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中國歷史上宦官專制的又壹高峰——明朝

中國歷史上宦官專制的又壹高峰——明朝

宦官是中國特有的壹個類別。在中國歷史上,宦官在封建政權中壹直扮演著可有可無的重要角色。很多朝代都有宦官,宦官和外戚的專制權力壹直是封建歷史上最大的兩個因素,甚至超過外敵。

明朝錦衣衛

中國的宦官制度起源於先秦時期,壹直到清朝都沒有停止過。其中“東漢、唐朝、明朝宦官受害最深”,尤以明朝為甚。很多明清史家評論明朝是被宦官害死的。雖然這種說法過於絕對,但毫無疑問,宦官的專制權力激化了明朝的各種矛盾,加速了明朝的滅亡。縱觀歷史,不同的制度在不同的朝代和時期都有其獨特的特點,宦官制度也不例外。作為歷史上第三次宦官專政,明代的宦官制度也有自己的特點:

1.宦官眾多,機構繁雜。

由於明朝宦官眾多,多達十幾萬人,管理宦官的機構非常龐大。僅僅從二十四衙門(“二十四衙門”是十二監、四司、八局的統稱),就足以讓人眼花繚亂。司禮監是二十四衙門的長官,是整個宦官體系中最有權力的人。李思監有權回答大臣和大臣的所有奏折,宣講和宣布命令,還兼顧其他宦官要職的職權。除了二十四府之外,宦官還掌管內府的十個倉庫和壹個或多個住宅、作坊、工廠,設立東廠、西廠、內廠等。,變得自成壹體,像中央* * *壹樣,四通八達,像螞蟻壹樣爬過從中央到地方的重要機關的山頭。

2.宦官的權力受制於皇權,宦官的命運取決於君主。從宦官權力的來源來看,明朝的宦官自始至終都是皇帝賦予權力的,雖然有時候皇帝會不自覺地賦予宦官權力。因此,明代宦官的權力受到皇權的制約,無論宦官多麽強大,都不能與皇權發生沖突,宦官的活動範圍必須在皇權允許的範圍內。皇帝可以隨心所欲地控制宦官的權力,自由地把它收起來。所以明代宦官禍雖兇,但並沒有像漢末、中晚唐那樣,達到皇帝廢立、生死可操於手中的地步。而且明朝的宦官就像寄生蟲壹樣。當他們的“主人”皇帝去世,或突然變得憤怒,宦官的權力突然消散,如知望,劉瑾,鮑鋒和魏忠賢。有壹段時間,他們玩弄權術,皇帝做了招牌,但是招牌丟了或者皇帝變臉了,就只能砍殺太監了。

3.宦官和外交大臣的關系很復雜。

根據《大明法》的規定:“凡衙門官員與內府官員交好,泄事作弊,助同戲子者斬首,妻離子散安置三千裏。”這壹規定直接針對朝臣宦官勾結,危害皇權。然而,隨著皇帝將壹些權力移交給宦官,宦官們不得不與外交大臣聯系,以便開展他們的正常工作。所以《大明法》的這壹規定根本無法實施,也因此無法減少宦官之禍。由於明朝宦官的權力得不到法律的支持,而且極大地威脅到了外大臣的權力,甚至直接掌握了原本由外大臣掌握的權力,所以掌權的外大臣和宦官之間必然會滋生矛盾,他們之間的鬥爭非常激烈。但他們之間的關系不是簡單的鬥爭,也有合作,這就使得宦官與外交大臣的關系變得復雜。壹方面,外交大臣或通過奏折說服皇帝約束宦官權力,或直接參與同宦官權力的鬥爭,如林東黨員。另壹方面,外交大臣要想有效地開展工作,就必須與宦官合作,取得他們的支持。如《萬歷誌》中的張,從新政實施到整個政治生涯,都與保持著合作關系。

