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故事 - 和平村舊址建設歷史

和平村舊址建設歷史

這裏原是清末鎮遠總司令部的中恒衙門。民國初年,改建為貴州省第二模範監獄。在抗日戰爭中,它成為國民政府的第二個日本戰俘收容所,用於收容和懲戒日本戰俘。日本反戰作家陸迪根等人稱之為“和平村”,故其名稱沿用至今。

從1938到1941,這個研究所隸屬於國民政府軍委政治部三廳(1940後改組為文化工作委員會),由郭沫若(主任)、楊漢生、馮乃超等進步人士和文化工作者領導。中共中央南方局和周恩來也通過中共特別支部指導各方面的工作。

1938年冬,在郭沫若、馮乃超的領導下,日本反戰作家陸迪根、池夫婦組織了壹部分有覺悟的日本戰俘,成立了“中國日本人民反戰同盟西南同盟”,後將總部設在重慶。

1940年秋,中共駐文化工作委員會特科派康天順(後改名康大川)到鎮遠日本監獄工作。康留學日本,以中校行政長官的公職懲戒日本俘虜,進行反戰宣傳。在中國共產黨統壹戰線政策和優待敵俘政策的感召下,在文化工作委員會的支持和幫助下,日本人民反戰聯盟西南總部負責人呂迪根先生和夫人動員和組織了部分有覺悟的日本俘虜誌願組織“日本人民在華反戰聯盟和平村工作隊”,成員超過150人。

貞元時期(1938 65438+2月-1944 165438+10月),第二俘虜收容所先後關押了600多名日軍俘虜。為了建立廣泛的抗日統壹戰線,在中國提出的“優待俘虜”政策的影響下,收容所的管理人員耐心對待日本俘虜,不僅設法改善他們的生活,還為他們安排娛樂活動,使戰俘們逐漸從日本軍國主義的陰影中清醒過來。1941年,在時任國民政府軍政部副主任的周恩來、軍政部第三廳廳長郭沫若的推動下,日本反戰作家陸迪根、段麗陽·池田組織在避難所中被喚醒的日軍俘虜,創辦“日本人民反戰革命同盟中國和平村訓練班”(後改為“日本人民反戰革命同盟中國和平村工作隊”),開赴前線開展反和平村於6月1985+065438+10月被公布為貴州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5月,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上一篇:河南歷史上有哪些都城?
  • 下一篇:這是越南歷史上最早的書面語言。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