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故事 - 古代有多熱?

古代有多熱?

史上最熱的夏天氣溫有多高?根據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古氣候研究室主任、氣候變化研究首席專家張德爾的研究換算,1743的7月20日至25日氣溫值均高於40℃。

其中7月25日的氣溫最高,達到了驚人的44.4℃。

這壹極端高溫紀錄至今無人超越。民國三十壹年(公元1942年)和公元1999年夏季,華北地區出現過兩次極端高溫記錄,分別為42.6℃和42.2℃,低旱八年為2℃。

據統計,在公元1911年前的1000年期間,中國歷史上出現過19次典型的“酷暑”。

遇到這種極端高溫天氣怎麽辦?宋人解釋紫衣的選擇是“北國壹枕黑香,聽松風混水”,這是古人“對抗高溫”的壹種態度。

當然,法院也會采取相應的措施。

雖然沒有高溫預警機制,但政府會讓民眾少出門少幹活,給受災民眾補貼,幫助他們度過夏天。

如《宋史·真宗紀二》中記載,宋敬德四年(公元1007年)“六月,暑滿,北京勞動節班減半”。

用今天的話來說,趙恒皇帝親自下令,在京民工的每日工作量將減少壹半。

“熱災”發生時,壹些朝代還開展慈善救濟活動。

如唐貞元十四年,朝廷“賜太倉粟賑貸”;歷史上最熱的乾隆八年夏天,乾隆皇帝下令有關官員采取搶救措施,在北京的大街小巷和城門發放藥品,減少中暑死亡。

此外,在過去,迷信認為極端天氣是眾神對地球上君主的警告和懲罰。

所以有些皇帝會檢討自己的施政失誤。

壹種是懲罰自己,減少飲食,叫做“減肥法”。

如北魏鄭光三年(公元522年)六月大旱,《舒威天香誌》記載當時的皇帝徐苑(孝明皇帝)“減飯”。

二是“憂獄”,即對獄中犯人進行審查,糾正冤假錯案。

《新唐書·高宗紀》記載,李治二年(公元667年)七月,天氣酷熱,大旱。除了“減飯”,李治還“遣使憂囚”。

  • 上一篇:鬥彩瓷的價值和歷史
  • 下一篇:紅茶的發展歷史。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