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故事 - 基數的歷史

基數的歷史

康托爾在介紹1874到1884最原始的集合論(現在稱為樸素集合論)時,首次引入了基數概念。他首先考慮的是集合{1,2,3}和{2,3,4},這兩個集合不相同,但具有相同的基數。但是兩個集合有相同數量的元素到底意味著什麽呢?

康托爾的答案是所謂的壹壹對應,即兩個集合的元素壹壹排列——如果能做到,兩個集合的基數自然是壹樣的。同樣的方法可以用來比較任意集合的大小,包括無限集合。

要考慮的第壹個無窮集是自然數集N = {1,2,3,...}及其無限子集。他把所有對應於n個能量的集合都看作是可數集合。n的所有無限子集都可以與n壹壹對應。他稱n的基數(讀作Alev zero,Alef是希伯來語的第壹個字母),這是最少超限的基數。

康托發現原有理數集和代數數集也是可數的。於是在1874開頭,他試圖證明是否所有的無限集合都是可數的,後來他得出了著名的對角論證:實數集合是不可數的。實數集的基數,記為,代表連續統。

然後康托爾構造了壹個更大的集合,得到了壹個更大的基數,但是這些龐大集合的元素無法如實寫出。因此,壹般的基數理論需要壹種新的語言描述,這也是康托爾發明集合論的主要原因。

康托爾接著提出了連續統假說:它是第二個超差數,也就是下壹個最小的基數。許多年後,數學家發現這個假設無法被證明,即接受或否定它會導致兩套不同但邏輯上可行的公理集合論。

  • 上一篇:半夏的制備
  • 下一篇:對歷史老師講課的簡要評價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