這壹段

菲律賓大學的研究工作幾乎涉及人類思想及其活動的所有領域。各學院積極開展科研,既有研究機構承擔的項目,也有師生參與的研究課題。其中,值得特別介紹的研究機構如下:

經濟研究中心

作為經濟學院的附屬機構,它不僅開展傳統的經濟學研究項目,而且特別關註就業、收入分配、健康和營養、教育和人口等重大社會問題。為了促進研究工作,該中心每周舉行壹次研討會,教師、研究生和特殊人員討論研究成果或正在進行的課題。

國家水力資源研究中心

根據政府水利局提出的創建1973,主要開展了兩方面的工作;根據物理和數學模型的研究成果,為規劃設計部門提供建議和咨詢;加強基礎研究,拓展自身的科學評價能力。該中心室內模型實驗大樓占地3500平方米,經常在野外進行大型模擬室實驗。除了主要的科研工作,該中心還為工程學院的本科生和研究生開設水資源課程,為政府機構提供培訓,並承擔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實施的區域培訓。

工業研究中心

1954年6月由學校董事會決議成立,原屬工程學院管轄,1978年6月成為國家工程中心成員。該中心的主要職能是:為工業界解決技術問題;為工業部門提供專門的研究和技術開發;在國內外市場開發有競爭力的產品和生產工藝;提供各種技術服務(如測試材料、設備和生產系統的性能和安全標準)。

自然科學研究所

成立於1983,是生物學、化學、數學、氣象學和海洋學領域的國家級研究中心,後來研究範圍擴展到分子生物學和生物技術、環境科學、應用數學和材料科學。在1990-1991學年,除了促進教育、咨詢和培訓之外,正在開展49個研究項目。

大學婦女研究中心

通過跨學科的調查研究,喚醒全社會對女性問題(如性別歧視)的關註和關心,尋求男女機會平等、教育平等、晉升平等的途徑。

其他的

作為菲律賓著名的大學之壹,菲律賓大學不僅提供教學和科研,還為國家和社會提供各種服務,如政策論證和討論、人類智力開發和咨詢服務等。該校學者和研究人員在1988年參與了壹項“國家的狀況”的科研項目,旨在對國家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方面的狀況做出實事求是的權威評價,使人民了解和認識國家的狀況,為1987年國家新憲法確定的目標而努力奮鬥。

編輯學生群體的這壹段。

菲律賓大學有200個學生組織,包括學術機構、文化組織和社會服務機構,以及兄弟會(次兄弟會和姐妹會)、寄宿協會和體育組織。學生會是最大的組織,起著重要的作用。大學學生會由主席、副主席、12成員和各學院學生組織代表若幹人組成,並設有學院學生會支部。全校30-40%的學生參加上述學生組織。在各種學生組織的組織和領導下,學生的課余生活豐富多彩。菲律賓大學(周刊)在迪利曼校園出版,完全由學生資助和編輯。該報創刊於1910,當時名為《大學新聞》。作為菲律賓大學體育協會和中華全國女子大學體育協會的成員,菲律賓大學經常與其他大學組隊參加東南亞運動會和世界奧林匹克運動會的各種比賽並獲得名次,如籃球、女子體操、遊泳、排球、射擊、舉重和田徑項目。菲律賓大學舞蹈隊曾在國內外舞蹈比賽中獲獎,表演項目有現代舞、菲律賓民族舞、爵士舞、古典舞等。大學合唱團自1962成立以來,已在亞洲、北美(美國和加拿大)及歐洲多個國家巡回演出,受到歡迎。演出包括歌劇、輕歌劇、民歌、古典歌曲、爵士歌曲、美國音樂會和音樂晚會。菲律賓青年樂團既是演出團體,也是培訓機構(針對7-24歲青少年的強化培訓是有效的),曾在國內和部分亞洲國家巡回演出。其他重要的文化團體還有大學吉他表演隊、大學交響樂花園、戲劇團、室內樂樂隊等。

  • 上一篇:安徽省滁州市鳳陽縣歷史
  • 下一篇:珍珠魷魚絲怎麽做?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