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作文素材 - 清宮舊藏:明清景德鎮“魚瓷”的斷代與鑒賞

清宮舊藏:明清景德鎮“魚瓷”的斷代與鑒賞

魚紋,陶瓷裝飾中的傳統裝飾紋樣之壹,廣義上可以包括魚紋與其他紋樣的組合,狹義上僅指純魚紋或以魚紋為主體。Xi安半坡新石器時代遺址出土的彩陶中出現了魚的圖案,河南臨汝出土了帶有魚和石斧的彩陶罐。後來,魚紋被廣泛應用於商周時期的青銅器和玉器,秦漢時期的漆器和彩陶。到了唐代,魚紋開始用於瓷器裝飾。定窯、景德鎮窯、龍泉窯、耀州窯和磁州窯都有大量魚紋裝飾。明清時期,景德鎮官窯生產的魚紋瓷品種繁多,最受關註。

壹、明清魚紋瓷概述

1,明代魚紋瓷

明代以景德鎮為中心的魚紋瓷生產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繁榮,魚紋瓷品種豐富,具有強烈的時代氣息。北京故宮博物院有以下藏品:青釉雕魚紋小碗,宣德釉四魚紋,宣德紀藍釉白花蓮紋盤,宣德白釉藻紋盤,成化五魚紋盤,弘治五魚紋盤,紅綠彩四魚紋盤,紅釉白魚紋盤,鄭德孔雀綠釉紅魚紋盤,鄭德荷花紋盤。1)、嘉靖青花魚蓮紋廣口瓶、嘉靖仿宣德青花魚蓮紋鉆石花式洗、嘉靖青花魚蓮紋碗、嘉靖青花魚藻紋盤、嘉靖青花荷塘魚牡丹紋花式洗、嘉靖青花魚藻紋祭遵(彩色版1、2)、嘉靖青花魚蓮紋廣口瓶、嘉靖五彩魚藻紋廣口瓶、明代萬歷青花魚紋用在釉裏紅、青花、 紅綠彩、孔雀綠釉和仿定窯白釉印花、魚紋成為明代人們喜愛的圖案。 嘉靖年間最為常見,從早期畫單壹的鯽魚發展到畫鯖魚、鯉魚、鯉魚、鯽魚四種魚,體型較大。在瓶、罐、盤或碗的四邊各畫壹條魚,相互對稱,空間襯以水草、荷花、浮萍。嘉靖魚紋比元代裝飾內容更豐富,藝術處理更先進。它們可以與現實緊密結合,將深水中的魚、蝦、蟹、蝌蚪、藻類通過畫面大膽而生動地呈現出來。畫法細膩,裝飾紋樣密集,色彩豐富,裝飾性強,受晚明畫風影響,商業性強。

明嘉靖五彩魚蓋藻紋缸

明萬歷青花魚藻蒜瓶

明宣德藍釉白花魚蓮盤

明宣德琉璃紅三魚紋高足碗?

2.清代魚紋瓷

瓷器工業在清代達到頂峰。裝飾紋樣既繼承了前代的優秀傳統,又有所發展和創新,瓷器魚紋的種類、數量和組合都超過了前代。北京故宮博物院的藏品極其豐富。妳所看到的按年份和色釉排列如下:

康熙時期的魚紋瓷

此時宮中有90塊* * *了。根據釉的品種和器皿,有以下幾種:

(1)青花:青花魚龍紋高腳盤、青花魚龍紋盤、青花魚龍紋折碗、青花魚龍紋盆、青花魚龍紋筆筒、青花四魚紋缸、青花魚水紋黃土地遊魚。

清康熙青花魚藻紋罐?

