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王的職業是什麽?

王的職業是什麽?

王雲五

王,男,出生於1980,教育技術學博士,碩士生導師。2002年畢業於聊城大學教育與傳播技術學院(現更名為傳媒技術學院)。2002年7月至2005年7月在山東省德州市夏津壹中電化教育中心(現代教育技術中心)工作。2005年9月至2008年6月在徐州師範大學信息與傳播學院攻讀教育技術學碩士學位。2008年9月至201112在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教育技術學院知識工程研究中心攻讀教育技術學博士學位。2065 438+03-2065 438+04,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訪問學者,師從陳文禮副教授。現在在江蘇師範大學智慧教育學院。長期從事數字化學習技術與環境、教育技術基礎理論、中外教育信息化、數字教育資源、數字媒體技術(藝術)戰略規劃、思維訓練、數字校園(智慧校園)、學習科技。

中文名:王

國籍:中國。

民族:漢族

出生地:山東省聊城市東阿

出生日期:1980年2月

職業:大學教師

畢業院校:聊城大學教育與通信技術學院

主要業績:教育技術學科網主要創始人之壹。

代表作:《基於協同理論的數字校園建設協同機制研究》、《教育信息化戰略規劃》。

簡介

王山東聊城東阿人,2002年畢業於聊城大學教育與傳播技術學院(現更名為傳媒技術學院)。2002年7月至2005年7月在山東省德州市夏津壹中電化教育中心(現代教育技術中心)工作。2005年9月至2008年6月在徐州師範大學信息與傳播學院攻讀教育技術學碩士學位,師從著名教育技術與攝影專家陳林教授。2008年9月至201112在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教育技術學院知識工程研究中心攻讀教育技術學博士學位。師從著名教育技術專家黃榮懷教授,2013年8月至2014年7月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做訪問學者,師從陳文禮副教授。

●“教育技術學科網”主要創始人之壹。

●中國教育信息化專家庫成員。《現代遠程教育研究》、《遠程教育雜誌與開放教育研究》外聘審計員,《中國醫學教育技術學》(核心期刊)編委,《教育技術學科學雜誌》編委,國際華人教育技術學會會員。

●出版3本,參編2本,參編1本國家級優秀教材。

●在《電化教育研究》、《中國電化教育》、《開放教育研究》、《中國遠程教育》、《現代教育技術》、《現代遠程教育研究》等期刊發表論文40余篇,其中CSSCI期刊24篇,在《人民政協報》、《北師大校報》等報紙發表論文多篇,EI和ISTP論文2篇。

●碩士學位論文獲2009年江蘇省優秀碩士學位論文。

●多項成果在江蘇省高等教育科研成果評估、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聯合會、教育技術國際論壇上獲獎。。

●多篇論文被新華文摘、人大復印資料、教育信息參考、教育文化論壇、普陀教育技術應用研究、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信息網、中國大學人文社科信息網、頭條網轉載。

●獨立完成省、校級項目1項,參與國家、省部級項目10余項,目前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1項,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項。

研究興趣

數字學習技術與環境、教育技術基礎理論、中外教育信息化、數字教育資源、數字媒體技術(藝術)戰略規劃、思維訓練、數字校園(智慧校園)、智慧教育、學習科技等。

知識背景

除了教育技術專業,我還廣泛涉獵了教育學、心理學、廣播電視學、英語、計算機、地理信息系統、思維科學、技術史等學科。

教育經歷

商業經驗

教授壹門課程

本科課程:信息技術在教育中的應用、學習科學技術、創新思維方法、思維訓練、數字校園的規劃與實施、教育技術前沿專題研究(學習科學技術前沿、數字校園研究前沿、教育神經科學理論與方法、教育信息化戰略規劃)、數字媒體技術與藝術前沿專題研究(數字媒體創意設計)

