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馬蘭魚的性格經歷

馬蘭魚的性格經歷

馬(1936~)著名秦腔演員,國家壹級演員,陜西榆林人。曾任西北戲曲研究院、秦腔研究院演員,陜西藝術學校副校長,中國戲劇家協會第二屆至第四屆理事,陜西陜西秦腔研究會副會長。1984,加入中國* * *產黨。被譽為中國戲曲吐火第壹人,人稱“火鳳凰”。

20世紀50年代,段林菊、李英珍、馬、李瑞芳並稱為秦腔舞臺上的“四大名舞”。

祖父馬是孫中山同盟會成員,祖籍湖北。

1936出生於榆林縣鎮川堡,從小喜歡看戲。1946鎮川堡解放後,馬和李英珍參加了村裏的文藝隊,踩高蹺,跳秧歌,演小眉戲。1948年春,陜甘寧邊區人民劇團招聘演員。“當時的土地改革小組組長嚴把帶到我家,推薦了我和穎珍。劇團在我家放了兩桶小米,把我帶走了。我走的時候穿著我媽的棉衣棉褲棉鞋。我們新招募的八娃娃跟著大人走了七八天,渡過黃河到了山西。去了人民劇團後,我第壹次給它蓋了新被子。”那時候的生活很苦,喝河水,吃小米飯,住土洞。沒有鐘,只能點上香,記住時間;缺少油燈,經常在月場修煉。馬建玲上校特別喜歡藍槍魚,經常給她單獨訓練。三個月後,她獲得了娃娃隊的第壹名。馬清楚地記得,她第壹次登臺演出是在壹個鄉村土場上為解放軍和當地人民演出。她在《魚肚山》中扮演王蘭英。

1948年8月延安解放後,劇團回到延安,經常離開部隊去兵工廠慰問,中央領導也經常看他們的戲。有壹次,他還與評劇團聯合演出,送別彭先生在西北前線的部隊。1949中秋流行劇團離開延安,壹路走到Xi安。大眾劇團的到來和隨後西北戲曲研究所的成立,給Xi安的戲劇舞臺帶來了壹場巨大的革命——在劇本改編、導演方式、舞臺凈化、音樂創新、演員化妝和表演等方面都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這種變化主要表現在馬主演的新古典戲劇《遊西湖》中。

在傳統的《西遊記》中,李慧娘的鬼妝變得蒼白,形象恐怖。《遊西湖》新劇《鬼怨殺》中,馬在塑造的鬼形象上別出心裁,將臉譜化成紅潤的臉,頭戴長紗裙,鬢角壹枝紅梅,腳邊壹對紅纓。除了壹綹松散的鬼毛,她全身都是白色和暗紅色。壹個全新的帶著怨、怒、美的鬼形象誕生了。

藍魚衣冠楚楚,精明幹練,技能全面,勤奮好學,勇於創新。為了學好《鬼怨》裏的雲步和鬼步,她曾經跟秦腔藝術教育家學過踩高蹺。練完之後,去掉高蹺,再雲裏鬼氣地走,輕盈飄忽。她師從秦腔老藝術家何、董華清、王學習“吹火”技藝,在訓練中兩次燒傷面部。經過艱苦的訓練,舞臺上火光沖天。在吹火的同時,為了加強舞蹈的身材,她把芭蕾中的慢走戲劇化,揉進了原本的青衣慢走,加強了流浪的感覺。同時借鑒了尚小雲的左右手動作和川劇中的捧扇動作,增加舞臺效果。惠娘身披白紗,為救心愛的佩生,與刺客廖茵英勇搏鬥,舞姿如遊龍,給了觀眾極大的藝術享受。

馬的唱腔別具壹格,跌宕起伏,直而舒展,聲情並茂。然而,馬藍雨說,事實上,她的聲音並不好。《魚肚山》剛排的時候,她急得連板胡都關不上。後來經過以唱功見長的、的悉心教導,又借鑒了程的唱法,堅持跟著鋼琴家練習,終於嗓音有了很大的提高。

正是憑借其獨特的優勢和不懈的努力,馬蘭峪成功地塑造了溫柔、熱情、執著、大膽、勇敢、傑出、美麗的李慧娘藝術形象。

1953年,十七歲的藍槍魚憑借《遊西湖》壹炮而紅。6月1958、10,“三秦班”進京,演出組到中南海懷仁堂向中央領導匯報演出情況。《遊西湖》的選段是晚會的壓軸戲。演出結束後,周總理把梅蘭芳請上臺,指著馬對梅先生說:“這是陜北邊區的娃娃。”

在1959國慶10周年之際,馬西湖之旅再次在京演出,受到中外觀眾的贊賞。梅蘭芳在《人民日報》上撰文稱贊馬“把慧娘的形象提升到了英雄主義和崇高主義的頂峰”...慧娘這個復仇的女鬼,真是雄壯勇敢!”接著,《西湖壹遊》巡展江南十三省,好評如潮。馬蘭玉塑造的李慧娘舞臺形象被譽為“飛天美人”和“火中鳳凰”。馬藍雨並沒有就此罷休。她是壹個貪得無厭的“學習者”。她說她“總覺得自己不是充滿藝術感”。

1957年,京劇大師尚霄雲先生到安後,馬拜尚霄雲為師,尚霄雲為她手排演了《昭君出塞記》,並送給她壹把自己的寶劍和壹套行頭,教她用劍健身的技巧。

馬藍雨的戲曲種類繁多。在秦腔舞臺上,她也成功塑造了許多藝術形象,從古典戲曲到現代戲曲。正是這壹切,讓《馬蘭雨》在五六十年代達到巔峰,在戲劇界聲名鵲起。然而,馬說:“把西湖旅遊的成功僅僅歸功於我或任何個人是不公平的。這得益於以馬建玲院長為首的戲曲研究院良好的藝術氛圍,得益於壹批秦腔、京劇老師不計名利的默默奉獻。”作為壹個演員,尤其是著名演員,能夠尊重歷史,尊重事實,尊重他人,不貪世人之功,是非常可貴的。馬老師不僅在舞臺上,而且在生活中為青年演員樹立了榜樣。

1972年,馬回到安,分配到陜西藝術學院(安音樂學院的前身)任教。她毫不猶豫地轉向了戲曲教學。65438年至0979年,在藝術學院戲曲系的基礎上成立秦腔學校,馬擔任分管業務的副校長,直至65438年至0996年退休。自1980省級戲劇學校首次招生以來,壹批批學員經過專業訓練,有的成為西北著名演員,有的還獲得了“秦腔四大名角”的稱號。這些青年演員在談到馬主席在藝術成長過程中的苦心時,無不心存感激。

我問馬先生:“妳為什麽不在《西遊記》最好的時候抓緊時間拍電影或拍舞臺紀錄片?”馬老師無奈地說,“這也是我很大的遺憾。世事難料,往往是錯的。”

從65438到0987,馬通過各種努力錄制了電視藝術片《遊西湖》,但馬老師對這部藝術片並不滿意。因為無論拍攝技術和後期制作技術有多先進,都很難準確再現當年的繽紛色彩和流光溢彩,也很難找到當初的劇組和他們的整體組合。這是壹種遺憾,也是秦腔的壹種悲哀。

無論如何,秦腔《西遊記》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就已經成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佳作,成為秦腔的壹面旗幟。因此,馬成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秦腔表演藝術家。

  • 上一篇:什麽是歷史事實?
  • 下一篇:明膠幹印工藝有什麽優勢?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