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端午節的起源和發展歷史

端午節的起源和發展歷史

端午節的起源和發展歷史

壹、端陽節的節日名稱

據統計,端午節的名稱已達20多種,如端午、端陽、崇武節、重陽節、當五節、天中節、夏節、五月節、長節、普傑節、龍舟節、玉蘭節、屈原節、午時節、女兒節、迪拉節、詩人節、龍舟節、午時節、元宵節等。

端午節的“段”字是“初”的意思,所以“端午”是第五天,而根據歷法,五月是“午”月,所以“端午”逐漸演變成了端午節。《燕京年譜記》記載:“初五為五月初五,字之音也變。”

1,端陽節

據荊楚歷年記載,此時是仲夏,五月是盛夏,其第壹個下午是在陽光下爬山的好日子,故稱“端陽節”。

2.中秋節

午屬十二支,農歷五月為午月,五與五諧音,所以端午節又叫“重午節”或“重五節”,有些地方又叫“五月節”。

3、五汛期時

在上海的壹些農村,靠近杭州灣北岸的地區,如奉賢、南匯等地,習慣上稱“端午”為“汛期五時”。

4.正午節日

這個名字來源於陰陽數。明代田汝澄《西湖遊記》卷二十《Xi朝之樂》:“端午為中節”因太陽於午時至天頂,於午時遊然達到最高點,故稱“中節”。在日本,5月5日是“男孩節”,這可能也是基於日中節,因為它認為只有男性繼承天地之靈。

5.沐浴蘭花節

端午節正值盛夏,是皮膚病多發的季節。古人用蘭草湯洗澡去汙。漢代《大戴禮》說,“午後洗藍湯”。

6.傑宗節

古人在端午節吃粽子時,有壹種比每人葉子長短的遊戲,老年人獲勝,所以也叫“解宗節”。

7.女兒節

《萬系雜註》在邦:“五月女兒節為端午,戴艾葉,五毒符咒。從五月的第壹天到第五天,蘇皖裝飾著她的小女兒,並盡她最大的努力學習它。結了婚的女人也回寧,因為那壹天叫女兒節。”

8.結束禮儀

在湘南,夏天到來的五月初五在門上掛艾葉,用艾葉洗澡驅蚊,是壹個古老的習俗。人們認為,經過洗禮,瘧疾可以被趕走,這個夏天蚊蟲出沒的季節可以安全度過。

9.菖蒲節

古人認為“重午”是忌日,此時五毒已盡。因此,端午節的習俗是驅邪避毒,如在門上懸掛菖蒲和艾葉,所以端午節也被稱為“菖蒲節”。

二、端午節的由來和起源

關於端午節的起源有多種說法,如:紀念屈原;紀念伍子胥的理論;紀念曹娥;從三代夏至日節;驅邪月邪日說,吳越族圖騰祭祀說等。,各有淵源,其中紀念屈原說影響最廣。

1,紀念屈原

屈原據史書記載,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壹位大臣。他主張起用人才、賦權,充實,力主聯合反秦,遭到貴族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被逐出京城,流放到沅湘流域。

他在流放期間寫下了《離騷》、《田文》、《九歌》等不朽詩篇,風格獨特,影響深遠(因此端午節也被稱為詩人節)。公元前278年,秦軍入侵楚國京都,屈原看到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痛不已,卻始終舍不得放棄自己的祖國。5月5日,他寫下了遺言。

傳說屈原死後,楚國人民悲痛萬分,紛紛湧到汨羅江邊祭奠屈原。漁夫劃著船,在河上來回為他打魚。壹個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團、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扔到河裏,說魚龍、蝦蟹不會咬醫生的身體。人們看到後紛紛效仿,壹位老醫生也跟著效仿。

之後,每年五月初五,就有賽龍舟,吃粽子,喝雄黃酒的習俗。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2.紀念伍子胥

端午節起源傳說相關人物:屈原與伍子胥在江浙壹帶廣為流傳的第二個端午節傳說,是紀念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的伍子胥。

伍子胥,楚國人,他的父親和兄弟都被楚王殺死了。後來伍子胥棄暗投明,跑到吳國幫助吳國伐楚,在第五次世界大戰中進入楚國都城郢城。當時楚平王已經死了,子虛挖了壹個墳墓,鞭打了300具屍體,為父親和兄弟的死報仇。吳王何璐死後,其子夫差繼位,吳軍士氣高漲,百戰百勝。越國被打敗了,勾踐成了越王

子胥建議徹底消滅越國。夫差不聽,吳國宰了他。他被越國收買了。夫差相信了他,給了他壹把劍。子胥死於此。子胥是個忠厚的人,視死如歸。他臨死前對鄰居說:“我死了以後,要把我的眼睛挖出來,掛在吳京東門上,看著越國的軍隊進城滅吳。”

3.紀念孝順的女兒曹娥

端午節的第三個傳說是為了紀念東漢時期(公元23-220年),壹個孝順的女兒曹娥救了溺水的父親。曹娥是東漢上虞人,她的屍體幾天不見蹤影。那時,曹娥,壹個孝順的女兒,只有十四歲,日夜在河邊哭泣。過了十七天,她也在五月五日投河自盡,五天後撈出父親的屍體,這就成了神話,然後傳到了縣知事那裏。

