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中華鱘資料!?

中華鱘資料!?

中華鱘是壹種大型溯河魚類,是中國特有的古老珍稀魚類。世界上最原始的魚類之壹。早在公元前1,000年的周朝,中華鱘就被稱為金槍魚之王。中華鱘屬於鱘形目。鱘魚最早出現在2.3億年前的三疊紀早期,壹直延續至今。它生活在中國的長江流域,在其他地方看不到。真可謂是“活化石”。

中華鱘是我國特有的魚類,體呈紡錘形,體表有五層硬鱗,吻長,腹位,尾歪。這是壹種海洋洄遊魚類,每年9月-165438+10月從海口到金沙江到屏山沿長江逆流而上。孵化出來的幼仔在江中生長壹段時間,然後返回長江口育肥。每年秋季,中華鱘向上遊洄遊時,各河段都能捕捉到大量中華鱘,因此被譽為“長江魚王”。中華鱘成體大而重,雄性重68-106 kg,雌性重130-250 kg。據說最高紀錄達到了500公斤。中華鱘也產卵很多。壹條雌鱘魚壹次能產壹百萬個魚卵,但存活率不高,最後只有少數成為魚。因為長江水流比較快,受精是在洶湧的水波中進行的,自然受精不完全,消滅了壹批魚卵。受精卵在孵化過程中,如果遇到肉食性魚類等敵人,或者“沖浪上岸”,就會損失很多。即使孵化成小魚,“大魚吃小魚”,也會有壹些損失。所以“三下五除二”,雖然有很多roe,但能“長成魚”而傳宗接代的不多。其實這是動物進化過程中生殖適應的結果。在個體發育過程中,有許多物種大量喪失後代;反之,則更少。這不是“上帝”的安排,而是那些錢少損失大的物種在歷史的長河中被淘汰了。

中華鱘雖然體型巨大,但以“斯文”為食,只以浮遊生物和植物碎屑為食,偶爾吞食小魚小蝦。據統計,長江上遊每年可產中華鱘2萬至3萬公斤。但近年來過度捕撈,再加上繁殖率低、成熟期長(約10年),其種群已日趨減少。為防止這種我國特產的“活化石”滅絕,有關部門已將中華鱘列為保護對象。但壹些具體問題仍有待解決。比如長江葛洲壩水利樞紐建成後,切斷了中華鱘從海口到金沙江的生殖洄遊通道,使那些懷孕的雌性鱘魚被堵在壩下而死亡。如何解決壩區魚道問題迫在眉睫。幸運的是,據報道,中華鱘的人工繁殖和放流已經試驗成功。如果中華鱘能夠在淡水中定居,並通過具體的實踐進行繁殖,將更具有現實意義。

我國在遼寧北票晚侏羅世地層(1.4億年前)發現鱘魚化石,命名為北票鱘魚。這種鱘魚兩側只有壹行側線鱗,其他體表裸露,與中華鱘有五行鱗不同。

鱘魚科鱘魚屬的壹員。又名鱘魚鯊,大蠟。因原產中國而得名。體長1.7 ~ 3m;體重40 ~ 378斤,最大個體體重500多斤。身體紡錘體。吻的尖端很長。尾巴歪了。身體有5塊長有大硬鱗的縱向骨板。壹般頭部和身體背部為青灰色或褐色,腹部為白色。每壹個鰭都是藍灰色的,在側邊和腹板之間的側板下面有壹個過渡區。

分布於我國西北太平洋和海南島以東至黃海、渤海及珠江、錢塘江、長江、黃河等其他淡水河流。它是壹種遷徙的底層魚。從海到河,我喜歡聚集在河口。成熟種群10 ~ 110產卵於河流上遊的深潭和水流湍急的河床中的巖石堆積物。性成熟9 ~ 25歲。受孕卵量47.5 ~ 65,438+0,445,000。卵卵圓形,橢圓形,灰綠色,有粘性。成長更快。以動物性食物為主,壹般在產卵期間停止。