(2)釉裏紅、紅彩:釉裏紅三魚紋水巫、釉裏紅雙魚紋瓶、釉裏紅魚魚紋盤口瓶、釉裏紅海魚紋缸、釉裏紅魚藻紋魚缸、粉綠釉裏紅四魚紋水城(彩板1、3)、範宏魚紋折碗、郎窯紅金魚畫藻紋盆、範宏五色魚紋碗。

(3)五彩:五彩魚龍紋水洗、五彩四魚紋盤、五彩四魚花紋折碗、五彩五魚紋碗、五彩魚藻紋罐、五彩鬥魚圖銀錠杯、李龍外五彩魚紋盤、雙魚座五彩詩花紋盤、川之樂五彩魚藻紋盤、川之樂五彩魚藻紋盤。

清康熙五彩魚藻紋門球瓶

(4)仿明魚紋瓷:仿宣德外海水五魚丸紋盤、仿宣德藍釉白魚藻紋盤、仿宣德白釉凸魚龍紋盤、仿成化鬥彩拉絲碗、仿成化八魚紋碗、仿成化黃地白魚紋石榴尊、仿成化藍地紅魚紋撇碗。

(5)其他品種:灑藍金的紅魚紋盤、繪酒藍的金魚紋門球瓶(色盤1、4)、繪藍的白魚藻紋碗、黃釉魚筆山、白釉魚藻紋碗、孔雀綠釉魚註水、素色三色魚草紋碗等。

雍正時期的魚紋瓷

此時宮中有* * * 465,438+0件,按釉料品種和器皿分類如下:

(1)青花:青花魚藻紋盤、青花魚藻紋盆、青花紫五魚紋海葫蘆瓶、仿青花四魚紋碗等。

(2)釉裏紅紅彩:釉裏紅三魚碗、三魚柄碗、三魚高腳盤、三魚盤、大紅三魚碗、紅魚藻觀音瓶等。

(3)粉彩、五彩、鬥彩:粉彩魚藻紋盤沿洗、粉彩花四魚紋盤、五彩魚藻紋碗、五彩魚藻紋碗、仿鬥彩流水杯。

(4)白釉:雙魚紋瓶(色板1和5)

甘龍魚紋瓷

此時宮中* * *共36件,按釉料品種和器皿分如下:

(1)青花:青花魚藻碗,青花魚藻盆,青花海魚龍雜色高腳盤。

(2)釉中紅:斷枝雙魚耳洗,五魚紋盤,三魚紋碗,豆青地青花釉中紅魚藻盤。

(3)粉彩:魚藻紋盆、山水魚藻紋折盆、四線金魚轉瓶(彩板1、6)、豆青地粉彩外魚藻中紅彩五蝠紋板、黃彩粉彩魚紋瓶、米色粉彩木紋釉魚龍紋臥足碗。

(4)其他:仿龍泉釉魚骨高腳杯、天青釉雙魚瓶、外山水魚骨紋黑彩方鬥杯、仿黑紗魚骨紋嵌時表葫蘆壁瓶等。

二、明清魚紋瓷的文化內涵

魚紋裝飾圖案在明清瓷器中的大量運用不是偶然的,而是歷史積澱的結果。追根溯源,魚紋貫穿了整個古代中國社會。如新石器時代的魚紋彩陶盆、宗法社會出土的綠松石魚墜、商代中期的龜魚紋盤、西周中晚期的青銅雙魚瓶、春秋早期刻有魚紋的銅盤、秦漢時期的鳥頭魚紋瓦、唐宋時期官服上的魚袋和魚符、唐代出兵的“魚約”、宋代宮中的“魚鑰”、宋代的魚藻圖等。其中魚紋陶瓷最為豐富,歷史悠久,距今已有七千年。

魚,作為水中最常見的動物,為什麽能長期活躍在中國的歷史長河中?已經成為深深融入中華民族血脈的文化因子,而魚為什麽能和中國的歷史文化交織在壹起?這是本文的進壹步討論。