孝女曹娥之墓在今天的浙江紹興。後來,為了紀念曹娥的孝心,在曹娥投江的地方修建了曹娥廟。她居住的城鎮被重新命名為曹娥鎮,曹娥去世的地方被命名為曹娥河。因此,據說端午節也是紀念孝順女兒曹娥的日子。

4.圖騰祭祀起源於古代越族。

現代出土的大量文物和考古研究證實,在新石器時代,長江中下遊地區存在著壹種具有陶魏特色的文物。據專家推斷,這壹遺跡的部落是歷史上崇拜龍圖騰的部落——百越族。出土陶器上的裝飾圖案和歷史傳說表明,他們有連續紋身的習俗,生活在壹個水鄉,他們是龍的後代,他們的生產工具多為石器、鐵鍬和鏟子。

直到秦漢時期,仍有百越人,端午節是他們創立的祭祀祖先的節日。在幾千年的歷史發展中,大部分百越人融入了漢族,剩下的則演變成了南方的許多少數民族。因此,端午節成了全中華民族的節日。

5.龍舟節

這個說法出自聞壹多的《端午考》和《端午歷史教育》。他認為五月初五是古代吳越“龍”部落舉行圖騰祭祀的日子。主要原因是:

(1),端午節,最重要的兩個活動,吃粽子和賽車,都與龍有關。粽子扔到水裏經常被龍偷走,而賽龍舟。

(2)人種穿越與古代吳越的關系尤為深厚,除此之外,吳越人還有不斷紋身以“形似龍”的習俗。

(3)古代有“五月初五彩絲紮臂”的民俗,應該是“如龍”紋身習俗的遺跡。

6、糟糕的壹天禁忌

漢代人認為五月五日是壞月、壞日,有“不提五月之子”的習俗,即五月五日出生的嬰兒,無論男女,都不能撫養。壹旦提出來,男害父,女害母,甚至出現了壹些說法,比如“五月到官,永不動”,“五月蓋房子,讓人禿頂”。這種習俗最遲從戰國時期開始流行。

5月5日是壹個邪惡的月份和邪惡的日子,為了消除瘟疫,驅邪,尋求好運,所以相關的文化活動應運而生,端午節也變得頗具特色。

7.夏季至日理論

夏季至日理論的發起人是黃石先生。1963年,他在《端午風俗習慣史》(香港勤興書店1963出版)壹書中提出,端午起源於古代,三代並流,秦漢時擴展為江河,唐宋時擴展為湖海。

端午節起源於夏季的至日,學者們從更廣的角度談論它。1983年,劉德謙先生在《端午節起源的另壹種理論》(文史知識第5期,1983)壹書中認為端午節來源於夏商周時期的夏季至日,並提出了端午節“百草打架”的觀點。

(1)權威著作《荊楚隋記》並沒有提到在五月初五吃粽子的節日習俗,而是把它寫在了夏季的至日節。至於比賽,隋代杜太清的《玉燭集》將其列為夏季至日上的壹項娛樂活動,這表明它不壹定是為了打撈投江的偉大詩人屈原。

(2)端午節習俗中的壹些內容,如“踩百草”、“鬥百草”、“采雜藥”,與屈原無關。

(3)《季華禮》中對端午節的第壹種解釋是:“陽光普照,端午在仲夏,故又可稱為仲夏節。因此,端午節最早的起源是夏季的至日。

2006年6月5-4月38日在韓國首爾召開的國際學術會議上,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研究員何先生再次完善了夏季理論,提出端午節是夏季的說法。

8、來自蘭花浴

據《禮記》記載,端午節起源於周朝的蘭花浴。古人五月采蘭草,以蘭草湯沐浴解毒的習俗盛行。

《戴傳》:“五月,...煮梅為豆,存蘭花為浴。”屈原《九歌·雲》:“浴蘭湯如方木,華服如英。”南朝梁人《荊楚紀年》說:“五月五日,稱為浴蘭節。”這壹習俗流傳到唐宋時期,又被稱為端午沐浴蘭花之月。

9.紀念介子推

據東漢蔡邕的《曹勤》記載,端午節是紀念先賢的節日。

10,源於勾踐練水軍。

到了宋代,高澄發表了《事物的起源》壹文。端午節起源於春秋時期越王勾踐,他天天操練水軍。

第三,端午節的發展歷史

慶祝端午節是中國人兩千多年來的傳統習慣。由於地域遼闊,民族眾多,故事傳說眾多,不僅產生了許多不同的節日名稱,而且各地也存在不同的習俗。

1,先秦時期

先秦時期南北風俗不同,但五月五日作為壹個“節日”,各有側重。

在戰國時期,人們把五月五日視為“惡月”和“惡日”。《大笠》雲:“五月五日留蘭花洗澡。”