鱘魚最早出現在2.3億年前的三疊紀早期,壹直延續至今。

鱘魚科在2億年前曾經鼎盛壹時,資格比恐龍還老。現代的鱘魚只是它們的後代,所以中華鱘是著名的活化石,對古生物學和地質學的研究意義重大。

中華鱘是中國特有的古老珍稀魚類。早在公元前1,000年的周朝,中華鱘就被稱為金槍魚之王。它的口鼻部很尖,嘴巴很小,沒有牙齒,身體呈橢圓形。嘴前有四條觸須,用於在水下搜尋無脊椎動物、小魚等食物。中華鱘是壹種大型洄遊魚類。他們和遊牧民族壹樣,生在江河,長在海洋,在那裏生長發育,成熟期大約需要9-12年。當它完全成熟後,它將轉移到我國的淺海區,進入河口,在那裏進行育肥和棲息。秋季沿長江逆流而上,直至在長江上遊的金沙江產卵繁殖。幼魚孵化後,跟隨親魚遠征,遊向河口和海洋。中華鱘的壽命很長,能活壹兩百年。魚體長可達2米多,雌魚重約200至300公斤。中華鱘是壹種珍貴的食物,因為它的肉很肥,它的卵可以用來制作魚子醬。魚鰾和脊索能使魚膠,所以過去被過度捕撈。許多水利工程忽視了生態平衡,這也嚴重影響了這種魚的自然資源。現在,中華鱘瀕臨滅絕,需要嚴格保護。

近年來,水質汙染對中華鱘親魚的性腺發育、自然繁殖受精卵的孵化和幼魚的生長發育都是不利的。受水汙染影響,中華鱘幼魚在長江口的分布範圍明顯縮小。例如,20世紀70年代以前,中華鱘幼魚是杭州灣四大主要捕撈對象之壹。目前,在該水域很難發現中華鱘幼魚的蹤跡。長江口的幼鱘也因為水汙染出現了肝癌病變。20世紀80年代以後,中華鱘產卵群體中的性別比例嚴重失衡,雌雄比例達到3: 1甚至5: 1。中華鱘雄性親魚精子活力逐年下降,這可能也與長江水質汙染有直接關系。

葛洲壩水利工程的建設也影響了中華鱘的生存環境。本工程建設前,產卵的中華鱘已到達金沙江上遊。葛洲壩切斷長江航道後,洄遊的中華鱘只能到達大壩。產卵場河段由800公裏減少到7公裏,產卵場由16個減少到1-2個,產卵場面積只有0.4平方公裏,大大減少了中華鱘洄遊數量。

中華鱘數量減少的另壹個原因是人工捕撈。1988之後,雖然中華鱘被列為國家壹級保護動物,但每年仍有相當數量的中華鱘被誤捕、非法捕撈。僅宜昌江段,在1986-1996期間,漁民誤捕誤放中華鱘數量達155尾,沿河部分漁具也嚴重破壞了鱘魚幼魚資源。調查表明,在1988-1992期間,僅在長江口崇明島東部灘頭及其延伸淺灘,誤捕幼鱘總數為6350至7060尾。此外,中華鱘數量的減少是由於首次性成熟年齡較高、重復繁殖間隔時間長、受精卵成活率低等原因,以及自繁成活率低。

根據有關單位的調查資料,以產卵方式洄遊的中華鱘年平均數量為2079條,1981990條,680條,1999條,601條,2000年約為343條和200條。統計顯示,中華鱘資源銳減,瀕臨滅絕。

為了保護中華鱘的繁殖,國家和有關地方采取了各種保護措施。

1988中華鱘被列為國家壹級保護動物。

1996,湖北省人民政府批準建立宜昌中華鱘自然保護區。

2002年,上海市人民政府批準建立長江口中華鱘幼魚自然保護區。

建立宜昌和荊州中華鱘保護站。1986-1996這十年間,僅在宜昌江段,漁民誤捕誤放中華鱘155尾。

建立了中華鱘幼魚救助站,對誤捕受傷的中華鱘幼魚進行救助和護理,每年可救助放流數十尾至數百尾中華鱘幼魚。

開展人工繁殖,將幼鱘放歸長江。20世紀70年代,金沙江產卵場中華鱘人工繁殖初步成功,少量放流。1983期間,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等單位在葛洲壩下成功進行了人工繁殖,也進行了人工放流。此後,原水利部中華鱘研究所也成功進行了人工繁殖。由於中華鱘人工繁殖技術的成熟,特別是中華鱘人工儲存和繁殖的成熟,可以有計劃地進行放流,中華鱘養殖技術的不斷提高,使得大規模人工放流成為可能。目前,標記方法還可以區分人工放流和自然繁殖的幼鱘。

從1997開始,長江水產研究所在中華鱘苗種繁育技術上取得新突破,中華鱘規模化繁育成活率達到80%以上。1998培育出體長12-20 cm的中華鱘幼魚約8萬尾,大大打破了歷史記錄,為大規模人工放流奠定了基礎。

從1983到1998結束,多個科研院所向長江、閩江、珠江等水域放流各種規格的中華鱘約580萬尾。截至2004年底,約60萬尾規格為65,438+00厘米的中華鱘苗種被放歸長江。1981年以來,已放流各種規格中華鱘600多萬尾,大規格中華鱘苗種1000多尾。

  • 上一篇:如何提高學生分析史料的能力
  • 下一篇:科舉制度的發展歷程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