1,魚和祭祀宗教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第壹版序言中指出:“按照唯物主義的觀點,歷史的決定因素,歸根到底是直接生活的生產和再生產。但是,生產本身有兩種。壹方面是生活資料的生產,即衣食住行以及為此所必需的工具,另壹方面是人類的生產,即物種的繁衍。”在長期的漁獵經濟生活中,原始社會的先民對魚有著深刻的認識。“魚腹中多子”引發了先民對繁衍後代的聯想。聞壹多認為魚的象征意義源於魚的繁殖力最強,這與原始人對生殖的崇拜和對種族敷衍的重視有直接關系。“鯉魚蕩”等養殖事件激發人們幻想借助魚類旺盛的生殖功能,提高和增強人的生殖能力,以使後代繁衍生息,使魚類成為生殖崇拜的對象。1958年,在西藏日喀則縣發現的範曄早期巖畫表現出類似的生殖崇拜觀念。其中壹幅畫了太陽和月亮、男女性器官、鳥和魚。畫面中,壹條大魚的肚子裏有十條小魚,下面有四個戴著鳥形面具的人在跳舞,周圍還有三條小魚。畫中的太陽、月亮、男女生殖器、魚和鳥都代表了陰陽的對應,對生殖崇拜的觀念進行了多方位的渲染。半坡臉上的魚紋是魚中人的寫照。有人說是圖騰的象征,有人說是“魚人”,還有人認為是早期的宗教儀式。

根據趙國華的《論生殖崇拜文化》壹書,人們認為雙魚座的外表象征著外陰,月經從外陰流出。他們象征著女性的經血,創造了壹種魚血祭,讓女性有更多的經血,繁衍自己的種群。古代人類還以水作為女性月經的象征,稱為“信水”、“月光水”、“通水”。由於女性有月經(信水),月經與水相聯,人類進入以農業為主的社會後,水作為女性象征的觀念由原始人流傳下來,於是魚血祭就演變成了壹種祭祀魚求雨的儀式。《帝土世紀》:“黃帝行過洛水,見壹條大魚,以酒殺五獸。雨下得很大。”董仲舒《春秋故事》中描述的求雨法,在春旱時用八條活魚(“八條生魚”)祭祀工蟻;秋天祈雨的時候,太昊也和九條桐木魚(“九條桐木魚”)壹起祭祀。在先秦典籍中,有很多關於以魚為祭品的記載。如《茍子禮論》中說“尚玄酒尊,魚尚生,豆為第壹大湯。”“管子。輕重篇》:“主五德之祭,為堯五官。春天供奉蘭花,秋天保存魚,而巨人被認為是壹道菜。果真如此,則澤宇之兆將百倍不同。”

2.莊子的“魚樂”思想

《莊子·秋水》雲:莊子與惠子遊於濠梁之上。莊子曰:“魚遊悠悠,其樂也。”。惠子說:“妳又不是魚,哪裏知道魚是快樂的?”?"莊子說:我不是子. "妳知道我不知道魚的快樂嗎?”惠子說,“我不是兒子,也真的不認識兒子;“孩子不是魚,孩子不知道魚的快樂,這就是壹切。”莊子說“請遵書”。子曰:“女樂知魚。”如果妳知道我所知道的,問我,我很清楚。戰國時期,莊子把水中遊魚視為沈思和認同自然生命的象征。莊子在觀看壹群跳躍的魚的同時,深刻體會到了生活的樂趣。他用“天人合壹”的觀念理解了魚的感覺。莊子不僅能融魚,還能化蝶,充分說明在中國文化中,人有能力跨越自然的範疇和界限,理解其他不同生物的感受。中國的萬物有靈、物我合壹、情景交融的觀點歷史悠久,意義深遠。莊子道家的世界觀源於《易經》的思想框架。莊子的“魚樂”思想在中國古代繪畫中演變成了壹種獨特的繪畫題材,如魚樂圖、魚藻圖、魚泳圖等,是中國獨有的。《宣和畫譜》、《盛京故宮書畫》等記載了有關魚樂的繪畫。現在,北京故宮博物院有壹條泉水小溪裏的魚和藻類,還有壹出戲裏的魚。臺北故宮有宋代畫家易元吉的魚藻,清代揮壽平的紫藤幽玉。元明清陶瓷上的各種魚藻圖,都深受上述繪畫的影響。畫家用平實的方式描繪了魚活潑的姿態。它們時而在水藻間漂浮遊蕩,時而突然穿梭於潔凈的漩渦,時而沈入荷塘或躍出水面。畫家用流暢的筆墨描繪出自然生命的節奏。而這種對生命力的認同,正是浩梁之濱的莊子深印於心,無法用言語溝通,物我兩忘的意境。

