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故事 - 湖頭鎮的歷史沿革

湖頭鎮的歷史沿革

歷史上,虎頭原本屬於大陸。古代赫哲族先民在河邊和山中捕魚、狩獵、采集山貨,過著不安定的生活。清初叫尼曼河,後來叫那馬口。

鹹豐九年(1859),稱卡倫屯。鹹豐十年(1860)中俄簽訂不平等的《北京條約》後,江東伊曼隨契約割讓給俄國,成為邊界。宣彤元年(1909),為政府所在地。宣彤二年(1910),口原稱謂不妥,改稱虎林,並派堂助民相知,為虎林堂地址。開始在大廳站點繪制城市基礎和街道。山東、河北、安東的漢人不斷來關東定居,逐漸形成了以漢人為主的地方。

1912改為民國元年為辦公地點。1913年,廳改為縣,稱為縣城。1931年“九壹八事變”後,日本帝國主義侵占虎頭,建立了偽滿洲國的政權,並將此地視為“邊疆”。9月1936,胡林線鐵路到縣城。7月1938,1,縣府遷至安樂鎮,虎林縣更名為虎頭,為村組織。1945年,蘇聯對日宣戰,8月9日,蘇聯紅軍解放虎頭。同年9月底,安理會在蘇聯的主持下成立。當年年底,東北人民自治軍合江軍區虎林獨立團六連來到這裏駐軍,成立臨江區辦事處。

1947 165438+10月開始反奸清算,開展土改運動。地主富農的財產被清算,土地被平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空前高漲,農村發生了巨大變化,實現了貧困農民千百年來夢寐以求的“耕者有其田”的夢想。5月1948,臨江區人民政府成立,人民政權更加穩固,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1956年更名為友誼鄉,當年實現了農業集體所有制,進行了蓬勃的社會主義建設,各項事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人民公社成立於1958。不久,農場和合作社合並,虎頭成為國營851農場的農場部;1962,市場和社會分離,改為湖頭林管局;1966,湖頭區恢復;1966-1976文革給湖頭的社會、文化、經濟等方面帶來了巨大的破壞。政府癱瘓,社會發展停滯甚至倒退。3月7日1984,建鎮撤區並改湖頭鎮,下轄10個行政村;1996 1月,原新興鄉並入湖頭,行政村增加到17個;2000年行政村合並,17行政村再次合並為10。還有邊境檢查站。是虎林的邊貿口岸。

  • 上一篇:除了豫劇、曲劇、越調,河南還有哪些家喻戶曉的劇種?
  • 下一篇:歷史音變和語言流音變的區別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