4.——有些賢惠的宦官積極有為。

歷史上確實有壹些宦官在掌權後* * *陷害忠良,甚至挾天子以令諸侯,在社會上造成了非常惡劣的影響。但並不是所有的太監都像魏忠賢壹樣,對社會有負面影響。還有壹些品德高尚的宦官,他們政治上積極進取,克己奉公,積極參政議政,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例如,太監張勇協助王守仁懲罰劉瑾和鎮壓王寧的叛亂。在這個過程中,他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他的政治工作得到了人們的贊揚和國王的獎勵。在明朝的歷史上,不僅大臣與惡宦官之間存在矛盾,宦官之間也存在矛盾。於是,壹些賢德的宦官加入了外大臣集團,他們積極配合外大臣打擊邪惡的宦官。而且還積極配合外長,這在政治上也是很有前途的。宦官是明代政治的主要特征之壹,在明朝中後期更加極端。他們幹預的範圍逐漸滲透到政治、經濟、司法、軍事等各個領域,很大程度上控制了國家的命脈。當然,這必然會對明朝的發展和滅亡產生嚴重而重大的影響。

韋錦益飛魚套裝

第壹,政治表現:

明代宦官參與國事,主要是通過禮監。司禮監和內閣是明代輔助皇權專制運行的兩個機構。壹般情況下,李思主管和內閣、* * *共同發揮決策職能,被認為是中央機構運行的常態。到了明代,奏折的批文首先由內閣用小票子起草,就成了“草案”。然後,不是皇帝的書法,而是李思監中的宦官批準,成為“朱批”。所謂“朱批”,相當於現在的印章。朱的審批權是皇帝的權利,也是明朝的最後壹道程序。批準朱之後,就意味著最後的決定權,這個至高無上的權利本該由皇帝來完成,後來卻落到了內廷手裏。所以宦官可以幹預和操縱中央機密的權力。明朝宦官也幹預察舉用人權。按照朝廷的規定,很多官職都是由宦官推薦任命的,甚至內閣大臣的任命也往往需要禮儀監督的批準。正因為如此,才有很多臣子醉心於形勢,諂媚閹割的權力,在魏忠賢當政時自稱“門下”、“晚生”,從“內閣、六部,到四面八方的督撫、督撫,有所謂“五虎”、“五虎”、“十狗”、“十子”、“四十孫”,真是厲害。

二、經濟表現:

壹方面,宦官作為皇帝的奴仆,管理著皇家產業;另壹方面,他作為皇帝的特派員,監督甚至直接管理分散在全國各地的國家財政稅務機關。如管理黃莊、上林苑、牧馬草原、制造、倉儲、稅務等。,並經常擔任礦監、稅使、采購、織造、城船提督、監管倉庫等職。明代織造指絲織,主要用於宮廷和官員。洪設蘇州織造,屬地方官管轄。永樂年間,開始派宦官榮拓生監國。為了滿足皇族的享受或者充實自己的腰包,往往超出平時的數額,宗教的綢緞成為了江南之害。金庫主要指內金庫和太倉銀金庫。內倉的承運倉最有名,有太監壹人,侍從、太監十余人,監、督數十人。所有的金銀、紗布、玉帶、象牙、瑪瑙、寶石和珍珠都存放在這個金庫裏。太倉銀庫是國庫,由戶部管理,但宦官往往以聖旨的名義支取太倉銀。天啟時,魏忠賢利用太監屠文賦、太倉總督、工部節度使庫,實際控制國庫。結果,宦官操縱政府財政,在國家經濟活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三。司法表現:

明代宦官參與司法主要憑借其特殊的司法組織,如東廠、西廠、內廠。東廠控制的錦衣衛可以說是東廠的擴張和延伸,太監沒有錦衣衛是無法參與司法的。明代宦官對司法的幹預表現在多個方面。明代的司法調查機關包括廠衛和軍分區。軍分區主要負責北京治安的巡邏和壹般案件的偵查,廠衛負責政治案件和重大刑事案件的偵查。東昌建立之初,主要任務是司法調查。英宗以後,東廠的勢力不斷擴大,調查範圍也更加廣泛。東廠逮捕的重刑犯壹般關押在廠內監獄,輕罪犯和幹公司關押在廠外的替代監獄。在押囚犯往往不等司法判決就被太監殺死。在審判方面,明朝法律規定,需要審查的案件,由三律司執行。同時沿襲歷代錄囚制度,由皇帝親自或派官員打聽犯人情況,決定監所。期中後,太監必須參加復弓和囚錄。而且明朝皇帝為了進壹步控制司法,還規定了除普通審判之外的特殊審判制度,大審、熱審由太監代表皇帝主持。東昌獨任的案子,完全由知府太監定案宣判。壹般案件的審理,東昌壹審是終審。至於東廠管轄的大案要案和宦官參與三法司聯合審理的案件,最終裁決權名義上屬於皇帝,實際上掌握在宦官手中。總之,重案已經歸廠衛管轄,更重要的案件由三司審理,由宦官審查,宦官還控制專門的審判,所以最高的皇權通過宦官的活動體現在司法中。四。軍事性能:

軍事方面,明代宦官不僅可以擔任京營提督,還可以擔任軍監、鎮守、守備等軍事職務,甚至有自己的“內功”,在國家軍事中占有相當的權利。宦官是皇帝的奴仆,掌管軍隊的宦官以皇帝特派員的身份監督軍隊,讓壹切都能“直聞天聲”。這實際上是把連長以下的各級軍官,甚至監軍、撫、按、道等掌管軍隊的文職軍官的壹舉壹動都置於皇帝的直接監督之下。明代宦官監軍的表現:壹是京營提督。永樂初設史靜三營,五營、三千營、姬神營各設府尹,京營軍務同兵部。始於土木之變,宦官興安、李永昌奉命與石亨、於謙安排軍務。結果首都的軍隊被控制了。二是在各省各邊設置宦官。鎮守,原本是壹個武官頭銜,是將軍鎮邊的武官。弘熙元年,宦官王安出甘鎮,開始取“鎮守宦官”的稱號。以後各省四面都要設太監。宦官的權力很大,他們可以監督陳武對地方軍隊的控制,後來甚至發展到幹預地方政治的地步。第三是宦官有自己的“內功”。所謂“內功”,就是組織壹些宦官作為皇帝的貼身軍隊進行軍事訓練。它始於鄭德時期。但很明顯,這種武裝除了加強宦官的權力,沒有其他好處。

明代宦官是壹個特殊的群體,他們在封建專制統治的政治舞臺上掌握著政治、經濟、司法和軍事大權,造成了非常嚴重的後果。明朝的衰亡也與之密切相關,負面影響是多方面的,壹般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論政治:獨裁權力,排斥異己,激烈的黨爭,造成無休止的動蕩政局。許多顏泉還利用手中的權力賣官鬻爵,公開索賄。結果是官員賺錢,政府行賄,破壞了朝廷正常的官員升遷秩序。這些都讓明朝的政治更加黑暗。

2.對於經濟:幹預金融,擾亂正常的經濟政策。作為礦稅和鹽稅的使節,他們勒索和掠奪;壹邊編織,壹邊找借口中飽私囊。正常的經濟生活被他們徹底打破了。使到處“沸騰著油炸著,沒有壹個地方幸福。貧富盡,農桑腳困。”“三家之村,雞犬皆知,五都之城空。”

3.對於司法:化亂為法,任情殺戮,這讓監獄更加不公;宦官任意懲罰官員,有時導致官員訴諸武力;封建法制遭到嚴重破壞。無限制地擴大司法鎮壓的功能,嚴刑峻法威脅著人民的生存,使國家失去大量勞動力,也激化了地主階級和農民的矛盾。

4.軍務:宦官監管軍隊,加速了軍隊的腐敗。再加上駐防、鎮守的地方多為邊境地區,極大地削弱了邊防,動搖了明朝的統治。這樣,明末農民戰爭後,由於宦官處處掣肘,將軍們無法有效指揮軍隊,使農民軍得以順利發展,加速了明朝的覆滅。

明朝宦官

總之,明朝作為中國歷史上宦官橫行最為嚴重的朝代之壹。

顯然是受宦官專權的影響。這種影響不僅表現在政治、經濟、司法和軍事上,而且滲透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

明朝宦官的專制權力向我們展示了明朝封建統治的另壹面。明清時丁毅改沒多久,即有“明非死於賊,乃死於宦官”之說;甚至有人把明朝稱為“史上最大的宦官帝國”,認為明朝的滅亡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宦官的專制權力。但明代對宦官的評價,似乎處於壹種矛盾的境地。我們不能不註意到,在王朝初期,政治相對明朗的時候,宦官

很多聖賢,在末世裏,特別難得。明朝的宦官“專制”不過20年。把明朝的政治稱為“宦官政治”或“特務政治”,把明朝的滅亡歸咎於宦官專制,顯然是不恰當的。因此,明代宦官制度仍然是壹個值得我們深入研究的重要課題。。

明朝(326)明朝(6)太監(18)

  • 上一篇:左翼和右翼的區別
  • 下一篇:菏澤有哪些有趣的古鎮古村?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