3.魚圖案的吉祥寓意

因為魚象征生育,吃魚可以祛病不老,還可以利用魚成仙。金魚可以避禍辟邪,魚的吉祥寓意在漢代就已經表現出來。比如漢代銅版畫上的“雙鯉圖”,後面就有“龍宜孫”、“君宜子孫”等吉祥文字。明清以來,用諧音意象構成吉祥語言,賦予事物象征性的表達,成為壹種新的時尚。魚和魚等物的象征性建構,既表現了對人口繁衍的祝福,也趨向於農耕、物產、年運的更加豐富。

祈禱又演變為吉祥的意象,如魚、魚、魚、魚戟、魚牡丹、魚遊魚等,表明人們對魚的生殖崇拜已經轉化為實物。清代流行的魚龍變,意思是魚可以化為龍,萬物可以神聖化。這表明,對魚的繁衍的崇拜和對豐收的希望已經轉化為對財富、未來和機會的吉祥慶祝,魚圖案的意義隨著時代而升華。

正是因為漁具獨特的文化內涵,中國人民、文人和皇室的魚文化興盛起來,從而推動了魚紋瓷的發展。

第三,明清時期魚紋瓷的社會背景

1,魚賞與明清魚文化

中國賞魚可能始於唐代。韓愈在壹首詩中說:“老人真像個孩子。他打水,埋了壹個盆,做了壹個小水池。青蛙在壹個夜晚的黎明啼叫,正好是方口釣魚的時候。”“早上萬沼的水很清澈,還有無數不知名的蟲子。突然,沒有他們的蹤跡,只有魚在形成。”韓愈形容自己埋盆,餵魚,樂在其中。到了宋代,觀魚之風更加興盛。宋代詩人姜寫了壹首關於金鯽魚的詩。如果把金銀都藏為珍寶,那就應該是誘餌嗅探器,永遠是秤。”江把金鯽魚比作壹位珍貴的學者。養魚在明朝相當普遍。這時候出了壹本養魚、賞魚、品魚的專著《朱砂魚手冊》,宮中也有了“金魚賽跑”。據《明史·好飲食》壹文記載,每年八月中秋,皇宮和達官貴人的庭院裏都會舉行“金魚比賽”,各家競相展示精心培育的奇異品種,以示富貴。清代的魚文化和賞魚是宮廷生活的壹部分。故宮的皇家園林、文遠亭和顏夕宮的水晶宮都曾經養魚。《朝宮史》續曰:“禦花園第壹任首領為七品,第二任首領為八品,太監二十四。他專門在園中的祭壇、四神廟等處焚香,給花樹澆水,在池塘裏養魚...".顏夕宮的水晶宮曾經養魚。據《清史》記載,“宮立於正中,此處有三層九層。每個角落還有壹個亭子,共39題。它是銅做的,以玻璃為壁,看起來空曠明亮。進入其中的人,就像置身於壹個玻璃世界。在墻的夾層裏,放了水,用來儲魚。下層也是玻璃做的,往下看,池裏的魚可以壹條壹條數,水藻參差不齊,如畫。明清景德鎮禦窯廠為了滿足宮廷賞魚的需求,專門為宮廷制作各種魚缸,明代的魚缸非常精美。有錢人誇耀財富,用金、玉等材料做壇子;宮中多使用景德鎮瓷罐。據《朱砂魚譜》記載:“磁州燒的白的為第壹,杭州、宜興燒的也可以,只是顏色不好。”瓷邦,也就是今天的景德鎮,宮窯燒制的青花胚魚缸,或者說是彩繪鼓魚缸,在養魚戶中極受歡迎。《浮梁縣誌》記載:“明嘉靖三十三年,青花魚缸六百八十只”。清代魚缸燒制史無前例,有很多珍貴品種,如北京故宮博物院的康熙出水紅魚缸、雍正斑竹琉璃魚缸、雍正天藍琉璃碗等。明清時期景德鎮大量燒魚缸,顯示了兩朝魚文化和魚賞的繁榮。