2.秦朝

秦以後,由於國家的統壹和南北經濟文化的交流,風俗習慣也有所融合,端午節就是在南北風俗融合的基礎上形成的。但根據目前的文獻記載,漢代端午節的習俗主要是為了避邪。

3.魏晉南北朝

魏晉南北朝時期,由於戰亂頻繁,人民飽受戰亂之苦,所以端午節最重要的習俗就是“鞭兵”,用五色絲綢染色,繡上繡品和金線,制成日月星辰鳥獸的形狀,稱為鞭兵,漢代沿用長命線或續命線的名稱。

4.隋唐時期

隋唐時期,端午節在習俗和形式上繼承了前朝。然而,從性質上來說,過去具有特定意義的節日習俗和活動大多演變成了節日娛樂活動。“惡日”不再邪惡,充滿了節日的歡樂。在唐玄宗的《端午宴序》中,描寫的是,宮中午滿,雅廷臣召,張張大。

唐代端午節的民俗活動與前代類似。如《酉陽雜記》記載:“北方女子入五時圖,五日五時,賜於帳下。是日入長命,轉結,皆是畫像所帶。”長生縷,但制作不同,用絲縷形成人形更具裝飾性。

五種毒蛇,蝙蝠,蟾蜍,蜥蜴等。是五毒圖的前身。這個習俗壹直影響到明清,午後的花是石榴花。五月,石榴開花,唐朝湯圓也翻新。《文昌劄錄》記載:“唐初五,團子百個,九個。”唐玄宗《端午三堂宴》詩中有“腧穴填氣場,細絲可口,四季花競巧,九子爭新奇”之說“百索粽子”也是唐朝皇帝送給官員的食物。

唐朝的龍舟賽尤其值得。唐朝鼎盛時期,經濟繁榮,人民生活相對穩定。在節日娛樂方面,壹方面它是壹種流行的做法,另壹方面壹些民間習俗和活動也得到了政府的支持。所以賽馬之風特別盛。

5.宋朝

宋代以後,端午節的許多習俗都發生了新的變化。漢魏時期,朱鎖、陶印應用於門戶,以擋邪避邪,宋代則註重貼石天符號。陳《歲時廣記》引用《歲時雜記》說:“端午,人人畫造像出售。”還有壹個泥塑的張天師,以艾為頭,以蒜為拳,放在門戶上。

到了宋代,漢人端午節的習俗也被遼國、金國吸收。比如《遼史·禮記》記載遼國的重午大典,皇帝在升任為坐之前要佩戴萬歲的彩縷,還要把壽縷送給南北朝臣。晉國除了吸收漢族的壹些習俗外,還有祭天的儀式、射柳的習俗以及端午節擊掌鞠躬的娛樂活動。

《金世世宗史》記載:大定三年(公元1264年),金世宗“星光樂園射柳,勝者賜差,復長武殿,設宴。老了是自然的。”這壹習俗在晉代歷史《禮記》中有詳細描述。七月十五日,七月初九,晉朝祭天習俗,築臺祭天,祭天五日,插柳院。射手要有尊卑之分,打馬球要在射完柳樹之後。

6.明清兩代

明代端午節還吸收了晉人射柳的習俗。明朝永樂年間,有壹出砍柳戲,意為射柳。北方人還把鴕鳥藏在葫蘆裏,掛在柳枝上,用弓射它。如果是射在葫蘆裏,鴕鳥會飛出來,以此來決定勝負。這種民間比賽最後也經常舉行。

明代端午節又叫“女兒節”,《帝京風光略》說:“五月壹日至五日,家家戶戶用石榴花裝飾小女兒,稱為“女兒節”。不僅節日的名稱與宋代不同,而且民俗也發生了變化。許多來自民間的夏季保健活動也夾雜在這壹節日習俗中。比如5月5日中午前,人們會湧向天壇避毒,中午後再出來。在端午節期間,他們也註意抓青蛙和吃蟾蜍。方法是刺破蛤蟆眉,擠出蛤蟆汁。蛤蟆是壹種珍貴的中藥,可以解毒、解熱、消腫。

明清時期,端午節的習俗活動形式雖然變化不大,但規模越來越大,尤其是南方龍舟賽,成為轟動壹時的事件。根據武陵賽龍舟的記載,賽龍舟並不局限於端午節的某壹天。而是“4月8日開船,5、1日新船下水,5、10、15日賽船,18日送標”,“5月17、18日開船,28日送標”。賽事規模持續數月,所以“政府可能先禁後沖,民眾感情先受鼓舞。”

端午節貼石天符號的習俗,出現於宋代,到明清時期更加流行,包括石天符號、五雷符號、紙符號、五毒符號和五吉祥符號。

清代端午節時,小女兒盛裝打扮,出嫁的女兒也可以回家省親,稱為“女兒節”。

7.摩登時代

2006年5月20日,端午節民俗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壹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65438+2007年2月7日國務院第198次常務會議通過《國務院關於修改〈全國年節及紀念日〉的決定》,正式將端午節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規定端午節放假1天。

2009年9月30日,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政府間委員會第四次會議上,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76個項目於9月30日在阿聯酋阿布紮比審議通過,中國端午節位列其中,這是中國第壹個入選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節日。

  • 上一篇:西方藝術哲學史論文
  • 下一篇:回顧奧迪RS車系1982-2007的發展歷程。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