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地球的內部結構

地球的內部結構

對地球內部結構和組成的認識不斷更新和完善。圖3-1是目前普遍考慮的地球結構模型。地球分為三層:地殼、地幔和地核,每層的特征如下。

圖3-1地球內部結構示意圖

(根據Philpotts & Ague,2009年修訂)

1.外殼

地殼是地球表面的最外層,海洋地殼厚度為6 ~ 8公裏。大陸地殼平均30 ~ 35 km,在強烈增厚的造山帶(如青藏高原、喜馬拉雅造山帶)可達地殼厚度的兩倍(70 ~ 80 km),平均地殼密度為2.8g/cm3。洋殼較年輕,壹般最老的為150 ~ 200ma,成分主要為大洋中脊玄武巖(MORB)和海底薄沈積物(沈積巖)。大陸地殼保留了地球上最古老的地殼巖石(>:4000Ma)。根據變質作用所限定的地殼壓力穩定條件,大陸地殼壹般分為下地殼、中地殼和上地殼三層,其中下地殼由麻粒巖或榴輝巖相巖石、底侵莫霍面的輝長巖和各種高級變質片麻巖組成。中地殼主要為角閃巖相巖石;上地殼由沈積蓋層和地表可見的各種巖石組成,主要到達綠片巖相。在下地殼底部,由於地震波速度的不連續突變,P波速度從下地殼的7.2 ~ 7.3 km/s突然變為上地幔頂部的8.0km/s以上。這個突變帶被稱為莫霍面。

2.覆蓋物

地幔是指從莫霍面到核地幔邊界2900km的深度範圍,也分為上地幔和下地幔。

上地幔深度從莫霍面以下約35公裏開始,包括約35 ~ 70公裏的巖石圈地幔、70 ~ 220公裏的軟流圈地幔(低速層)和220 ~ 660公裏的高地震波速度上地幔。巖石圈地幔頂部(35 ~ 70 km)的礦物組合自上而下依次為斜長石地幔橄欖巖、尖晶石地幔橄欖巖和石榴石地幔橄欖巖。410 ~ 660 km稱為過渡帶,主要地幔礦物相為尖晶石相。高溫高壓實驗結果表明,410km深度(約10 ~ 12 GPA)是橄欖石由α相向密度更高的β相(尖晶石相)轉變。當深度超過660km(24GPa)時,橄欖石由β相(尖晶石相)轉變為γ相(鈣鈦礦相),密度進壹步增大,進入下地幔。

下地幔(660 ~ 2900 km)為固態,對應溫度為1900 ~ 2500 K,推測主要礦物組合為01L+CPX+OPX SP GRT,或者由這些礦物的高壓相組成。與外核的邊界稱為D”層,被認為是壹個巨大的熱邊界層,上下兩層的溫差可能達到1500K K..目前地球物理勘探認為,某些俯沖板塊可能俯沖很深,在這個邊界上堆積,最深的地幔柱可能起源於這個邊界。

3.地球核心

內核分為外核和內核,其中內核(5151km深度以下)為固體,根據天體化學和地震波研究,應主要由鐵鎳合金和壹些輕元素(如N、C)組成。外核(深度2900 ~ 5151 km)為液體,其主要特征是地震波的橫波無法通過,縱波衰減較大。推測外核的成分主要是Fe,加上其他輕元素(如S、H、O、Si、P等。).

  • 上一篇:安徽農業大學有哪些專業?為什麽不看看最新的專業介紹?
  • 下一篇:為什麽我的股票突然漲了200股?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