2.皇帝對魚紋瓷的追求。

景德鎮陶瓷生產在明清時期達到頂峰。其發達的生產力、先進的工藝和皇室的大力支持,使其能夠生產出種類繁多的宮廷魚紋瓷,完全滿足了歷代皇帝的需求。據江西大支嘉靖陶書《禦供》記載:

“二十壹年,青花滿塘嬌蜻粑鯉縱藻魚缸二百只。

30年來,八裏有2300個雲和花碗。

三十三年,李青龍鳳外蓮花魚藻壹萬九千八百“④”。

從上面可以看出,明代嘉靖年間宮廷對魚紋瓷的需求很大。

清代是中國陶瓷發展史上最輝煌的時代。瓷都景德鎮仍然是中國瓷器生產的中心,產品在全國處於領先地位。清朝最早在明朝廢除工匠註冊制,產品官民共燒。由於工匠制度的改革,極大地調動了生產的積極性,客觀上促進了陶瓷生產的發展。經過康、雍、甘三代的刻意經營,中國陶瓷生產進入了全面發展的黃金時代。《陶說》雲:“景德鎮長不過十余裏,依山傍水,壹隅之地,陶商四方來。民窯200-300壹帶的工匠有幾十萬,吃的人多。”⑤、反映了當時陶瓷生產的繁榮,能夠為宮廷生產多品種、大批量的魚紋瓷。清政府還派陶官管理窯務,燒制魚紋瓷。

《浮梁縣誌》記載:

“康熙十九年九月,詔燒禦器,廣存,大夫應減。20年2月,在工廠建成。壹個接壹個地呈現每個制造的器件的實際估計值。陶器有罐、盆、壺、盤、瓶、罐、碟、碗、杯、燈之類,飾以花、雲、鳥、獸、魚、水、花、草,或畫,或錐、或暗花、或精致,無不獨具匠心。

雍正六年,恢復掌管焚經,精於政治,工於精細。他做了壹個詳細的陶器,讓沈陽唐穎的“陶城年譜碑文”準備在左邊。關於各種顏色的設計、制造和生產的規定:

仿龍泉釉、寶燒,本朝新產品有三玉、三鍋、三只五福四種。

清代魚紋瓷的精美也與宮廷畫師的直接參與密切相關。清代宮廷中集中了壹大批造詣很深的畫家和藝術家,如康熙朝著名畫家劉淵、高,他們的作品直接反映在瓷器紋樣上。《清史稿》記載:“劉淵,名阮,河南祥符人,軍旗手。康熙時,官刑司掌管,祭祀朝廷,監管蕪湖、九江。.....江西景德鎮開窯時,來源是上百種瓷樣,以古今風格為藍本,構思新穎,制作巧妙。在畫人物、山水、花鳥方面,尤其每壹種都極為繁盛。而成,其精美過於明代官窯”8。郎士寧,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宮廷畫家,康熙五十四年來華,擅長花鳥動物畫像。其特點是西畫,略參考中國的技法,強調透視和明暗,描寫細致,塗抹勻稱,寫實。其影響可見於康熙的灑藍畫金魚棒、打瓶,康熙的釉裏紅四魚水妖,乾隆金魚轉瓶。

四。結論

綜上所述,明清魚紋瓷不僅具有很高的歷史和藝術價值,而且具有深厚的文化內涵和文化背景。它隨著陶瓷技術的發展而興盛,然後成為具有民族特色的傳統瓷器。

註意事項:

①(清代)青桂等編。:國家王朝宮廷史續編(100卷),北京戰戟出版社,1994。

②曹榮等寫的。:滿清通史(29卷)。

(3)(清)程廷基編著淩倫織錦《浮梁縣誌》(12卷),刻於清乾隆四十八年。

(4)明代塗編:《江西大支》卷七,《道書·雲傑》,明嘉靖三十五年。

⑤(清)朱梅撰:《道說》(六卷)。

⑥(清代)喬桂秀補《浮梁縣誌》(22卷),清道光三年、十二年補刻。

⑦廖雄主編:《中國陶瓷職業整合》註釋版,132頁,江西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

戴毅:《清史稿》,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

  • 上一篇:作文是寫給我沒見過面的壹年級老師的。
  • 下一篇:我寫了200字給。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