研究生課程:科學技術研究方法、網絡技術與教育應用、學習科學技術、學習科學與學習理論、教育創新與創造力研究。

指導學生

研究生

2010研究生

魏教育技術學本科人才培養史研究

劉楚楚專題學習網站導航設計可用性研究

2011研究生

李曉剛的大學生微型學習資源設計與應用研究

2012研究生

魏顯龍對我國教育信息化非均衡發展的研究。

從聯結主義視角看朱明月學習方式的轉變

俞長虹關於高校智慧校園建設的理論與實踐研究

周勇初中信息技術校本電子教材的開發與應用研究——以興化市沈倫中心學校為例。

2013研究生

周靜對我國教育技術評價指標體系的研究。

楊曼對技術支持下的高校課堂教學改革的研究

臧澄澄“基於微課的高中信息技術翻轉課堂教學實驗研究”

2014研究生

丁超

唐力

王紅梅

2015研究生

劉天

陳建

姚玉祥

大學生

1.2008本科(教育技術)

張夢《網絡視頻公開課問題設計研究》

趙對教育博客群內容的分析與研究

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無效行為研究

周智能手機在大學生移動學習中的應用研究。

2.2009年本科(教育技術、數字媒體藝術)

教育技術:、黃格子、、、陳(宿遷學院)、韓曉涵(宿遷學院)、

數字媒體藝術:沈、(宿遷學院)、(宿遷學院)

3.2011本科(教育技術)

吳、、苗國芳、

4.2012本科(教育技術)

孫星_,莊,張艷,,楊子輝,楊,黃久民

指導學生的項目。

參加學術會議

科研任務

本課題從文化、哲學、生態學、心理學、傳播學、社會學等角度探討教育信息化的內涵,論述國內外教育信息化的歷史沿革、內涵和意義,進壹步分析比較國內外(中國、美國、英國、法國、德國、俄羅斯、韓國、日本、新加坡、印度)教育信息化,深入分析比較國內外教育信息化發展戰略,國內外教育信息化發展不平衡。中外數字教育資源、中外教育信息化法規、標準與評估、中外教育信息化人才培養、中外教育信息化產業、中外教育信息化發展趨勢等。在此基礎上,對我國教育信息化的發展提出了壹些思考和建議。

5.獨立承擔徐州師範大學研究生研究基金資助項目(項目批準號:07YW051,2007年6月-2008年6月)。

6.參與《北京市中小學數字化校園工作規劃與評估實施方案研究》(2010.7-2011.4)。

7.參與北京市29所數字化校園實驗學校的申報評估(2010.8)

8.參與教育部與微軟“PartnersinLearning (PiL)”第二期評估(2010.8)。

9.參與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3-2010.4)“教育信息化建設部分”的解讀和撰寫

10.參與北京市屬高校數字化校園示範學校建設評估(2009+02)

11.參與北京市38所數字化校園實驗學校應用方案評估(2009+08+02-20438+00.438+0)。

12.參與國家社科基金“十壹五”(教育學科)子項目(批準號:BCA060016),三所基層遠程教育機構(電大、開放中心、大學中心)教學支持服務模式比較研究——以韶關三所遠程教育機構為例(2009年2月)

13.參與北京市中小學信息化規劃與數字化校園評價標準研究項目(2009.3-2010.3)。

14.參與全國教師教育網絡聯盟“教師教育課程共享方案”設計(2009.9-2011.4)

15.參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學習語言的網絡工程”可行性研究(2009+0-2009.5)。

16.參與教育部遠程與繼續教育司網絡教育從業人員專業培訓平臺的設計與測試(2008.12-2009.4)。

17.參與了教育研究基礎設施IPv6技術升級與應用示範項目子項目“下壹代互聯網教師教育創新支撐系統應用示範”(2009.438+0-2009.3)。

18.參與江蘇省委黨員遠程教育辦公室橫向項目“江蘇省農村黨員幹部現代遠程教育網絡多媒體課件設計與制作規範”的開發(2007+438+02-2008年5月)。

19.參與國家教育科學“十壹五”重點項目“聾校教育數字資源建設的理論與實踐”研究(項目批準號:DCA060095,2006 438+02-2009.3)。

20.教育技術學科網絡建設研究(2007年5月-)

“教育技術學科網”是由徐州師範大學信息與傳播學院教育技術學省級重點學科(國家級專業)建設資金支持的公益性網站。本網站旨在搭建壹個妳我智慧的教育技術交流研究平臺,共享優秀教育資源,促進教育技術健康發展,服務教育和社會。

截至8月311,網站總頁面流量6695682,總訪問量4911,317,年訪問量1萬。教育技術學科網受到了教育技術領域的廣泛關註,正在成為教育技術學者重要的精神家園和學術交流平臺。

科研成果

論文

期刊論文

會議論文

報紙

1.重構教育信息化產業生態鏈,王·,發表於《人民政協報》第5645期(2010-05-26),第11。

2.《關於教育信息化建設的思考》,王·,發表於《北師大校報》第217期(2009-06-10),第2版。

3.學術經驗介紹,王·,發表於《XZNUPostgraduate》第2期(165438+2008年10月22日)。

4.榮譽文學,為國寶作出突出貢獻的精神永垂不朽,王,發表於徐州師範大學校報-第401號(2008-10-20)-第3版:第3版。

5.《教育技術及其對教育的影響》,王·,發表於《聊城師範學院報》(2002年更名為《聊城大學報》),第9期,第340期(2001,4月14)。

獲獎

研究報告

1.北京市教委、北京教育網絡與信息中心通過的《北京市中小學數字化校園評價標準研究報告》(約9.2萬字),2010年3月完成。

2.《北京市中小學信息化規劃研究報告》(共654.38+0.4萬字,其中約7萬字)被北京市教委、北京教育網、信息中心采納,2065.438+00年3月完成。

3.《北京市中小學信息化發展規劃》(2011-2015)(14000字,主要作者之壹)送審稿被北京市教委、北京教育網絡與信息中心采納,於2010年3月完成。

4.《北京市中小學信息化規劃與數字化校園評估研究項目及專家咨詢會紀要》(撰寫約9萬字),2010年3月完成。

5.《全國教師教育網聯盟免費師範生精品課程教學資源共享實施方案》(共37000字,其中約20000字)被全國教師教育網聯盟采納,完成時間為00年2065438+1月。

6.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主辦的總幹事關於建立多語種學習網絡空間的可行性研究報告(草案)(約1000字,參與撰寫)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采納,完成日期為2009年4月。

學術講座

1.加快制定的戰略思考,北京“國內教育信息化行業應用群體標準項目研討會”暨“標準委員會成立大會”,2016.6。

2.現代信息技術與教育信息化的未來發展方向和趨勢,江蘇省鎮江市教育局,2016.3。

3.課堂觀察數據分析——大數據時代的混合教研,受邀參加北京市朝陽區基於大數據的教研研討會,2016年3月。

4.課堂觀察數據分析——大數據時代的混合教研,徐州市鼓樓區教育局組織的混合教研活動2015年6月+2月18。

5.中央電化教育館(漢中)舉辦的“基於整合理念的創新課堂教學”混合培訓活動課堂觀察數據分析2015 10 6月15-16。

6.突出區域教育信息化價值的戰略思考,徐州王華信息技術有限公司,2015.438+0。

7.新加坡終身教育體系及其啟示,江蘇師範大學教育學部,2014.12。

8.南洋理工大學國家教育學院中國學術學習、教學、管理和生活數字化校園,2013.11。

9.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教育技術學院知識工程研究中心網絡教育學院地理信息系統的設計與開發(R & amp;dcenterforknowledgeenengineering),2010.10 .

10.轉型期教育技術發展面臨的機遇與挑戰,第八屆教育技術國際論壇(ETIF2009)分論壇,2009年8月。

11.關於教育信息化轉型的思考——兼論新時期教育技術工作者的使命,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院教育技術學院知識工程研究中心(R & amp;dcenterforknowledgeenengineering),2009.3 .

12.“對我國教育技術學科建設和專業建設的思考”,第六屆教育技術國際論壇(ETIF2007)分論壇,2007.6438+00。

公益活動

1.2008年9月至2009年6月,到北京市農民工子弟學校利民學校從事教學和科普工作。

2.5438+2006年2月至今,壹直從事教育技術領域的公益性網站教育技術學科網的建設和研究工作。

  • 上一篇:袁闊成講了什麽故事?
  • 下一篇:嶽飛抗金歷程,請簡單總結壹下,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